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朝堂爭議,萊昂力挺艾琳
字數:3086 加入書籤
晨光剛照進政事廳,燭火還在角落裏燃著。艾琳站在王座前,手裏拿著一份草案,紙邊已被手指磨出褶皺。她昨夜沒睡,批完最後一道軍報就轉頭寫這份《農奴賦稅減免與勞役改革草案》,墨跡幹透時天已微亮。
大臣們陸續入殿,腳步聲在石地上回響。有人低聲議論,目光掃向艾琳手中的文書。萊昂站在側列席位旁,右肩裹著輕紗,左手扶住案角,神情平靜。他沒穿官服,也沒行禮,隻是靜靜看著殿中眾人。
艾琳抬手示意安靜,聲音清晰:“今日議程隻有一項——農奴製度改革。”
話音落下,戶部尚書立刻起身:“陛下,國庫剛因戰事支出巨大,若再減賦稅,軍餉、修渠、兵器打造都將受阻。此議不可行。”
一名老臣跟著站起,語氣嚴厲:“農奴生來便是耕作納貢之人,若免其勞役,豈不亂了綱常?百姓安逸慣了,誰還肯幹活?”
另一人冷笑:“這等政策,不過是婦人之仁。一時得民心,長遠看動搖的是王國根基。”
反對聲接連不斷,有人搖頭,有人拍案。艾琳沒有動怒,隻將草案輕輕放在案上,開口:“北溝之戰你們都聽說了。敵騎燒糧倉,毀村莊,是誰衝出來守家門的?是那些被你們稱為‘本分勞作’的農奴。他們拿鐵鍬當武器,用柴刀砍馬腿,用自己的命換來了三村平安。”
殿內一下子靜了下來。
她繼續說:“他們流血,不是為了別人,是為了自己那幾畝地、一口鍋。可現在地燒了,屋塌了,回來還得照常繳稅、服役。你們說這是‘本分’,那我想問一句——他們的命,就不是命嗎?”
沒人接話。
片刻後,兵部一位年輕官員小聲問:“若真改,怎麽改?會不會失控?”
艾琳正要回答,一道聲音從側列傳來。
“我來說。”
所有人轉頭。萊昂邁步向前,走到殿中空地,麵對眾臣。
他沒看艾琳,也沒低頭行禮,而是直視前方:“我走過七國,見過三種統治。暴政靠殺戮壓民,結果民反;苛政靠律法控人,結果疲於鎮壓;唯有仁政,能讓百姓自願守護這個國家。”
他頓了頓,聲音平穩:“今天你們怕減稅影響財政,怕放權導致混亂。可你們有沒有算過一筆賬?眼下農奴每年產出隻有三成歸自己,剩下七成全交上去。他們沒盼頭,種地敷衍,收成年年下滑。若是減兩成賦,讓他們留五成,反而會拚命幹。產量提上來,總稅收未必少。”
戶部尚書皺眉:“說得輕巧,哪有這麽簡單?”
“不複雜。”萊昂答,“第一,勞役改為輪值製,每戶每年最多服役三十日,超期必須給糧補償。第二,允許農奴在繳納定額稅後,自由遷徙到荒地開墾,三年免稅。第三,廢除‘死手捐’,改為統一繼承稅,按田產大小收,既保財政,也防地方官隨意勒索。”
他說完,環視一圈:“你們擔心國力弱,可真正的國力是什麽?是倉庫裏的糧食,還是城牆上的兵?都不是。是人心。是千千萬萬普通人願意為這片土地拚命。”
他最後說道:“今日你們口中‘不該鬆綁’的農奴,正是明日戰場上替你們擋刀的人。你不給他們活路,他們憑什麽給你賣命?”
殿內一片沉默。
幾位年輕官員開始點頭。宰相摸著胡須,微微頷首。連剛才拍案的老臣也閉上了嘴。
戶部尚書還想爭辯:“可新政推行需要人手,需要監督,現在兵力未撤,哪有餘力管這些?”
萊昂看向艾琳:“不需要額外派兵。讓各村推選兩名監督員,一文一武,由百姓自選,上報郡府備案。每年輪換。有問題直接遞條子到州台,三級直報,層層追責。”
艾琳接過話:“我已經讓書記官擬好細則。試點先從北三郡開始,每季匯報一次。若成效明顯,逐步推廣。”
這時,一名保守派大臣冷聲道:“你一個外人,憑什麽插手我國政事?你懂我們的規矩嗎?”
萊昂轉頭看他:“我不姓貴族,也不拿俸祿。但我親眼見過北溝的灰燼,聽過老人哭兒子的聲音。你說我外人,可我在那裏流過血。比起坐在殿裏談‘祖製’的人,我更知道什麽叫活著。”
那人張了張嘴,沒再說什麽。
艾琳掃視全場:“此議,讚成者立左,反對者立右。”
大臣們遲疑片刻,陸續起身。多數人走向左側。包括幾位原本持反對意見的官員,也默默站到了支持的一邊。
宰相走出隊列,躬身道:“陛下,臣願協助推行此策。”
艾琳點頭:“準。”
她拿起朱筆,在草案首頁寫下“通過”二字,蓋上印璽。
朝會結束,眾人退去。艾琳走出政事廳,萊昂跟在身邊。陽光灑在石階上,暖意撲麵。
她低聲問:“你說他們會聽嗎?”
他望著遠處。工匠正在修整道路,幾個農夫挑著擔子從田間歸來,孩子跑過廣場,手裏抓著新發的種子。
“今天有人反對。”他說,“明天就會有人效仿。改變,已經開始了。”
風拂過廊柱,吹動兩人衣袍。他們的影子落在古老的磚石上,拉得很長。
艾琳抬起手,看了看掌心。那裏有一道淺痕,是昨夜批文書時被紙邊劃破的。血已經幹了,像一條細線橫在皮膚上。
她握緊了手。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