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四診合參,傳授心法
字數:3449 加入書籤
第212章:四診合參,傳授心法
天剛蒙蒙亮,傳習堂的門就被吱呀一聲推開,軒轅背著藥簍從外麵進來,露水打濕了他的麻布衣衫,卻絲毫沒影響他穩健的步伐。弟子們早已端正地坐在草席上,麵前擺著剛研磨好的草藥粉末,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藥香。
“今日我們不講草藥性味,隻論診病之要。”軒轅將藥簍放在牆角,走到堂中那張刻畫著人體經絡圖的木板前,手指輕輕拂過上麵的紋路,“治病如斷案,需集齊證據方能定論。這證據,便藏在‘望、聞、問、切’四字之中。”
他轉身看向弟子們,目光掃過每個人的臉:“昨日讓你們觀察的那位腹脹病患,誰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坐在最前排的弟子明淵立刻起身,拱手道:“弟子觀其麵色發黃,唇色偏淡,想來是氣血不足所致。”
軒轅微微頷首:“觀色是望診之首,你看得不錯。但隻看麵色便定結論,好比見一葉落就說天下秋,難免偏頗。”他招手讓明淵上前,指著木板上的髒腑對應圖,“脾主運化,若脾虛失運,水穀不化則生濕,濕阻氣機便成脹。麵色黃恰是脾虛之兆,可你再想想,他的舌苔是什麽顏色?”
明淵愣了愣,低頭思索片刻:“似乎是白膩的。”
“正是。”軒轅接過弟子遞來的陶罐,裏麵盛著清水,他用手指蘸水在木板上畫出舌苔的形狀,“白為寒,膩為濕,這便是寒濕困脾的明證。若隻憑麵色發黃就用補氣血的藥,豈不是讓濕邪更盛?”
話音剛落,門外傳來一陣咳嗽聲,昨日那位腹脹的病患由家人攙扶著走進來,臉色確實如明淵所說的那般蠟黃,額頭上還滲著細密的汗珠。軒轅示意弟子們圍攏過來,輕聲道:“你們仔細聞聞他說話的氣息。”
眾人屏住呼吸,隻聽那病患喘著氣說:“先生,我夜裏又脹得厲害,根本睡不著……”他的聲音微弱,說話時帶著一股淡淡的腥氣。
“這便是聞診。”軒轅等病患說完,才對弟子們解釋,“氣弱說明氣虛,腥氣則是濕邪鬱久化熱的征兆。昨日他還隻是寒濕,一夜之間已有變化,可見病情如流水,從不停滯。”
他讓病患坐下,自己蹲在對方身前,開始細細詢問:“昨日服藥後可有緩解?夜裏是脹得更甚,還是稍有減輕?晚飯吃了些什麽?”
病患一一作答:“藥喝下去暖和些,可後半夜又脹起來了。昨晚喝了點小米粥,還吃了塊醃肉。”
“症結就在這裏。”軒轅起身對弟子們說,“他本就寒濕困脾,再吃醃肉這種滋膩之物,無疑是給濕邪添柴。問病史不僅要問病情,更要問飲食起居,這便是問診的關鍵。”
接著,軒轅伸出手指搭在病患的手腕上,閉目凝神片刻,隨即示意弟子們輪流來切脈。明淵第一個上前,手指剛搭上脈管就緊張得屏住了呼吸,軒轅在一旁提醒:“放鬆手腕,感受脈的浮沉、快慢、強弱。”
等所有弟子都切過脈,軒轅才道:“他的脈沉而緩,沉主裏,緩主濕,與我們望、聞、問所得完全相合。這便是四診合參——望其色知脾病,聞其氣知濕鬱,問其飲食知誘因,切其脈證其虛實。”
他轉身取來紙筆,一邊開藥方一邊說:“如今他已是寒濕化熱,需用蒼術、厚樸燥濕,加少量黃連清熱,再配茯苓健脾。記住,藥方是根據四診結果來的,少了任何一診,都可能開錯藥。”
病患拿著藥方離開後,軒轅讓弟子們兩兩成對,互相練習四診。明淵和師弟子墨一組,子墨故意捂著肚子皺眉,明淵先是仔細觀察他的麵色,又讓他說話聞氣息,還追問他“近日有無勞累”,最後才小心翼翼地切脈。
“你這是故意裝病。”明淵切了片刻,忽然笑道,“脈來流利,哪有半分病態?”
子墨也笑起來:“師兄這次可沒出錯。”
軒轅看著他們練習,臉上露出欣慰的神色。這時,一位婦人抱著啼哭的嬰兒匆匆進來,孩子臉色發紅,小手還不停地抓撓胸口。軒轅讓婦人把嬰兒放在榻上,自己先看了看孩子的舌苔,又聞了聞他的口氣,隨即問道:“孩子是不是總吐奶?夜裏睡覺是不是愛踢被子?”
婦人連連點頭:“是啊是啊,先生怎麽知道?”
“你看他舌尖發紅,是心火盛;口氣發酸,是乳食積滯。”軒轅解釋著,又讓弟子們來切脈,“小兒脈快,你們要仔細感受,這是實熱之象。”
他開了清熱消積的藥方,又囑咐婦人:“每次喂奶別太多,喂完要拍嗝。”等婦人離開,已是正午時分,陽光透過窗欞照在傳習堂的木板上,將那些經絡紋路映得格外清晰。
軒轅讓弟子們坐下休息,自己則取來昨日整理的醫案,翻開其中一頁道:“你們看這個病案——有位病人頭痛發熱,望其舌淡苔白,聞其無異味,問其昨日淋雨,切其脈浮。四診合參,便是外感風寒,用麻黃湯一劑而愈。”
他又翻到另一頁:“再看這個,同樣是頭痛發熱,卻舌紅苔黃,口氣臭穢,問其連日飲酒,脈洪大。這便是內熱熾盛,用白虎湯才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明淵忽然起身問道:“先生,若是四診所得有矛盾該怎麽辦?比如望其色似寒,切其脈卻似熱。”
軒轅讚許地看了他一眼:“問得好。這就需要我們再仔細辨析,看看是假象還是病情複雜。曾有位病人表麵惡寒,卻心煩口渴,脈沉而有力,這便是真熱假寒,需用寒涼藥才能見效。”
夕陽西下時,傳習堂裏的藥香漸漸與暮色融合。軒轅看著弟子們認真記錄筆記的身影,忽然想起自己年輕時跟隨岐伯學習的日子,那時他也像這些弟子一樣,對每一個醫理都充滿好奇。
“診病如拚圖,每一塊都不能少。”軒轅最後說道,“望、聞、問、切,缺了任何一診,都拚不出完整的病情。你們今日回去,要各自找一位家人練習,明日我要檢查你們的問診記錄。”
弟子們齊聲應下,收拾東西時還在熱烈地討論著今日所學。明淵走到軒轅身邊,捧著自己的筆記輕聲道:“先生,我以前總覺得切脈最難,今日才知,原來每一診都藏著大學問。”
軒轅拍了拍他的肩膀:“醫道沒有捷徑,隻能在實踐中慢慢體會。記住,病人不會按照醫書生病,我們能依靠的,唯有這四診合參的功夫。”
暮色漸濃,傳習堂的燈被點亮,昏黃的光暈裏,那些經絡圖和草藥圖譜仿佛都活了過來。軒轅看著牆上掛著的《黃帝內經》手稿,知道今日傳授的四診心法,終將成為這部醫典中不可或缺的一章。
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