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高山雪蓮識珍品
字數:4439 加入書籤
第152章:高山雪蓮識珍品
終南山的深秋,寒意已浸透骨髓。軒轅背著沉甸甸的藥簍,踩著沒膝的枯草,跟在岐伯身後,一步步向山巔攀爬。他們已經在密林裏穿行三日,為的就是尋找那傳說中隻生長在極寒之地的珍稀藥材——雪蓮。
“師父,這山巔風這麽大,積雪不化,真的會有植物能活下來?”軒轅的聲音被呼嘯的山風撕得有些破碎,他裹緊了身上的獸皮,還是覺得寒氣從骨頭縫裏往裏鑽。腳下的岩石結著薄冰,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生怕打滑墜下山崖。
岐伯回頭看了他一眼,花白的胡須上沾著霜花,眼神卻依舊清亮:“天地萬物,各有其生存之道。越是嚴酷的環境,越可能孕育出奇特的生靈。雪蓮就像山巔的精靈,耐得住嚴寒,才攢得出獨特的藥性。”他指著前方一塊被風雕琢得奇形怪狀的巨石,“繞過那片亂石灘,前麵的背風坡或許就有。”
軒轅點點頭,咬著牙跟上。追風不知何時跑到了前麵,豎起耳朵警惕地探查著四周,偶爾回頭朝他們叫兩聲,像是在催促,又像是在提醒前路安全。這隻從幼狼長成的猛獸,如今已是軒轅最得力的夥伴,在山林中探路、預警,從不出錯。
越往上走,風勢越烈,像是有無數隻無形的手在拉扯著他們的衣裳。裸露的岩石上積著經年不化的冰雪,反射著刺眼的光。軒轅眯起眼睛,忽然看到前方背風坡的石縫裏,有點點白色的影子在風中搖曳。
“師父,您看那邊!”他激動地指向那個方向,聲音裏帶著抑製不住的欣喜。
岐伯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原本凝重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看來我們的運氣不錯,那應該就是雪蓮了。”
兩人加快腳步,走近了才看清,那些白色的“影子”果然是一株株奇特的植物。它們紮根在石縫間貧瘠的土壤裏,莖幹粗壯,覆蓋著細密的白色絨毛,像是裹了一層厚厚的棉絮;頂端的花朵層層疊疊,花瓣潔白如玉,邊緣微微泛著淡紫色,在寒風中傲然挺立,真如冰雪雕琢而成的蓮花,難怪得名“雪蓮”。
“小心點,別碰壞了周圍的岩石。”岐伯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撥開雪蓮周圍的碎石,“它們的根係在石縫裏盤根錯節,一旦岩石鬆動,就很難再存活了。”
軒轅屏住呼吸,蹲在一旁仔細觀察。他發現雪蓮的葉片厚實而堅韌,表麵覆蓋著一層蠟質,像是天然的防護罩,能抵禦寒風和冰雪的侵襲。湊近了聞,能聞到一股淡淡的、類似鬆脂的清香,不濃烈,卻帶著一種沁人心脾的清涼。
“師父,您看它的花瓣,像是有生命一樣。”軒轅輕輕碰了一下花瓣,觸手冰涼,卻異常堅韌,不像普通花朵那樣脆弱。
岐伯點點頭,眼神中帶著敬畏:“雪蓮生長在海拔三千丈以上的山巔,這裏半年積雪,半年狂風,它要在這樣的環境裏紮根、開花,至少需要五年時間。每一片葉子、每一層花瓣,都是與天地抗爭的印記。”他從藥簍裏取出一把特製的骨鏟,“我們隻采一株,取其根莖即可,留著花和部分根係,讓它還能繼續生長。”
軒轅看著岐伯小心翼翼地將骨鏟插入雪蓮根部的土壤,動作輕柔得像是在嗬護一個熟睡的嬰兒。骨鏟插入的角度、深度都恰到好處,既能完整取出主要根莖,又不會傷及周圍的須根。他忽然明白,采藥不僅僅是獲取藥材,更是對自然的敬畏與感恩。
“師父,為什麽雪蓮隻在這樣的地方生長?”軒轅忍不住問道,“山下溫暖濕潤,不是更適合植物生長嗎?”
岐伯一邊小心地分離著根莖上的泥土,一邊解釋:“天地之氣,寒熱不均。山下屬陽,多濕熱;山巔屬陰,多寒燥。雪蓮得山巔之寒精,吸冰雪之靈氣,才練就了溫補之性。若是移到山下,失了這份寒精靈氣,藥性也就散了。”他將取出的根莖遞給軒轅,“你摸摸看。”
軒轅接過雪蓮的根莖,入手沉甸甸的,質地堅實,斷麵呈黃白色,隱約能看到細密的紋理。他放在鼻尖聞了聞,那股清香比花朵更濃鬱些,還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辛味。
“這根莖看著普通,卻藏著大能量。”岐伯擦了擦手上的泥土,“雪蓮性溫,味微苦,入腎經、肝經,能溫腎壯陽,祛風除濕。對於那些常年受風濕痹痛折磨的人,或是體質虛寒、陽氣不足的人來說,這就是救命的藥。”
軒轅想起部落裏那位常年臥病的老者,每到陰雨天,關節就痛得直打滾,用了多少草藥都不見好。若是能有雪蓮,或許就能緩解他的痛苦。他小心翼翼地將雪蓮根莖用幹淨的麻布包好,放進藥簍的最底層,生怕碰壞了。
“不過,雪蓮雖好,卻不可濫用。”岐伯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它性溫助陽,若是體內有熱的人用了,就會像火上澆油,反而有害。而且,它生長不易,采一株就少一株,非重症不可輕用。”
軒轅重重地點頭:“弟子記下了。采藥是為了救人,若是為了私利濫采,就是違背了醫道初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岐伯滿意地笑了:“你能明白這層道理,比認識多少種草藥都重要。醫道不僅是治病的技術,更是對生命的尊重,對自然的敬畏。”他站起身,指著周圍的石縫,“你看,這山巔除了雪蓮,還有不少耐嚴寒的植物。比如那種貼地生長的‘墊狀蚤綴’,看似不起眼,它的全草能清熱止血,治外傷出血很有效。”
軒轅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石縫裏有一些像苔蘚又像草本的植物,緊緊貼在岩石上,形成一個個圓形的墊狀,葉片細小而密集,像是為了減少熱量散失。他忽然明白,岐伯帶他來山巔,不僅僅是為了尋找雪蓮,更是為了讓他體會“環境塑藥性”的深刻道理。
“師父,您說這些生長在極端環境裏的藥材,是不是都有特殊的藥性?”軒轅問道,腦海裏閃過之前見過的鹽堿地的鹹澀結晶、沼澤裏的腥臭浮萍,它們的藥性似乎都與生長環境有著奇妙的對應。
“正是如此。”岐伯捋著胡須,目光深遠,“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藥材為了在特殊環境中存活,會演化出獨特的性味來適應環境,這就是‘得地之氣’。山巔之藥多溫陽,濕地之藥多利水,鹽堿地之藥多軟堅,沙漠之藥多固澀。明白了這個道理,辨識藥性就能舉一反三。”
軒轅蹲下身,仔細觀察那株被采過根莖的雪蓮,發現殘留的根係上還沾著一些濕潤的泥土。他忽然想起山下藥圃裏那些精心培育的草藥,雖然長勢茂盛,藥性卻似乎比野生的要溫和許多。“師父,那人工種植的草藥,是不是就不如野生的好?”
岐伯搖搖頭:“也不能一概而論。野生藥材得天地自然之氣,藥性更足,但也可能因環境複雜而帶有偏性;人工種植的藥材雖然少了些野氣,卻能通過調整土壤、水分,讓藥性更純和,也更穩定。關鍵是要‘順其性’,無論是野生還是種植,都要讓藥材的本性得到發揮。”
風漸漸小了些,陽光透過雲層灑在山巔,給冰冷的岩石鍍上了一層金色。軒轅望著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雲霧在山穀間繚繞,仿佛一幅流動的畫卷。他忽然覺得,自己之前對草藥的認識,就像站在山腳下看風景,隻能看到皮毛;如今跟著岐伯登上山巔,才隱約窺見了醫道的全貌。
“我們該下山了,”岐伯拍了拍他的肩膀,“雪蓮的根莖需要盡快處理,用溫水洗淨泥土,切成薄片,在通風幹燥處陰幹,不可暴曬,否則會失去藥效。”
軒轅背起藥簍,感覺今天的藥簍格外沉重,不僅是因為多了雪蓮,更是因為多了對醫道的理解與敬畏。他回頭望了一眼那株留在石縫中的雪蓮,殘根上似乎已經有了一絲生機,相信用不了多久,它又會在這山巔綻放出潔白的花朵。
下山的路比上山時更難走,軒轅卻走得很穩。他的腦海裏不斷回響著岐伯的話,眼前浮現出雪蓮在寒風中挺立的姿態。他忽然明白,醫道之路,就像這攀登山巔的過程,充滿艱辛與挑戰,但隻要心懷敬畏,腳踏實地,就能不斷接近真理的頂峰。
回到藥廬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軒轅按照岐伯的囑咐,小心翼翼地處理著雪蓮根莖。溫水衝洗時,他能看到根莖的斷麵滲出淡淡的油脂,那是雪蓮最精華的部分;切成薄片時,斷麵的紋理清晰可見,像是記錄著它在山巔經曆的風霜雨雪;陰幹時,他特意選擇了通風良好的屋簷下,避免陽光直射,仿佛在嗬護一件稀世珍寶。
夜裏,軒轅坐在燈下,將雪蓮的形態、生長環境、性味功效一一記錄在竹簡上,旁邊還畫了一幅簡單的圖樣:石縫中的雪蓮,莖幹覆雪,花朵向陽,栩栩如生。他在旁邊寫道:“雪蓮,生山巔寒地,性溫,味微苦,溫腎壯陽,祛風除濕,非重症不施,采之當留其根,以順天之道。”
寫完最後一個字,他放下石筆,揉了揉酸痛的手腕,心中充滿了滿足。今天的經曆,不僅讓他認識了一種珍稀藥材,更讓他對“天人相應”的醫理有了更深的體會。他知道,這隻是醫道長河中的一朵浪花,未來還有更多的奧秘等著他去探索。
那麽,這株來之不易的雪蓮,會用在哪個患者身上?它的藥效又會帶來怎樣的奇跡?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