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辨識"甘"味獲驚喜

字數:5324   加入書籤

A+A-


    第124章:辨識"甘"味獲驚喜
    晨曦剛漫過歧山的山脊,林間的霧氣還帶著幾分涼意,軒轅已經跟著岐伯走在向陽的山坡上。露水打濕了他的麻布鞋,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草葉上的水珠蹭過腳踝的清涼。自從重返終南山,他的心就像被山間的清泉滌蕩過一般,既有對醫道的渴求,又有對新知的敬畏——尤其是在岐伯帶著他重新係統學習草藥性味之後,這種感覺愈發強烈。
    “放慢腳步,”岐伯的聲音從前麵傳來,他總是走得不快,卻總能在看似尋常的草木間發現不尋常的蹤跡,“甘味的草藥,往往藏在向陽處,你看這些地方的土壤,是不是更疏鬆肥沃?”
    軒轅蹲下身,用手指撚起一把土。陽光已經曬得泥土有些溫熱,土塊裏夾雜著細碎的腐葉,捏在手裏能感覺到微微的濕潤,卻不粘滯。“確實,”他點頭,“比溝穀裏的土更透氣,也更有韌性。”
    “甘味屬土,”岐伯站在一株灌木前,回頭看他,“就像大地能孕育萬物,甘味的草藥也多有滋養之功。你看這株。”
    軒轅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叢半人高的灌木,枝條上掛著密密麻麻的小紅果,像一串串縮小的瑪瑙,在晨光裏泛著溫潤的光澤。果實簇擁在綠葉間,有的已經紅透,有的還帶著幾分青澀,湊近了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不是辛辣的衝鼻,也不是苦澀的沉鬱,而是像山間清泉流過石澗的清爽,又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甜意。
    “這是什麽?”軒轅忍不住問,他伸手想去摘一顆,又想起之前誤采毒草的教訓,停在半空的手又收了回來,隻是仔細觀察——葉片呈卵形,邊緣有細密的鋸齒,摸上去質地厚實,背麵的葉脈清晰可見;枝條上沒有刺,樹皮是淺褐色的,帶著縱向的細紋;最顯眼的還是那些小紅果,圓球形,頂端有個小小的凹陷,像被指尖輕輕按過的痕跡。
    岐伯笑了,眼角的皺紋在晨光裏顯得格外溫和:“看來上次的教訓沒白受,懂得先觀察再動手了。摘一顆嚐嚐吧,無妨。”
    得到應允,軒轅才小心翼翼地摘了一顆紅透的果實。果皮很薄,捏在指尖能感覺到裏麵飽滿的果肉。他輕輕咬開一個小口,一股清甜的汁液立刻在舌尖炸開——不是蜂蜜那種濃得化不開的甜,也不是野葡萄那種帶著酸意的甜,而是一種清爽的、帶著草木清香的甘,像雨後初晴時空氣裏的味道,順著喉嚨滑下去,連帶著連日來趕路的疲憊似乎都消散了幾分。
    “怎麽樣?”岐伯看著他臉上的表情,眼神裏帶著期許。
    “甜!”軒轅由衷地讚歎,又咬了一大口,果肉裏的小籽輕輕硌著牙齒,反而更添了幾分口感,“而且這甜味很幹淨,吃完嘴裏沒有發膩的感覺,反而覺得很清爽,連呼吸都順暢了些。”
    “這叫‘棘’,”岐伯摘下一串果實,放在手心翻看,“你說的沒錯,它的果肉味甘,能補養身體。在部落裏,若是有人勞作後乏力,或者孩子麵黃肌瘦,摘些棘果讓他們吃,不出幾日就能看出精神好轉。”
    軒轅心裏一動,想起自己部落裏那個總是病懨懨的小侄兒,每次狩獵回來的烤肉都吃不下幾口,小臉瘦得像片葉子。若是能找到這種果實,說不定能讓他多吃些東西。他連忙從隨身的布袋裏掏出竹簡和石筆,借著晨光仔細描畫棘的形態——葉片的鋸齒、果實的形狀、枝條的紋理,連果實頂端那個小小的凹陷都特意畫了出來,生怕漏掉任何一個細節。
    “別急著記形態,”岐伯按住他的手,“甘味的草藥,不隻是味道甜這麽簡單。你再看看這個。”他從果實裏撚出一顆小小的核仁,那核仁呈長圓形,表麵有淺褐色的紋路,像被精心雕刻過一般。
    軒轅接過核仁,放在手心端詳。它比果肉更硬實,聞起來沒有果肉的甜味,反而有種淡淡的木質香。“這核仁也能吃?”他疑惑地問,剛才咬果肉的時候,確實感覺到裏麵有核,但沒敢多嚼,直接吐掉了。
    “不能像果肉那樣生吃,”岐伯說,“但它的用處,未必比果肉小。你拿回去,放在火上烤一烤,再搗碎了煮水喝,試試是什麽味道。”
    軒轅將信將疑地把核仁收好,又摘了幾顆棘果放進布袋裏,打算回去好好研究。他看著那叢掛滿紅果的灌木,忽然想起之前學過的“一物兩用”的道理——就像桑的葉、枝、根各有功效,這棘果竟然也是果肉和核仁各有用途,難怪岐伯說醫道需通變。
    “甘味的草藥,大多有補養之功,但補什麽,怎麽補,卻各有不同,”岐伯一邊往前走,一邊講解,“比如這棘果的果肉,補的是脾胃,能讓人胃口變好,吃得多了,氣血自然就足了;而有些甘味草藥,比如你之前見過的山藥,補的是腎氣,能讓人筋骨強健。”
    軒轅跟在後麵,認真聽著,手裏的石筆在竹簡上飛快地記錄:“棘,果肉甘,補脾胃,生津液;核仁,烤後煮水,待驗功效……”他忽然想到什麽,抬頭問:“師父,那甘味的草藥,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就像這棘果,若是本身就很壯實的人,吃多了會不會不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岐伯讚許地點點頭:“問得好。甘味雖能補,但過則滯膩。就像土地太過肥沃,反而會讓植物瘋長,根基不穩。所以甘味草藥,也需適量,尤其是那些體質偏胖、體內有濕氣的人,更不能多吃,否則會助濕生痰。”
    軒轅恍然大悟,連忙在竹簡上補記:“甘味雖好,過則生濕,需適量。”他想起自己之前治病時,總想著用補藥,卻沒想過“過猶不及”的道理,看來醫道裏的分寸拿捏,比辨認草藥本身更難。
    往前走了沒多遠,他們又遇到一株開著白色小花的植物,葉片細長,根莖粗壯。岐伯讓他挖出來看看,軒轅用石鏟小心地刨開泥土,發現根部是淡黃色的,形狀像個小小的紡錘,斷口處滲出 iky 的汁液,聞起來有股淡淡的甜味。
    “這叫‘甘草’,”岐伯說,“是最常用的甘味草藥之一。它的根能調和諸藥,就像部落裏的和事佬,能讓性子烈的草藥變得溫和,也能讓功效弱的草藥發揮得更好。你之前學過的麻黃湯裏,就加了甘草,記得嗎?”
    軒轅點點頭,那次用麻黃、桂枝治療風寒感冒,加了甘草後,藥液的辛辣味確實柔和了不少,患者喝起來也沒那麽抗拒了。他看著手裏的甘草根,忽然明白——原來甘味不僅能補養,還能調和,這又是甘味的另一重功效。
    “你嚐嚐它的根,”岐伯說。
    軒轅掰了一小塊甘草根放進嘴裏,嚼了嚼,那甜味比棘果更醇厚,帶著一股泥土的芬芳,而且嚼得越久,甜味越明顯,喉嚨裏還會泛起一股清涼的感覺。“比棘果的甜味更沉,”他咂咂嘴,“好像能一直甜到心裏去。”
    “正是因為這種醇厚的甜味,它才能調和藥性,”岐伯解釋,“甘味能緩,既能緩解病痛,也能緩和藥的烈性。所以很多方劑裏,都會加一點甘草,就像給馬車裝上緩衝的墊子,讓藥效慢慢發揮,而不是一下子衝得太猛。”
    軒轅聽得入了迷,他沒想到一味看似普通的甘草,竟然有這麽大的作用。他又想起之前學過的“君臣佐使”配伍原則,甘草不就是最常見的“佐藥”嗎?能調和諸藥,減少毒性,讓整個方劑的功效更平和持久。
    不知不覺間,太陽已經升到了頭頂,林間的霧氣早已散去,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軒轅的布袋裏已經裝了不少草藥——有棘果的果肉和核仁,有甘草的根,還有幾株他不認識但岐伯說有甘味的植物。他的竹簡上也記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跡,不僅有草藥的形態、味道,還有岐伯講解的功效和用法。
    “今天就到這裏吧,”岐伯看了看天色,“回去後,把這些甘味草藥分類整理,尤其是那棘果的核仁,按我說的方法試試,看看能不能發現它的功效。”
    軒轅點點頭,心裏充滿了期待。他提著沉甸甸的布袋往回走,腳步輕快——不是因為袋子輕,而是因為心裏的收獲讓他覺得踏實。他想起那叢掛滿紅果的棘,想起甘草根醇厚的甜味,忽然覺得甘味就像醫道裏的暖流,既能滋養身體,又能調和矛盾,看似平淡,卻蘊含著最深厚的力量。
    回到藥廬,軒轅立刻按岐伯說的方法,把棘果的核仁放在火塘邊烘烤。很快,一股焦香的味道就彌漫開來,比生核仁的木質香更濃鬱。他把烤好的核仁搗碎,放進陶罐裏煮水,不一會兒,水就變成了淡淡的黃色,聞起來有股微苦的香氣,和果肉的甜味截然不同。
    他倒了一碗,放涼後嚐了一口。初入口時有些微苦,但咽下去之後,喉嚨裏卻泛起一絲回甘,而且原本因為白天說話太多而有些幹澀的喉嚨,忽然覺得滋潤了不少。他想起部落裏有個老嫗總是失眠,夜裏翻來覆去睡不著,常常唉聲歎氣,若是這核仁水有安神的功效,說不定能幫到她。
    正想著,岐伯走了進來,看到他在煮核仁水,便問:“嚐出什麽了?”
    “有點苦,但回味是甜的,”軒轅說,“喝下去覺得心裏很平靜,喉嚨也舒服多了。”
    “這就是了,”岐伯笑道,“棘的核仁,能安神助眠。那些心煩失眠的人,喝上幾碗,夜裏就能睡得安穩些。你看,同一株植物,果肉補脾胃,核仁安神誌,這不就是‘一物兩用’的最好例子嗎?”
    軒轅茅塞頓開,連忙在竹簡上補記:“棘之核仁,烤後煮水,味苦回甘,能安神助眠。”他看著竹簡上的字跡,忽然覺得這些草藥就像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有著自己的性格和脾性,而醫者的任務,就是讀懂它們,用好它們,讓它們的力量恰到好處地滋養人的身體。
    接下來的幾天,軒轅又跟著岐伯認識了不少甘味草藥——有長在溪邊、塊莖肥大的“甘薯”,煮熟後吃起來粉甜可口,能補氣血;有爬在樹上、結著紫色果實的“葡萄”,味甘多汁,能解渴生津;還有生長在田邊、葉片像羽毛的“黃芪”,根味微甘,能補氣強身……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形態和功效,卻都帶著甘味特有的溫潤與滋養。
    他把這些都一一記錄在竹簡上,漸漸發現甘味草藥雖然都有補養之功,但補的部位、方式卻各不相同:有的補脾胃,有的補氣血,有的補腎氣,有的能安神,有的能調和——就像部落裏的不同角色,各有各的職責,共同維係著整體的平衡。
    這天晚上,軒轅坐在油燈下整理竹簡,看著上麵記錄的種種甘味草藥,忽然想起岐伯說的“甘味屬土”。土能承載萬物,包容一切,甘味的草藥不也是這樣嗎?它們不像辛味那樣張揚,也不像苦味那樣峻烈,卻能在潛移默化中滋養身體,調和矛盾。或許,這就是甘味最珍貴的地方——看似平淡,卻能潤物無聲。
    他摩挲著竹簡上“棘”的圖案,心裏忽然充滿了期待:還有哪些甘味草藥等著自己去發現?它們又會有怎樣獨特的功效?而這些甘味的智慧,又能如何運用到治病救人中去?
    想知道軒轅還會發現哪些甘味草藥?它們在治病時又能發揮怎樣的作用?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