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西陲外傷,五行補養

字數:4258   加入書籤

A+A-


    第59章:西陲外傷,五行補養
    西陲的風總帶著沙礫的粗糲,刮在臉上像細針在紮。軒轅牽著追風剛走進牧民聚居的帳篷區,就聽見一陣壓抑的哭喊聲,混著牲畜的嘶鳴,在遼闊的草原上格外刺耳。他加快腳步,撥開圍攏的人群,隻見帳篷前的氈毯上,躺著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左腿以粗布草草裹著,滲出的血漬已凝成暗紅的硬塊,褲管下隱約能看到不自然的扭曲。
    “是巴特爾家的小子,”旁邊一個絡腮胡牧民見軒轅來了,忙讓出位置,聲音裏帶著急惶,“剛才跟狼群對峙,從馬背上摔下來,被石頭硌了腿,動一下就喊疼,怕是骨頭斷了!”
    軒轅蹲下身,示意少年放鬆,手指輕輕按在腫脹的腿側。指尖傳來的觸感讓他心頭一沉——脛骨的位置有明顯的凹陷,挪動時能感覺到骨頭摩擦的澀滯。他抬頭看向少年煞白的臉,額頭上布滿冷汗,嘴唇咬得發紫,卻仍強撐著不發出痛呼。“別怕,”軒轅的聲音放得柔和,像草原上的月光,能安撫躁動的心,“我先看看傷處。”
    隨行的弟子迅速解開少年腿上的粗布,傷口頓時暴露出來:一道寸長的口子翻著皮肉,周圍的皮膚腫得像發麵的饃饃,青紫色的瘀斑從腳踝蔓延到膝蓋。西陲的老醫者蹲在一旁,手裏攥著塊燒過的羊骨,正準備按老法子敷上去。“先生來得正好,”老醫者眼裏閃過一絲鬆快,“這孩子骨頭錯位了,我正想先固定住。”
    軒轅擺擺手,先取來幹淨的麻布蘸了溫水,一點點擦拭傷口周圍的汙漬。少年疼得渾身發抖,雙手緊緊抓著氈毯,指節都泛了白。“忍著點,”軒轅一邊擦一邊輕聲問,“摔下來的時候,是不是先左腿著地?”少年咬著牙點頭,額角的青筋突突直跳。
    “骨頭斷成了兩截,還錯開了位。”軒轅摸出隨身攜帶的小骨針,在火上烤了烤,“必須先把骨頭推回原位,會很疼,你要是忍不住就喊出來。”少年用力閉了閉眼,再睜開時眼裏帶著股倔勁:“我是草原的兒子,不怕疼!”
    軒轅不再多言,左手按住少年膝蓋上方穩住肢體,右手拇指抵在骨折處,忽然發力一推。隻聽“哢”的一聲輕響,少年悶哼一聲,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滾進衣領。“好了,”軒轅迅速取過兩根削得筆直的楊樹枝,用麻布纏在腿兩側固定,“這樣骨頭就不會再錯開了。”
    老醫者在一旁看得仔細,見軒轅固定的位置比自己平時選的更靠近關節,忍不住問:“先生,這樹枝為何不綁得再靠下些?”軒轅指了指少年的膝蓋:“脛骨骨折,最怕膝蓋活動牽連傷處,綁在這裏能限製關節動,好得更快。”他又取出從南疆帶來的三七粉,撒在傷口上,“這藥能止血消腫,比燒羊骨管用。”
    包紮妥當,少年的臉色緩和了些,卻仍有氣無力。他母親端來一碗渾濁的肉湯,想喂他喝,少年卻搖搖頭,嘴唇幹裂得厲害。“他現在氣血虧,光喝肉湯不行。”軒轅想起西陲牧民常用動物髒器補身的法子,又結合自己剛悟透的五行之道,心裏漸漸有了主意。
    回到臨時搭建的醫帳,軒轅翻出帶來的草藥,對弟子道:“西陲外傷多,從前隻知用燙烙止血、羊毛保暖,卻不知傷後補養更重要。你還記得五行裏‘腎主骨、脾生肌’的道理嗎?”弟子點頭,指著案上的藥材:“腎屬水,脾屬土,是不是該用對應性味的藥?”
    “不光是藥,飲食更關鍵。”軒轅拿起一塊曬幹的黑豆,“黑豆色黑入腎,能補先天之精,骨頭生長全靠腎精滋養。還有山藥,味甘性平,入脾經,能健脾益氣,促進肌肉愈合。”他又想起牧民宰羊時留下的羊骨,“再用羊骨熬湯,骨髓能填精益髓,正好助腎水。”
    正說著,巴特爾掀簾進來,手裏捧著塊血淋淋的東西,一股腥氣頓時彌漫開來。“先生,這是剛宰的羊腰子,按我們的規矩,給孩子補補腰。”軒轅看著那溫熱的羊腰,忽然想起五行中“以形補形”的說法——羊腰形似人腎,性溫味鹹,確實能補腎。他接過羊腰笑道:“這個好,正好能用上。”
    當天傍晚,軒轅讓少年母親按他說的法子燉湯:黑豆提前泡軟,與砸碎的羊骨同煮,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快熟時加入切成塊的山藥和羊腰,最後撒上少許鹽。不多時,帳篷裏就飄出濃鬱的香氣,原本萎靡的少年聞到香味,喉結忍不住動了動。
    喂少年喝下第一碗湯時,他起初有些抗拒那股腥氣,但喝了兩口就停不下來,連帶著肉也吃了不少。軒轅坐在一旁觀察,見他喝完湯後臉色紅潤了些,呼吸也平穩了,心裏暗暗點頭。老醫者湊過來問:“先生,這湯真能讓骨頭長得快?”
    “試試便知。”軒轅取出紙筆,“我每日記錄他的恢複情況,比如腫脹消了多少,能不能輕微活動。”他又寫下醫囑:每日喝兩次黑豆羊骨湯,早晚各吃一勺山藥泥,同時用接骨木煮水外洗傷處——接骨木性溫,能活血通絡,助氣血運行到傷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下來的日子,軒轅每天都去看少年。第三天,腫脹消了大半,瘀斑變成了淡青色;第五天,少年說腿不那麽疼了,能試著抬抬腿;第七天,解開麻布檢查,傷口已經結痂,按上去雖還有些痛,但骨頭的位置很穩。老醫者摸著少年的腿,眼裏滿是驚奇:“往年這樣的傷,至少要躺一個月才能消腫,這才七天就好成這樣,先生的法子太神了!”
    少年母親更是感激,送來一張親手織的羊毛毯,上麵繡著奔跑的駿馬。“先生,孩子今天能拄著拐杖走兩步了,以前我家那口子摔斷腿,躺了三個月才好,還留下走路瘸的毛病。”軒轅撫摸著柔軟的羊毛,忽然想起剛到西陲時,見牧民處理外傷隻重止血固定,卻不知後續補養,難怪很多人恢複後會留後遺症。
    他召集西陲的醫者,在草原上的空地上開起了醫課。夕陽把每個人的影子拉得很長,軒轅指著地上畫的五行圖講解:“骨頭屬腎水,肌肉屬脾土,外傷看似是皮肉骨頭的事,其實跟脾腎關係最大。就像種莊稼,不光要鬆土處理傷口),還要施肥澆水補養脾腎),莊稼才能長得好。”
    他讓弟子演示如何配伍補養的藥材:當歸補血活血,配合黑豆補腎,山藥健脾,再加少許紅花通絡。“這幾味藥配在一起,就像一隊士兵,當歸是先鋒,打通氣血通道;黑豆和山藥是糧草官,補充能量;紅花是傳令兵,引導藥力到傷處。”
    老醫者聽得入了迷,忽然問:“那不同的傷,補法也不一樣?比如傷到肌肉和傷到骨頭,用藥該有區別?”軒轅點頭,指著遠處放牧的羊群:“就像羊腿受了傷,要是皮肉破了,多補脾土;要是骨頭斷了,重點補腎水。但脾土能生腎水,兩者又要兼顧,不能偏廢。”
    說話間,有個牧民牽著馬跑來,馬鞍上坐著個漢子,胳膊上纏著厚厚的麻布,血漬已經透了出來。“先生,他被熊拍了一下,胳膊肌肉撕裂了!”軒轅上前查看,見傷口雖深,但骨頭沒斷。他讓弟子取來山藥和黃芪,對漢子道:“你這傷在肌肉,要多補脾土,我給你開個方子。”
    黃芪味甘性溫,入脾經,能益氣固表,正好助肌肉生長。軒轅讓他用黃芪燉雞湯,配合外用的三七粉。“脾主肌肉,你這傷就像土地龜裂,黃芪和山藥能像雨水一樣滋潤土地,讓肌肉重新長起來。”漢子似懂非懂,但見少年恢複得那麽快,便按著軒轅說的做了。
    半個月後,摔斷腿的少年已經能丟掉拐杖慢慢走了,雖然還不能跑,但比起同齡人的恢複速度,已經快了一倍。而那個肌肉撕裂的漢子,傷口也愈合得很好,結痂脫落處長出了新的嫩肉。消息傳開,牧民們紛紛來找軒轅請教補養的法子,連鄰近部落的人都牽著牛羊來求藥。
    巴特爾特意殺了頭肥羊,宴請軒轅。篝火旁,烤肉的香氣混著酒香飄向遠方,老醫者舉著酒碗敬軒轅:“先生不光教會我們治傷,還讓我們知道為啥這麽治。以前隻知其然,現在知其所以然,這才是真本事!”
    軒轅喝了口酒,望著天上的圓月,忽然想起岐伯曾說“醫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西陲的外傷治療,正是“中知人事”的體現——結合牧民的生活習慣,用他們熟悉的羊骨、羊腰,再融入五行補養的道理,才能讓他們信服。
    少年拄著木杖走到軒轅麵前,深深鞠了一躬:“先生,等我好了,想跟您學醫術,不光會騎馬射箭,還能救族人。”軒轅看著他眼裏的光,像草原上的星星,忽然覺得這趟西陲之行,收獲的不隻是醫理,還有傳承的希望。
    他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好啊,等你傷完全好了,就跟我學。記住,治傷不光要接好骨頭、縫好皮肉,更要懂得怎麽補養,讓傷者不僅能好,還要好得徹底,這才是醫者的本分。”
    夜風漸涼,篝火劈啪作響,映著每個人臉上的笑意。軒轅知道,五行補養的道理,就像這篝火,能照亮西陲牧民的療傷之路,而他要做的,就是把這火種傳得更遠。
    想知道軒轅後麵會發現什麽?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曉。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