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飛虎破城,兵臨灞上

字數:6660   加入書籤

A+A-


    尉氏縣城內,蔡州軍的糧倉子夜時分打開,發黴的粟米被傾倒在空地上,像一座小山。
    盧瑭披著重甲站在糧堆前,腰間的佩劍被月光照得發亮,他身後的三萬士兵列成密集的方陣。
    “弟兄們!” 盧瑭的聲音嘶啞卻帶著穿透力,“這些糧食,是咱們最後的家底!”
    他拔出佩劍,一劍將糧堆劈成兩半,“今夜全部分光!明日卯時,隨我衝擊聯軍大營!勝了,汴州的糧倉任你們搬;敗了,咱們就埋骨於此,也算對得起主公的栽培!”
    士兵們的呐喊聲震得城牆嗡嗡作響。
    他們明白這是破釜沉舟。
    糧袋被撕開,粟米滾落塵埃,連戰馬都分到了雙倍的豆餅。
    有人把多餘的衣物點燃,火光中,一張張臉上寫滿了瘋狂與決絕。
    此時的聯軍大營,影鼠正跪在李燁的中軍帳內。
    他渾身裹著黑衣,隻有一雙眼睛在油燈下閃爍:“主公,盧瑭已將軍中存糧全部分發,連病馬都殺了分肉,看樣子是要明日決一死戰。”
    他呈上一卷密報,上麵用寫著蔡州軍的調動情況,“細作回報,盧瑭的中軍大營今夜燈火通明,似有異動。”
    李燁展開密報,指尖劃過 “三萬兵力”“糧盡” 等字眼,眉頭微微蹙起。
    他走到輿圖前,燭火在地圖上投下晃動的光影:“困獸之鬥,往往最是凶狠。”
    他轉頭對親衛道,“傳我將令,請時浦、朱溫、朱瑄、朱瑾即刻到中軍議事。”
    三更的梆子聲響,四位節度使齊聚帳內。
    時浦的紫袍沾著夜露,朱溫的甲胄上帶著酒氣,朱瑄與朱瑾兄弟倆則神色凝重,他們剛接到泰寧軍斥候的回報,蔡州軍的騎兵正在城外集結。
    “諸位,” 李燁指著輿圖,“盧瑭糧盡,明日必來決戰。他隻剩最後一口氣,咱們隻要守住陣地,耗散他的銳氣,此戰必勝。”
    時浦忍不住插話,他的感化軍多是步兵,最怕騎兵衝擊,“蔡州軍若是瘋了般撲過來,我軍防線怕是撐不住。”
    朱溫也點頭附和:“是啊,中軍大營是聯軍中樞,一旦有失,全線崩潰。李節帥,不如讓張歸霸的車營移駐中軍,做第二道防線?”
    李燁早有此意。
    他看向帳外:“張歸霸!”
    車營統領張歸霸應聲而入,鐵甲碰撞的聲響格外清晰:“末將在!”
    “你率四百輛大車,即刻移駐中軍後側,組成環形車陣。” 李燁的手指在地圖上劃出一個圈,“車陣內布設強弩營,一旦第一道防線失守,立刻用弩箭封鎖缺口。”
    “得令!” 張歸霸轉身離去,帳外很快傳來車輪滾動的聲響,四百輛大車在夜色中緩緩移動,車軸轉動的吱呀聲與士兵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
    李燁又看向時浦與朱溫:“招討使大人,你的感化軍與朱節帥的宣武軍步卒,共同駐守第一道防線,沿壕溝列陣,多置拒馬與鹿砦。”
    他頓了頓,加重語氣,“隻需死守,不需反擊,耗到蔡州軍銳氣衰竭,我忠義軍騎軍自會全力出擊。”
    朱瑄與朱瑾分別駐守左右兩翼,防備盧瑭的偏師偷襲。
    “諸位,各自回營備戰吧。” 時浦率先起身,腰間的金魚袋碰撞著甲片,發出細碎的聲響。
    “本使會親自坐鎮中軍,若有異動,鳴金為號。” 話雖沉穩,轉身時卻險些被門檻絆倒,親衛連忙扶住,才勉強維持住招討使的體麵。
    回到感化軍大營,時浦立刻扯掉了礙事的玉帶,對著副將咆哮:“傳我將令!所有火頭軍暫停造飯,全部編入輔兵營,給我往戰壕裏填土!再加高兩尺!”
    他盯著帳外操練的士兵,那些剛從徐州調來的新兵正笨拙地擺弄著長矛,氣得他一腳踹翻案幾,“讓老兵帶新兵,三人一組!誰要是敢後退半步,直接斬了喂狗!”
    副將剛要應聲,又被他叫住:“等等,去告訴李燁,就說本使的防線若是吃緊,車營可得快點接應!”
    他知道感化軍的步卒擋不住蔡州軍的亡命衝鋒,隻能把希望寄托在李燁身上。
    帳外的巡邏兵被加倍調派,火把的光暈在柵欄外連成圈,照得每個人臉上都泛著油光。
    朱瑄與朱瑾並轡返回左營,夜風吹得兩人的戰袍獵獵作響。
    “兄長,盧瑭這是要拚命了。”
    “我泰寧軍損失太大,怕是頂不住左路的騎兵衝擊。”
    朱瑄勒住馬韁,望著泰寧軍營地的方向,青甲士兵正借著月光加固柵欄。
    “我把天平軍的斬棘都調給你。” 他從懷中掏出令牌,“那三千人是我壓箱底的精銳,讓他們守最前麵的戰壕。”
    他頓了頓,聲音沉得像石頭,“告訴弟兄們,朱存還在帳裏躺著,這仗是為他打的,也是為兗州的父老打的,退一步,就是家破人亡。”
    朱瑾接過令牌,金屬的涼意透過掌心傳來。
    他翻身下馬,對著朱瑄深深一揖,轉身時扯開嗓子吼道:“泰寧軍的弟兄們!都給我打起精神來!明日誰要是敢慫,別怪老子的刀不認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帳內的士兵紛紛響應,甲胄碰撞聲如雷貫耳,連遠處的天平軍都被這股血氣驚動。
    朱溫回到宣武軍大營,正撞見李唐賓在帳外罰跪。
    這位被貶為都頭的將領赤裸著上身,背上的鞭痕還在滲血。
    “起來吧。” 朱溫的聲音聽不出喜怒,徑直走進中軍帳。
    李唐賓連忙跟上,低著頭不敢說話。
    “知道錯在哪了嗎?” 朱溫把玩著案上的青銅酒樽,樽底的酒漬映出他陰鷙的臉。
    “末將…… 末將輕敵冒進,損兵折將。”
    “錯了。” 朱溫猛地將酒樽砸在地上,“你錯在讓宣武軍丟了臉!” 他指著帳外,“明日之戰,你帶五百人守最前麵的拒馬陣,若是讓一個蔡州兵衝過防線,提頭來見!”
    李唐賓叩首領命,額頭撞得地麵咚咚響。
    朱溫看著他的背影,對敬翔道:“讓朱珍把新組建的騎軍藏在右翼的樹林裏,不到萬不得已,不準出動。”
    他眼中閃過一絲算計,“李燁想讓咱們當擋箭牌,沒那麽容易,這最後的功勞,得是咱們宣武軍的。”
    帳外的風更緊了,吹得火把搖搖欲墜。
    散帳後,聯軍大營頓時忙碌起來,火把如流螢般穿梭,士兵們揮舞著鋤頭挖掘戰壕,木柵欄被一根根釘入泥土,寒光閃閃的拒馬在陣前排出三重陣列。
    天快亮時,李燁登上高處觀望。
    晨霧中,第一道防線已初具規模:三丈寬的壕溝後,是兩丈高的木柵欄,柵欄後隱約可見感化軍與宣武軍的旗幟。
    更遠處,張歸霸的車營已組成一個巨大的環形,大車之間的縫隙裏,強弩手正調試著弓弦。
    “主公,影鼠又傳回密報。” 親衛遞上一張字條。
    李燁展開一看,上麵隻有四個字:“主攻中軍。”
    他抬頭望向尉氏縣城的方向,晨霧中傳來隱約的號角聲。
    盧瑭的困獸之鬥即將開始,而他布下的兩道防線,能否抵擋住這最後的瘋狂?
    風獵獵作響,吹動著李燁的披風,也吹動著陣前飄揚的聯軍大旗,一場決定中原命運的血戰,已在旦夕之間。
    就在盧瑭分發最後糧食的同一夜,同州城內的血腥味比戰場更濃。
    李昌符的鳳翔軍與朱玫的靜難軍在街巷中逐戶搜殺,神策軍的屍體從刺史府邸一直鋪到城牆根。
    那些昨日還在田令孜麾下耀武揚威的禁軍,此刻成了待宰的羔羊,血水流進排水溝,在月光下紅光。
    “將軍,田令孜那閹賊跑了!” 親衛將一封染血的密信呈給李昌符,那是從神策軍都虞候屍體上搜出的。
    李昌符將密信狠狠摔在地上,青袍下的拳頭攥得發白:“廢物!五千人圍一座府邸,竟讓他跑了!”
    他轉頭看向朱玫,眼中滿是狠厲,“既然抓不到活的,就把這些神策軍的腦袋當禮物!告訴李克用,田令孜已逃,同州願降!”
    朱玫點頭應諾,卻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他看著士兵們將神策軍的首級堆成小山,突然覺得這禮物或許送不出去,沙陀人最恨反複無常之輩,他們昨日還在為田令孜守城,今日就獻上降書,李克用會信嗎?
    一日後,同州城外的李克用大營。
    李昌符與朱玫的使者穿著素服,跪在轅門前,身後跟著抬著首級的隊伍。
    黑鴉軍的士兵用冰冷的眼神盯著他們。
    “主公,這兩個牆頭草求見。” 周德威將降書遞到李克用麵前,語氣帶著不屑。
    李克用展開降書,看了兩眼就扔在地上,獨眼掃過轅門外的兩人:“讓他們滾!本帥不接受叛徒的投降!”
    王重榮在一旁勸道:“將軍,同州城堅,強攻傷亡必大,不如……”
    “不必多言!” 李克用打斷他,拔出腰間橫刀,“李存孝!”
    “末將在!” 帳外傳來少年的應答,十五歲的飛虎軍統領提著雙鐧走進來。
    “給你五千飛虎軍,” 李克用指著同州方向,“午時之前,本帥要看到同州城頭插上我的大旗!”
    “得令!” 李存孝轉身就走,雙鐧碰撞的聲響帶著決絕。
    李昌符與朱玫在城門上看到飛虎軍衝鋒,嚇得魂飛魄散。
    朱玫掙紮著喊道:“李將軍!我等願獻城!何必動刀兵!”
    回應他的是飛虎軍衝鋒的號角。
    李存孝的五千銳士如猛虎下山,推著衝車直撲城門。
    同州的守軍本就人心惶惶,見飛虎軍如此凶悍,紛紛潰散。
    李存孝一馬當先,雙鐧舞得風雨不透,第一個登上城頭,將鳳翔軍的旗幟砍倒在地。
    “殺!”
    飛虎軍士兵如潮水般湧上城樓,李昌符與朱玫見狀,再也顧不得體麵,帶著親信從西門狼狽逃竄。
    他們甚至不敢回頭,隻聽身後傳來陣陣廝殺聲,知道同州已失。
    午時三刻,同州城頭豎起了李克用的 “李” 字大旗。
    幾乎同時,華州節度使郭勳的降書送到了大營,這位老謀深算的藩鎮見同州已破,知道抵抗無益,幹脆開城投降,將華州的糧倉與軍械盡數獻上。
    “好!” 李克用看著輿圖上被紅筆圈住的同州與華州,放聲大笑,“傳令下去,全軍向灞上進軍!本帥要在長安城外,等田令孜那閹賊出來受死!”
    黑鴉軍與河中軍合兵一處,號稱十萬大軍,沿著渭水向長安推進。
    當先鋒周德威的騎兵抵達灞上,站在高坡上已能望見長安城的朱雀門。
    這座曆經興衰的帝都,此刻在聯軍的兵鋒下,像一頭待宰的羔羊。
    喜歡踏平五代,我建最強帝國請大家收藏:()踏平五代,我建最強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