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炮製新法,增效減毒

字數:2915   加入書籤

A+A-


    第213章:炮製新法,增效減毒
    晨曦微露,醫廬後的炮製坊已升起嫋嫋炊煙。軒轅踏著晨露走進坊內,空氣中彌漫著草木的清香與炭火的暖意,幾個弟子正圍著石臼、陶盆忙碌,額角已滲出汗珠。
    “先生,您來啦。”負責翻炒當歸的弟子連忙停下手中的竹鏟,竹鏟上還沾著泛著油光的當歸片,邊緣微微卷起,帶著淡淡的酒氣。
    軒轅點點頭,接過竹鏟翻看了兩下,當歸的斷麵呈黃棕色,酒潤後的光澤在晨光下格外明顯。他湊近聞了聞,眉頭微舒:“酒炒當歸,火候正好。酒香入裏,既能助其活血之力,又能中和些許燥性,比生用更適用於血虛兼瘀的婦人。”
    旁邊搗藥的弟子聞言,忍不住停下木杵:“先生,為何同樣是當歸,生用與酒炒會有這般差別?難道炮製真能改變藥的性子?”
    軒轅將竹鏟遞回弟子手中,示意他繼續翻炒,自己則走到靠牆的一排陶甕前,甕口用麻布封著,上麵貼著不同的標簽。他揭開一個標著“甘草”的甕蓋,裏麵是蜜炙後的甘草,色澤黃亮,捏起來綿軟,帶著蜜的甜香。
    “你看這甘草,”軒轅取出一塊遞給弟子,“生甘草味甘偏涼,能清熱解毒,治咽喉腫痛最是得力;但經蜜炙後,性子轉溫,更擅補中益氣,調和諸藥。就像一塊頑石,經匠人雕琢能成器皿,草藥經炮製,才能更好地貼合病情。”
    弟子們聽得入神,原本在旁篩藥的弟子也湊了過來:“那炮製的法子,是不是有什麽講究?就像先生昨日說的,醋製延胡索、鹽漬杜仲,為何偏用這些輔料?”
    軒轅走到炮製台前,上麵擺著幾樣備好的藥材與輔料:陳醋、食鹽、蜂蜜、白酒,還有一堆待處理的藥材。他拿起一塊延胡索,其形如球,色黃褐,質地堅硬。
    “延胡索味苦性溫,能行氣止痛,但它性子內斂,藥力難出。”軒轅說著,將延胡索倒入陶盆,淋上陳醋拌勻,“醋味酸收,能引藥入肝,讓延胡索的止痛之力更專於肝經,對付脅肋脹痛、胃脘刺痛,效果比生用強上數倍。”
    他一邊攪拌,一邊讓弟子觀察:“你們看,醋要慢慢淋,讓每一塊延胡索都吃透,這樣炮製出來才均勻。若貪快多加醋,反而會讓藥材軟爛,失了本性。”
    這時,負責處理杜仲的弟子舉著一塊杜仲皮問道:“先生,這杜仲用鹽水漬過,真能讓它補腎的力道更強?”那杜仲皮邊緣已微微發皺,表麵附著一層細密的鹽霜,湊近能聞到淡淡的鹹味。
    軒轅接過杜仲,用手指掐了掐,其質地柔韌,斷麵可見細密的白絲。“杜仲性溫,能補肝腎、強筋骨,本就是好藥。”他解釋道,“但腎喜鹹,用鹽水炮製,就像給藥材指了條路,讓它的藥力更易歸入腎經。你們日後遇到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的病患,用鹽漬杜仲配牛膝,見效更快。”
    他將杜仲放回竹篩,又指著旁邊的蜂蜜與白酒:“蜂蜜味甘質潤,能補中、潤燥、解毒,用它炙藥,多是為了緩和藥性,如甘草、黃芪,經蜜炙後,補氣而不燥;白酒性烈,能通血脈、行藥勢,像當歸、川芎這類活血藥,用酒製後,行氣活血之力更猛,對付瘀血重症最是合適。”
    弟子們邊聽邊記,有弟子突然想起一事:“先生,前日處理附子時,您說必須炮至外皮焦黑,內裏微黃,這也是為了減毒嗎?”
    提到附子,軒轅的神色鄭重了些。附子是烏頭的子根,毒性甚烈,生者入口即可讓人發麻抽搐,甚至喪命。他走到另一角,那裏放著幾枚炮製好的附子,外皮焦黑,敲開後內裏呈黃白色,已無生時的辛辣氣。
    “附子毒性極大,其毒在‘烏頭堿’,遇熱可減。”軒轅拿起一枚炮製好的附子,“所以必須用烈火炮製,讓外皮焦化,內裏熟透,這樣才能除去大半毒性,隻留下溫陽散寒的藥力。即便如此,用時仍需謹慎,需久煎,且不可過量。”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弟子:“炮製的根本,一是增效,二是減毒,三是調性。就像調兵遣將,要讓每一味藥都在合適的位置上,發揮最大的作用,同時避免傷及無辜。”
    說著,軒轅取過一把剪刀,拿起一段麻黃,將其根與莖剪開:“你們看,麻黃莖能發汗解表,治風寒感冒;麻黃根卻能止汗,對付自汗盜汗。同一株草,部位不同,藥性相反,炮製時更要仔細區分,不能混為一談。”
    他將麻黃根與莖分開放置:“這便是炮製的精細處——不僅要懂藥材本性,還要知輔料特性,更要明病患所需。少一分則藥力不足,多一分則可能過猶不及。”
    眾弟子紛紛點頭,原本對炮製覺得枯燥的弟子,此刻也明白了其中的深意。負責炒藥的弟子看著鍋中的當歸,喃喃道:“原來這小小的竹鏟,翻炒的不隻是藥材,更是對藥性的拿捏。”
    軒轅微微一笑,走到坊外的曬藥場。場上晾曬著剛切好的飲片:酒炒的大黃、醋製的莪術、蜜炙的款冬花、鹽漬的橘核……五顏六色,形態各異,在晨光下散發著獨特的藥香。
    “這些炮製好的藥材,稍後分類入櫃,標注清楚炮製方法與用途。”軒轅對弟子們說,“我已將這些法子整理成《炮炙大法》,附在百草圖譜之後。你們要常看常練,將每一味藥的炮製之法爛熟於心,日後行醫,才能藥到病除。”
    弟子們齊聲應是,眼中滿是敬佩。他們望著軒轅的背影,這位將畢生心血傾注於醫道的長者,不僅教會他們辨識草藥、診治疾病,更讓他們明白,醫者對藥材的敬畏與精細,亦是對生命的尊重。
    陽光漸漸升高,炮製坊內的煙火與藥香交織在一起,彌漫在部落的上空。軒轅看著弟子們忙碌的身影,心中清楚,這些炮製的法子,就像醫道長河中的涓涓細流,終將匯入《黃帝內經》的浩瀚江海,滋養後世無數生靈。
    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