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攻城略地,援軍返回

字數:6786   加入書籤

A+A-


    為慶賀勝利,提振軍心,李燁在鄭州府衙設宴,犒勞有功將士。
    大堂之內,燈火通明,酒肉飄香。
    核心將領齊聚一堂,氣氛熱烈。
    葛從周、霍存、趙猛等忠義軍大將自是開懷暢飲,連日苦戰的疲憊在勝利的喜悅中得以舒緩。
    劉知俊、朱瑾、李唐賓、龐師古等外軍將領,經曆陳州解圍連克兩城這一連串勝仗,親眼目睹李燁的指揮若定的恢弘氣度,心中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也加深了許多。
    酒過數巡,宴席氣氛愈加熱烈。
    葛從周與趙犨坐在一起,暢談守城禦敵的心得,時而擊案讚歎。
    霍存與劉知俊拚起了酒量,引來陣陣喝彩。
    連素來寡言的龐師古也端起酒杯,走到李燁麵前,鄭重敬酒,感謝其近來的信任與照拂。
    馬殷安靜地坐在末席,默默飲酒,顯得低調而謹慎。
    李燁舉杯向眾將示意,目光特意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微微頷首。
    眾將的目光也隨之聚焦於馬殷,其中多了幾分審視後的認可。
    帳內推杯換盞,笑聲朗朗,原本來自不同陣營的將領們,在共同的戰鬥和勝利中,隔閡漸消,隱隱已有幾分緊密團體的雛形。
    正當酒酣耳熱,氣氛達到頂點之際,府衙外驟然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緊接著,一名信使直撲到大堂階前,嘶聲力竭地喊道:
    “報!緊急軍情!宣武軍、天平軍、感化軍聯軍乘勝追擊潰退的秦宗權殘部,在宋州老鴉坳遭遇秦賊悍將申叢伏擊,聯軍大敗,損失慘重,朱瑄節帥懇請朱瑾將軍速速率軍回援鄆州。”
    “啪嗒!”
    朱瑾手中的酒杯應聲落地,摔得粉碎。
    他臉上的血色瞬間褪盡,變得慘白如紙,猛地從席上站起,失聲驚呼:“兄長!”
    聲音中充滿了驚惶與擔憂。
    坐在他旁邊的劉知俊也豁然起身,麵色凝重異常。
    他本出身感化軍,聽聞主帥時溥戰敗,感同身受,一股寒意從脊背升起。
    歡宴的氣氛如同被無形的巨錘擊碎,蕩然無存。
    朱瑾猛地轉頭看向主位的李燁,眼神急切如火,聲音帶著顫抖:“李節帥,我兄長他…鄆州危急!我…”
    李燁抬手,果斷地止住了朱瑾的話頭。
    他神色沉靜如水,眼中沒有絲毫猶豫,聲音斬釘截鐵。
    “兄弟有難,豈能坐視,瑾兄不必多言,即刻點齊本部兵馬,火速回援鄆州,若有需協助之處,盡管開口!”
    朱瑾聞言,眼中瞬間湧上感激與激動,重重抱拳,聲音哽咽:“李節帥高義,此恩此德,朱瑾永世銘記。”
    劉知俊也立刻拱手,語氣急促:“李節帥,感化軍新敗,恐軍心動搖。某亦需速回軍中穩定局麵,某願與朱瑾將軍同往,略盡綿力。”
    緊接著,屬宣武軍的李唐賓與龐師古也同時起身,拱手道:“李節帥,如今陳州之圍已解,秦賊敗退,朱帥處恐需兵力,吾等亦需回軍效力。”
    李燁目光掃過請命的四人,毫不猶豫地點頭:“理應如此,諸位將軍情誼深重,忠義可嘉,速去便是。”
    他略一沉吟,目光再次掃過廳堂中神色各異的諸將,朗聲道:“朱瑾將軍、知俊將軍此去馳援,兵凶戰危,亟需一處穩固之地,休整兵馬,收攏部眾,以為根基。”
    他手指向地圖上的鄭州:“鄭州乃中原重鎮,城垣堅固,府庫糧秣充盈,我已命人清點完備。此城,我便交予瑾兄駐守,望能助泰寧軍重整旗鼓,抵禦強敵。”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連葛從周、霍存等心腹大將都麵露詫異。
    鄭州是剛剛浴血奮戰奪下的戰略要地,城堅糧足,位置關鍵,竟如此輕易就拱手讓人?
    朱瑾更是震驚得無以複加,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聲音都有些發顫。
    “李節帥!這…這如何使得?鄭州乃主公浴血所得,重鎮之地,朱瑾豈敢…”
    李燁擺手,不容置疑地繼續道:“頓丘縣,地處要衝,控扼蔡北,可為知俊將軍暫作根基,囤積糧草,招攬舊部,策應感化軍方向。”
    他的手指又點向地圖另一處:“項城縣,城池堅固,即交由李唐賓、龐師古二位將軍鎮守,以為宣武軍南方屏藩。”
    李唐賓、龐師古、劉知俊三人聞言,亦是動容。
    他們與朱瑾交換了一個震撼而感激的眼神,同時離席,麵向李燁,深深下拜,聲音帶著激動:“李公高義,雪中送炭,恩同再造,我等…感激不盡,銘感五內。”
    這份在危難時刻給予立足之地的援手,遠比任何錦上添花的饋贈都更能打動人心,收服人心。
    李燁拱手笑了笑。
    此舉,不僅全了袍澤情誼,彰顯了重義輕利的胸懷,更在朱溫的南北兩麵楔入了兩顆強有力的釘子。
    朱瑾、劉知俊等人站穩腳跟後,無形中為李燁分擔了來自朱溫方向的壓力,於他自身的戰略布局亦是長遠之益。
    葛從周、霍存、趙猛等將與朱瑾、劉知俊連日並肩血戰,早已結下深厚情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此刻分別在即,雖知是形勢所迫,仍不免上前執手相送,互道珍重,言語間充滿唏噓與不舍。
    眾人相互敬酒告別,酒碗碰撞之聲帶著壯烈,約定他日沙場重逢,再並肩破敵。
    送走朱瑾、劉知俊、李唐賓、龐師古及其部眾後,李燁麾下大營的氣氛略顯沉悶,少了些喧鬧。
    但將領們看向李燁的目光,卻更加敬服。
    送走援軍次日,李燁立即召集麾下眾將。
    葛從周、霍存、趙猛、趙犨、馬殷、高鬱等人齊聚中軍大帳。
    一幅巨大的地圖鋪展在案上。
    李燁目光如炬,手指重重敲在代表蔡州的位置,聲音斬釘截鐵:
    “秦宗權陳州新敗,主力盡喪!其蔡州老巢外圍屏障,此刻正是最為空虛薄弱之時。”
    他的手指在地圖上果斷地向西劃過潁州、沈丘等地,仿佛利刃出鞘。
    “我軍挾連克鄭、汝之威,士氣正盛,當一鼓作氣,乘勝西進,掃清蔡州外圍這些州縣據點,將秦宗權徹底困死在孤城蔡州,剪其羽翼,斷其爪牙。”
    “謹遵主公號令。”
    眾將轟然應諾,戰意如烈火般升騰。
    兵鋒所指,迅疾如雷霆。
    忠義軍首先兵臨潁州城下。
    潁州守軍雖為秦宗權殘部,卻仗著城防猶在,妄圖負隅頑抗。
    箭矢如雨,擂木滾石傾瀉而下,戰鬥甫一開始便異常激烈。
    然而,忠義軍戰力之強悍遠超守軍預料。
    葛從周、霍存親率精銳猛攻城門,士卒悍不畏死,登城搏殺。
    激戰半日,守軍意誌終被碾碎,城頭旗幟易手。
    潁州,克!
    潁州的頑強抵抗被忠義軍摧枯拉朽般粉碎,其外圍州縣的士氣徹底瓦解。
    沈丘縣令聞風喪膽,未等大軍合圍,便已捧著印信文書,於城門外匍匐請降,兵不血刃獻城歸降。
    在潁州、沈丘等新得之地,李燁立刻著手人事安排。
    趙犨適時進言,舉薦數位熟悉地方事務、素有清名的舊吏賢才。
    李燁從善如流,對趙犨道:
    “趙將軍所薦之人,必是良才。此間新附,百廢待興,正需熟悉鄉土、通達吏治之人。便依將軍所薦,即刻委任相應官職,令其各司其職,安民理政。”
    李燁隨即向新任命的官吏們麵授機宜:
    “爾等上任,首務便是招撫流民,恢複生產,即刻在全城張貼安民告示,嚴申我軍法紀,敢有擾民者,立斬不赦,開倉施粥,賑濟饑困,吸引流民歸鄉。眼下春耕在即,一刻也耽誤不得,荒地複墾、農具耕牛,皆要速速安排妥當,要讓土地重新長出糧食,此乃我等立足之根本!”
    “其二,”李燁轉向負責整軍的將領,“降卒之中,老弱病殘者,甄別遣散,發給路費口糧,令其歸田務農,充實勞力。精壯者,打散原有編製,按步戰、騎射、器械之特長,混編入各營。各營主官切記以老帶新之訓,由忠義軍老卒擔任伍長、什長,嚴明軍紀,砥礪戰技,灌輸忠義,務必令這些新卒,盡快成為可用之兵。”
    “其三,”他目光掃過新任命的鎮將與縣令,“爾等職責已明:鎮將守土安民,整訓兵卒;縣令理民政、征稅賦、平獄訟、募兵征糧,此地已是忠義軍根基,務必迅速恢複秩序,建立有效治理,使之成為穩固後方,源源不斷為我軍輸送兵員糧秣!地盤占下,更要牢牢握在手中,化為實力。”
    這套攻占安民整軍設官的方略高效運轉,成效立竿見影。
    安民告示與施粥點迅速穩定了人心,流民聞訊絡繹歸鄉,荒蕪的田野很快重現耕作身影;
    降卒經過嚴格篩選與整訓,被忠義軍強大的凝聚力與嚴明的紀律所同化,戰力穩步提升,軍隊規模如同滾雪球般壯大;
    新任命的官吏在李燁清晰指令與趙犨等賢才的輔助下,迅速搭建起基層管理體係,將新占區域有效納入掌控。
    李燁的勢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脹穩固。
    其控製範圍從黃河北岸的濮、滑、澶州部分區域,向北延伸至汝州、鄭州,兵鋒隱隱指向河洛;
    向西則兵臨蔡州城下;
    西南方向,潁州已為根基,影響力如水銀瀉地,迅速輻射覆蓋大半個陳蔡地區。
    李燁的急速崛起,如同平地驚雷,震動了四方諸侯。
    汴州宣武軍節帥府內,氣氛凝重。
    朱溫麵色陰沉,下首的時溥、朱瑄同樣麵沉似水。
    尉氏老鴉坳的慘敗已令他們顏麵盡失,而陳州方向傳來的消息更讓他們心頭蒙上濃重陰影。
    “李燁……”
    朱溫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冰冷的扶手,聲音仿佛淬著冰渣。
    “竟有如此狗屎運,孫儒的人頭,倒讓他撿了個天大的便宜。”
    他眼中閃爍著強烈的不甘與深深的忌憚,“潁州、沈丘、項城……哼,吞得倒快,也不怕噎死。”
    時溥長歎一聲,滿是挫敗:“秦宗權老賊狡詐,尉氏詐敗反咬我等一口,如今龜縮蔡州。李燁這廝卻趁機在蔡州門口大肆鯨吞,此消彼長,後患無窮。”
    朱瑄猛地一拍桌案,震得杯盞亂跳:“絕不能坐視,必須設法遏製,否則,假以時日,必成比秦宗權更難纏的心腹大患。”
    “遏製?”朱溫冷笑,眼中寒光閃動,“派兵去打?秦宗權那老狗正躲在蔡州,巴不得我們和李燁拚個你死我活,他好漁翁得利。”
    他頓了頓,語氣陰鷙,“更何況……雪球滾起來容易,想讓它停住甚至崩解……未必需要我們親自推。”
    他微微眯起眼,算計的光芒閃爍,“秦宗權那條老毒蛇,會甘心看著自己的地盤被一口口蠶食?他縮回去,絕不是認輸,等著瞧吧……”
    就在此時,傳令兵來報。
    “報!泰寧軍節帥朱瑾,感化軍大將劉知俊,宣武軍大將李唐賓、龐師古率軍回營!”
    喜歡踏平五代,我建最強帝國請大家收藏:()踏平五代,我建最強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