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剿滅行動,帝國新法六)

字數:3397   加入書籤

A+A-


    更誇張的是,不少喀山小貴族都拖家帶口跟著逃,畢竟喀山被羅斯帝國吞並還不到百年,當地人早已厭倦了被區別對待的奴役日子:
    羅斯帝國從沒把有韃靼血統的人當“自己人”看待,對他們隻有無休止的徭役與糧食壓榨,連曾經的喀山部落首領,都被強行編入炮灰部隊送往前線,大多死在了戰場上,連屍骨都找不到。
    克裏米亞汗國軍隊見同族大規模逃亡,終於決定出手挽留——
    他們本就與喀山人同屬韃靼部落,幾百年前源自同一族群。
    於是直接打通了從克裏米亞都城薩萊到喀山的伏爾加河水道,派出大批載滿淡水與幹糧的木船,沿著河流逆流而上,免費接運逃亡的喀山人,甚至在沿途安排騎兵護送,避免被羅斯軍隊攔截。
    莫斯科的羅斯帝國反應卻耐人尋味——
    既沒有立刻派大軍追擊逃亡者,也沒有嚴懲邊境守軍,反而陷入了內部的沉默。
    彼時年輕的沙皇阿列克謝剛登基不久,還沒完全掌握帝國權力,由老牌波雅兒貴族團組成的國家杜馬牢牢攥著朝政;
    這些貴族又與負責稅收、土地的縉紳下議會相互勾結,將帝國大部分糧食、礦產利益都攬在自己手裏,根本沒心思管邊境的“人口流失”。
    作為羅曼諾夫家族的第二任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羅曼諾夫心裏清楚,自己長期活在國家杜馬領袖鮑裏斯·莫羅佐夫的陰影下——
    連任命一個地方官員都要經過對方同意。
    十八歲的他正值血氣方剛的年紀,自然不甘心一直做個被架空的傀儡,隻是眼下帝國權力格局穩固,他還沒找到合適的機會打破僵局,隻能暫時看著喀山人口流失,將不滿壓在心底。
    年初活僵部隊攻擊沃羅涅什時,杜馬直接掌控的精銳軍隊受了損失,阿列克謝本是喜聞樂見——
    他巴不得這些掣肘自己的力量再弱些,可偏偏活僵隻是衝破了外城,軍隊核心戰力損失微乎其微,這讓他滿心不爽,連私下裏都忍不住摔了酒杯。
    至於高加索地區紮波羅熱哥薩克人的覆滅,他根本毫不在意——
    哥薩克大部落本就分散在頓河、伏爾加河等好幾處,少一個不算什麽。
    更何況,與羅斯帝國常年交好、願意出兵助戰的是克裏米亞北部的頓河哥薩克部落;
    而高加索阿斯特拉罕的哥薩克部落,向來是他們的死對頭,早年還曾與薩非王朝暗中往來、互通情報。
    若不是奧斯曼帝國在南部邊境虎視眈眈,需要分兵防備,羅斯帝國軍隊早就對這個“眼中釘”動手了。
    其實羅斯帝國有些高看自己的“曆史底蘊”了。
    回溯過往,莫斯科公國直到1283年才借著與費拉基米爾公國的姻親關係,慢慢融合東北部的羅斯公爵領與伯爵領,勉強成為費拉基米爾大公的“盟主”,隨後便開始了對其他地區羅斯諸侯公國的征伐。
    這場統一戰爭足足耗時近百年,等到1478年吞並東部最強大的諾夫哥羅德大公國時,曾經統治羅斯各邦的金帳汗國早已走向衰落,連自己的疆域都守不住,根本無力再約束莫斯科公國,隻能捏著鼻子默認它脫離汗國統治,獨自發展。
    東北部羅斯各領地完成統一後,所有羅斯公國才正式統稱“羅斯王國”。
    巧合的是,就在羅斯王國站穩腳跟時,金帳汗國恰好分裂成喀山、克裏米亞、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亞、哈薩克、諾蓋等十多個小汗國——
    分裂後的各汗國不僅沒抱團取暖,反而為了爭奪牧場與商路相互攻伐、紛亂不休,連像樣的聯盟都沒形成。
    這恰好為後來羅斯王國的對外擴張提供了絕佳機會,讓它能逐個擊破,不用麵對統一的強敵。
    從1510年起,羅斯王國正式開啟對外擴張模式:
    一邊趁著立陶宛內亂,兼並其治下的斯摩棱斯克、切爾尼戈夫等多處領土;
    一邊集中兵力攻滅喀山汗國與阿斯特拉罕汗國,將伏爾加河流域納入版圖;
    還不忘向波羅的海地區出兵,試圖爭奪出海口。
    即便當時的立陶宛王國實力強勁,擁有精銳的重裝騎兵,羅斯王國還是憑借人數優勢奪走了勒克斯霍爾姆與普斯科夫兩地。
    立陶宛雖最終守住了維爾紐斯等核心疆域,卻也不得不放下與波蘭的舊怨,結成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才勉強抵禦住羅斯王國一波接一波的攻勢,保住了西部邊境。
    1570年之後,羅斯王國徹底換了擴張策略——
    不再硬碰硬攻打強敵,而是用真金白銀與貴族頭銜拉攏哥薩克首領葉爾馬克,達成“合作征服”協議。
    得到羅斯支持的哥薩克騎兵,隨即舉著旗幟攻入西伯利亞汗國,靠著靈活的戰術與火器優勢,最終成功征服這片廣袤土地。
    此後幾十年,哥薩克棱堡一種兼具防禦與擴張功能的堡壘)不斷向東部延伸:
    通古斯部落的聚居地、遠東的勒拿河流域,甚至靠近太平洋的勘察加半島,都成了他們的侵略範圍。
    到1647年時,哥薩克棱堡已推進至遠東冰南行省,隻是他們做夢也沒料到,這片土地早已被大明的方正化遠征軍及快應隊攻占。
    萬幸的是,當時沒有電報這類即時通訊工具,消息隻能靠驛馬傳遞,否則羅斯帝國恐怕得立刻從歐洲邊境調兵,緊急應對這股來自遠東的突發威脅。
    哥薩克自1585年在鄂畢河畔修建鄂畢城起,在向東擴張的路上幾乎從未遇到過像樣的對手——
    西伯利亞的部落多以漁獵為生,根本抵擋不住裝備火器的騎兵。
    可他們耗費六十年占領的土地、辛苦建起的幾十座城堡,最終還是被裝備更精良的大明快應隊連根拔起,連棱堡的木牆都被火炮轟成了碎塊。
    若不是吐蕃的活僵突然出現,打亂了大明的西征計劃,方正化率領的遠征軍本該翻過烏拉爾山脈,一路攻進羅斯帝國的歐洲腹地,直逼莫斯科城下。
    喜歡大明中興之我是崇禎請大家收藏:()大明中興之我是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