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教育難題,資源短缺引思考

字數:3888   加入書籤

A+A-


    文書官舉起冊子朝她示意時,艾琳正站在財政司門口。風從宮道盡頭吹來,卷起地上的碎紙片。她沒停下腳步,抬手接過那本新送來的卷宗,翻開第一頁,是教育官員酉剛呈報的校舍籌建進度。
    三處試點的地基已經打好,但木材遲遲未到。工匠停工已有五日。教具采購清單隻完成了三成,石板、炭筆、粗布簾子都缺貨。最急的是教師居所,原定秋前完工,現在連牆都沒砌起來。
    艾琳走進財政司內堂,把卷宗放在長案上。酉已經在等了,臉色發緊。
    “你說說。”她開口。
    酉低頭看手裏的簡報,“主城東郊的木材場被征調去修抗旱水車,西嶺采木隊又因山路塌方停運。我們申請過優先撥料,可工務司說……所有資源優先保水利。”
    艾琳點頭。她知道這個決定沒錯。天不下雨,田裏沒收成,百姓活不下去,學校建得再快也沒人來念。
    “地方呢?”她問,“有沒有村鎮能自己解決材料?”
    “多數村子自顧不暇。”酉聲音低了些,“南石屯想湊錢買木頭,結果發現商路斷了,價格翻了兩倍。北坪村倒是砍了幾棵樹,可尺寸不夠,匠人說沒法用。”
    艾琳沉默。她記得前些日子還在議事廳聽工匠講輪作休耕,如今連種地都難保,更別說辦學。
    “那師資補貼呢?”她換了個問題。
    “也緊張。”酉答,“原本定每人每月三鬥米、一匹布,現在糧倉要調給旱區,布匹又要供給軍需。我們減了一成,可還是發不出全數。”
    艾琳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了一下。她剛處理完商業糾紛,以為秩序理順就能推進民生,卻沒想到真正的難題不在規則,而在東西根本不夠用。
    “按計劃,秋後必須開學。”她說。
    “若再無材料進場,恐怕難。”酉抬頭,“哪怕隻開一處,也得先有屋頂遮雨。”
    話音剛落,門外傳來通報聲:熱心士紳戌求見。
    艾琳抬眼。戌是個老麵孔,早年在地方文會當過執事,後來回鄉經營染坊,家底厚實,一向支持識字課。他進屋時手裏拿著一張單子,行禮後直接說道:
    “我願捐二十根鬆木,百匹粗布,供學堂製簾墊之用。”
    艾琳沒立刻回應。她看著對方。
    戌繼續說:“木頭是我自家林場備著蓋房的,布也是庫中存貨。我知道現在大家都難,可孩子讀書不能等。我能出一份力,就先出一份。”
    艾琳接過他遞來的單子。上麵寫得清楚:鬆木每根長約三丈,徑尺半;粗布為未漂白棉布,寬四尺,長十丈。
    這不是小數目。
    她忽然想起小時候村裏那個私塾。老先生不收錢,靠各家輪流送飯維持。誰家兒子要念書,就得幫先生挑水劈柴。那時沒有官府撥款,也沒有統一教材,可孩子們照樣認字、背詩、寫條子。
    教育資源從來不是隻靠上麵給的。
    她轉向酉:“我們一直在想怎麽建學校,有沒有想過,興教育這件事,不該隻是官府的責任?”
    酉愣住。
    艾琳站起身,在屋裏走了幾步。“民間有人願意幫忙,說明人心還在。我們缺的不是木頭和布,是把這些人組織起來的辦法。”
    她停下來看向戌:“你說願意捐,是因為你覺得這事重要。那你知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跟你一樣這麽想?”
    戌搖頭:“我不知道別人怎麽想,但我見過幾個鄉紳提過這事。他們不是不肯出,是沒人牽頭。”
    艾琳點頭。她走到案前,提起筆,在紙上寫下幾行字。
    “擬一道政令草案。”她說,“凡捐資助學者,名字記入‘文德碑’,立於學塾門前。其子弟入學,可優先遴選。商戶以物相贈,經核實後,可抵部分商稅。”
    酉立刻皺眉:“這……會不會影響稅收?”
    “短期可能少收一點。”艾琳說,“可一個識字的農夫,將來交的稅比十個不識字的多。一個會算賬的工匠,能做出更多買賣。我們要的不是省下幾根木頭,而是讓更多人覺得,這所學校,也有他們的一份。”
    酉沒再說話。他在盤算。
    艾琳繼續寫:“設‘勸學使’一職,專管聯絡各地士紳、商會、寺院。建立公示製度,每一筆捐贈都要登記造冊,公開張貼。村社集體伐木、燒磚、運料,也算貢獻,計入工值。”
    她放下筆。“不能再等國庫有錢才做事。現在越缺資源,越要讓所有人參與進來。隻有這樣,教育才能真正落地。”
    戌聽得認真,臉上慢慢露出笑意。
    “我可以先帶人把木頭送去東郊工地。”他說,“順便告訴其他商戶,這事官府是認真的。”
    艾琳看他一眼。“你回去列個名單。凡是願意第一批參與的,明日帶到議事廳外登記。我會讓書記兵準備文書。”
    戌應聲退下。
    屋裏隻剩艾琳和酉。燭火跳了一下,映在牆上晃動。
    “您真打算讓商戶用物資抵稅?”酉終於開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是全部。”艾琳說,“隻限教育相關項目,且需經工務司驗收。我們會控製額度,不會傷及稅基。”
    她拿起剛才寫的草稿,看了一遍。“以前我們總想著靠官府推著走。可有些事,光靠命令不行。得讓人主動想做,覺得做了有臉麵,有好處,有意義。”
    酉低頭思索片刻,輕聲說:“或許……這才是長久之計。”
    艾琳沒接話。她走到窗邊。外麵天色漸暗,遠處那幾塊尚未立柱的校址空蕩蕩的,風吹過地基,揚起一點塵土。
    她站了一會兒,轉身回到案前,重新提筆。
    “你現在就去辦三件事。”她對酉說,“第一,起草‘勸學令’正式文本,明日晨會呈閱;第二,聯係工務司,確認哪些材料可以接受民間供應;第三,通知各地驛站,將政令要點傳至縣鎮,五日內必須張貼。”
    酉記下內容,準備離開。
    “還有一件。”艾琳叫住他,“找人刻一塊石碑。碑文開頭寫‘凡助學者,名留此石’。字體要大,要清楚。”
    酉點頭出去。
    屋內安靜下來。艾琳坐在燈下,繼續修改草案。她的手指偶爾停頓,像是在計算某個數字,又像是在回想某句話。
    窗外夜色漸深,風穿過宮牆,吹動未完工的校舍地基旁一根孤零零的測量杆,發出輕微的響聲。
    一支炭筆滾落在地,沿著地板縫隙緩緩移動,最終卡在牆角石縫裏不動了。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