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抵達印度,劃分利益一)

字數:3356   加入書籤

A+A-


    可這座商貿重鎮早已被各方勢力覬覦,他們在夾縫中苦苦掙紮,始終沒能找到一塊安身立命的領地,隻能咬著牙繼續向西遷徙,直到誤打誤撞闖入內卜汗地區。
    這裏有零星可放牧的草原、能遮擋風沙的山嶺,也有暗藏殺機的流動流沙,更重要的是,盤踞此地的部落勢力薄弱,且既不屬於薩非王朝的版圖,也不受奧斯曼帝國直接管轄——
    正是這支飽經風霜的流亡部族,最渴求的喘息之地。
    可安穩日子還沒過上半年,活僵便像潮水般從沙漠深處蔓延而來。
    那些青麵獠牙、不知疼痛的怪物,深夜突襲穹廬,見人就咬,準噶爾人猝不及防,部眾傷亡慘重,連首領的親眷都未能幸免。
    就在他們即將再次背起行囊,踏上無依無靠的逃亡之路時,奧斯曼的騎兵及時趕到,一路追剿活僵、馳援而來,才為他們守住了這片來之不易的家園。
    如今有了固定的領地,有了奧斯曼的武力庇護,甚至還爭取到了高度自治權,這樣的歸宿,對於飽經流離之苦的準噶爾人而言,早已是意料之外的幸事。
    為奧斯曼效力,聯手圍剿威脅彼此生存的活僵,自然也就成了無需多言、心照不宣的選擇。
    風沙尚未褪盡的奧斯曼宮廷,此刻正彌漫著一種罕見的隱忍與凝重。
    連續多年的對外征戰、內部權力更迭,再加上沙漠活僵無休止的內耗,早已掏空了帝國的根基——
    國庫空虛,士兵疲憊,農田荒蕪,流民四起。
    朝臣們心裏都清楚,這般光景,別說開疆拓土,就連休養生息,沒有十年八年的光陰都難緩過勁來。
    於是,一場擱置多年的和平提議被重新提起,一支帶著帝國誠意的和平代表團悄然收拾行裝,踏上了前往維也納的路途,隻求能與歐洲列強達成短暫休戰,為帝國爭取喘息的時間。
    奧斯曼代表團帶來的並非刀光劍影,而是一份沉甸甸的休戰提議。
    他們對外高調宣稱,伊斯蘭教本是愛好和平的信仰,不願再讓戰火塗炭生靈,願與奧匈帝國化幹戈為玉帛、永結同好。
    這番冠冕堂皇的言辭背後,藏著的卻是帝國國庫空虛、兵力疲憊、難以為繼的窘迫真相——
    再不休戰,帝國的根基恐怕就要在戰亂與活僵的雙重消耗中徹底崩塌。
    1647年12月12日,《維也納和平協議》正式締結,世人皆稱之為“雙奧和解”。
    這份協議像一場及時雨,猝不及防地澆熄了巴爾幹半島延續百年的戰火,讓長期對峙的雙方終於迎來了喘息之機。
    沒人能預料這份脆弱的和平能維持多久,但奧匈帝國無疑是最大的贏家——
    徹底擺脫了奧斯曼的軍事威脅後,它終於能將全部精力抽離戰場,轉而投入與羅馬教廷的複雜斡旋之中,為自身的宗教話語權與歐洲政治利益精心謀劃。
    奧斯曼的和平攻勢並未止步於奧匈帝國。
    另一支代表團緊接著星夜奔赴波蘭-立陶宛王國,同樣懷揣著休戰的“誠意”。
    或許是雙方都早已厭倦了無意義的對峙,談判進展異常順利,迅速達成共識,簽署了《基輔和平條約》,明確劃定了當前國界。
    奧斯曼更是罕見地主動下令撤軍,用實際行動彰顯其“和平態度”。
    對波蘭人而言,這無疑是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枷鎖——
    他們終於能將常年被奧斯曼牽製在南線的兵力調回東線,全力應對羅斯帝國步步緊逼的西侵攻勢。
    而克裏米亞汗國的表態更讓波蘭人振奮不已,這個與波蘭素有傳統恩怨的敵人,明確承諾會在波羅的戰爭中出兵相助,從側後方牽製羅斯帝國的兵力,為波蘭減輕壓力。
    更關鍵的是,克裏米亞與波蘭在談判中達成了隱秘默契,將攜手應對日益壯大的頓河哥薩克軍團。
    如今這支剽悍的武裝已然徹底倒向羅斯帝國,成了懸在兩國邊境的共同威脅,燒殺劫掠無惡不作。
    麵對這把直指心腹的利刃,兩國聯手抗敵,自然成了順理成章的選擇。
    回想往昔,奧匈帝國與波蘭-立陶宛王國從來都是奧斯曼侵略的受害者,常年被戰火裹挾、被動應戰,早已苦不堪言。
    如今奧斯曼主動遞來和平橄欖枝,還以條約形式白紙黑字保證不再入侵,這份突如其來的安穩,即便來得蹊蹺又不可思議,兩國也如獲至寶般欣然接受。
    他們無從知曉奧斯曼帝國背後被活僵與內耗掏空的窘境,即便隱約察覺對方疲態,也絕無主動進攻的念頭——
    畢竟,奧斯曼軍隊的驍勇善戰早已刻進歐洲人的記憶,那彎刀揮砍的寒光、騎兵衝鋒的氣勢,沒人願意輕易招惹這支雖顯疲態、卻依舊獠牙鋒利的勁旅。
    1647年9月16日,印度洋的季風漸漸平息,海麵像被熨燙過般趨於平靜。
    蘇拉特城外的海域上,帆影如林、艦炮林立,密密麻麻的艦船遮天蔽日——
    歐洲聯合艦隊曆經近一年的跨洲航行,終於抵達了這片充滿未知與誘惑的東方海岸。
    不列顛、法蘭西、荷蘭等七大國的戰艦錨定成陣,甲板上旌旗獵獵作響,士兵們的金屬鎧甲與火槍槍口在烈日下反射出冷冽寒光,整支艦隊透著一股誌在必得的淩厲殺氣,仿佛要將眼前的海洋都撕裂開來。
    各家聯軍的指揮官們換乘小艇,陸續登上不列顛旗艦“榮耀號”。
    第一次作戰會議在艙內厚重的橡木長桌旁召開,空氣中彌漫著鹹濕的海風與淡淡的火藥味,混合著軍官們身上的皮革與煙草氣息,核心議題隻有一個:
    如何快速拿下被“土著僵屍”盤踞的蘇拉特城。
    會議由不列顛統帥理查德·費爾法克斯爵士主持,他身著猩紅色軍裝,肩章上的金線繡紋熠熠生輝,腰間佩劍的劍柄鑲著碩大的藍寶石,目光銳利如鷹隼,掃過眾人時自帶威嚴。
    喜歡大明中興之我是崇禎請大家收藏:()大明中興之我是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