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觀察動物識草藥
字數:4636 加入書籤
第161章:觀察動物識草藥
晨曦剛把岐山下的密林染成淡金色,軒轅就帶著追風鑽進了林間。露水打濕了他的麻布褲腳,沾在腳踝上涼絲絲的,混合著腐葉與泥土的氣息——這是他跟著岐伯學醫以來,最熟悉的味道。昨日整理醫案時,他發現關於毒草的記載總有些模糊,尤其是那些外形與良藥相似的品種,僅憑葉片紋理和根莖氣味來分辨,總怕有疏漏。岐伯曾說:“山林裏的生靈,都是活的藥書。”這話像顆種子,在他心裏發了芽,今日便特意來林中,想從動物的習性裏,再探些識藥的門道。
追風豎著耳朵跑在前麵,鼻尖不停地嗅著地麵,蓬鬆的尾巴時不時掃過路邊的蕨類植物。這隻狼崽跟著他從有熊國來到終南山,如今已經長成半大的狼,一身灰黑色的毛在晨光裏泛著光澤,卻總在軒轅身邊時收斂著野性,活像隻溫順的大狗。“慢點跑,仔細看看周圍的動靜。”軒轅笑著喊道,腳下卻沒停,眼睛像鷹隼般掃視著四周的草木。
剛轉過一道山彎,追風突然停下腳步,喉嚨裏發出低低的嗚咽聲,鼻尖指向不遠處的一叢灌木。軒轅快步跟上,隻見那灌木上結著橢圓形的綠色果實,葉片邊緣帶著細小的鋸齒,看著竟有幾分眼熟。他正想湊近細看,忽然聽到一陣“窸窸窣窣”的響動,隻見一隻灰褐色的山羊從灌木後鑽出來,嘴裏還叼著幾片嫩葉,正是這叢灌木的葉子。
“是岩羊。”軒轅心裏一動,岩羊在這一帶很常見,以啃食山林裏的草木為生,卻很少生病,想來對哪些植物有毒、哪些無毒,有著天生的敏銳。他屏住呼吸,悄悄躲在一棵鬆樹後觀察。那岩羊顯然餓極了,低頭大口嚼著灌木的葉子,連帶著幾顆未成熟的果實也吞了下去。
可剛吃了沒幾口,岩羊突然抬起頭,焦躁地原地轉了兩圈,前蹄不停地刨著地麵,嘴裏發出痛苦的咩咩聲。緊接著,它猛地低下頭,對著旁邊的一叢青草瘋狂啃食起來,像是在急切地尋找什麽。軒轅定睛一看,那青草葉片細長,開著細碎的小白花,正是他認識的“羊蹄草”,岐伯說過這草性涼,能清熱解毒。
更讓他驚訝的是,沒過多久,岩羊的焦躁漸漸平息,又恢複了之前悠閑的樣子,甚至搖著尾巴走到溪水邊喝了幾口清水,然後慢悠悠地往山坡上走去。軒轅這才走上前,仔細查看那叢被啃過的灌木——葉片斷裂處滲出乳白色的汁液,湊近一聞,帶著股淡淡的杏仁味,他猛地想起岐伯提過的一種毒草“巴豆”,說其果實有瀉下的烈性,誤食會腹痛不止。
“難道這就是巴豆?”軒轅心裏突突直跳,他小心地摘下一片葉子,用石刀割開一點根莖,裏麵果然流出了更多乳白色的汁液,氣味也愈發明顯。再看旁邊被岩羊啃過的羊蹄草,殘枝上還沾著些泥土,顯然是岩羊自己找到的解藥。“原來如此,”他恍然大悟,“動物誤食毒物後,會本能地尋找解藥,這不就是最直接的識藥方法嗎?”
他連忙掏出隨身攜帶的竹簡和石筆,蹲在地上快速記錄:“山間灌木,葉有鋸齒,果橢圓,汁乳白,有杏仁味,岩羊食後焦躁,急食羊蹄草可解——疑為巴豆,性烈,瀉下。”寫著寫著,忽然想起前幾日有個部落成員說吃了不知名的野果後上吐下瀉,當時隻當是吃了腐壞的東西,現在想來,說不定就是誤食了這巴豆的果實。
“追風,我們跟著岩羊走走。”軒轅拍了拍追風的腦袋,心裏有了個主意。既然岩羊能分辨毒物,那它常吃的植物,多半是無毒甚至有益的,正好可以借此驗證自己之前記下的草藥。追風似乎聽懂了他的話,歡快地搖了搖尾巴,跟在岩羊身後不遠處,保持著安全的距離。
岩羊一路走,一路啃食著路邊的草木。它會小心翼翼地避開那些開著鮮豔紫色花朵的藤蔓——軒轅認得那是“斷腸草”,岐伯再三告誡過此草有劇毒,沾一點就可能致命;它也會對葉片背麵長著白色絨毛的植物視而不見,那是“蒼耳”的一種變種,雖然蒼耳可入藥,但這種變種的根莖有毒,之前他在藥圃裏見過,岐伯特意做了標記。
而當走到一片向陽的坡地時,岩羊卻停下來,貪婪地啃食著一種開著黃色小花的植物,那植物的根莖粗壯,葉片呈羽狀分裂。“這是‘黃芪’!”軒轅眼睛一亮,岐伯說黃芪是補氣的良藥,性溫和,適合體虛的人服用。他看著岩羊吃得津津有味,心想:“看來這黃芪不僅對人有益,對動物也能補養身體,難怪這岩羊看著如此健壯。”
他又在竹簡上記下:“坡地黃花植物,根莖粗壯,葉羽狀,岩羊常食——確為黃芪,無毒,補氣。”寫完後,忽然覺得這種方法比單純記形態、聞氣味要可靠得多,畢竟經過動物驗證的草藥,安全性更高。
正想著,追風突然衝著頭頂的樹枝低吼起來。軒轅抬頭一看,隻見一隻灰褐色的野兔正蹲在槐樹枝上,抱著一串紫紅色的果實啃得香甜。那果實顆粒飽滿,像極了他之前見過的“山茱萸”,岐伯說山茱萸能滋補肝腎,是味好藥,但他一直沒敢確定野山茱萸是否也有同樣的功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站在樹下觀察了一會兒,那野兔吃了不少山茱萸果實,蹦跳著下了樹,動作靈活,絲毫沒有不適的樣子。軒轅撿起幾顆掉落的果實,剝開外皮,裏麵的果肉酸澀中帶著微甜,和岐伯藥圃裏種植的山茱萸味道一致。“看來野山茱萸也是可以入藥的,”他鬆了口氣,又添上一筆,“槐樹間灌木,果紫紅,兔多食無礙——山茱萸,無毒,滋補。”
不知不覺間,太陽已經升到了頭頂,林間的霧氣散去,露出了斑駁的陽光。軒轅跟著岩羊和野兔走了大半個山坡,竹簡上已經記滿了密密麻麻的字,有確認無毒的草藥,也有新發現的疑似毒草,還有動物誤食毒物後尋找解藥的例子。他甚至看到一隻刺蝟在被毒蛇咬傷後,掙紮著爬到一叢“蛇莓”旁邊,用刺卷著蛇莓的葉子往傷口上蹭,沒過多久,原本萎靡的樣子就緩和了不少。
“蛇莓能解蛇毒?”軒轅心裏又是一震,他之前隻知道蛇莓的果實酸甜可食,沒想到還有這般功效。他小心地摘下幾片蛇莓葉子,放在鼻子前聞了聞,帶著股淡淡的草腥味,和普通的野草沒太大區別,若不是親眼所見,誰能想到這不起眼的小草竟是毒蛇的克星?
他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拿出水囊喝了口山泉水,看著竹簡上的記錄,忽然想起岐伯說過的話:“天地萬物,相生相克。人是萬物之靈,卻也需向萬物學習。”以前他總覺得,識藥靠的是書本和經驗,現在才明白,大自然早已把答案寫在了每一隻動物、每一株草木的習性裏,隻是需要有心人去觀察、去領悟。
追風趴在他腳邊,吐著舌頭喘氣,眼睛卻還盯著不遠處幾隻正在啄食草藥種子的麻雀。軒轅順著它的目光看去,隻見那些麻雀專挑一種黑色的種子吃,那是“決明子”,有清肝明目的功效。“連小鳥都知道吃這個能明目嗎?”他忍不住笑了起來,覺得這山林裏處處都是學問。
正笑著,忽然聽到一陣翅膀撲棱的聲音,一隻羽毛鮮豔的野雞驚慌地從樹叢裏飛出來,翅膀上還沾著幾片綠色的葉子。軒轅走過去一看,隻見樹叢裏有一窩野雞蛋,而那幾片葉子,正是“紫蘇”的葉子——紫蘇有安胎的功效,難道這野雞是用紫蘇葉來保護蛋巢?他越想越覺得有趣,連忙又記下這一發現。
太陽漸漸西斜,林間的光線變得柔和起來。軒轅收拾好竹簡,帶著追風往回走。一路上,他腦海裏不斷回放著今天的所見所聞:岩羊誤食巴豆後找羊蹄草解毒,野兔吃山茱萸滋補,刺蝟用蛇莓解蛇毒,麻雀啄食決明子……這些畫麵像一顆顆珠子,被“觀察動物識草藥”這根線串了起來,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識藥方法。
他想起自己之前誤采毒草差點出事的經曆,如果當時能多觀察動物的反應,或許就能避免那樣的危險。“以後識藥,不僅要觀其形、聞其氣,更要察其被動物食用後的反應。”他在心裏暗暗下定決心,要把這種方法教給醫廬的弟子們,讓他們少走彎路。
走到離岐伯藥廬不遠的地方,正好遇到岐伯背著藥簍回來,藥簍裏裝滿了新鮮的草藥。“師父。”軒轅連忙迎上去,把今天的發現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岐伯,還把竹簡遞了過去。
岐伯接過竹簡,仔細看著上麵的記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能從動物身上悟到識藥的道理,說明你已經懂得‘道法自然’了。”他指著竹簡上關於巴豆和解藥的記錄,“很多時候,動物的本能比人的經驗更可靠,因為它們是在用生命驗證草木的藥性。”
“可是師父,”軒轅有些疑惑,“動物和人的體質不同,它們能吃的,人一定能吃嗎?它們避之不及的,人也一定不能碰嗎?”
岐伯撫著胡須,沉吟道:“問得好。這正是觀察動物識藥的局限所在。比如貓能吃的某些毒物,人吃了就會喪命;而有些對動物無用的草藥,對人卻有奇效。所以,動物的反應隻能作為參考,最終還是要結合人的體質和病症來判斷,不可一概而論。”
軒轅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他之前隻想到了這種方法的好處,卻沒考慮到人與動物的差異。“弟子明白了,”他恭敬地說,“以後會將動物的反應與草藥的性味、人的體質結合起來,綜合判斷。”
岐伯滿意地點點頭:“學醫就該如此,既要善於觀察,也要善於思考,更要懂得變通。你今天的收獲,比采回一簍草藥更可貴。”他拍了拍軒轅的肩膀,“把這些發現整理到百草圖譜裏去吧,這會是很重要的補充。”
夕陽的餘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來,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軒轅看著手裏的竹簡,上麵的每一個字都仿佛活了過來,帶著山林的氣息,帶著動物的靈性。他知道,這隻是個開始,大自然這部“活藥書”裏,還有太多的奧秘等著他去探索。
那麽,軒轅會如何將這些發現融入百草圖譜?他又會在觀察動物的過程中,遇到哪些更奇特的草藥?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