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自掏腰包改建縣衙
字數:4937 加入書籤
試燒的日子定在第三天上午,天還沒亮,窯廠就圍了不少人,不僅有工匠,還有附近的百姓,都想看看這改良後的泥炭到底好不好用。
蘇康一到窯廠,就看見魯琦已經忙得滿頭大汗,指揮著工匠們把曬幹的泥炭和幹柴按比例混好,堆在窯門口。
張大爺也來了,手裏拿著煙袋鍋子,卻沒心思抽,眼睛一直盯著那堆混合燃料,嘴裏還念叨著:“可千萬別出岔子,可千萬別出岔子。”
蘇康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張大爺,別緊張,就算這次不成,咱們再想別的法子。”
話是這麽說,可蘇康自己心裏也沒底,他看著魯琦把燃料塞進窯的火門裏,又讓人點上火,心裏也跟著提了起來。
剛開始的時候,窯裏冒出不少黑煙,嗆得周圍的人直咳嗽,有個小孩沒忍住,“哇”的一聲哭了,他娘趕緊抱著他往後退。
李二本來還挺有幹勁,一看這黑煙,臉立馬垮了:“我說啥來著?這玩意兒就是不行,煙比以前還大!”
周圍的百姓也開始議論起來。
有人說:“看來這泥炭真不行,蘇大人這次怕是失算了。”
還有人說:“早知道就不來看了,白受這罪。”
魯琦的臉也白了,他趕緊跑到蘇康身邊,聲音都有點發顫:“大人,這……這咋回事啊?煙怎麽這麽大?”
蘇康也有點慌,他皺著眉頭,盯著窯門口的黑煙,腦子裏飛快地想—— 難道是曬幹的程度不夠?還是混合比例錯了?他趕緊讓人拿來之前曬幹的泥炭,用手摸了摸,幹得都快掉渣了,比例也沒錯啊。
就在這時候,張大爺突然大喊了一聲:“你們快看!火苗變旺了!”
大家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隻見窯裏的黑煙漸漸少了,橘紅色的火苗“呼呼”往上竄,比燒木材的火還旺,連窯壁都被燒得發燙。
魯琦趕緊趴在窯壁上聽了聽,又用手摸了摸窯壁的溫度,驚喜地喊起來:“成了!火勁比木材大,還持久!這一窯燒下來,柴錢能省不少!”
周圍的人都歡呼起來,剛才還抱怨的百姓也湊了過來,有人伸手想摸窯壁,又趕緊縮了回去,笑著說:“好家夥,這溫度真高!”
李二也撓著頭,不好意思地說:“沒想到這玩意兒還真好用,是我之前說錯話了。”
蘇康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他擦了擦額頭的汗,笑著說道:“我就說嘛,這法子肯定行!”
可還沒等大家高興多久,新的問題又來了——負責看窯的工匠突然跑過來,一臉著急地說:“魯師傅,蘇大人,窯裏麵的火有點太旺了,會不會把磚燒裂啊?”
魯琦一聽,趕緊跑過去看,隻見窯裏的火苗都快竄到窯頂了,他皺著眉頭說:“這火勁兒確實太大了,要是一直這麽燒,磚肯定得裂不少。”
蘇康也跟著著急起來,他記得以前聽人說過,燒磚的火候很重要,火太大不行,太小也不行。
他圍著磚窯轉了兩圈,突然看見窯旁邊的風箱,心裏有了主意:“魯琦,你讓人把風箱的拉繩鬆一點,別鼓那麽大的風,火勁兒應該就能小下來了。”
魯琦趕緊讓人去試,果然,風箱的風小了之後,窯裏的火苗也跟著小了點,溫度也慢慢降了下來。
他鬆了口氣,笑著說:“還是大人有辦法!不然這一窯磚就毀了。”
可沒過多久,又出了問題——有個工匠發現,窯的側麵有點漏風,火苗從縫隙裏竄了出來,雖然不大,但也影響火候。
魯琦趕緊讓人找了些泥巴,把縫隙堵上,可堵了這邊,那邊又漏了,折騰了半天,才把所有的縫隙都堵好。
蘇康看著這一波三折的試燒,心裏也跟著起起落落,他心想:看來做什麽事都不容易,就算有好法子,也得一步一步慢慢試,不能著急。
好不容易等到傍晚,窯裏的火漸漸小了,魯琦讓人把窯門封上,說要等兩天才能開窯,看看磚的質量怎麽樣。
這兩天裏,蘇康天天都往磚窯廠跑,心裏一直惦記著青磚的事兒,連吃飯都沒胃口。
柳青看他這樣,每次都把飯菜熱了又熱,還忍不住勸他:“少爺,您別這麽著急,磚窯的事兒急不來,您要是累壞了身子,可怎麽管武陵縣的百姓啊?”
蘇康接過飯碗,勉強吃了兩口,含笑道:“我不是著急,就是想早點知道結果,要是磚的質量好,百姓們就能早點蓋青磚房了。”
兩天後,終於到了開窯的日子。
一大早,窯廠就擠滿了人,比試燒那天還要熱鬧。
魯琦拿著工具,手都有點發抖,他深吸了一口氣,這才慢慢把窯門打開。
裏麵的青磚一排排整齊地擺著,顏色是深青色的,看著就很結實。
魯琦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塊磚,用錘子敲了敲,“當當”的聲音很清脆,他激動地喊道:“成了!磚的質量比以前還好!沒裂幾塊!”
大家都圍了過來,有人拿起磚掂量了掂量,驚歎道:“這磚真沉,肯定結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還有人不住噓唏道:“這下好了,以後蓋房就用這青磚,再也不用住漏風的土坯房了!”
張大爺摸著一塊青磚,笑得胡子都翹起來了:“蘇大人真是有本事,這下咱們武陵縣的百姓可有盼頭了!”
魯琦更是激動,拉著蘇康的手,激動地說道:“大人,咱們趕緊擴建磚窯,再多招些工匠,以後每天都能燒出更多青磚!”
蘇康點了點頭,卻沒立刻答應他:“擴建可以,但得先把縣衙的房子建好。等大家看到青磚房的好處,買磚的人肯定多,到時候再擴大規模也不遲。”
酒香也怕巷子深,蘇康要將縣衙的樣板房作為免費宣傳的榜樣!
魯琦一想,覺得有道理,就趕緊回應道:“對!先建縣衙,讓百姓們看看青磚房到底有多好!”
可誰也沒想到,建縣衙的時候,又出了新的麻煩:有幾個百姓聽說要建青磚房,覺得蘇康是在浪費錢,還跑到縣衙門口鬧事,抗議道:“蘇大人,您要是有這錢建縣衙,還不如給我們分點糧食,建這青磚房有啥用?”
蘇康聽到消息,趕緊跑出去,他看著那幾個百姓,耐心地開導起來:“鄉親們,我建縣衙不是為了自己享受,是想讓大家看看青磚房的好處。你們想啊,青磚房不漏雨、不進風,冬天暖和,夏天涼快,以後大家蓋房也有個參考。而且建縣衙的錢是我自己出的,不會用百姓的一分錢,你們放心。”
其中有一個百姓叫王老三的,他有點不相信:“真的?大人您自己出錢?”
“當然是真的!”
蘇康笑著說,“我還可以跟你們保證,以後賣青磚,都是按成本價,要是家裏困難,官府還能先借糧食當本錢,等秋收了再還,絕不催債!”
王老三還有點半信半疑,這時候張大爺走了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老三,蘇大人是個好官,他不會騙咱們的。你忘了上次試燒泥炭,要是沒有蘇大人,咱們哪能有這麽好的燃料?”
王老三想了想,覺得張大爺說得有道理,他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說道:“大人,是我誤會您了,您別往心裏去。”
蘇康頓時肅然,鄭重其事地說道:“沒事,大家有疑問是應該的,以後有啥不明白的,隨時來找我。”
解決了這事,建縣衙的工程終於順利開始了。
蘇康有空就來幫忙,有時搬磚,有時遞石灰砂漿,弄得一身灰,連頭發上都沾著泥點。
柳青每次見了,都皺著眉遞上幹淨帕子:“少爺,您是一縣之令,哪能做這種粗活?讓人看見了,豈不是笑話?”
蘇康接過帕子擦著臉,笑得沒心沒肺:“勞動有啥丟人的?你看魯琦師傅,憑著手藝燒出青磚,比我這縣令有用多了。再說了,我多幹點,房子能早幾天建好,大家也能早幾天省心。”
魯琦正好在旁邊砌牆,聽見這話,臉一下子紅了,手裏的瓦刀都差點掉在地上:“大人這是臊我呢!沒有您給的圖紙,沒有您指點燒窯、改良泥炭,我哪能燒出青磚來?咱們是互相幫襯!”
魯琦的兒子魯小寶才十歲,也天天在工地轉,手裏拿著個小瓦刀,學著工匠們的樣子砌磚。
他雖然砌的磚歪歪扭扭,縫隙也不均勻,還總把石灰抹到手上,卻學得有模有樣,還總跟人炫耀:“我爹燒的磚最結實,以後我要蓋好多青磚房,讓奶奶、爹娘都住進去!”
大家見了,都笑著逗他:“小寶真能幹,以後肯定是個比你爹還厲害的工匠!”
小寶聽了,笑得更開心了,手裏的小瓦刀揮得更帶勁了。
蘇康看著這熱鬧的景象,心裏暖暖的 —— 雖然遇到了不少麻煩,但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喜歡大乾風雲起蒼穹請大家收藏:()大乾風雲起蒼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