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醫道交流,兼容並蓄
字數:4584 加入書籤
第218章:醫道交流,兼容並蓄
晨曦剛漫過醫廬的木窗,軒轅已站在傳習堂前的空地上。昨夜收到的信箋還攥在手心,邊緣被汗水浸得有些發皺——那是來自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四部的邀約,說要帶各自部落的醫者來聯盟交流醫術。他抬頭望了望天色,雲層薄如蟬翼,風裏帶著草木抽芽的清新氣,心裏那點忐忑漸漸化成了期待。
“先生,東夷的隊伍已經到了寨門口。”大弟子匆匆跑來,麻布衣衫上沾著草屑,顯然是剛去查看過。
軒轅點頭,理了理衣襟:“備好茶水,把西側的曬藥場清出來,那裏寬敞,正好做交流的場地。”他頓了頓,又叮囑,“告訴各部落的醫者,不必拘謹,帶的藥材、器械都盡管展示,咱們不是比高低,是互相添補學問。”
大弟子應著跑開,軒轅緩步走向寨門。遠遠就看見一群人簇擁著幾輛牛車過來,為首的東夷首領皮膚黝黑,顴骨高聳,腰間別著一柄磨得發亮的石砭,見了軒轅便爽朗地大笑:“軒轅大醫官,我把我們部落最會用砭石的老醫者帶來了!他治癰瘡,比用刀割還利落!”
被稱為“老醫者”的是個幹瘦老頭,手裏拄著根刻滿花紋的木杖,杖頭鑲著塊月牙形的砭石。他朝軒轅拱手,聲音沙啞如老樹皮:“久聞大醫官醫術通神,今日特來討教。”
軒轅連忙還禮:“老先生客氣了,我這醫廬裏還有不少難題等著您指點呢。”
說話間,南蠻的隊伍也到了。他們穿著五彩斑斕的麻布裙,背著竹簍,簍裏露出艾草的青白葉子和幾束不知名的藤蔓。為首的女醫者腰上掛著個陶製小爐,走一步就晃出點艾草的暖香,她笑眯眯地說:“我們帶了山上新采的‘過江龍’,治風濕痹痛,比酒搓管用十倍!”
緊接著是西戎的醫者,個個身材魁梧,腰間掛著獸骨製成的藥罐,其中一個絡腮胡大漢拍著胸脯:“我們牧人最懂外傷,去年草原上野牛撞斷了我弟弟的腿,我用鹿骨膏給他糊上,三個月就敢騎馬了!”
最後來的是北狄醫者,他們裹著厚重的皮毛,手裏捧著個木盒,打開一看,裏麵是曬幹的鹿鞭、熊膽,為首的老者神情肅穆:“這些都是大補之物,冬天裏給凍壞了的人吃,比蓋三床被子還暖。”
軒轅把眾人請到曬藥場。場地上早已擺好了長案,案上攤著《百草圖譜》的抄本,旁邊放著銀針、陶罐、夾板,還有剛從藥圃裏采來的新鮮草藥。各部落的醫者圍著案幾坐下,先是互相打量,眼神裏帶著好奇,也藏著幾分不服氣。
東夷的老醫者率先開口,拿起案上一根沾著膿血的布條——那是昨天一個癰瘡患者換下的,他指著上麵的潰膿處說:“這種瘡,在我們那兒,用砭石沿著邊緣劃個十字,把膿擠出來,再敷上蒲公英汁,三天就收口。”他說著從懷裏掏出那塊月牙砭石,在陽光下泛著青灰色的光,“你們用針挑,太慢,還容易留根。”
南蠻的女醫者聽了,笑著搖頭:“老先生,劃十字太痛啦。我們南蠻人遇到這個,就用艾灸圍著瘡根熏,艾火能把毒氣‘趕’出來,病人一點都不遭罪。”她拿起案上的艾草,揉出點絨來,就著帶來的陶爐點燃,一股暖香立刻漫開來,“您看,這煙是往上走的,毒氣也跟著走。”
西戎的絡腮胡大漢湊過來看了看布條,哼了一聲:“這點膿算什麽?去年我給一個被狼咬了的少年治傷,他整條胳膊都腫得像木桶,我把熊油燒化了,混上狼毒草,厚厚敷一層,第二天就消腫了!”他說著從獸骨藥罐裏倒出點暗黃色的膏體,“這就是鹿骨膏,你們摸摸,比你們那什麽軟膏黏糊多了!”
北狄的老者拿起那膏體聞了聞,皺著眉說:“太燥了,我們北地天寒,用這膏體容易裂口子。我們都摻點熊膽粉,又黏又潤,還能防凍傷。”他打開木盒,捏起一點黃色的粉末,“看見沒?這是三九天取的熊膽,曬了七七四十九天,一點腥味都沒有。”
軒轅坐在一旁,聽得認真,時不時在竹簡上記幾筆。見眾人說得熱鬧,他指著案上一個患了“肺癆”的病人的醫案說:“各位看看這個,病人咳嗽帶血,日漸消瘦,用了潤肺的藥也不見好,不知各位有什麽法子?”
北狄老者立刻說:“這是寒氣入肺,得補!給他吃鹿胎膏,早晚一勺,再配著喝羊骨湯,不出一個月,保管他能扛著柴走三裏地!”
南蠻女醫者卻搖頭:“補不得!這是肺裏有熱,越補越旺。我們那兒用‘魚腥草’煮水喝,再配上艾草灸‘肺俞’穴,清熱又化痰。”她從竹簍裏抽出一把帶著腥氣的草葉,葉子邊緣還沾著露水。
西戎的大漢撓撓頭:“我們牧人很少得這個病,要是有,就殺隻剛下崽的母羊,取它的熱血給他灌下去,說是能‘衝’掉肺裏的淤東西。”
東夷老醫者沉思片刻,說:“我們那兒用海蛤殼燒成灰,拌著蜂蜜吃,海蛤殼性涼,能壓得住肺熱。”他從懷裏掏出個小布包,倒出點白花花的粉末,“這就是煆好的蛤殼粉,比石膏還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軒轅把這些方法一一記下,然後指著圖譜上一味叫“獨活”的草藥說:“這味藥治風濕痹痛很管用,但我總覺得力道不夠,不知各位有沒有配伍的法子?”
南蠻女醫者眼睛一亮:“我們給它配‘過江龍’啊!就是我帶來的這藤蔓,獨活走下肢,過江龍通全身,倆放一塊兒煎水,再用藥渣子熱敷,別說腿痛,就是腰彎得像蝦米的,也能直起來!”她從竹簍裏抽出一根帶節的藤蔓,表皮滑溜溜的,像裹了層黏液。
西戎大漢拍著大腿:“我們還加‘麻黃’!風濕是‘風’和‘濕’裹在一塊兒,麻黃能把‘風’趕跑,獨活和過江龍再把‘濕’拖出來,三藥同用,就像三匹馬拉車,力道足得很!”
東夷老醫者補充道:“煎藥的時候,最好扔塊生薑進去,生薑能‘引’著藥往關節裏走,不然藥勁兒都跑皮肉上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從治外傷的藥膏聊到補氣血的藥膳,從針灸的手法爭到采藥的時節。太陽升到頭頂時,曬藥場上已經堆起了一堆新采的草藥、幾副獸骨藥膏、一捆艾草和半筐海蛤殼粉。
午飯是軒轅讓人做的雜糧粥,就著醃野菜。席間,西戎的絡腮胡大漢啃著塊麥餅,含糊不清地說:“軒轅大醫官,說實話,來之前我還覺得我們牧人的法子最管用,現在看來,你們用針能紮醒昏迷的人,南蠻的艾灸能把死瘡熏活,都比我們那套粗法子強。”
東夷老醫者也點頭:“我活了六十年,第一次知道治癰瘡還能用艾灸,回去我得試試。”
南蠻女醫者笑著說:“我也得學學用砭石,上次有個產婦胎盤不下,要是用砭石輕輕刮刮小腹,說不定比揉半天管用。”
北狄老者摸著胡子:“你們的《百草圖譜》太細致了,我們那熊膽的用法,回去也得按你們說的分‘寒熱’來用,不能瞎補。”
軒轅聽著,心裏暖融融的。他起身給眾人添上熱湯,說:“各位看,這就像熬藥,一味藥再厲害,也治不了所有病,多味藥配伍,才能治大病。咱們的醫術也一樣,東夷的砭石、南蠻的艾灸、西戎的外傷藥、北狄的補養方,還有我們的針藥,合在一塊兒,才是能治天下病的‘大方子’。”
眾人都點頭稱是。下午,軒轅帶著弟子們和各部落醫者一起去藥圃辨認草藥,又在傳習堂演示了經絡針刺,東夷老醫者則現場用砭石給那個癰瘡患者做了治療,南蠻女醫者教大家怎麽選艾絨、怎麽拿捏灸火的溫度,西戎大漢演示了鹿骨膏的熬製方法,北狄老者則講解了各種動物髒器的性味和用法。
夕陽西下時,各部落醫者要返程了。他們留下了帶來的草藥、藥膏和炮製方法,也帶走了《百草圖譜》的抄本、針灸的要訣和軒轅整理的醫案。東夷的老醫者握著軒轅的手說:“明年春天,我帶更多年輕人來學,讓他們把這些好法子帶回東夷去。”
南蠻女醫者把那陶製小爐送給了軒轅:“這個給您,艾絨燒起來更勻。”
西戎大漢拍著胸脯:“以後你們聯盟有大戰傷,盡管派人去草原找我,我帶整個部落的醫者來幫忙!”
北狄老者則留下了一張獸皮,上麵畫著各種補藥的采收時辰:“按這個時辰采,藥效才最足。”
送走眾人,軒轅站在曬藥場,看著案上那些來自不同部落的藥材和器械,又看了看弟子們手裏記滿了新方法的竹簡,忍不住笑了。風從藥圃吹過來,帶著艾草、蒲公英和不知名藤蔓的混合香氣,就像此刻他心裏的感受——豐富,溫暖,又充滿了力量。
他對身邊的大弟子說:“把今天記下的方法都整理出來,補到《醫案集》和《百草圖譜》裏去。記住,醫道從來不是哪一個人的學問,是天下醫者一塊兒攢出來的寶貝。”
大弟子用力點頭,捧著竹簡的手微微發抖,眼裏閃著興奮的光。
夜色漸濃,醫廬的燈火一盞盞亮起。軒轅坐在燈下,拿起南蠻女醫者送的陶爐,點燃一把新采的艾草。暖黃的火光跳動著,映在他含笑的臉上,也映在案上那本越變越厚的《黃帝內經》手稿上。他知道,這本書裏,又要添上許多新的智慧了。
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