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醫經定稿,傳世
字數:2757 加入書籤
第210章:醫經定稿,分卷傳世
晨曦微露,醫廬內已飄起淡淡的墨香。軒轅立於案前,指尖輕撫過攤開的《黃帝內經》手稿,紙張邊緣因反複翻閱而微微卷起,上麵密密麻麻的批注與修改痕跡,是他十餘年來心血的見證。案頭堆疊著數摞竹簡,每一片都承載著對生命與疾病的思索,此刻終於要凝結成係統的醫理典籍。
“先生,這最後一遍校勘已畢。”大弟子捧著兩卷謄抄工整的竹簡上前,聲音裏帶著難掩的激動。他袖口沾著墨跡,眼底雖有紅血絲,卻亮得驚人——從最初跟著軒轅辨識草藥時的懵懂,到如今能協助修訂醫典,這一路的成長,早已將“傳承”二字刻進了骨子裏。
軒轅接過竹簡,指尖在“素問”二字上稍作停頓。這兩個字取自“平素問答”之意,收錄的多是他與岐伯論醫的核心內容:從“陰陽者,天地之道也”的宏觀哲思,到“五髒六腑皆令人咳”的具體辨證,字字皆是實踐與思辨的結晶。他逐字逐句審閱,目光在“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這句上停留許久,想起當年在崆峒山向廣成子問道時的頓悟,那時便知,醫道從來不止於治病,更在於引導人順應天地規律,活出本真。
“《素問》三十卷,論醫理、談養生,已無大謬。”軒轅將竹簡放下,又拿起另一卷,封麵上“靈樞”二字剛勁有力。“靈樞者,靈機之樞紐也。”他對圍立的弟子們解釋,聲音因徹夜未眠而略帶沙啞,卻透著不容置疑的篤定,“此卷專論經絡、針灸,關乎氣血運行之關鍵,需讓後人一眼便知其要。”
說著,他展開其中一片竹簡,上麵繪製著簡化的經絡圖,十二條主經如江河般貫穿全身,穴位則如星點般標注其上。“你們看這裏,”他指向肘部的“曲池”穴,“此前醫案中記過,此穴能治臂痛,但若結合‘手陽明大腸經’的走向來看,它還能通調大腸氣,治便秘。”他拿起筆,在圖旁補注:“曲池,屬陽明,瀉之可清腸熱,補之能通經絡。”
弟子們圍上前,屏息凝神地看著。三弟子忽然問道:“先生,經絡無形,何以證其存在?”這問題曾困擾他許久,即便親眼見過針刺穴位後病痛緩解,仍對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氣血通道”存著一絲疑慮。
軒轅放下筆,走到院中,指著牆角的藤蔓:“你看這藤蔓,順著牆壁攀爬,若截斷一處,其上的葉子便會枯萎。藤蔓有形,氣血無形,但若經絡受阻,人便如斷藤之葉,豈能不衰?”他頓了頓,又道:“當年我隨師父辨識草藥時,曾見一老者中風,半身無知覺,恰如藤蔓斷折。後以針刺‘風池’‘合穀’,半月後竟能抬臂,這便是經絡通而氣血複的佐證。”
一番話讓弟子們茅塞頓開。大弟子提筆在《靈樞》的序言處添了一句:“經絡者,如地之脈,如水之渠,不可不察。”
不知不覺間,日頭已升至中天。軒轅將兩卷竹簡並排放好,《素問》與《靈樞》相互呼應,前者如綱,後者如目,共同構成了中醫理論的根基。他深吸一口氣,聲音帶著釋然:“定稿吧。”
消息傳開,各部落首領紛紛派人前來觀禮。當兩卷《黃帝內經》的謄抄本被恭敬地擺上案台時,連素來沉穩的神農部首領都不禁起身撫卷:“當年神農嚐百草,隻為識其性;如今軒轅著醫經,方得明其理!”他捧著《素問》,逐字讀著“五味入胃,各歸其所喜”,忽然拍案:“難怪我部落之人多食酸,便易患肝病,原來‘酸入肝’,過則傷之!”
軒轅微笑著點頭:“正是如此。醫道並非玄虛之說,而是從天地萬物與人體的對應中總結而來。如‘肝屬木,喜條達’,便如春日草木需舒展,若人常鬱怒,肝木失暢,便會生疾。”
有首領憂心忡忡地問:“此經深奧,我部落醫者愚鈍,恐難領會。”
“無妨。”軒轅早有準備,指著案旁堆疊的抄本,“我已令弟子抄錄百本,分送各部落。每本都附簡明注解,如‘治未病’一句,便注‘如防火於未燃,先調體質’,確保人人能懂。”他看向身邊的弟子們,“你們還要分赴各地,親授醫理,讓《黃帝內經》不僅是書,更要成為活人濟世的工具。”
弟子們齊聲應諾,聲音響徹醫廬。
傍晚時分,第一批抄本已整裝待發。軒轅親自將一本《靈樞》交予前往蚩尤部邊界的信使:“那邊戰事剛歇,傷患眾多,此卷論針灸急救,或能派上用場。”信使接過竹簡,見上麵還附著一張手繪的“戰場急救穴位圖”,標注著“人中救昏迷”“湧泉止抽搐”等簡易療法,眼眶不禁一熱。
送走信使,軒轅回到醫廬,見弟子們正將剩餘的抄本分類裝箱。月光透過窗欞灑在竹簡上,“黃帝內經”四個大字泛著溫潤的光澤。他忽然想起多年前,自己還是個初出部落的少年,因見族人被病痛折磨而立誌學醫,那時的他,何曾想過能留下這樣一部典籍?
“先生,”小弟子捧著一本抄本,小心翼翼地問,“這醫經能傳多久?”
軒轅望向窗外的星空,北鬥七星清晰可見,一如他當年在岐伯門下夜觀天象時所見。“天地不息,醫道不止。”他輕聲道,“隻要還有人患病,還有人想活得康健,這經便會傳下去。”
他轉身回到案前,拿起筆,在最後一片竹簡上補了一句:“醫之為道,上合天道,下順人情,中應人事,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夜色漸深,醫廬的燈火卻亮了一夜。第二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進屋內時,弟子們發現,先生趴在案上睡著了,手邊放著一本《黃帝內經》的抄本,扉頁上有他新題的字:“為萬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
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