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商業繁榮,貿易中心漸成型
字數:3074 加入書籤
艾琳放下手中的炭筆,紙頁上剛批完的字跡還未幹透。窗外傳來車輪碾過石板的聲音,比往日更密,像是連成了一片。她起身走到窗邊,看見一隊滿載布匹的馬車正駛向城東,駕車的人穿著不同部族的衣裳,卻都掛著統一的通關木牌。
她披上外裳,沒叫隨從,獨自出了宮門。
街上人多起來。中央貿易區的青石路麵已經鋪好,兩側攤位整齊排列,不再是過去那種隨意占道的模樣。小販們吆喝著,聲音此起彼伏。有的賣鐵器,有的擺出成捆的麻線和染好的布料。遠處還有幾輛來自境外的商車正在卸貨,守關的稅吏拿著登記冊一項項核對,動作熟練。
艾琳在一家糧油攤前停下。攤主是個中年婦人,正忙著稱米。她問這米從哪來,婦人答是南三郡新收的早稻,官倉直供,價格穩定。又問進價多少,利潤如何,婦人算得清楚:一鬥米賺兩文,一天能走二十鬥,夠養活一家五口。
她繼續往前走,經過曾鬧過糾紛的布市。那裏如今立著一座木亭,上麵寫著“商事調解”四個字。一名穿公服的調解員正坐在裏麵,麵前站著兩個爭執的商人。不到一刻鍾,雙方簽了字,各自拿回貨物離開。沒人吵鬧,也沒人圍觀看熱鬧。
拐角處有家老鋪子,門口掛的招牌已經換了三次。艾琳記得它原先因關稅太高關門歇業,後來才重新開張。她走進去,店主認出她,手抖了一下,但沒下跪,隻是低頭說:“現在貨能進來,也能賣出去,日子回來了。”
她說不出什麽感激的話,隻低聲補了一句:“我兒子上個月還去考了書吏,他說識字真有用。”
艾琳點頭,沒多留,轉身離開。
她在貿易區中心的了望台下站定。這裏可以看清整個市場的動向。南北兩條主道交匯於此,人流不斷。銀錢交割、貨物清點、契約簽署,全都按規矩來。沒有強買強賣,也沒有哄抬物價。
這時,使節醜帶著隨從來到邊界檢查點。他是鄰國派來的觀察員,一向謹慎少言。今天他親自查驗了三批跨境貨物,從報關到放行,全程不到兩個時辰。
“你們的流程很穩。”他在登記所翻看記錄時說,“我在別的地方見過市場熱鬧,但像這樣有章法的,不多。”
艾琳陪他走到倉儲區。這裏的庫房按商品分類管理,糧食、布匹、金屬各有專倉,進出都有留底。賬目清晰,差錯極少。
“光有貨不行。”她說,“得讓人敢來做生意。規則要明,執行要快,出問題有人管。”
使節醜沉默了一會,忽然問:“這樣的局麵,能維持多久?”
她沒回答,而是叫來了寅。
寅是本地商人,十年前差點被高稅壓垮,靠變賣家產才活下來。現在他有了自己的商隊,專門做跨境買賣。他當著使節醜的麵,現場完成一筆交易:訂貨、簽約、繳稅、通關,全部手續加起來不到半日。
“以前辦這些要五六天。”寅說,“還得塞錢找門路。現在不用了,誰都能做。”
使節醜看著登記冊上的時間戳,終於開口:“這不是一時興旺。你們建的是體係。”
中午過後,陽光照在貿易區的旗杆上。各國商旗並列飄揚,沒有一麵被遮擋或降級。艾琳站在高處,看見一輛又一輛貨車駛入城門,車上裝著絲綢、陶器、銅錠,還有從海外運來的香料和藥材。
寅找到她時,手裏攥著一份賬本。
“今年前三個月,我的生意翻了三倍。”他說,“不是因為我本事大,是因為市場活了。老百姓有錢買東西,外商也願意來。我不用再擔心哪天突然加稅,也不怕別人搶我的貨。”
他抬頭看她,眼睛發紅。
“我父親死在逃荒路上。臨走前他說,‘若有集市可賣糧,何至於餓死’。那時候沒有地方讓我賣米,官道封鎖,私販被抓就打。現在不一樣了。我現在不僅能賣,還能簽合同,能貸款進貨,能找人評理。”
他說不下去,單膝跪地,不是行禮,而是情緒壓不住。
艾琳伸手扶他起來。
“以後不會有人提著糧食卻換不到一口飯。”她說,“也不會有人因為想做生意就被當成賊。”
人群不知何時聚了過來。不少商戶站在附近,聽著,沒人說話。
她宣布,現有商業優惠政策延長三年,並設立“商戶聽證會”,每季度召開一次,由各行業推選代表參會,直接向管理層提意見。
當場就有幾個人喊出聲來。
“我願登記加入!”
“我家作坊願配合試點!”
“能不能把北門外的臨時攤位也納入管理?我們一直守規矩!”
艾琳記下了這些話。
傍晚前,她登上城樓。腳下是整片貿易區,燈火漸次亮起。巡邏的巡市兵來回走動,調解亭仍有商戶在辦理手續。一輛剛抵達的商隊正在卸貨,領頭的人拿出通關文書,稅吏接過一看,立刻放行。
外國使節醜站在她身旁,最後說了一句:“貴國打開的不隻是市場,是信任。”
艾琳沒有回應這句話。
她看著遠方。一輛馬車載著滿滿的布匹駛出城門,車輪壓過石板路,發出穩定的響聲。車上插著一麵未署名的商旗,布料在晚風裏展開,平整無褶。
馬車轉彎時,一根木條從後廂鬆脫,掉在路邊。趕車人沒發覺,繼續前行。
車輪滾過街角,揚塵升起。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