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稻田收魚

字數:4534   加入書籤

A+A-


    不久後,蘇康督造的煉鋼爐終於煉出了合格的鋼水來,這讓蘇康大喜過望,急忙吩咐魯琦兄弟和工匠們開始拉出鋼筋、注出鋼坯和軋出鋼板來,並迅速投入到建築、農具、軍工等方麵的應用上。
    尤其是百煉鋼,他應用在了刀劍槍戟等武器改良上,並迅速裝備於他的護衛隊。
    眼瞅著三個月過去,武陵的稻子黃得晃眼,穗子沉得壓彎了禾稈,閻武一大早就帶著家裏人忙活 —— 照著蘇康教的法子,把稻田裏的水往旁邊挖好的溝裏慢排。
    水一點點降下去,溝裏的魚漸漸露了頭,小的跟拇指般粗,尾巴一擺一擺的,大的能有巴掌長,擠在水裏吐著泡泡,看得人心裏直發癢。
    “閻武叔!好家夥,這魚真養出這麽多!”
    王剛剛跟著蘇康、柳青趕到田埂,一眼就瞅見溝裏的熱鬧,腳底下沒留神,差點踩進泥坑,多虧旁邊的閻蘭蘭伸手拽了他一把 —— 姑娘家穿一身利落的青布短打,動作快得像陣風,手上還沾著點泥,是剛幫著搬竹筐蹭的。
    “王剛叔,走路看著點泥!”
    蘭蘭收回手,語氣爽利,沒半分嬌柔,“這溝邊滑,摔下去可就成泥人了。”
    柳青忍著笑,幫王剛撣了撣褲腿上的泥:“王大哥,你上次還跟我賭兩文錢,說閻武叔這稻田養魚準成不了,現在信了吧?”
    王剛臉一紅,撓著頭嘿嘿笑道:“那不是沒見過嘛!誰知道魚跟稻子還能搭夥過日子?” 說著就湊到溝邊,瞅著閻智傑撈魚,網一兜就是十幾條,手癢得不行,“阿傑,你那備用網借叔試試唄?叔年輕時撈過蝦,肯定比你撈得多!”
    閻智傑正撈得起勁,聞言就把網遞過去:“王剛叔,你小心點,別把網扯破了。”
    蘭蘭在旁邊幫著把撈上來的魚分類放進竹筐,見王剛拿網的姿勢就樂了:“王剛叔,你那姿勢不對,網得斜著放,不然魚會從底下溜了 —— 跟你抓差似的,得講究章法。”
    王剛不服氣,照著自己的法子往水裏一兜,結果提上來隻撈著幾根水草,還濺了自己一臉泥。
    周圍看熱鬧的村民都笑了,他也不惱,抹了把臉:“剛才是沒找準角度,再來一次!”
    蘇康走過來,指著溝裏聚在一塊的魚群:“蘭蘭,你眼尖,幫著盯會兒,等魚群往這邊遊,再喊你王剛叔下網。”
    蘭蘭點頭應著,眼睛盯著水裏,跟盯獵物似的專注,過了幾秒突然喊道:“王剛叔,右邊!快!”
    王剛一聽,趕緊把網往右邊伸,這次還真撈著七八條,有兩條差點蹦回溝裏,蘭蘭眼疾手快,伸手就按住了:“得虧我反應快,不然你又白忙活了。”
    王剛嘿嘿笑道:“還是蘭蘭你厲害!”
    周圍的苗民早就圍得裏三層外三層,阿木擠在最前麵,拉著閻武的胳膊,聲音都有點發顫:“閻武叔,這魚真養活了!我剛才瞅你家稻子,穗子比去年還飽滿,顆粒也壯,沒耽誤收成啊!”
    “那可不!”
    閻武笑得合不攏嘴,伸手撥了撥身邊稻穗,“蘇大人說了,魚在田裏吃蟲吃雜草,拉的糞還能肥田,稻子長得好,魚也長得壯,這叫‘互相幫忙’!”
    說著,閻武就挑了幾條最大的魚,拎到旁邊臨時搭的灶房裏,打算燉鍋魚湯請蘇康他們嚐嚐。
    蘭蘭跟著過去幫忙,殺魚、切薑片動作麻利,手裏的菜刀耍得有模有樣,比家裏的男人們還利索。
    王剛湊到灶房門口,跟隻等著開飯的饞貓似的,時不時探頭:“閻武叔,湯好了沒?我聞著香味都快流口水了!”
    “急啥!”
    閻武笑著舀了勺湯嚐了嚐,“再燉會兒更鮮,你先去跟蘇大人嘮嘮,別在這兒添亂。”
    “我這不是怕蘇大人等急了嘛!”
    王剛找了個借口,又站了會兒,才被柳青拉回田埂邊。
    沒等多久,閻武就端著一大鍋魚湯出來,奶白色的湯裏飄著薑片和蔥花,香味一下子飄滿了整個田埂。
    蘭蘭拿著碗,先給蘇康盛了一碗,雙手遞過去:“蘇大人,您快嚐嚐,我爹燉魚湯最拿手。”
    蘇康接過碗,喝了一口,鮮得不住點頭:“絕了!比池塘裏養的魚還鮮!這就是魚和稻子的好處 —— 魚肥田,田養稻,稻護魚,一點不浪費。”
    王剛早就端著碗蹲在旁邊,喝得吸溜響,嘴裏還含糊不清:“鮮!太鮮了!閻武叔,您這手藝,要是去縣城開個魚湯鋪,準能賺大錢!”
    “你就知道吃!”
    柳青遞給他一張帕子,“慢點喝,別燙著舌頭,等會兒還要幫著記報名的戶數,你要是把腦子占滿了,等會兒又把‘李’寫成‘理’。”
    王剛擦了擦嘴,嘿嘿笑道:“那不是筆誤嘛!等會兒我肯定記準了!”
    蘇康放下碗,清了清嗓子,看向圍過來的村民,聲音提高了些:“大家都瞧見了,閻武叔家今年試種的稻田養魚,稻子沒收少,魚還收了滿筐。這魚自己吃著鮮,拿到武陵縣城賣,一斤能賣二十文 —— 要是一家種兩畝田,明年光賣魚就能多賺幾千文,夠買幾擔米,給孩子們扯新衣裳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村民們都點點頭,有人小聲嘀咕:“要是能養,確實劃算,就是怕自己弄不好,白搭功夫。”
    蘇康聽見了,接著保證道:“大家別擔心!今天報名,是先統計戶數。等秋收完把地翻好,開春官府就給送魚苗、發挖溝的工具;閻武叔當技術指導,我和柳青、王剛冬天農閑時就來教大家挖溝,明年種稻時再教喂魚、換水。真要是養不好,官府補損失;養好了,錢全是你們的!”
    這話一說完,村民們立馬炸開了鍋。
    阿木第一個舉手,聲音響亮:“閻武叔,我報名!冬天您可得教我挖溝,我家三畝田,明年就盼著稻魚雙收!”
    “我也報!我家兩畝田就在閻武叔家旁邊,請教也方便!”
    “我家也報!孩子多,明年多賺點錢,能給他們買紙筆了!”
    一時間,舉著手喊報名的人排起了長隊。
    王剛趕緊站起來維持秩序,嗓子都喊啞了:“大家別擠,一個一個來!柳青姑娘記著名呢,報完了先把自家田的位置、大小說清楚,冬天好規劃挖溝的事!”
    柳青拿著紙筆蹲在田埂邊,記完名字還不忘叮囑:“李大叔,您家稻田靠河,冬天挖溝得在邊上壘層土,免得開春漏水;張嬸,您家田地勢高,引水的渠道我讓王大哥冬天幫您量量,提前挖好才不耽誤明年放魚苗。”
    蘭蘭也沒閑著,舉著蘇康畫的稻田養魚圖,跟沒聽懂的老人解釋:“張奶奶您看,這溝得挖在田邊,寬二尺、深一尺五,冬天挖好晾著,明年種稻時把魚放進去,魚能遊,換水也方便,還不耽誤稻子紮根 —— 就跟咱們冬天練紮馬步似的,提前備好章法,開春才能順順利利!”
    蘇康看著眼前的熱鬧勁兒,心裏暖烘烘的。
    王剛蹲在旁邊幫著整理報名名單,還時不時跟村民搭話:“放心!去年種紅薯咱們嚐了甜頭,今年閻武叔試養稻田魚又成了,明年咱們跟著蘇大人幹,日子指定更紅火!”
    太陽漸漸升到頭頂,田埂上的人還沒散。
    報名的村民有的圍著閻武問冬天挖溝的細節,有的拉著蘭蘭打聽明年喂魚的講究,還有的湊到蘇康跟前,問能不能多要些魚苗 —— 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對來年的盼頭,眼裏亮閃閃的。
    閻武看著這景象,忍不住跟蘇康感慨道:“蘇大人,您這法子太實在了!以前咱們種稻子就盼著秋收,現在好了,冬天提前準備,明年稻子、魚一起收,大家的日子總算有了奔頭!”
    蘇康笑著點頭,望向遠處金黃的稻田 —— 溝裏的魚是閻武叔今年試養的,再過幾天就該收完了;眼前這些報名的村民,正等著冬天挖溝、開春種養。
    他看著百姓眼裏的期待,心裏清楚:這踏實的幸福,就是看著大家為來年的好生活忙著、盼著,而武陵的未來,定然會像這年年秋收的稻子一樣,一年比一年紅火。
    喜歡大乾風雲起蒼穹請大家收藏:()大乾風雲起蒼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