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備戰醫械,未雨綢繆

字數:2274   加入書籤

A+A-


    第214章:備戰醫械,未雨綢繆
    晨曦剛漫過部落的木柵欄,軒轅已站在醫廬後的空地上,目光掃過弟子們正在整理的藥草與器械。空氣中彌漫著艾草與黃連混合的微苦氣息,遠處傳來士兵操練的呼喝聲——那聲音比往日更急促,像繃緊的弓弦,預示著山雨欲來。
    “先生,蚩尤部昨夜又襲擾了東邊的哨所。”大弟子捧著一卷竹簡匆匆走來,竹簡上是各部落傳來的軍情,墨跡還帶著潮氣,“哨長說,對方的箭鏃上裹著黑褐色的膏狀物,中箭者傷口紅腫流膿,比尋常箭傷難治得多。”
    軒轅接過竹簡,指尖撫過“黑褐色膏狀物”幾個字,眉峰微蹙。他想起三年前在南方部落見過的一種毒藤,其汁液經暴曬後呈深褐,沾染皮肉便會潰爛不止。“是獸毒,還是植物毒素?”他追問。
    “哨長沒說清,隻說隨行的巫醫用了符咒,反倒讓潰爛更快了。”大弟子的聲音壓得很低,帶著一絲焦慮,“現在各營都在傳,蚩尤部請了‘妖醫’,能用毒物殺人於無形。”
    軒轅將竹簡卷好,塞進腰間的布袋:“不是妖術,是我們對毒物的了解還不夠。去,把醫廬裏所有標著‘毒’字的草藥圖譜都找出來,再備三十副解蛇毒的方子——就算不對症,至少能應急。”
    他轉身走向堆放器械的角落,那裏散落著削好的竹片、熬製膏藥的陶罐,還有弟子們連夜縫製的麻布藥囊。“光有藥不夠,”他拿起一片打磨光滑的竹片,對著晨光查看其韌性,“戰場不比醫廬,傷口不能等,藥材不能挑,我們得讓每樣東西都能‘即拿即用’。”
    “先生是說……像上次給獵手用的夾板那樣?”二弟子眼睛一亮,他還記得軒轅用竹片固定骨折的創舉,那法子比單純敷藥快了整整半月。
    “不止夾板。”軒轅放下竹片,走到陶罐前,用木勺舀起一勺金瘡藥——深棕色的膏體裏混著血竭與鬆香,散著淡淡的溫熱氣息。“這藥膏不錯,但陶罐太沉,士兵帶不動。”他看向正在縫藥囊的女弟子,“阿芷,藥囊的尺寸改小些,分三層:外層放幹淨麻布,中層放止血粉,內層就裝這種膏體,用薄竹片隔開,免得漏出來。”
    阿芷停下針線,拿起麻布比劃:“三層的話,剛好能塞進士兵的箭囊旁邊。可……膏體天熱會化,天冷會硬,怎麽辦?”
    “加蜂蠟。”軒轅不假思索地回答,他想起去年處理蜂群時,蜂蠟遇熱融化、遇冷凝固的特性,“熔蠟時摻進藥膏裏,比例是十份藥配一份蠟,既能防漏,又能讓藥膏在不同溫度下都保持軟硬度適中。”他邊說邊取來一小塊蜂蠟,扔進陶罐,“現在就試,我要看到成品。”
    弟子們立刻忙碌起來,搗碎草藥的砰砰聲、熔蠟的滋滋聲、針線穿過麻布的簌簌聲交織在一起,倒比平日多了幾分緊張的默契。軒轅則拿起幾枚銀針,用細麻繩將其串起,再固定在一塊巴掌大的木板上——木板邊緣刻著凹槽,剛好能卡住麻繩,防止銀針在奔跑中晃動折斷。
    “先生,您這是……”三弟子好奇地湊過來,他負責記錄醫案,對這些“動手活”總是慢半拍。
    “銀針是救命的,不能丟,也不能髒。”軒轅用布擦拭著銀針,針尖在晨光下閃著亮,“戰場塵土多,木板背麵我會鑽個小孔,掛在脖子上,貼身帶著最穩妥。”他頓了頓,看向遠處操練的士兵,“你們記住,戰場上,丟一根針可能就意味著一條命沒了。”
    正說著,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部落的斥候翻身下馬,手裏舉著一支染血的箭:“大醫官!西邊巡營中了埋伏,三個弟兄中了毒箭,現在渾身抽搐,眼看就不行了!”
    軒轅心頭一緊,接過箭鏃細看——黑褐色的膏體果然在陽光下泛著油光,湊近聞,有股類似苦杏仁的怪味。“不是藤毒,是礦物毒。”他立刻判斷,這種氣味他在辨識礦石時遇見過,“阿芷,藥囊縫好了嗎?帶十個人,拿上解礦物毒的方子和新做的夾板,跟我走!”
    臨行前,他回頭看了眼醫廬前的空地:那些打磨好的竹片、分裝完畢的藥囊、串在木板上的銀針,像一隊沉默的士兵,正等著他的號令。“剩下的人繼續準備,”他的聲音沉穩有力,“記住,我們多一分準備,前線就少一分傷亡。”
    馬蹄揚起塵土,醫廬的影子漸漸遠了。二弟子望著軒轅的背影,忽然想起昨夜先生在燈下寫的那句話——“醫者戰時,非醫人,乃醫國之命脈也”,此刻才真正明白,那些被打磨得光滑的竹片、被縫補得結實的藥囊裏,裝著的何止是藥材,更是千萬人的生機。
    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