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醫廬聲名,遠播四方
字數:6177 加入書籤
第186章:醫廬聲名,遠播四方
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醫廬外的空地上已站滿了等候的人。他們中有神農部落的族人,有伏羲部落的獵手,甚至還有幾個穿著陌生服飾、背著行囊的遠方旅人。每個人臉上都帶著或焦急或期盼的神色,目光不時望向那座由原木和茅草搭建的醫廬,仿佛那裏藏著能驅散所有病痛的靈丹妙藥。
軒轅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麻布長衫,剛走出傳習堂,就被這陣仗驚了一下。他轉頭對身後的弟子阿木笑道:“這才剛過卯時,怎麽就來了這麽多人?”
阿木手裏捧著記錄病患信息的竹簡,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自豪:“先生,自從上次那位老丈的腿疾被您治好後,咱們醫廬的名聲就像長了翅膀似的,連西邊的誇父部落都有人聽說了。您看那邊幾個背著獸皮袋的,就是從誇父部落來的,走了整整半個月呢。”
軒轅順著阿木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見幾個身材高大的漢子正局促地站在角落,他們的皮膚被曬得黝黑,褲腳還沾著未幹的泥點,顯然是長途跋涉而來。他心中微動,走上前拱手道:“幾位遠道而來,辛苦了。不知是哪位身體不適?”
為首的漢子見軒轅主動搭話,連忙躬身行禮,聲音洪亮如鍾:“您就是軒轅先生吧?我是誇父部落的石牙,我們族長的小兒子得了怪病,渾身發燙,說胡話,部落裏的巫醫用了好多法子都沒用,聽說您這裏能治疑難雜症,就特地趕來求您救救孩子。”他說著,眼圈就紅了,身後的幾個漢子也跟著唉聲歎氣。
軒轅安撫道:“別急,先把孩子帶進來讓我看看。阿木,先安排他們到診室候著,再給他們端點熱水。”
剛把誇父部落的人領進醫廬,東邊又傳來一陣喧嘩。隻見一群人簇擁著一個躺在簡易擔架上的婦人快步走來,擔架旁跟著個哭哭啼啼的孩童。走近了才看清,那婦人麵色青紫,呼吸微弱,嘴唇上還沾著白沫。
“軒轅先生!軒轅先生快救救我婆娘!”一個精瘦的漢子跪在軒轅麵前,不停地磕頭,“她昨天還好好的,今早起來突然就倒了,渾身抽抽,話都說不出來了……”
軒轅連忙扶起他:“快起來,先讓我看看。”他蹲下身,伸手探向婦人的脈搏,隻覺得脈象急促而紊亂,像受驚的小鹿在亂撞。再翻看她的眼皮,瞳孔已經有些渙散。他又聞了聞婦人的口鼻,隱約有股淡淡的杏仁味。
“她昨天吃了什麽?”軒轅沉聲問道。
漢子愣了一下,急忙回道:“昨天傍晚吃了點野果子,是從後山摘的,叫不出名字,紅紅的,像小燈籠似的,挺甜的……”
軒轅心裏咯噔一下,想起岐伯曾說過的一種有毒野果“苦杏仁果”,外形酷似櫻桃,味甜卻有劇毒,誤食後會讓人抽搐昏迷,若不及時救治,幾個時辰內就會喪命。他當機立斷:“阿石,快取三碗清水來!阿禾,去藥圃采新鮮的甘草和綠豆,越多越好!”
弟子們見軒轅神色凝重,不敢耽擱,立刻分頭行動。軒轅則讓人將婦人抬進診室,解開她的衣襟,用銀針快速刺入她的“人中”“內關”幾處穴位,手法又快又準,銀針入穴的瞬間,婦人的抽搐似乎減輕了些。
“先生,水來了!”阿石捧著陶碗跑進來。
“先生,甘草和綠豆采來了!”阿禾也提著滿滿一筐草藥趕到。
軒轅接過草藥,對阿木道:“快把甘草搗爛,和綠豆一起放進水裏煮,大火煮沸後再熬一刻鍾,記住,要濃一點!”他一邊吩咐,一邊繼續施針,時不時用手按壓婦人的胸口,幫助她順暢呼吸。
診室裏的氣氛緊張得讓人喘不過氣,外麵等候的人也都屏住了呼吸,連那幾個誇父部落的漢子都忘了自己的事,伸長脖子往診室裏看。那哭哭啼啼的孩童被阿木拉到一邊,塞給他一塊麥芽糖,小聲安慰著:“別怕,你娘會好起來的。”
一刻鍾後,濃濃的藥湯熬好了。軒轅接過陶碗,小心地用勺子舀起,一點點喂進婦人嘴裏。起初婦人牙關緊閉,藥湯都順著嘴角流了出來,軒轅隻好用銀針輕輕刺了刺她的舌根,她才下意識地張開嘴,將藥湯咽了下去。
一碗藥湯喂完,又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婦人的臉色終於漸漸褪去青紫,呼吸也平穩了些,嘴唇上的白沫也消失了。軒轅這才鬆了口氣,擦了擦額頭的汗,對那漢子道:“沒事了,她是誤食了有毒的野果,幸好送來及時。這是剩下的藥湯,你回去後每隔一個時辰喂她一次,明天再帶她來複診。”
漢子千恩萬謝,非要把身上帶著的一張完整的虎皮送給軒轅,軒轅推辭不過,隻好收下,又回贈了一些解毒的草藥,讓他帶回去給部落的人辨認,免得再有人誤食。
送走這一家人,軒轅剛想歇口氣,阿木又跑了過來:“先生,誇父部落的那個孩子開始抽搐了,石牙大哥急得快哭了。”
軒轅連忙走進另一間診室,隻見一個約莫五六歲的小男孩躺在草墊上,臉色通紅,渾身滾燙,四肢不時抽搐一下,嘴裏還斷斷續續地說著胡話。石牙在一旁急得直搓手,見軒轅進來,撲通就跪下了:“先生,您一定要救救這孩子,他是我們族長唯一的兒子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軒轅扶起他,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額頭,燙得驚人。他又翻看孩子的舌苔,舌紅苔黃,再看孩子的手心,有細密的紅疹。“孩子發病前是不是去過山林?有沒有被蚊蟲叮咬過?”
石牙想了想,點頭道:“是啊,三天前他跟著族裏的孩子去山林裏掏鳥窩,回來後就說身上癢,沒兩天就開始發燒了。”
軒轅心裏有了數,這症狀像是被一種叫“瘧蟲”的小蟲叮咬後引發的熱病,在濕熱的山林裏很常見,發病時忽冷忽熱,嚴重的還會抽搐昏迷。他對阿木道:“取青蒿來,要新鮮的,再拿些柴胡和知母。”
很快,草藥取了來。軒轅讓阿木將青蒿搗爛,取其汁液,又將柴胡和知母加水煎煮。他先將青蒿汁用小勺喂給孩子,接著又喂了半碗柴胡知母湯。“這種病來得凶,退得慢,得連續服藥三天才能穩住。你們就在醫廬附近找個地方住下,每天按時來複診。”
石牙連連應著,看著孩子抽搐的頻率漸漸降低,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一半,一個勁地說著感激的話。
就這樣,一上午的時間,軒轅就沒歇過腳。剛送走一個咳嗽不止的老人,又迎來一個被毒蛇咬傷的獵手;剛處理完一個摔斷腿的孩童,又要診治一個腹痛難忍的婦人。弟子們也忙得團團轉,阿木負責記錄病情,阿石負責抓藥,阿禾負責煎藥,每個人都跑得滿頭大汗,卻沒人喊一聲累。
中午時分,醫廬外突然傳來一陣歡呼聲。隻見一個拄著拐杖的老者被人攙扶著,慢慢走了過來。這老者正是半個月前被人抬著來的那位腿疾患者,當時他雙腿腫脹,連站立都困難,如今卻能自己拄著拐杖走路了。
“軒轅先生!軒轅先生!”老者看到軒轅,激動得老淚縱橫,“您真是活菩薩啊!我這腿疾折磨了我五年,沒想到被您幾針幾副藥就治好了!”他身後跟著的族人還抬著一筐飽滿的穀穗和幾張上好的獸皮,說是給醫廬的謝禮。
軒轅連忙上前扶住老者:“老人家快別這麽說,能治好您的病,我也高興。這些禮物太貴重了,您還是帶回去吧。”
老者不依:“先生要是不收,就是嫌我們的禮物太輕!您不知道,您不僅治好了我的腿,更讓我們整個部落都明白了,有病不用求神拜佛,找先生您就能治好!”
周圍的人也跟著附和起來:“是啊,軒轅先生的醫廬比山神還靈驗!”“我家婆娘的病就是在這裏治好的,之前巫醫說沒救了呢!”“聽說先生還教大家怎麽預防生病,我們部落這兩個月都沒怎麽有人得病了!”
聽著這些話語,軒轅心裏既欣慰又感慨。他想起剛建醫廬時,還有人質疑他用草木石頭治病是“離經叛道”,甚至有巫醫暗地裏說他是“冒犯神靈”。如今,這些質疑聲早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信任和依賴。
但他也知道,名聲越大,責任就越重。這些來自不同部落的病患,不僅帶來了各種疑難雜症,也帶來了他們各自部落的醫學經驗。比如那個被毒蛇咬傷的獵手,就告訴軒轅他們部落有一種叫“半邊蓮”的草藥,搗碎敷在傷口上能解蛇毒;那個腹痛的婦人,則說起她們部落用山楂煮水治積食的法子。
軒轅讓阿木把這些都一一記錄下來,準備空閑時好好研究。他對弟子們說:“醫道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部落、每個人都可能有好的經驗,我們要虛心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傍晚時分,候診的人才漸漸少了。軒轅坐在診室的草墊上,揉著發酸的肩膀,看著窗外漸漸沉下去的夕陽,心裏卻沒有絲毫疲憊。阿木端來一碗熱騰騰的米粥,笑道:“先生,今天可真累壞了吧?不過您看,咱們醫廬能幫到這麽多人,真是太值了!”
軒轅接過米粥,點了點頭:“是啊,能幫到他們,再累也值。不過阿木,你發現沒有,今天來的病患裏,有好幾種病我們之前都沒見過,比如誇父部落那個孩子的病,還有那個誤食毒果的婦人。這說明我們知道的還太少,以後要學的東西還很多。”
正說著,門外又傳來一陣敲門聲。阿木開門一看,隻見一個背著行囊的年輕人站在門口,手裏拿著一封用獸皮包裹的信,說是從更遠的蚩尤部落邊境來的,有個部落首領得了怪病,特地派他來請軒轅先生去診治。
阿木接過信,皺了皺眉對軒轅道:“先生,是蚩尤部落那邊來的。聽說他們和咱們聯盟關係不太好,要不要……”
軒轅接過信,拆開一看,信上的字跡歪歪扭扭,卻透著焦急,說他們首領全身長滿水皰,潰爛流膿,臥床不起,部落裏人心惶惶,希望軒轅能不計前嫌,前去救治。
軒轅沉思片刻,對那年輕人道:“請你回去轉告你們首領,我會盡快過去。治病救人,不分部落,也不分遠近。”
年輕人沒想到軒轅答應得這麽痛快,愣了一下,連忙磕頭道謝,連夜趕回去報信了。
阿木有些擔心:“先生,蚩尤部落和咱們一直不和,您這一去,會不會有危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軒轅看著窗外漸漸升起的月亮,語氣平靜卻堅定:“醫道麵前,沒有敵人,隻有病患。再說,或許這次去,能讓他們看到我們的誠意,對聯盟和他們的關係也能有所緩和。”他轉頭對阿木道,“你明天準備一下,帶上足夠的草藥和銀針,我們後天就出發。”
阿木雖然還是有些擔心,但見軒轅態度堅決,便點頭應下了。
夜色漸深,醫廬裏的燈卻還亮著。軒轅坐在燈下,翻看著白天記錄的醫案,時不時在竹簡上添添改改。他想起岐伯曾說過:“醫道之路,如履薄冰,需常懷敬畏之心。”如今他算是真正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名聲帶來的不僅是讚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每一個前來求醫的人,都把生命托付給了他,他不能有絲毫懈怠。
窗外,晚風拂過藥圃裏的草藥,送來陣陣清香。軒轅放下竹簡,走到藥圃邊,看著那些在月光下靜靜生長的草藥——蒼耳的葉子上還掛著露珠,苦參的根在泥土裏默默積蓄著力量,薄荷的香氣在夜風中彌漫……這些平凡的草木,在懂得它們的人手中,就能變成治病救人的良藥。
他忽然想起石牙說的,他們族長的小兒子在山林裏被蚊蟲叮咬後才發的病,又想起那個誤食毒果的婦人,心裏漸漸有了一個想法:或許,他應該把常見的有毒植物和易引發疾病的蚊蟲都畫出來,配上文字說明,讓各個部落的人都能認識,這樣就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病痛了。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就再也壓不住。他立刻回到燈下,拿起石筆,在一張空白的竹簡上畫了起來。雖然夜色已深,但他的精神卻異常飽滿,仿佛看到了那些圖譜流傳開來後,人們再也不會誤食毒物、再也不會被怪病折磨的景象。
而此時的醫廬外,遠方的星空格外明亮,仿佛在預示著,這條醫道之路,雖然充滿挑戰,卻也必將通向更廣闊的未來。軒轅知道,前往蚩尤部落邊境的旅程一定不會輕鬆,那裏的怪病也必然棘手,但他心中沒有絲毫畏懼,隻有治病救人的決心和對醫道的執著。
那麽,軒轅在前往蚩尤部落邊境的路上會遇到什麽阻礙?那位部落首領得的究竟是什麽怪病?他能否成功治愈,又能否改善兩個部落的關係?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