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祠堂變學堂

字數:4227   加入書籤

A+A-


    沒幾天,建造學堂的工地就熱鬧起來了。
    城東邊由蘇康劃定的一塊空地上,天天擠滿了人。
    有來幫忙搬磚的小夥子,光著膀子幹得滿頭大汗;有來送水的大娘,提著水桶一趟趟跑;還有幾個手巧的婦人,拿著針線來,說要給窗戶做窗簾,選的都是耐髒的藍布。
    蘇康沒事的時候,就去工地上轉兩圈。
    他去的時候,總能看見地基打得又深又寬,幾個老工匠蹲在地上,用尺子量來量去,連半寸的誤差都不肯有。
    有次他蹲在旁邊看,老工匠還跟他說:“蘇大人,這地基得打得深,不然冬天凍著了,牆容易裂,孩子們念書受凍可不行。”
    魯琦見狀,便帶著他的弟弟魯鈺和一些工匠們一起前來幫忙。
    這天蘇康又去工地,剛走到門口,就見魯琦蹲在一堆木料旁,手裏拿著個小鋸子,不知道在鋸啥。他的臉上還沾著木屑,衣服上也蹭了不少,活像個剛從灶膛裏爬出來的泥猴。
    “魯琦,你不在醫棚待著,跑這兒幹啥?”
    蘇康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沾了滿手木屑。
    魯琦抬頭看見他,趕緊站起來,手在衣服上胡亂擦了擦,嘿嘿笑:“大人,醫棚那邊沒事了,我想著過來搭把手。我看以前的窗戶都是往外推的,又沉又占地方,就想改改,讓它能往上推,又輕又方便,孩子們開關也不費勁。”
    他指著旁邊做好的一個窗戶框子,眼裏帶著點得意:“大人您試試,輕得很。”
    蘇康走過去,伸手推了推窗戶。還真挺輕,一推就上去了,比以前那種往外推的窗戶方便太多。
    “你這人,還挺有主意。”
    蘇康笑著點頭,又叮囑了句,“不過別太費功夫,早點蓋好,孩子們好早點上學。”
    “大人您放心,誤不了事!”
    魯琦指著窗戶上的窗欞,更得意了,“我還在窗欞上加了花紋,您看,這是花鳥,這是山水,好看不?我昨兒個熬了半宿才刻出來的,就想著孩子們看著高興。”
    蘇康湊近一看,還真挺好看。花鳥刻得活靈活現,小鳥的翅膀像要扇起來似的,山水也有模有樣。
    “好看是好看,就是別太累著自己。”
    蘇康拍了拍他的胳膊,“你要是熬壞了身子,誰給咱們做這些精巧玩意兒?”
    魯琦撓了撓頭,笑得更憨了:“不累不累,我就喜歡琢磨這些。”
    旁邊一個老農蹲在地上抽煙,煙袋鍋子“吧嗒吧嗒”響,聽見他倆說話,咧著嘴笑了,露出沒剩幾顆牙的嘴:“蘇大人,您真是個實在人!不像以前那些官,一有點功勞,就想著建廟給自己立牌坊,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幹了點事。您倒好,百姓要給您建祠堂,您倒想著給孩子們蓋學堂,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好官啊!”
    蘇康聽見了也不生氣,反而笑著走過去,蹲在老農旁邊:“大爺,立牌坊有啥用?不能吃不能喝的,風吹日曬的還容易壞。孩子們學好了,以後能識文斷字,能明辨是非,長大了能給武陵縣做貢獻,比給我立十個八個牌坊都強。”
    老農聽了,連連點頭,煙袋鍋子都差點掉地上:“說得對!說得太對了!蘇大人,您真是咱們武陵縣的福氣!”
    接下來的日子,工地上天天都熱熱鬧鬧的。
    連苗家寨的閻武都來了,帶著五個苗家漢子,拉了滿滿四車杉木,木頭粗得得倆人手拉手才能抱住。
    閻武長得人高馬大,說話聲音跟打雷似的,一看見蘇康就喊道:“蘇大人!這是我們寨裏最好的杉木,都是長了十幾年的,泡在水裏都不爛,蓋學堂結實!您要是不夠,我再讓人去山上砍!”
    蘇康趕緊攔住他,怕他真去砍樹:“夠了夠了,這麽多木料,蓋完學堂還能剩不少。謝謝你啊,閻叔。”
    閻武撓了撓頭,笑得有點不好意思:“謝啥?以前我們苗家跟漢人不怎麽來往,這次瘟疫,您還親自去我們寨裏看病,救了我們全寨的人,我們都記著您的好呢。蓋學堂是好事,我們也得出份力,讓寨裏的娃也能來念書。”
    沒過一個月,學堂就蓋好了。
    青磚瓦房,紅漆大門,院子裏鋪著平整的青石板,看著就亮堂。
    門口掛著塊黑漆木匾,寫著“武陵學堂”四個楷體大字,筆力遒勁,墨色濃淡相宜,是蘇康親手書寫的。
    他本就寫得一手好字,隻是平日裏公務繁忙,難得有機會好好揮毫潑墨。
    這次為學堂寫匾,他特意挑了支新製的狼毫筆,又將宣紙裁成小塊,先在紙上練了兩回筆,熟悉著“武陵學堂”四個字的間架結構。
    正式寫匾那天,他站在木匾前,手腕輕懸,筆尖落處,橫平豎直見風骨,撇捺舒展藏韻味,一氣嗬成,沒多大功夫就寫好了。
    旁人湊過來一看,隻見字跡端莊秀麗又不失大氣,墨色均勻地滲進木紋裏,襯著漆黑的木匾,越看越顯精神,連一旁做木匠的張師傅都忍不住誇:“蘇大人這字,比城裏書坊的先生寫得還好看,掛在學堂門口,往後孩子們看著都能多幾分讀書的興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開學那天,天剛亮,學堂門口就擠滿了人。
    一百多個孩子背著新書包,穿著幹幹淨淨的衣服,嘰嘰喳喳的像一群小麻雀。
    有漢人孩子,穿著粗布褂子;有苗人孩子,戴著繡著花紋的帽子;還有幾個彝族孩子,梳著特別的發髻。有的孩子害羞,躲在爹娘身後,探著腦袋往學堂裏看;有的孩子膽子大,拉著小夥伴的手,蹦蹦跳跳地就往院裏跑。
    蘇康站在門口,看著孩子們往裏跑,心裏覺得熱乎乎的。
    有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姑娘,跑得太急差點摔了一跤,蘇康趕緊伸手扶了她一把。小姑娘抬起頭,眨著圓溜溜的大眼睛看著他,小聲說道:“謝謝大人。”
    蘇康笑著揉了揉她的頭:“不用謝,以後要好好念書啊,爭取當個有學問的人。”
    小姑娘點了點頭,攥著書包帶,一溜煙跑進去跟其他孩子玩了。
    周文彬遞過來一杯溫水,笑著說道:“大人,您這主意真是太好了。剛才我聽見好幾個百姓說,這學堂比祠堂金貴多了,祠堂隻能供著,學堂能教出有學問的娃,是給武陵縣留了條根啊。”
    蘇康接過水,喝了一口,望著學堂裏傳來的讀書聲,臉上的笑意更濃了:“這才剛開始呢。以後咱們還得請最好的先生,把算術、寫字、講道理都教給孩子們,爭取以後能出幾個狀元,到時候咱們武陵縣就更熱鬧了。”
    周文彬笑著點了點頭:“借大人吉言,肯定能!”
    正說著,魯鈺跑了過來,手裏拿著個巴掌大的小木雕,是隻蹦蹦跳跳的小兔子,耳朵刻得長長的,看著特別可愛。
    “大人,您看,這是我給孩子們做的小玩意兒。我跟先生商量好了,誰上課聽話、背書背得好,就給誰一個,讓他們好好念書。”
    蘇康接過小兔子,摸了摸光滑的木麵,笑著說道:“你這小子,想得還挺周到。行,就按你說的辦,好好獎勵那些聽話的孩子。”
    魯鈺嘿嘿笑了兩聲,轉身跑進去,很快就跟孩子們的笑聲混在了一起。
    蘇康站在學堂門口,看著院裏追逐打鬧的孩子,聽著屋裏傳來的“人之初,性本善”,心裏琢磨著:這“瘟疫”雖然給人們帶來了苦難,可也讓大夥兒的心更齊了。
    以後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孩子們能在學堂裏好好念書,百姓們能安安穩穩過日子,這比啥都強。
    喜歡大乾風雲起蒼穹請大家收藏:()大乾風雲起蒼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