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朱溫求援,糧草之約

字數:6193   加入書籤

A+A-


    濮州城外,一支輕騎正踏著晨霧而來。
    為首的朱溫穿著一身黑甲,往日裏睥睨天下的銳氣被連日的焦慮磨去大半,隻剩下眼底的血絲和難掩的疲憊。
    身後跟著朱珍、龐師古、李唐賓三員大將,個個甲胄上沾著風塵,顯然是晝夜兼程趕來。
    “主公,前麵就是濮州地界了。”
    朱珍低聲提醒,目光掃過路邊整齊的田壟,不同於汴州周邊的荒蕪,這裏的農田裏竟有農夫在耕作,田埂上還插著忠義軍屯田的木牌,透著一股安定的氣息。
    朱溫皺了皺眉,勒住馬韁。
    他從未想過自己會有親自登門求援的一天。
    時溥在徐州按兵不動,朱瑄在鄆州虛與委蛇,天下藩鎮仿佛都在看他的笑話。
    秦宗權的五萬大軍已抵尉氏,汴州城每天都在死人,再拖下去,他苦心經營的宣武軍就要全軍覆沒。
    “進去吧。” 朱溫咬了咬牙,馬鞭指向濮州城門,“記住,今日咱們是來求援的,少說話,多聽著。”
    濮州節度使府內,李燁正對著地圖發笑。
    羅隱捧著剛收到的諜報,也跟著點頭:“主公,朱溫親自來了,還帶了龐師古和李唐賓,這兩人都是當年黃巢軍中的悍將,如今在宣武軍裏掌著兵權。”
    “魚兒總算咬鉤了。” 李燁放下手中的炭筆,地圖上蔡州二字被圈了又圈,“他朱溫不是自詡梟雄嗎?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親自登門。看來尉氏的戰況,比咱們想的還要糟。”
    “那主公打算如何應對?” 羅隱問道。
    李燁指尖在地圖上敲了敲:“我正欲親自前往鄆州,沒想到朱溫如此迫不及待。聯軍可以組,但糧草得他出,軍械得他供,戰後蔡州的地盤,咱們得占大頭。” 他抬頭看向門外,“去,開門迎客,別讓朱節度使覺得咱們慢待了。”
    朱溫走進節度使府時,正撞見霍存和葛從周從側門出來。
    龐師古眼睛一亮,上前一步:“霍將軍,葛將軍,別來無恙?”
    霍存與他曾在黃巢麾下共事,見了老熟人也難得露出笑意:“龐將軍,多年不見,你倒是壯實了不少。” 葛從周也對著李唐賓拱手:“李將軍,當年陳州一別,沒想到能在濮州重逢。”
    四人寒暄起來,龐師古看著府內往來的親兵,個個精神抖擻,甲胄鮮明,忍不住歎道:“李使君治下真是氣象不凡,比起汴州的焦頭爛額,濮州簡直是世外桃源。”
    李唐賓也點頭附和:“聽說李使君用人不疑,麾下將領不論出身,都能得重用?”
    這話裏帶著幾分羨慕,朱溫生性多疑,這兩年已殺了不少立過大功的將領,連他們這些心腹都時常提心吊膽。
    霍存拍了拍他的肩膀:“主公用人,隻看能耐不看出身。我和葛將軍都是降將,如今不也照樣掌軍?”
    朱溫在一旁聽著,臉色有些難看,卻隻能強笑道:“李使君的胸襟,天下皆知。”
    進了議事堂,分賓主坐定,朱溫剛端起茶杯,就忍不住訴起苦來:“李使君,你可得救救宣武軍啊!秦宗權那賊子帶了五萬大軍圍尉氏,盧瑭的先鋒都快打到汴州城下了!我派去求援的使者跑斷了腿,時溥、朱瑄他們都按兵不動,這是要眼睜睜看著我宣武軍覆滅啊!”
    他放下茶杯,語氣沉重:“使君,咱們雖非故交,卻同處中原。汴州若破,秦宗權下一個就會攻濮州,唇亡齒寒的道理,您不會不懂吧?”
    李燁慢條斯理地剝著茶盞上的茶沫,等他說完才笑道:“朱節帥的難處,我豈能不知?隻是忠義軍剛打完洹水之戰,兵力損耗不小,貿然出兵,怕是難當大任。”
    朱溫心中一緊,連忙道:“李使君若能促成聯軍,我朱溫願傾盡汴州府庫,負擔聯軍所有糧草!另外,再贈忠義軍一萬石糧食、五千匹絹帛,隻求使君一句話!”
    “哦?” 李燁抬眼看向他,眼中閃過一絲笑意,“朱節帥倒是大方。隻是促成聯軍不難,時溥、朱瑄、朱瑾那邊,我去說項便是。但秦宗權勢大,聯軍最少要八萬人才夠用,這三萬兵的軍械、餉銀,總不能全讓節帥一人承擔吧?”
    朱溫咬了咬牙:“軍械我出三成!餉銀我出一半!隻要能滅了秦宗權,這點代價算什麽!”
    “好!” 李燁猛地拍案,“朱節帥如此爽快,我李燁豈能推辭?明日我就派人去徐州、鄆州、兗州,保準半月之內,聯軍齊聚汴州!”
    朱溫這才鬆了口氣,端起茶杯一飲而盡,茶水燙得他舌頭發麻,卻顧不上擦。
    告辭時,龐師古和李唐賓又拉著霍存說了會兒話,看著濮州城內井然有序的街道、往來穿梭的商隊,再想起汴州城外的屍橫遍野,兩人眼中都滿是感慨。
    出了濮州城,朱珍忍不住問道:“主公,李燁真能促成聯軍?”
    朱溫回頭望了一眼濮州城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年輕氣盛,以為幾句話就能讓時溥、朱瑄那些老狐狸出兵?不過是拿咱們的糧草當誘餌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勒轉馬頭,語氣帶著不屑:“一萬石糧食買他一個承諾,不虧。等我熬過這關,再慢慢算這筆賬。”
    身後的黃河水滾滾東流,朱溫的輕騎很快消失在暮色中。
    而濮州節度使府內,李燁正對著羅隱笑道:“瞌睡時遞來枕頭,有了朱溫的糧草,我去遊說時溥、朱瑄、朱瑾,就說朱溫願出糧草軍械,邀他們共討秦宗權,戰後蔡州地盤按出兵多少劃分,如此把握更大了些。”
    羅隱躬身應道:“主公高明。”
    李燁走到地圖前,指尖落在蔡州的位置:“朱溫以為我是為了他的糧草,卻不知我要的是蔡州。這盤棋,該輪到咱們落子了。”
    數日後。
    鄆州節度使府的議事堂,檀香嫋嫋。
    朱瑄坐在主位,手指敲擊著案上的兗州輿圖 。
    朱瑾站在一旁,三日前他剛把齊克讓軟禁在府中,兗州的局勢才算勉強穩住。
    “堂兄,李燁的使者又來了。” 朱瑾打破沉默,聲音裏帶著幾分不耐,“這已是半月內的第五次,說朱溫快撐不住了,讓咱們出兵援汴。”
    朱瑄抬眼,眸中閃過一絲複雜:“你怎麽看?”
    “朱溫那廝陰險狡詐,去年在上源驛設鴻門宴,差點害死李克用,這種背信棄義之徒,救他作甚?” 朱瑾冷笑一聲,走到輿圖前,指尖點在兗州城的位置,“咱們剛拿下兗州,根基未穩,齊克讓的舊部還在暗中作亂,此時出兵,萬一兗州有失,得不償失。”
    朱瑄不置可否,拿起案上汴州發來的密報,上麵詳細記載了尉氏之戰的慘狀:朱溫的汴州軍折損過半,秦宗權的大軍已逼近汴州城,盧瑭的先鋒營雖被朱友裕擊潰,但其主力仍有五萬之眾。
    “話雖如此,秦宗權若真滅了朱溫,下一個就該輪到咱們了。” 朱瑄的聲音低沉,“蔡州軍以人肉為糧,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比黃巢還凶殘。咱們與汴州唇齒相依,汴州破了,鄆州和兗州都難自保。”
    朱瑾皺眉:“可朱溫的為人…… 咱們幫了他,日後必遭反噬。去年他困守汴州,是咱們兄弟出兵相助,他轉頭就吞並了曹州的三個縣,這種人不值得信任。”
    兩人正爭執不下,親衛突然闖進來,神色慌張:“主公,忠義節度使李燁親自到了鄆州城外,說是要拜見二位主公!”
    “什麽?” 朱瑄和朱瑾同時站起,臉上滿是驚訝。
    他們以為李燁會像往常一樣派使者,沒想到竟親自登門,而且來得如此突然。
    朱瑄定了定神:“他帶了多少人?”
    “隻帶了五十親衛,說是輕車簡從。”
    朱瑾眼中閃過一絲警惕:“會不會是鴻門宴?”
    朱瑄搖頭:“李燁不是朱溫。他善待李可舉的事,河北諸鎮都傳遍了,李可舉雖已經不是盧龍節度使,卻被奉若上賓,衣食無憂。這種人,至少講信義。” 他整理了一下袍服,“備馬,咱們去城外迎接。”
    鄆州城外,李燁勒馬立於官道旁,身後五十名親衛皆是玄甲紅袍,腰懸橫刀,雖人少卻氣勢凜然。
    他看著遠處馳來的朱瑄、朱瑾,翻身下馬,拱手笑道:“朱公,朱將軍,冒昧到訪,還望恕罪。”
    朱瑄連忙回禮:“李節帥親至,是我鄆州的榮幸。快請入城!”
    節度使府的宴客廳,酒過三巡,李燁放下酒杯,目光掃過朱瑄和朱瑾:“二位節帥,我今日前來,不為別的,隻為秦宗權一事。”
    朱瑄示意他繼續,朱瑾則端著酒杯,神色冷淡。
    “秦宗權在蔡州稱帝,以人肉為糧,其軍所過,城郭化為焦土,百姓淪為軍糧。” 李燁的聲音陡然轉沉,“汴州若破,蔡州軍必分三路:一路攻鄆州,一路取兗州,一路犯徐州。時溥被孫儒牽製,自顧不暇;咱們三鎮若不聯手,遲早會被秦宗權各個擊破。”
    朱瑾冷哼一聲:“李節帥何必危言聳聽?秦宗權雖強,卻未必能攻破汴州。就算汴州破了,咱們據城死守,未必沒有勝算。”
    “朱將軍差矣。” 李燁取出一份名冊,放在案上,“這是我部查到的蔡州軍布防:孫儒在淮南有三萬,秦賢在江南有兩萬,秦誥在襄州有兩萬,盧瑭在汴州前線有五萬,秦宗權在蔡州還有十萬預備隊。總計二十萬大軍,咱們三鎮加起來不過十萬,若各自為戰,必敗無疑。”
    他頓了頓,又道:“何況,擊敗秦宗權後,蔡州的富庶之地,咱們可以按出兵多少瓜分。蔡州有鐵礦、良田,拿下它,比爭兗州那彈丸之地強十倍。”
    朱瑄的目光亮了起來,蔡州的富庶他早有耳聞,隻是礙於秦宗權的殘暴,不敢覬覦。
    “李節帥的意思是……”
    “四鎮聯盟,共討蔡賊。” 李燁斬釘截鐵,“時溥是朝廷任命的招討使,由他牽頭;咱們三鎮出兵,汴州出糧,打下蔡州後,疆域按出兵比例劃分。我忠義軍出兩萬,你們天平軍出兩萬,泰寧軍出兩千,時溥出兩萬,汴州宣武軍四萬,合計十萬大軍,足夠擊潰盧瑭的五萬先鋒。”
    朱瑾仍有疑慮:“可朱溫……”
    “朱溫雖不可信,但眼下是咱們利用他,不是他利用咱們。” 李燁微微一笑,“汴州軍折損過半,就算打贏了,也無力與咱們爭利。反而咱們可以借援汴之名,進駐曹州、濮州之間的緩衝區,既保護了側翼,又能監視朱溫。”
    朱瑄看著李燁,突然想起李燁善待李可舉,讓他安度晚年。
    這種胸襟,遠非朱溫可比。
    他猛地拍案:“好!我信李節帥!天平軍願出兩萬,聽候調遣!”
    朱瑾見狀,也點了點頭:“泰寧軍出兩萬,我親自統領!”
    李燁大喜,舉起酒杯:“如此,咱們共飲此杯,預祝大破蔡賊,共享富貴!”
    三人酒杯相碰,酒液濺出,卻沒人在意。
    喜歡踏平五代,我建最強帝國請大家收藏:()踏平五代,我建最強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