第650章 水利規劃,農業發展新希望
字數:3762 加入書籤
書記兵衝進議事廳時,艾琳正把剛寫完的名單壓在硯台下。紙角微微翹起,墨跡已經幹了。
“雙柳村出事了!”書記兵喘著氣,“督導隊被圍,丈量工具砸了,帶頭的是未昭。”
艾琳站起來,沒說話。她走到地圖前,手指落在北境那片紅圈區域。片刻後,她轉身對書記兵說:“去請水利專家申,三日內來見我。”
書記兵愣了一下。“現在?北邊還在亂……”
“正因如此,才要更快。”艾琳打斷,“告訴申,我要一份全國水利規劃,包括修渠、築壩、疏浚河道,所有能想到的,都要寫進去。”
書記兵點頭退下。
三天後清晨,申準時到了。他穿著舊式灰袍,手裏抱著一卷圖紙。頭發花白,背有點彎,但走路很穩。
艾琳讓他坐下,自己站在案前。“你說吧。”
申打開圖紙。第一張是全國水係總圖,藍線畫得密密麻麻。他指著幾條主河說:“上遊山地雨多,下遊平原常旱。中間斷流多年,溝渠堵塞嚴重。若想穩產,必須連通南北,重建水網。”
艾琳走近看圖。“具體怎麽建?”
“先修三條主幹渠。”申展開第二張圖,“一條從西嶺引水入中部平原,一條貫通南五郡低地,第三條接通北境兩條枯河。每條主渠再分出支渠,覆蓋百裏農田。”
“需要多少人?多久完成?”
“勘測需二十人,三個月走完全境。施工若分段推進,五年可通主渠,十年全網成形。”
“錢從哪來?”
“前期隻撥勘測經費即可。等圖紙落定,再按段招標用工。以工代糧,百姓願出力,官府供工具材料。”
艾琳沉默了一會兒。“你覺得百姓會支持嗎?”
申抬頭看著她。“隻要水能到田,他們就會支持。我走遍十二村,沒人不想澆水保苗。問題是,過去修渠半途而廢,大家不信能成。”
艾琳點頭。“所以這一回,不能隻畫圖。要讓人看到決心。”
她當場提筆寫下《水利勘測令》,批準調撥首批銀兩,並指定申為總負責人。令狀蓋印後交到申手中。
“七日內,我要看到施工優先級清單。”她說。
申收好文書,低頭退出。
又過兩日,艾琳召集會議,請來農民代表酉。酉五十歲上下,手掌粗糙,指甲縫裏還有泥。
議事廳內,申再次展開圖紙。他用木棍指著西嶺至中部的線路說:“這裏地勢高,需建三級落差水道。這段最難,但也最重要。一旦打通,三千頃旱地可變水田。”
酉湊近看圖,手指順著藍線滑動。“這渠要是真修到我們村……麥子畝產能翻一倍。”
“不止。”申說,“若配蓄水池和分閘,還能輪灌,春澆麥,夏種稻。”
酉猛地抬頭。“真的?”
“圖紙不會騙人。”
艾琳開口:“第一批工程就選這條線。你回去告訴鄉親,願意出工的登記造冊,工牌照發,糧食按勞分配。”
酉站起身,聲音有點抖。“殿下,我不是來討好處的。我是來問——什麽時候開工?我帶人等在村口。”
廳內一時安靜。
艾琳看著他。“勘測隊七日後出發。你村是第一站。”
酉深深鞠了一躬,雙手接過那份簡要說明文書,像接軍令一樣小心折好,放進懷裏。然後轉身離開,腳步快得幾乎小跑。
會議結束,其他人陸續退下。申留下繼續修改圖紙,筆尖沙沙作響。
艾琳坐在原位,沒有動。夕陽從高窗斜照進來,落在攤開的水利圖上。藍線蜿蜒如脈絡,貫穿荒原、丘陵、幹涸的河床。
她伸手輕輕撫過那條主幹渠的走向。指尖停在北境段。
門外傳來腳步聲,是書記兵。
“南五郡送來的布匹賬目到了,還有商會關於關稅的請願書……要不要現在處理?”
艾琳沒回頭。“放著。”
書記兵遲疑了一下,退出去。
她仍坐著,目光沒離開圖紙。外麵天色漸暗,室內光線一點點變弱,隻有那條藍線仿佛還在發光。
申停下筆,抬頭看了她一眼,沒說話,繼續低頭畫圖。
艾琳忽然開口:“你說,如果今年冬天就開始挖第一鍬土,明年春天能不能看見水流進田?”
申想了想。“第一段若順利,春末就能試水。”
“那就趕在春耕前動工。”她說,“讓百姓看著渠一點點往前修。讓他們知道,這不是空話。”
申點頭。“我會把進度表做出來,每月更新。”
艾琳站起身,走到窗邊。遠處王宮燈火初亮,街上人影往來。
她轉回來。“你今晚別走了。住宮裏,有什麽缺的直接報給內務官。這張圖,比什麽都重要。”
申應了一聲。
艾琳回到案前,拿起筆,在新紙上寫下幾個字:水利督辦組人選名單。
第一個名字是林遠。那個曾主動去北礦查賬的年輕人。
第二個是陳平。退役軍吏,熟悉南嶺角地形。
第三個是趙禾。女官,教過識字課,懂基層。
她一筆一劃地寫,字跡整齊。
寫完後,她把名單壓在圖紙旁邊。燭火跳了一下,映在她的臉上。
外麵傳來更鼓聲,已是戌時。
她沒叫人點燈,也沒喊下一波官員進來。就坐在這裏,盯著那張圖。
申在另一頭低聲自語:“這段坡度還得再算一次……不然水流不下去……”
艾琳聽見了,但沒回應。
她的手指再次劃過主幹渠的路線,從西嶺一直劃到北境邊緣。
窗外風起,吹動簷角銅鈴,叮的一聲,短促清脆。
屋內,燭火將她的影子投在牆上,一動不動。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