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遊牧醫理,強體禦病

字數:4628   加入書籤

A+A-


    第18章:遊牧醫理,強體禦病
    天剛蒙蒙亮,西陲草原上便已響起牛羊的哞咩聲,混雜著牧民們爽朗的吆喝。軒轅裹緊了身上的羊毛披風,望著遠處氈房升起的嫋嫋炊煙,鼻尖縈繞著一股淡淡的奶香味。昨夜與西陲長老的長談,那些樸實卻蘊含深意的話語,還在他腦海中不斷回響。
    “我們牧民,一輩子跟牛羊打交道,跟草原較勁,身子骨要是不硬朗,別說放好牧,能不能熬過冬天都難說。”長老布滿皺紋的臉在篝火映照下,顯得格外真切,“所以啊,我們不怎麽琢磨著得病了咋治,倒是天天想著,咋能不得病,咋能讓身子骨跟草原上的狼一樣壯實。”
    這話像一顆石子,在軒轅心湖裏激起了層層漣漪。他自幼目睹族人受病痛折磨,後來拜師岐伯,學得的也多是如何辨識病症、調配草藥,總覺得醫者的本分便是“治病救人”。可長老的話卻讓他換了個角度——若是能讓人從根本上強健起來,少生病、不生病,那豈不是比得病後再去救治,更能護佑族人?
    “長老,您說的‘強體’,具體是怎麽做的呢?”軒轅忍不住追問,身子微微前傾,眼中滿是求知的渴望。身旁的弟子趕緊拿起骨筆,在獸皮卷上準備記錄。腳邊的追風似乎也聽懂了主人的專注,原本耷拉著的耳朵微微豎起,警惕地留意著周圍的動靜,卻沒有發出一絲聲響。
    長老笑了,露出嘴裏幾顆被歲月磨得有些斑駁的牙齒,他指了指外麵正在晨光中忙碌的牧民:“你看他們,天不亮就起來,給牛羊喂料、梳毛,然後趕著羊群去水草豐美的地方。一天下來,走路走得腳底板發燙,揮鞭揮得胳膊發酸。這勞作,就是最好的強體法子。”
    軒轅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隻見幾個年輕牧民正扛著巨大的草捆,步伐穩健,臉不紅氣不喘;還有人騎著馬,在羊群外圍奔馳,身姿矯健如鷹。他想起自己部落裏,有些人因為常年待在醫廬附近,少有這般劇烈的勞作,體質確實要弱一些。
    “可要是勞作過度,傷了筋骨咋辦?”弟子忍不住插話,他之前跟著軒轅處理過不少因勞累導致的腰背疼痛,總覺得“過度”並非好事。
    長老聞言,捋了捋下巴上稀疏的胡須,眼神裏帶著幾分讚許:“這後生問得好。勞作要講個度,就像放羊,不能讓它們一下子吃太飽,也不能讓它們餓著。我們牧民幹活,累了就歇,渴了就喝羊奶,餓了就啃肉幹,從不硬撐。你看草原上的馬,天天跑,可要是真累了,你再抽鞭子它也不動,這是天生的道理。”
    軒轅點點頭,心裏漸漸明朗。這不就和岐伯講的“陰陽平衡”暗合嗎?勞作能生陽,休息能養陰,陰陽調和,身體自然康健。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因為常年采藥、研藥,指腹上布滿了厚繭,可比起這些牧民的手掌,還是顯得細嫩了些。
    “除了勞作,飲食上也有講究吧?”軒轅又問,他注意到牧民的食物多是羊肉、羊奶、奶酪這些,少有五穀雜糧。
    “那是自然!”長老拍了拍大腿,聲音洪亮起來,“羊肉暖身子,羊奶養精神,奶酪扛餓。就說這羊肉,冬天吃了,在雪地裏跑一天都不覺得冷;夏天天熱,我們就多吃點酸奶,解膩又敗火。啥時候吃啥,老天爺早就安排好了。”他指著遠處正在啃食青草的羊群,“你看它們,春天吃嫩草,秋天吃籽實,從不亂吃東西,所以長得壯。人也一樣,順著時節吃東西,錯不了。”
    軒轅讓弟子把“順時飲食”幾個字重點標注出來。他想起在南疆時,當地人夏天多吃苦寒的野菜解暑;在東方海濱,漁人常吃海產補充鹽分。看來不管是哪個部落,飲食都和當地的氣候、物產緊密相連,這或許就是“因地製宜”的另一種體現。
    這時,一個牧民牽著幾匹駿馬從旁邊經過,馬匹皮毛油亮,眼神炯炯有神。長老指著其中一匹棗紅色的馬說:“這馬,每天要遛,要給它刷毛,要檢查它的蹄子。就像人,要洗澡,要剪指甲,要時常活動活動筋骨。”他轉向軒轅,“你們醫者管這叫啥?養生?”
    “正是養生!”軒轅心中一動,“長老,您說的這些,其實就是養生之道啊。岐伯曾教導我們‘不治已病治未病’,意思就是在疾病還沒發生的時候就做好預防,您和族人的做法,正是在踐行這個道理。”
    長老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原來這叫‘治未病’!我們不懂啥大道理,就知道這麽活著,少受罪。你們讀書人就是厲害,能把這些事兒說出道道來。”
    軒轅卻沒有笑,他望著遼闊的草原,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共鳴。這些牧民雖然不懂複雜的醫理,卻在與自然的相處中,摸索出了最樸素也最有效的生存智慧。他們以勞作強筋骨,以飲食調陰陽,以順應自然來規避風險,這比任何精妙的藥方都更能守護生命。
    “長老,您的話讓我茅塞頓開。”軒轅站起身,對著長老深深一揖,“醫者不僅要會治病,更要教會族人如何不生病。您和族人的養生之法,我要好好記下來,傳給更多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長老連忙扶起他:“可別這麽客氣。你們能把這些法子傳出去,讓更多人少受苦,是好事啊。”他想了想,又補充道,“對了,我們部落的孩子,從小就跟著大人騎馬、摔跤,摔疼了哭一會兒,爬起來繼續玩。你看他們,哪有那麽多嬌氣病?”
    軒轅看向不遠處,幾個半大的孩子正在草地上摔跤,你拉我拽,笑聲清脆。有個孩子不小心摔在地上,咧了咧嘴,立刻爬起來撲向同伴,臉上根本看不到怯懦。他想起自己部落裏的孩子,有些因為家長過分嗬護,稍微受點風寒就生病。或許,適當的磨礪,也是強體的一部分。
    “還有啊,”長老像是想起了什麽,指著天上的太陽,“我們牧民看太陽起居,太陽出來就幹活,太陽落山就休息。不像有些部落,晚上還點燈熬夜。人跟太陽走,準沒錯。”
    “順應天時。”軒轅在心裏默念,這又是一個重要的養生要點。他讓弟子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適度勞作”“順時飲食”“磨礪筋骨”“順應天時”這些要點一一記錄下來,打算回去後好好整理,納入自己正在編撰的養生篇中。
    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升到了半空,草原上的溫度漸漸升高。長老邀請軒轅去他的氈房喝新釀的馬奶酒,軒轅欣然應允。走進氈房,一股溫暖的氣息撲麵而來,地上鋪著厚厚的羊毛氈,牆角堆放著風幹的羊肉和奶酪。
    落座後,長老的妻子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馬奶酒,酒色乳白,散發著淡淡的酒香和奶香。軒轅接過碗,抿了一口,口感醇厚,帶著一絲微酸,入喉後腹中漸漸升起一股暖意。
    “這馬奶酒,冬天喝能驅寒,平時喝一點,能活血。”長老也端起一碗,“但也不能多喝,喝多了傷身子,就像好草吃多了也會撐壞肚子。”
    軒轅笑著點頭,他發現牧民們對“度”的把握格外精準,無論是勞作、飲食還是飲酒,都講究恰到好處,這或許就是他們能在嚴酷的草原環境中生存並保持康健的關鍵。
    席間,他又向長老請教了一些關於遊牧民族常見疾病的防治方法。長老告訴他,牧民們偶爾也會受傷或生病,但他們很少依賴草藥,更多的是靠自身的恢複力。比如受了外傷,就用幹淨的羊毛包紮,讓傷口自然愈合;感冒了,就喝上一碗熱羊肉湯,蓋上厚氈子發一身汗,往往就好了。
    “當然,要是碰上厲害的疫病,還是得靠你們醫者。”長老坦誠道,“我們的法子,管些小病小痛還行,真遇上大麻煩,還得你們那些草藥和銀針。”
    軒轅聽了,心中既有對牧民生存智慧的敬佩,也更明確了醫者的責任。牧民們的強體之法能預防很多疾病,但一旦疾病發生,還是需要係統的醫療知識來救治。預防與治療相結合,才能真正守護族人的健康。
    離開長老的氈房時,太陽已經西斜,草原被染成了一片金黃。軒轅牽著追風,走在回家的路上,腦海中不斷梳理著今日的收獲。他決定,回去後要把遊牧民族的養生之道好好整理,與岐伯所授的醫理相結合,形成一套更完善的健康理念。
    他低頭看了看腳邊的追風,這隻從幼狼長成的夥伴,皮毛在夕陽下泛著光澤,眼神依舊銳利。這些年跟著他東奔西走,風餐露宿,卻從未生過病,或許正是因為順應了自然的生存法則。
    “追風,你看,這草原上的智慧,和山林裏的、海濱的、南疆的,其實都是一個理兒。”軒轅輕聲說,像是在對追風說,又像是在對自己說,“都是要順著自然走,讓身子骨跟上天地的節奏。”
    追風似乎聽懂了,用腦袋蹭了蹭他的手心,發出一聲低低的嗚咽。
    回到自己暫住的氈房,軒轅立刻讓弟子把今天的記錄拿過來,他要趁著記憶清晰,把這些寶貴的經驗整理好。燭光下,他握著骨筆,在獸皮卷上一筆一劃地寫著,每一個字都凝聚著他的思考和感悟。
    他知道,這些從草原上學來的智慧,將會成為他醫學體係中重要的一部分。未來,他要把這些知識傳授給更多人,讓大家既懂得如何治病,更懂得如何不生病,讓每個人都能像草原上的牧民一樣,擁有強健的體魄,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夜色漸深,草原上的風帶著涼意吹過氈房,軒轅卻絲毫沒有察覺。他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充實和堅定。他知道,自己的周遊之路還未結束,還有更多的智慧等著他去發現,去總結,去傳承。
    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