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初見岐伯,草藥試心
字數:4445 加入書籤
第89章:初見岐伯,草藥試心
霧氣像一層薄紗,隨著風勢緩緩流動,將林中的光影切割得支離破碎。軒轅握緊了腰間的石刀,掌心微微出汗——方才在迷霧中辨認星辰方位時,他總覺得有雙眼睛在暗處注視著自己,那種感覺不似猛獸的貪婪,反倒帶著幾分審視的意味。直到霧氣漸散,那個背對著他的身影出現在前方的斜坡上,他才鬆了口氣,卻又立刻提起了心。
那身影半蹲著,正專注地用一根骨製小鏟挖著什麽,背上的竹簍裏已經裝了小半簍草藥,葉片上還沾著清晨的露水,在透過枝葉灑下的陽光裏閃著細碎的光。軒轅放輕腳步,生怕驚擾了對方,可腳下踩著的枯枝還是發出了“哢嚓”一聲輕響。
身影猛地轉過身來。
軒轅的呼吸不由得一滯。那是個中年男子,身形挺拔,雖然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麻布衣衫,袖口和褲腳都磨出了毛邊,卻收拾得幹淨利落。他的頭發用一根簡單的木簪束在腦後,幾縷碎發垂在額前,膚色是常年日曬雨淋的健康古銅色,唯有一雙眼睛,亮得驚人,像是藏著星辰,目光掃過來時,帶著一種洞徹人心的銳利,卻又並不讓人覺得冒犯。
“你是何人?為何闖入迷霧林?”男子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奇特的穿透力,像是山澗清泉敲擊在岩石上,清晰而沉穩。
軒轅定了定神,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忙上前一步,拱手行禮:“晚輩軒轅,來自有熊國。聽聞終南山有岐伯先生,精於醫道,懂得生命奧秘,特來尋訪,懇請先生指點。”他說得懇切,目光坦誠,沒有絲毫隱瞞。
男子聞言,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變化,隻是那雙眼睛在他身上多停留了片刻,仿佛在掂量他話裏的真假。他緩緩站起身,將骨鏟別回腰間,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淡淡道:“我便是岐伯。”
軒轅心中一喜,正要再行禮,卻被岐伯抬手止住了。“尋訪醫道?”岐伯挑了挑眉,語氣裏聽不出喜怒,“醫道可不是什麽輕巧事,既需辨百草、知藥性,更要明人心、懂生死。你一個毛頭小子,憑什麽覺得自己能學?”
這話像一盆冷水,澆得軒轅心頭的熱乎勁褪了大半,但他沒有退縮,反而挺直了脊背:“晚輩曾在部落中試過用草藥和法子救人,知道醫道艱難。可正因艱難,才更想求學。我見過族人因疾病痛苦,見過瘟疫奪走性命,我不想再看著他們無助等死。”他的聲音有些發緊,那些痛苦的記憶一一浮現在眼前:喝下被汙染的水後蜷縮在地的族人,幼弟發燒時通紅的臉頰,被毒草誤傷的老人痛苦的呻吟……這些畫麵化作一股力量,讓他的眼神愈發堅定。
岐伯靜靜地聽著,臉上依舊沒什麽表情,隻是轉身走到旁邊一塊平整的岩石邊,那裏不知何時已經擺放著數十種草藥,攤開在一片寬大的葉子上,分門別類,整整齊齊。有葉片圓潤厚實的,有莖稈帶著細刺的,有開著細碎小白花的,還有根莖呈奇特螺旋狀的……大多是軒轅從未見過的種類。
“既然你說自己試過救人,那便先過了這一關再說。”岐伯指了指那些草藥,“這裏有百種草木,其中有三種能治風寒之症。你若能將它們一一挑出來,我便再與你說後續。”
軒轅聞言,立刻蹲下身仔細查看。他知道,這是岐伯對他的第一重考驗。風寒之症在部落裏很常見,症狀多是咳嗽、發熱、渾身發冷,他曾用母親教的溫水擦拭法緩解過幼弟的症狀,也試過用幾種草藥熬湯,雖有效果,卻並不精通藥理。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緊張,開始一株株辨認。第一種草藥葉片呈鋸齒狀,邊緣泛著淡淡的紫色,湊近聞了聞,有股辛辣的氣味,讓他想起部落裏用來驅寒的薑根,隻是氣味更淡一些。“這株……應是能驅寒的。”他不確定地指了指。
岐伯不置可否,隻是示意他繼續。
軒轅又拿起一株細長的草藥,莖稈中空,葉子像羽毛一樣分成數片,揉碎一片葉子,一股清苦的氣味彌漫開來,帶著些許清涼感。他皺了皺眉,這種氣味讓他想起治療眼疾的明葉,卻又有所不同。風寒需要驅寒,清涼的草藥似乎不太對,他便將這株放到了一邊。
接下來的草藥種類繁多,有的帶著濃鬱的香氣,有的則散發著腥氣,有的根莖粗壯,有的則細如發絲。軒轅一邊回憶著自己學過的草藥知識,一邊結合氣味、形態來判斷。他想起岐伯的弟子——那位幽穀中的白發老翁曾說過,辨藥不僅要看形態,更要知其利弊,不能隻看表麵。
他拿起一株矮矮的草藥,葉片厚實,背麵長著白色的絨毛,根部呈淡黃色,折斷一根莖,會有黏黏的汁液滲出。“這株……”他猶豫了一下,“我曾在部落附近見過類似的,老人說它能發汗,發汗或可緩解風寒。”
這是第二種。
剩下的草藥越來越少,軒轅的額頭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他已經排除了大部分明顯與風寒無關的草藥,比如那些一看就帶著毒性的、顏色過於鮮豔的,還有一些氣味過於濃烈、不似能入藥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後,他的目光落在了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上。這株草隻有手指長短,葉片呈圓形,貼地生長,幾乎要和周圍的苔蘚混在一起,若非他看得仔細,根本不會注意到。他小心翼翼地將草連根拔起,根部帶著一小團泥土,抖落泥土後,能看到根須上結著幾個小小的、像珍珠一樣的球狀根莖。他將那根莖放在鼻尖聞了聞,一股微甜的氣味傳來,讓他精神一振。
“這第三種,應是它。”軒轅肯定地說,“我曾聽部落裏的老嫗說過,有一種‘地珠草’,根莖能補氣血,風寒之人多氣血不足,用它或許能輔助治療。”
他站起身,看著岐伯,等待著評判。剛才的辨認耗費了他不少心神,後背的衣衫都被汗水浸濕了。
岐伯緩步走過來,先是看了看軒轅挑出的第一株草藥,點了點頭:“此為紫蘇,性溫,確能散寒解表,治風寒初起之症,你說得對。”
軒轅心中一喜。
接著,岐伯又看了看第二株:“這是麻黃,發汗之力甚強,風寒重症可用,也算你對了。”
兩株都對了!軒轅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幾分。
最後,岐伯拿起那株帶著球狀根莖的小草,仔細看了看,又聞了聞,突然問道:“你說它能補氣血,可有試過?”
軒轅老實搖頭:“未曾試過,隻是聽老嫗提及。”
岐伯放下草藥,看著軒轅的眼睛,緩緩道:“此草名為‘地不容’,根莖雖有甜味,卻性涼,且含有微毒,非但不能補氣血,若用量不當,還會讓人嘔吐腹瀉。你挑錯了。”
軒轅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心沉了下去。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最後挑的這株草竟然是錯的,而且還有毒。“我……”他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麽,卻又覺得無話可說,滿心的愧疚和失落。
岐伯看著他沮喪的樣子,忽然開口:“你可知自己為何會錯?”
軒轅低下頭:“是我學藝不精,隻聽傳聞,未曾親證。”
“這隻是其一。”岐伯蹲下身,從剩下的草藥中拿起一株,遞給軒轅,“你看這株,它叫防風,葉子細長,氣味微苦,性溫,才是治風寒的第三種草藥。你剛才隻注意到了那些形態特別的,卻忽略了這種看似普通的。”
軒轅接過防風,仔細對比著它和自己挑錯的地不容,果然發現兩者除了葉片都是圓形外,其他地方差異很大,防風的莖稈更直立,氣味也更溫和。他這才明白,自己剛才太過關注那些有特點的草藥,反而漏掉了最關鍵的。
“醫道之中,最忌想當然。”岐伯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幾分嚴肅,“風寒之症有輕有重,患者體質有強有弱,用藥豈能一概而論?紫蘇適用於輕症,麻黃適用於重症,防風則能祛風解表,兼顧多種情況。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便容易出錯。”
軒轅默默點頭,將岐伯的話牢牢記在心裏。他知道,這次考驗不僅僅是辨認草藥,更是在教他行醫的態度——謹慎、細致,不能有絲毫馬虎。
岐伯看著他認真的樣子,眼神柔和了些許:“雖有一處錯漏,但你能在短時間內挑出兩種,說明你確有基礎,也用了心。”他頓了頓,“起來吧,隨我回藥廬。”
軒轅猛地抬起頭,眼中閃過驚喜:“先生這是……”
“你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岐伯轉身背起藥簍,朝著密林深處走去,“能否留下學道,還要看你後續的表現。”
軒轅連忙跟上,心中的失落早已被興奮取代。他知道,自己終於邁出了第一步,但前方的路,定然比他想象的更加艱難。
想知道岐伯的藥廬是什麽樣子?他又會給軒轅安排什麽樣的考驗?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