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五行配伍,方劑雛形

字數:3327   加入書籤

A+A-


    第64章:五行配伍,方劑雛形
    晨露剛漫過藥圃的石階,軒轅已蹲在田埂邊 third 日了。他指尖撚著株半枯的柴胡,葉片邊緣蜷成焦黃色,像被昨夜的秋風抽幹了精氣。不遠處,岐伯正將新采的當歸捆成小束,根莖斷麵滲出的油潤汁液在晨光裏泛著琥珀色。
    “這柴胡若單用,疏肝之力雖猛,卻總帶三分燥烈。”軒轅忽然開口,聲音驚飛了草葉上的露水,“前日那個肝鬱頭痛的婦人,服後雖不再脅肋脹悶,卻添了口幹舌燥的毛病。”
    岐伯直起身,腰間的藥簍晃出半片黃芩的影子。“先生是說,草木也如人般,需得相互扶持?”他記得去年深秋,部落裏兩個獵戶爭執動了手,本是各有過錯,直到族長讓兩人同去修補被風雪壓塌的籬笆,朝夕相處間倒消了嫌隙。
    軒轅沒接話,隻將柴胡放進竹籃,又摘了顆飽滿的茯苓。這茯苓是昨日從鬆林裏挖的,菌核沉甸甸的,掰開時斷麵雪白,帶著鬆木的清苦氣。“你看這茯苓,生在鬆根下,得水土之精,性子沉穩。肝鬱之人多是木氣過盛,克伐脾土,就像狂風折了禾苗——”他忽然頓住,目光落在藥圃角落那片被暴雨衝倒的豆苗上,豆莖歪歪斜斜地壓在泥土裏,倒讓旁邊的芥菜長得越發青翠。
    “木克土……”岐伯喃喃道,忽然明白過來,“柴胡疏肝是助木氣舒展,可木氣太盛,反倒傷了脾。若加茯苓健脾,豈不就像給禾苗搭起支架?”
    軒轅眼中亮起光,像暗夜篝火忽然躥高了火苗。他轉身往石洞走去,竹籃裏的藥材碰撞著發出細碎的聲響。石洞內,幾張獸皮鋪在地上,上麵攤著近來的醫案,最上麵那張記著個孩童的病情:高熱不退,口唇幹裂,夜裏總蹬被子,小手燙得像揣了炭火。
    “這孩子是心火過旺。”軒轅指著醫案上的字跡,“單用黃連清心火,三日前試過,雖退了些熱,卻變得嗜睡,奶也吃得少了。”他從陶罐裏倒出幾粒黃連,暗黃色的顆粒帶著刺鼻的苦氣,“就像燒得太旺的火堆,一味潑冷水,倒把火星也澆滅了。”
    岐伯想起自家灶膛,若火勢太猛,母親總會撒把穀糠,既能減火,又能讓餘溫慢慢煨著。“那……要不要加些補土的藥?”他想起軒轅常說的“火生土”,心屬火,脾屬土,補土或許能助火氣得宜。
    “甘草如何?”軒轅從藥架上取下一束甘草,根莖粗壯,斷麵泛著蜜糖般的光澤。去年在渭水邊,他見牧人給病弱的牛羊喂甘草汁,說是能讓牲口慢慢添膘。“甘草味甘,能補脾氣,又能調和藥性。就像給猛火添些濕柴,既能減燥,又不失溫煦。”
    正說著,洞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是東邊聚落的巫祝,懷裏抱著個裹著麻布的孩子,孩子的小臉憋得通紅,呼吸時胸口起伏得厲害,像個漏了氣的皮囊。“軒轅先生!這孩子從昨日起就咳得厲害,嗓子裏像有痰堵著,咋也咳不出來!”巫祝的聲音帶著哭腔,麻布上還沾著孩子嘔吐的奶漬。
    軒轅伸手探了探孩子的額頭,不燙,再摸脈,脈象浮而急促。他掀開孩子的衣襟,胸口隨呼吸起伏時,能看到細細的青筋。“這是風寒束肺,肺氣被鬱住了。”他轉身從藥簍裏抓出把麻黃,莖稈帶著灰白色的細毛,“麻黃能宣肺散寒,像扇被卡住的門,得用些力氣推開。”
    岐伯卻皺起眉:“可麻黃性烈,這孩子才剛滿周歲,怕是受不住。”他記得上月用麻黃治一個壯年獵戶的風寒,那人汗出如雨,病是好了,卻軟癱了兩日才緩過勁來。
    軒轅的目光掃過藥架,落在塊半大的石膏上。這石膏是從南山崖壁上鑿來的,敲碎時像冰碴子,放進水裏能讓溫水瞬間變涼。“加石膏如何?”他拿起一塊,對著光看,石膏的斷麵在晨光裏泛著清冷的光,“麻黃散寒是驅邪,石膏清熱是防過燥,就像冬日烤火,總得離些距離,才不致被火星燙著。”
    他又取了把杏仁,是前幾日從杏林摘的,果仁飽滿,帶著淡淡的苦香。“杏仁能潤肺止咳,助麻黃宣肺之力。”最後,他抓起幾片甘草,“再用甘草調和,既能護著脾胃,又能讓這幾味藥性子平和些。”
    岐伯在石臼裏搗藥時,聽著孩子漸漸平穩的呼吸聲,忽然覺得這些草木像是活了過來。麻黃像個勇猛的武士在前開路,杏仁如靈巧的信使傳遞指令,石膏似冷靜的謀士壓製躁動,甘草則像寬厚的長者調和眾人。石臼裏的藥末漸漸變成淺棕色,混雜著苦、辛、甘、寒的氣息,竟生出一種奇異的和諧。
    孩子服藥半盞茶後,忽然咳出一口濃痰,緊接著打了個噴嚏,小臉漸漸舒展了。巫祝喜極而泣,要留下帶來的野豬肉,卻被軒轅擺手謝絕了。“你看,”他等巫祝走遠,對岐伯道,“單味藥就像孤勇的鬥士,縱有一身武藝,也難敵千軍萬馬。可若按五行生克配伍,就成了列陣的軍隊,各司其職,方能旗開得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蹲下身,在地上用石子畫出個五行圖:木位寫著柴胡、當歸、茯苓,火位寫著黃連、麥冬、甘草,土位、金位、水位也漸漸填滿了字跡。石子劃過地麵的沙沙聲,像春雨落在田壟上,催生著新的生機。
    “這法子若能推廣開來……”岐伯望著地上的圖,忽然覺得眼前的石洞變得狹小了,仿佛能看到四方醫者捧著藥材配伍的樣子,看到部落裏的人們不再為雜病愁眉苦臉。
    軒轅卻撿起塊石子,在火位的黃連旁重重畫了個圈。“隻是這配伍的分寸,還得細細琢磨。”他想起昨日那個心悸的老者,用了黃連配麥冬,本是想清心火、養心陰,卻因麥冬用多了,反倒讓老人覺得腹中冷脹,“就像調弦,鬆一分則音散,緊一分則弦斷。”
    暮色漫進石洞時,他們已配出五組藥材,每組都用麻繩捆著,掛在洞壁的木釘上。風從洞口溜進來,吹動藥材發出細微的聲響,像是誰在低聲訴說著什麽。軒轅望著那些搖曳的藥束,忽然覺得它們像是一串串等待奏響的音符,隻待尋到最合適的韻律,便能唱出治愈病痛的歌謠。
    隻是,當他伸手去夠那束治肝病的藥材時,指尖剛觸到當歸的根莖,洞外忽然傳來一陣喧嘩。是西邊聚落的人,他們抬著個擔架,擔架上的人蓋著厚厚的獸皮,卻仍能聽到壓抑的呻吟聲。
    “是蠱毒……”為首的漢子聲音發顫,“村裏已經倒下三個了,渾身腫脹,皮肉下像有蟲子在爬……”
    軒轅的手僵在半空,目光落在那束柴胡當歸上。他忽然意識到,眼前這些配伍的方劑,或許隻是醫道長河裏的第一朵浪花。當更凶險的疾病襲來時,這些按五行配伍的草木,真的能抵擋得住嗎?
    洞口的風忽然變大了,吹得洞壁上的藥材劇烈搖晃,發出細碎的碰撞聲,像是在應答,又像是在發出無聲的詰問。
    且看下章分解。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