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起居有常,初驗成效

字數:4276   加入書籤

A+A-


    第192章:起居有常,初驗成效
    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軒轅已站在醫廬外的空地上,看著幾個年輕弟子正在演練他教的伸展動作。他們雙臂張開如飛鳥展翅,又彎腰如弓,動作雖略顯生澀,卻透著一股認真勁兒。軒轅的目光掃過他們,最終落在遠處部落邊緣的幾間草屋上,那裏住著幾個常因熬夜狩獵而頭痛的獵戶。
    “阿禾,”軒轅喚來身邊的弟子,“去看看黑石他們幾個,今天頭痛好些了嗎?”
    阿禾應聲而去,腳步輕快。軒轅則轉身走進藥圃,查看新種下的薄荷。葉片上還掛著露水,在晨光中閃著晶瑩的光。他想起半月前,自己在整理醫案時發現一個規律:部落裏那些習慣在月夜狩獵的獵戶,十有八九會抱怨頭痛;而那些天一黑就歇息的人,即便白天勞作再累,也少有此症。
    “莫非這頭痛,與熬夜有關?”當時他對著醫案喃喃自語,指尖劃過竹簡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八個字——這是岐伯在《黃帝內經》初稿裏提到的,當時他隻當是尋常養生語,未曾深想。
    那天下午,軒轅特意找到獵戶首領黑石。黑石正坐在門檻上揉著太陽穴,眉頭擰成個疙瘩。“軒轅先生,您來得正好,這頭又開始疼了,像有蟲子在裏麵鑽。”他苦著臉說,露出一口被煙熏黃的牙齒。
    軒轅在他身邊坐下,問道:“昨晚又去狩獵了?”
    黑石點頭:“可不是嘛,前幾天發現了一群麋鹿,夜裏出來覓食,不趁黑去堵,白天哪追得上?”他說著往地上啐了一口,“可這頭也真不爭氣,疼得拉弓都使不上勁。”
    “你試試這幾天別熬夜,看看頭痛會不會好。”軒轅遞給他一包剛采的薄荷,“回去煮水喝,能清頭目。”
    黑石將信將疑:“不熬夜?那麋鹿不就跑了?”
    “一群麋鹿換你一個好腦袋,不值當嗎?”軒轅拍了拍他的肩膀,“若真錯過了,我陪你一起找新的獵場。”
    黑石看著軒轅認真的眼神,最終點了點頭:“行,俺聽先生的。”
    接下來的幾天,軒轅又走訪了其他幾個常熬夜的獵戶,勸說他們調整作息。有人聽勸,也有人不以為然。部落裏的老規矩向來是“獵物至上”,為了能多囤些肉幹過冬,熬夜算什麽?
    阿禾這時回來了,臉上帶著喜色:“先生,黑石叔說他這兩天沒熬夜,頭痛真的輕多了!他還說,今早試著拉弓,胳膊也不酸了。”
    軒轅嘴角揚起笑意,心裏那塊石頭落了地。“那幾個沒聽勸的呢?”
    “還是老樣子,昨兒個灰毛還來醫廬要止痛的藥草呢。”阿禾撇撇嘴,“他說寧可頭痛,也不能讓獵物跑了。”
    軒轅歎了口氣,也不意外。改變多年的習慣,哪有那麽容易?他轉身往部落中心走去,那裏有個曬穀場,每天清晨都會聚集不少族人。他想趁著人多,好好講講這“起居有常”的道理。
    曬穀場上,婦女們正翻曬著新收的穀子,孩童們在穀堆旁追逐打鬧。軒轅站上一個石碾,拍了拍手:“族人們,耽誤大家一會兒,我想說說這睡覺的事兒。”
    喧鬧聲漸漸停了,眾人都看向他。軒轅清了清嗓子:“大家發現沒有,那些天一黑就睡、天一亮就起的人,是不是很少生病?而那些熬夜幹活、白天又貪睡的人,是不是總喊著頭痛、沒力氣?”
    人群裏有人點頭,有人小聲議論。一個皮膚黝黑的漢子喊道:“先生說得是!我家那口子,天天晚上紡線到半夜,這幾天總說心口發慌。”
    “還有我家小子,”一個老婦人接話,“白天瘋玩,晚上還不肯睡,這陣子總咳嗽。”
    軒轅等大家議論得差不多了,才繼續說道:“岐伯先生曾說,天地有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也該跟著天地走。晚上是身體歇著的時候,就像田裏的莊稼,夜裏得紮根,白天才能長。人要是夜裏不歇,身體就像被拔了根的莊稼,能不蔫嗎?”
    他拿起身邊一根剛抽芽的穀穗:“你們看這穀子,白天曬太陽,夜裏借著露水紮根,才能長得飽滿。人也一樣,順應著日升月落來作息,身體才能結實,少生病。”
    人群裏響起一陣恍然大悟的聲音。黑石不知何時也來了,站在最前麵,大聲道:“俺信先生的!俺這兩天早睡,頭真不疼了,幹活也有力氣了。昨天白天去打獵,還打著了一頭野豬呢!”
    “真的?”有人驚訝地問。
    “那還有假?”黑石拍著胸脯,“先生說了,早睡不是偷懶,是為了白天更有勁兒幹活!”
    軒轅笑著補充:“不光是早睡早起,冬天天寒,就得早點窩在屋裏取暖;夏天天熱,中午可以歇會兒避避暑。就像蛇冬天要冬眠,鳥兒夏天要換毛,都是順應時節的理兒。”
    他讓人取來幾塊木板,當場用炭筆寫下“起居有常”“冬避寒,夏避暑”幾個大字,讓族人釘在部落入口的樹幹上。“大家記著這幾句話,照著做,保管身子骨越來越硬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下來的日子,軒轅每天都會在部落裏巡查,看看大家是否真的改變了作息。他發現,越來越多的草屋在入夜後就熄了火,曬穀場上清晨的人影也多了起來。有一次,他深夜路過獵戶的聚居地,竟沒聽到往常的狩獵號角聲,隻聞見此起彼伏的鼾聲。
    半月後,醫廬裏因頭痛、乏力來看病的人明顯少了。阿禾整理醫案時,興奮地對軒轅說:“先生,您看,這半個月的頭痛病例,比上個月少了快一半!”
    軒轅接過醫案,看著上麵稀疏的記錄,心裏暖意融融。他想起自己年少時,部落裏的人總說“生病是山神降罰”,如今大家卻開始明白,很多病痛其實與自己的生活習慣有關。這種轉變,比治好幾個病人更讓他欣慰。
    這天午後,一個年輕媳婦抱著孩子匆匆來到醫廬,臉上滿是焦急。“先生,您快看看俺娃,總哭鬧,還發燒。”
    軒轅接過孩子,摸了摸他的額頭,果然滾燙。他仔細查看孩子的舌苔,又問:“這幾天孩子作息咋樣?”
    媳婦紅了臉:“前幾天娘家送了些新布,俺貪黑給他做新衣裳,孩子也跟著熬到半夜……”
    “症結就在這了。”軒轅解開孩子的繈褓,見他身上出了些紅疹,“孩子還小,髒腑嬌嫩,哪經得起熬夜?夜裏本是長身子的時候,熬著不睡,火氣就憋在身子裏,能不發燒出疹嗎?”
    他取來些清熱的草藥,囑咐道:“回去後,你和孩子都早點睡,藥熬好了給孩子喝,再用溫水擦擦身子。不出三天,準好。”
    媳婦連連點頭,抱著孩子千恩萬謝地走了。軒轅望著她的背影,心裏琢磨著,該給族裏的孩童也定些起居規矩。孩子是部落的未來,他們的健康更不能馬虎。
    傍晚時分,夕陽把醫廬的影子拉得很長。軒轅坐在門檻上,看著弟子們將新采的艾草掛在屋簷下——這是為了讓族人夏天用來驅蚊,好睡個安穩覺。追風趴在他腳邊,懶洋洋地甩著尾巴,時不時抬頭看他一眼。
    “先生,”阿禾端來一碗薄荷水,“您今天講的那些道理,連巫醫都在聽呢。他說,要是早知道這些,他也不用總跳祈神舞了。”
    軒轅接過水碗,喝了一口,清涼的滋味從喉嚨一直傳到心裏。“巫醫也是為了族人好,隻是方法不同罷了。”他望著遠處漸漸亮起的炊煙,“等再過些日子,咱們把這些起居規矩刻在竹簡上,配上簡單的圖畫,讓家家戶戶都能看懂、照著做。”
    阿禾眼睛一亮:“就像百草圖譜那樣?”
    “對,”軒轅點頭,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不光有草藥,還有怎麽睡覺、怎麽穿衣、怎麽順應時節過日子。讓大家知道,想要不生病,不光靠藥草,更得靠自己好好待著自己的身子。”
    夜色漸濃,部落裏的燈火一盞盞亮起,又一盞盞熄滅,比往常早了許多。軒轅知道,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隻要有開始,就會有成效。他站起身,拍了拍追風的頭:“走,咱們也該歇息了。明天,還有更多的事要做呢。”
    那麽,軒轅為孩童製定的起居規矩會是什麽樣的?這些規矩能被所有族人接受並堅持下去嗎?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