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婦科調治,氣血為要

字數:4610   加入書籤

A+A-


    第216章:婦科調治,氣血為要
    晨曦微露,醫廬的木門剛卸下門閂,就見幾個婦人相互攙扶著站在石階下,為首的是個麵色蠟黃的年輕女子,雙手按著小腹,額頭上沁著細密的冷汗。軒轅剛將藥碾子擺好,聞聲抬頭,目光在幾人臉上一掃,便知是衝著婦科病症來的。
    “都進來吧,坐下慢慢說。”他示意弟子端來溫水,自己則取過脈枕,先走到那年輕女子麵前,“你先來。”
    女子怯生生坐下,將手腕搭在脈枕上,指尖微微發顫。軒轅三指輕按,閉目凝神片刻,又示意她張開嘴看了舌苔,才開口問道:“月信多久沒來了?”
    “快三個月了。”女子聲音細若蚊蚋,臉頰泛起紅暈,“這幾日小腹墜著疼,夜裏總冒冷汗,吃不下東西。”
    “成婚多久了?”軒轅追問。
    “剛滿半年。”
    軒轅點點頭,轉向旁邊的弟子:“記下來,脈沉細而澀,舌淡苔白,是氣血瘀滯,兼有宮寒。此為‘閉經’,因寒凝血瘀,衝任不暢所致。”他頓了頓,對女子道:“你平日是不是總愛吃生冷?經期也不避冷水?”
    女子愣了愣,隨即點頭:“夏天天熱,常吃冰湃的果子,上個月洗衣裳,確實碰了河水。”
    “症結就在這。”軒轅起身取來銀針,在燭火上消了毒,“女子以血為本,衝為血海,任主胞胎,若寒邪侵入,血遇寒則凝,就像江河結了冰,自然流不動了。今日先給你施針,再配幾副藥,日後切不可再貪涼。”
    他讓女子俯臥在榻上,找準“三陰交”穴——在內踝尖上三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指尖按壓時,女子忍不住輕顫:“這裏酸麻得厲害。”
    “酸麻就對了,”軒轅手腕微轉,銀針穩穩刺入,“此穴是足三陰經交匯之處,能調肝、脾、腎,活血化瘀最是管用。”接著,他又在“關元”穴——臍下三寸處施針,“這裏是任脈要穴,能溫補腎陽,散寒通經。”
    兩針入穴,軒轅撚轉片刻,見女子額頭滲出的冷汗漸漸收了,才道:“躺著歇會兒,半個時辰後起針。”
    轉身時,另一位婦人已急不可耐地走上前,她約莫三十多歲,眼眶發黑,眼下有明顯的青影,不等軒轅開口,就抹著眼淚說:“先生,我這月信來得跟淌血似的,都快十天了還沒停,頭暈得站不住,您快救救我。”
    軒轅按上她的脈,隻覺脈象浮而無力,再看她麵色蒼白如紙,嘴唇也沒半點血色,眉頭微蹙:“伸出手來。”
    婦人依言伸手,手掌冰涼,指尖泛白。軒轅指尖在她掌心輕輕一按,留下的指印半天沒消退,心中已有了數:“這是‘崩漏’,氣血大虛之象。最近是不是常熬夜?或是動了氣?”
    “前陣子婆家催著生二胎,我心裏急得慌,夜裏總睡不著,上個月跟當家的吵了一架,月信就亂了。”婦人哽咽著說。
    “怒則傷肝,肝主藏血,肝失疏泄,血就收不住了。”軒轅對弟子解釋,“就像水庫的閘門壞了,水自然嘩嘩往外流。”他取過紙筆,寫下藥方:“當歸五錢,白芍四錢,熟地三錢,阿膠三錢……再加些黃芪、白術補氣,氣能攝血,才能把血止住。”
    寫著藥方,他忽然想起什麽,抬頭問:“你這是頭一回這樣?”
    “不是,前兩年也有過一次,喝了幾副草藥好了,這次比上次厲害得多。”
    “那更得調調底子,”軒轅在藥方後添了一味“仙鶴草”,“這味藥止血又補氣,最適合你這種虛證。煎藥時記得把阿膠烊化了再兌進去,早晚空腹喝,喝上五天再來複診。”
    正說著,門外忽然傳來一陣慌亂的腳步聲,一個漢子抱著個產婦闖了進來,產婦下身染紅了大片被褥,臉色慘白如蠟,氣息微弱得像風中殘燭。漢子聲音都在發抖:“先生!先生!她生完娃第三天,血突然止不住了,您快救救她!”
    軒轅心頭一緊,快步上前,手指探向產婦的鼻息,又摸了摸她的手腕,脈象細弱如絲,幾乎摸不到。他沉聲道:“快抬到裏間榻上!拿最快的火,燒一鍋熱水!”
    弟子們手忙腳亂地照做,軒轅解開產婦的衣襟,見她胸口微微起伏,立即取過銀針,選了“隱白”穴——大腳趾內側,距趾甲角一分處,這是治崩漏的要穴,又在“百會”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點處施針,“百會為諸陽之會,能升陽舉陷,固攝氣血。”
    施針的同時,他對弟子喊:“取‘固衝湯’的方子,加大劑量!黃芪用八錢,白術六錢,煆龍骨、煆牡蠣各五錢,茜草、海螵蛸三錢……快!”
    弟子飛快地抓藥,另一個弟子已將砂鍋架在火上,水很快燒開,藥草下鍋,咕嘟咕嘟地冒著泡,藥香混著水汽彌漫開來。軒轅守在榻邊,不時撚轉銀針,又用指尖輕按產婦的人中,低聲對她說:“撐住,藥馬上就好。”
    產婦眼皮動了動,卻沒力氣睜開,嘴唇翕動著,像是想說什麽,最終隻發出微弱的氣音。漢子在一旁急得直搓手,眼淚劈裏啪啦往下掉:“她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跟娃可怎麽活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半個時辰後,藥熬好了,軒轅讓弟子用紗布濾出藥汁,稍微晾溫,再用小勺一點點往產婦嘴裏喂。第一勺藥汁下去,產婦喉頭動了動,竟咽了下去。軒轅心中一喜:“有救了!”
    連喂了三勺,他再摸脈時,雖仍虛弱,卻比剛才有力了些。又過了一炷香的功夫,產婦下身的出血明顯減少,臉色也漸漸有了一絲血色。漢子見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對著軒轅連連磕頭:“大恩大德!先生真是活菩薩!”
    軒轅扶起他:“產婦剛生產完,氣血本就虧虛,若再動了肝火,或勞累過度,就容易出這種險症。這藥得按時喝,另外,這幾日隻能喝些小米粥、雞蛋羹,萬萬不可吃油膩的東西。”他又寫下一個食療方:“用紅棗、桂圓、山藥煮粥,每日喝一碗,能補氣血。”
    忙完這一陣,日頭已升到半空,醫廬裏的婦人們看著剛才驚心動魄的一幕,對軒轅更是信服。那個患閉經的女子起針後,摸著小腹說:“先生,剛才還墜著疼,現在輕快多了。”
    軒轅笑了笑:“針是通經絡的,藥是補氣血的,二者結合,才能標本兼治。”他取出早已備好的草藥,對眾人說:“女子調經,就像治水,既要疏浚——用活血的藥讓血流通暢,又要滋補——用養血的藥讓水源充足,缺了哪一樣都不行。”
    他拿起一株當歸,指著斷麵說:“你們看,這當歸斷麵有油潤的光澤,氣味清香,既能補血,又能活血,是婦科常用的藥,但得配著白芍用,白芍能柔肝止痛,二者一溫一涼,才不會上火。”又拿起一塊阿膠:“這是驢皮熬的膠,補血最是厲害,就像給幹涸的土地澆水,不過體質濕熱的人不能多吃,容易滯膩。”
    婦人們聽得認真,有個年長些的婦人問:“先生,我家姑娘十三了,月信來得總不準時,時來時不來,是不是也得這麽治?”
    “少女初潮,氣血尚未充盈,月經不準是常事,”軒轅道,“不用急著用藥,讓她多吃些五穀雜糧,別熬夜,少生氣,過兩年自然就規律了。倒是你們這個年紀的,生孩子多了,容易氣血兩虛,平日裏可以多吃些枸杞、桑椹,泡水喝也行,煮粥放一些也行,都是補氣血的好東西。”
    說著,他讓弟子取來紙筆,畫了一張女性經絡簡圖,指著上麵的穴位說:“平日裏沒事,可以按按‘血海’穴——屈膝,在髕骨內上緣上兩寸,按的時候用拇指揉,每次三分鍾,能調經養血;還有‘太衝’穴——足背第一、二蹠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按這個穴能疏肝理氣,脾氣不好的人多按按,對月經有好處。”
    婦人們圍過來看圖,七嘴八舌地問著位置,有個手腳麻利的,當場就按在自己腿上試了試,笑著說:“還真有點酸脹,先生說得沒錯。”
    軒轅看著眾人認真的模樣,心中頗感欣慰。想當年,部落裏的婦人遇到婦科病症,要麽找巫祝跳大神,要麽硬扛著,多少人因此丟了性命。如今,她們能坐在這裏,聽他講醫理、說藥方,懂得用草藥和穴位調理身體,這便是醫道傳承的意義。
    日頭偏西時,婦人們才陸續離開,有的手裏拿著草藥,有的揣著畫好的經絡圖,臉上都帶著安心的笑容。那個患崩漏的婦人,被家人用擔架抬著回去,臨走時,她丈夫又塞給軒轅一包剛摘的野果,說是自家種的,一點心意。
    弟子收拾著醫案,見軒轅望著窗外發怔,輕聲問:“先生,今日治了這麽多婦科病,是不是該把這些經驗專門記下來?”
    軒轅回過神,點了點頭:“嗯,女子的病,看似繁雜,其實都離不開‘氣血’二字。血為陰,氣為陽,陰陽調和,氣血通暢,病自然就少了。”他走到案前,提筆寫下:“女子以血為本,以氣為用,調經之要,在於通補結合,溫清適宜……”
    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夕陽透過窗欞,在他鬢角的白發上鍍上一層金光。醫廬外,晚風拂過藥圃,帶來陣陣草藥的清香,像是在為這傳承不息的醫道,輕輕唱和。
    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