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雨夜論醫
字數:3352 加入書籤
第247章:雨夜論醫
窗外的雨下得愈發急促,豆大的雨點砸在醫廬的茅草頂上,發出“劈啪”的聲響,像是無數隻手在急促地叩門。風裹挾著濕冷的氣息從窗縫裏鑽進來,吹得油燈的火苗忽明忽暗,將軒轅和弟子的影子在土牆上來回拉扯。
軒轅坐在案前,手裏捧著一卷泛黃的醫書,書頁邊緣已經有些磨損,上麵密密麻麻地寫滿了他平日裏的批注。案上還放著一碗剛沏好的熱茶,氤氳的水汽模糊了他鬢角的白發,卻遮不住他眼中的專注。他的手指在書頁上輕輕滑動,時而停頓,眉頭微蹙,像是在與千年前的醫者對話。
“先生,這麽晚了還不睡啊?”一個溫和的聲音在門口響起,大弟子端著一個陶碗走進來,碗裏是剛溫好的薑湯,帶著淡淡的辛辣香氣。他見軒轅依舊埋首書卷,忍不住放輕了腳步,將陶碗輕輕放在案邊,“夜裏涼,喝點薑湯暖暖身子吧,免得受了風寒。”
軒轅抬起頭,眼中的思索還未完全散去,他看著弟子,臉上露出一絲淺笑:“年紀大了,覺就少了。倒是你們,白日裏跟著我忙前忙後,夜裏該早些歇息才是。”他伸手端過薑湯,指尖觸到陶碗的溫熱,一股暖意順著指尖蔓延到四肢百骸,“今天那個孩子的病,你怎麽看?”
大弟子聞言,臉上的輕鬆淡去幾分,他走到案前,躬身道:“弟子愚鈍,當時隻看出孩子氣息急促,麵色發紫,卻辨不清究竟是何病因。若不是先生當機立斷施針,恐怕……”他說著,聲音裏帶上了幾分後怕。白日裏那孩子的模樣還清晰地印在他腦海裏,小小的身子蜷縮在壯漢懷裏,嘴唇烏紫,呼吸像是破風箱一般斷斷續續,每一次吸氣都帶著細微的抽搐,任誰看了都心頭揪緊。
軒轅喝了一口薑湯,辛辣的暖意從喉嚨滑入腹中,他放下陶碗,目光重新落回醫書:“那孩子得的是‘臍風’,也就是民間說的‘鎖喉風’,多是出生時斷臍不慎,風邪侵入所致。這種病來得急,去得也快,若是處置不當,半個時辰內就可能斷氣。”他的手指在書頁上點了點,那裏畫著一個簡易的人體經絡圖,“你看這裏,‘臍為先天之本,風邪入臍,易竄經絡,阻氣機’,這孩子正是風邪阻塞了肺經與心經,才會氣息不暢,麵色發紫。”
大弟子湊近了些,盯著那經絡圖仔細看,眉頭緊鎖:“先生,弟子還是不太明白,為何您當時選了‘人中’和‘合穀’二穴?按醫書上說,‘臍風’當以驅風通絡為主,若是刺‘風池’‘風門’,會不會更對症?”他一邊說,一邊回憶著平日裏記下的穴位功效,“‘風池’能祛風,‘風門’可宣肺,按道理說……”
“你說的沒錯,‘風池’‘風門’確是祛風宣肺的要穴。”軒轅打斷他,語氣裏帶著讚許,卻又話鋒一轉,“但你忘了,那孩子當時已是氣絕邊緣,氣機閉塞,就像一口被泥土堵住的水井,若不先通其竅,強行祛風,隻會讓氣機更亂。”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推開一條縫隙,冰冷的雨絲立刻飄了進來,打在他的臉上。他指著窗外被風吹得彎折的樹枝,“你看這樹,被狂風壓得快要折斷,若是此時再用力去掰它的枝幹,隻會讓它斷得更快。唯有先順著風勢,輕輕扶它一把,等它穩住了,再慢慢調整。”
大弟子順著他的目光看向窗外,風雨中的樹枝在狂風裏劇烈搖晃,卻始終沒有折斷,仿佛在積蓄著反彈的力量。他若有所思地低下頭:“先生是說,‘人中’穴能開竅醒神,先通其閉塞之氣,‘合穀’穴能疏風解表,輔助散邪,二者結合,先救急,再驅邪?”
“正是這個道理。”軒轅關上窗戶,轉身走回案前,重新拿起醫書,“醫者行醫,就像治水,既要懂得疏通,也要懂得引導。不同的病症,就像不同的河道,有的需要開閘泄洪,有的需要築堤防洪,若是一味用同一種法子,隻會適得其反。”他翻到另一頁,上麵記載著一則關於“臍風”的醫案,“你看這則案例,從前有個醫者,遇一臍風患兒,一味用猛藥祛風,結果患兒抽搐更甚,最終不治。後來另一位醫者,先以針刺‘人中’開竅,再用溫和的草藥祛風,患兒竟轉危為安。這就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道理。”
大弟子接過醫書,逐字逐句地看著,手指在字跡上輕輕摩挲。油燈的光芒照亮了他臉上的困惑與頓悟,他忽然抬起頭,眼中閃著亮光:“先生,弟子明白了!就像戰場上遇到重傷的士兵,若是先忙著清理傷口,而不先止血,隻會讓士兵失血過多而亡。唯有先止血,穩住性命,才能談後續的治療。”
軒轅看著他,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你能舉一反三,很好。醫道與兵法,看似不同,實則相通。都講究審時度勢,隨機應變。”他拿起桌上的銀針,遞給弟子,“你試試,對著這經絡圖,找找‘人中’和‘合穀’的位置,想想當時我施針的角度和深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弟子接過銀針,手微微有些顫抖。白日裏先生施針的畫麵在他腦海裏回放:手指快速定位,銀針以四十五度角斜刺入“人中”穴,深度約二分,撚轉提插片刻,那孩子的身體便微微一顫,臉色開始有了一絲變化。他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對著圖上的穴位比劃起來,一邊比畫一邊念叨:“人中穴在鼻唇溝上三分之一處,刺之可開竅醒神……合穀穴在虎口,第一、二掌骨之間,刺之能疏風解表……”
軒轅在一旁靜靜看著,偶爾出聲指點:“角度再偏一點,‘人中’穴靠近鼻腔,角度太直容易傷及黏膜……深度不夠,‘合穀’穴需刺三分,才能觸及經絡之氣……”雨聲在耳邊呼嘯,師徒二人的對話卻清晰而專注,仿佛這風雨飄搖的夜晚,隻剩下醫道的傳承在靜靜流淌。
不知過了多久,窗外的雨勢漸漸小了,天邊隱隱透出一絲微弱的光亮。大弟子放下銀針,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臉上卻帶著滿足的笑容:“先生,弟子好像摸到些門道了。”
軒轅點點頭,拿起案上的醫書,輕輕合上:“醫道就像這雨夜的路,一步一步走,才能看清前方。今日你能有所悟,便是進益。”他看了一眼窗外,“天快亮了,你先去歇息吧,白日裏還有不少病患等著呢。”
大弟子躬身應是,卻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看著軒轅案上堆疊的醫書,輕聲問:“先生,您……真的不歇歇嗎?”他知道,先生這些日子幾乎夜夜不眠,要麽整理醫案,要麽修訂醫書,鬢角的白發似乎又多了幾分。
軒轅笑了笑,拿起一支筆,在一張空白的竹簡上寫下“臍風急救法”幾個字,語氣平淡卻堅定:“歇不得啊。這些經驗,不趁著還記得清楚的時候寫下來,萬一哪天忘了,就是對後人的不負責任。”他抬頭看向弟子,眼中閃爍著矍鑠的光芒,“醫道之路,從來不是一個人的路,是一代又一代人踩出來的路。我們多走一步,後人就能少走一步彎路。”
大弟子看著先生伏案疾書的背影,油燈的光芒勾勒出他消瘦卻挺拔的輪廓,心中忽然湧起一股暖流。他默默退了出去,輕輕帶上醫廬的門,將風雨與疲憊都擋在了門外。門內,軒轅的筆尖在竹簡上沙沙作響,與窗外漸歇的雨聲交織在一起,譜寫著醫道傳承的序曲。
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