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婦人雜症,草藥新用
字數:4779 加入書籤
第176章:婦人雜症,草藥新用
晨露還凝在醫廬前的艾草葉尖時,神農部落的木柵欄外就傳來了細碎的腳步聲。軒轅剛指導弟子們將新采的當歸攤開晾曬,就見一個身形佝僂的婦人被攙扶著走來,她的臉色白得像陳年的麻布,嘴唇卻泛著不正常的青紫,每走一步都要停下來喘口氣,仿佛腳下踩著千斤重石。
“軒轅先生,求求您救救我家阿禾吧。”攙扶她的漢子眼圈泛紅,聲音裏帶著哭腔,“她生娃後就這樣,已經躺了半月,藥湯喝了無數,就是不見好。”
軒轅連忙迎上去,讓弟子將婦人扶進診室的草墊上。診室裏彌漫著淡淡的藥香,牆角的陶罐裏插著幾支剛開的金銀花,試圖為這壓抑的氣氛添幾分生機。他蹲下身,輕輕掀開婦人蓋著的麻布被,隻見她手腕細得像根枯柴,皮膚鬆弛地貼在骨頭上,露出的小臂上能清晰地看到青色的血管。
“把手伸給我。”軒轅的聲音放得極輕,像是怕驚擾了風中殘燭般的生命。婦人虛弱地抬抬手,指尖冰涼,幾乎沒有溫度。軒轅將三指搭在她的腕脈上,隻覺那脈象細弱得像遊絲,時斷時續,仿佛隨時都會熄滅。
“生娃時流了多少血?”軒轅一邊診脈,一邊問道。
漢子在一旁搓著手,聲音發顫:“當時血流得止不住,接生的婆婆用了好多草藥灰才壓住……這半月來,她總說頭暈,吃不下東西,夜裏還總出冷汗。”
軒轅點點頭,又翻看了婦人的眼瞼,結膜蒼白得沒有一絲血色;再看她的舌苔,薄白而幹燥。他站起身,對漢子說:“她這是產後失血太多,氣血兩虛所致。光用尋常補藥不行,得用能養血又能補氣的方子。”
這時,負責煎藥的弟子阿木端著一碗剛熬好的藥湯進來,藥香裏帶著一股濃鬱的甜膩味。“先生,這是給昨天那位咳嗽病人的貝母湯。”他見診室裏氣氛凝重,說話聲也不自覺放輕了。
軒轅瞥了一眼藥碗,忽然想起什麽,對阿木說:“去藥架上取二兩當歸,再稱一兩熟地,用陶罐加三碗水煎成一碗,記得加些紅糖。”
阿木愣了一下:“先生,當歸不是治跌打損傷的嗎?熟地性子滋膩,婦人產後能受得住?”他去年跟著軒轅處理過不少外傷,總見當歸用於活血化瘀的方子,對用它來調治產後虛弱有些不解。
軒轅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藥架前,取下裝著當歸的陶罐。罐子裏的當歸根粗長飽滿,斷麵呈黃白色,散發著獨特的辛香。他拿起一段遞給阿木:“你聞聞這氣味,再嚐嚐它的味道。”
阿木依言湊過去聞了聞,又掰了一小塊放進嘴裏,先是嚐到一絲辛辣,細細咀嚼後,竟品出淡淡的甘甜來。“這味道……不隻是活血啊。”他喃喃道。
“正是。”軒轅接過話頭,將當歸放回罐中,“當歸味辛能行血,味甘能補血,既能活血又能養血,號稱‘血中聖藥’,最適合產後血虛的婦人。而熟地是用生地反複蒸曬而成,性子溫潤,能滋補陰血,雖然滋膩,但配上少量生薑調和,就能化解滯膩之性。”
他頓了頓,又對圍過來看診的幾個弟子說:“婦人之病,多與血有關。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每個階段都離不開血的滋養。血不足則虛,血不暢則瘀,這是婦人雜症的根本。”
說話間,阿木已經將當歸和熟地放進陶罐,架在火上煎煮。藥汁漸漸變得濃稠,原本辛香的氣味中融入了熟地的醇厚甘甜,在診室裏彌漫開來,竟讓人覺得心頭暖暖的。
軒轅又轉身對漢子說:“你去采些新鮮的益母草來,連根帶葉都要,回來後洗淨搗爛,取汁給她衝服,每日兩次。”
“益母草?”漢子有些疑惑,“那不是田間隨處可見的野草嗎?也能治病?”
“你可別小看它。”軒轅笑道,“益母草能活血調經,利水消腫,婦人產後惡露不盡、腹痛都能用。它就像個勤勞的婦人,能把體內的瘀滯清掃幹淨,讓氣血順暢起來。”他想起之前在田間看到益母草時,岐伯曾說過“此草最利婦人,故名益母”,此刻才真正明白其中深意。
趁著煎藥的間隙,軒轅讓弟子取來紙筆,在竹簡上記錄著婦人的症狀和擬用的藥方。他寫道:“產後血虛,脈細弱,麵白唇青,頭暈盜汗,治以養血補氣。方用當歸二兩,熟地一兩,生薑三片,紅糖少許,水煎服,每日一劑。外用益母草汁衝服。”寫完,他又在旁邊畫了當歸和熟地的簡圖,標注上“當歸補血活血,熟地滋陰養血”的字樣。
這時,另一個婦人抱著孩子匆匆進來,孩子大概一歲多,哭鬧不止,小臉漲得通紅,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疹子。“先生,您看我家娃這是咋了?”婦人急得滿頭大汗,“昨天還好好的,今天一早就哭鬧,奶也不吃,身上還發燙。”
軒轅接過孩子,隻見那孩子除了額頭,脖子和後背也滿是紅色的小疹子,摸上去有些發燙。他又查看了孩子的口腔,牙齦紅腫,舌尖上還有幾個小白點。“這是小兒急疹,多因外感風邪,內熱不散所致。”軒轅解釋道,“不過別怕,用些清熱解表的草藥就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讓弟子取來薄荷和金銀花,各稱了少許:“薄荷疏散風熱,金銀花清熱解毒,把這兩樣煎水,放溫後給孩子擦拭身體,再喂少量藥汁,很快就會好。”他特意叮囑,“藥汁一定要淡,小兒髒腑嬌嫩,不可用猛藥。”
婦人千恩萬謝地抱著孩子去煎藥了。軒轅看著她的背影,對弟子們說:“婦人的病,往往還牽扯到孩童。身為醫者,不僅要懂婦人雜症,還要通曉兒科,因為這兩類人最是脆弱,用藥需格外謹慎。”
說話間,阿木端著煎好的當歸熟地湯進來了。藥湯呈深褐色,表麵浮著一層細密的油花,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軒轅親自接過藥碗,用小勺舀了一點,放在唇邊試了試溫度,確認不燙後,才遞給漢子:“喂她慢慢喝,一次別喝太多,分幾次喂完。”
漢子小心地扶起婦人,一勺一勺地喂藥。婦人起初還抗拒,藥汁入口後,那股甘甜中帶著微辛的味道似乎讓她精神了些,竟主動張開了嘴。一碗藥湯喂完,她的臉色似乎紅潤了些許,呼吸也平穩了些。
“先生,還有個事想求您。”漢子放下藥碗,像是下定了很大決心,“我家鄰居阿翠,生娃後奶水下不來,孩子餓得直哭,她自己也脹得難受,您能……”
“我這就去看看。”軒轅沒等他說完就起身,“婦人產後缺乳,也是常見的雜症,耽誤不得。”
弟子們跟著軒轅來到隔壁的草屋,剛進門就聽到嬰兒的哭聲,響亮卻帶著虛弱,像是小貓在叫。一個婦人正抱著孩子急得團團轉,她的雙乳脹得像兩個飽滿的葫蘆,卻硬得像石頭,輕輕一碰就疼得皺眉。
“這是肝鬱氣滯,乳絡不通所致。”軒轅摸了摸她的乳房,又看了看她的舌苔,“你是不是生過氣?”
婦人紅了臉,點點頭:“前幾天跟婆家拌了幾句嘴,心裏堵得慌,第二天奶就少了。”
軒轅讓弟子取來王不留行和穿山甲注:此處為古書記載藥用,現代穿山甲為保護動物,已禁用,此處僅為情節需要),又加了些通草:“王不留行能通經下乳,穿山甲善走竄,能疏通乳絡,通草能清熱利水,這三味藥配伍,能讓乳絡通暢。另外,你用熱毛巾多敷敷乳房,讓孩子多吸吮,自己也別再生氣,氣順了,奶水自然就來了。”
他一邊說,一邊讓弟子記錄藥方,又特意在旁邊注明:“婦人缺乳,有虛實之分。虛者多因氣血不足,需補氣血;實者多因肝鬱氣滯,需疏肝通絡,不可一概而論。”
處理完這兩樁事,太陽已經升到了頭頂。軒轅回到醫廬,見早上那位產後血虛的婦人已經能靠著草墊坐起來了,雖然還是虛弱,但眼神裏有了神采。她拉著軒轅的手,聲音微弱卻真誠:“先生,謝謝您……我感覺身上有勁兒了。”
軒轅笑著點點頭,讓弟子再取些當歸和熟地給她帶上,又囑咐了煎煮的方法和飲食的禁忌:“這幾日多喝些小米粥、雞湯,別吃生冷油膩的東西。”
這時,阿木拿著竹簡走過來,上麵密密麻麻記滿了今天的病例和藥方。“先生,婦人雜症真複雜,既有血虛的,又有缺乳的,還有……”他撓著頭,語氣裏滿是感慨。
軒轅接過竹簡,在陽光下翻看,晨露曬幹的當歸散發著溫暖的香氣,仿佛能透過紙張滲入字裏行間。他對弟子們說:“婦人的身體就像春天的田野,既需要雨露滋養,也需要和風拂過,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讓這片田野荒蕪。我們學醫的,不僅要懂草藥的性味,更要懂人心,懂婦人在不同階段的苦楚。”
他指著竹簡上“當歸”“熟地”“益母草”這些名字,繼續說道:“這些草藥,看似尋常,卻能在關鍵時刻撐起婦人的健康。就像當歸,既能活血又能養血,就像一位細心的管家,既能清理瘀滯,又能補充虧空。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些草藥各盡其用,為婦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弟子們圍在軒轅身邊,認真地聽著,陽光透過醫廬的窗戶照在他們臉上,也照在那些記錄著智慧的竹簡上。空氣中,當歸的辛香、熟地的甘甜、益母草的清苦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味道,那是屬於醫者的味道,是守護生命的味道。
軒轅知道,關於婦人雜症的探索才剛剛開始,還有更多的病症等著他們去破解,更多的草藥等著他們去發掘。但他心中充滿了信心,因為他相信,隻要心懷仁心,不斷鑽研,就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
那麽,這些專為婦人調配的草藥方會在各部落流傳開來嗎?軒轅和弟子們還會遇到哪些棘手的婦人雜症?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