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73集:東夷砭石初相逢
字數:3803 加入書籤
第73集:東夷砭石初相逢
海風帶著鹹腥氣撲在臉上時,軒轅正蹲在東海之濱的礁石旁,指尖摩挲著一塊被海浪打磨得溫潤的青石。三日前他辭別岐下,一路向東,越靠近大海,空氣裏的潮氣便越重,連腳下的泥土都帶著黏膩的濕意,與渭水河畔的幹爽截然不同。
“咳咳……”
不遠處傳來的咳嗽聲拽回了他的思緒。那是個約莫十五六歲的少年,褲腿卷到膝蓋,露出小腿上一道猙獰的傷口——皮肉外翻著,滲著暗紅的血,邊緣已經泛出不健康的青紫色。少年咬著牙,額頭上滾下豆大的汗珠,身旁一個須發斑白的老者正蹲在他麵前,手裏攥著一塊形狀古怪的石頭。
那石頭比手掌略小,一端尖銳如錐,另一端卻磨得圓潤,表麵布滿細密的紋路,像是被人用手指反複摩挲過千百遍。老者的手指黝黑粗糙,指節突出,握著石頭的樣子卻異常穩當,他先用嘴對著少年的傷口吹了吹,又從腰間的布袋裏掏出些灰褐色的粉末撒上去,少年疼得悶哼一聲,額頭抵在礁石上,後背繃得像張拉滿的弓。
軒轅看得心頭一緊。他在岐下見過不少外傷,岐伯常用草藥搗碎了敷上,再用麻布裹緊,說這樣能“斂瘡生肌”。可這老者用的不是草藥,竟是塊石頭。他正想上前詢問,卻見老者舉起石頭,對著傷口旁一寸許的地方輕輕按了按,隨即用那尖銳的一端快速點刺了幾下。
“嘶——”少年倒吸一口涼氣,可原本緊蹙的眉頭竟緩緩舒展了些,連咳嗽都輕了幾分。
“阿公,好像……不那麽脹了?”少年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沙啞。
老者渾濁的眼睛裏閃過一絲笑意,用袖口擦了擦少年額上的汗:“這‘砭石’本就是海裏的精怪,專能吸走淤在皮肉裏的惡氣。你昨日礁石上撞了,氣淤在裏頭,不刺開個小口讓它跑出來,再好的藥粉也壓不住。”
軒轅聽得心頭劇震。氣?淤氣?他想起岐伯常說“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可從未想過,除了草藥,竟有石頭能通淤散氣。他忍不住站起身,腳步踩在礁石間的水窪裏,發出“啪嗒”一聲輕響。
老者猛地回頭,警惕地眯起眼睛:“你是何人?”
“晚輩軒轅,自西而來,路過此地,見老丈施術奇特,心生敬佩,特來請教。”軒轅拱手作揖,語氣裏滿是誠懇。他身上的麻布衣衫早已被海風打濕,頭發也亂糟糟地貼在額前,可那雙眼睛亮得驚人,像藏著星辰。
老者上下打量他一番,見他雖風塵仆仆,眼神卻清澈坦蕩,便鬆了些戒心:“我是這東夷部落的巫醫,姓風。你說的‘術’,不過是我們祖上傳下來的砭石療法,算不得什麽奇特。”
“老丈說笑了。”軒轅蹲下身,目光落在那塊砭石上,“晚輩在西地見外傷,多用草藥外敷,從未見過以石通淤。方才見少年傷痛立減,想必這砭石的用法大有講究?”
風巫醫見他懂些醫理,語氣更緩和了些:“這砭石得是海裏沉了百年的青石,經海浪衝刷夠了年頭,才能吸得住惡氣。至於用法,得先摸準‘氣脈’——你看這裏。”他用指尖點了點少年傷口上方的皮膚,“這裏摸上去發硬,便是氣淤住了,砭石尖的一頭要對著這兒,輕了沒用,重了傷皮肉,得像海邊的浪頭似的,一下是一下,透著股巧勁。”
軒轅聽得入了迷,伸手想去碰碰砭石,又怕唐突,手在半空中停住了。風巫醫看在眼裏,把砭石遞給他:“你摸摸看,這石頭涼絲絲的,貼在皮膚上,能鎮住火氣。”
砭石入手果然冰涼,像是握著一塊浸在海水中的玉,表麵的紋路摩挲著掌心,竟有種奇異的安心感。軒轅學著風巫醫的樣子,輕輕按在自己的手腕上,隻覺一股涼意順著皮膚滲進去,連旅途的疲憊都消散了幾分。
“晚輩鬥膽,想試試可以嗎?”軒轅抬頭看向風巫醫,眼裏滿是期待。
風巫醫看了看少年,少年點點頭:“阿公,讓他試試吧,我現在好多了。”
得到應允,軒轅深吸一口氣,學著風巫醫的樣子,用砭石圓潤的一端在少年傷口旁探了探。他記得岐伯教過“按脈知虛實”,便試著用指尖先按壓,果然摸到一處皮下微微發硬的地方。他屏住呼吸,將砭石尖的一端對準那裏,心裏默念著“像海浪似的巧勁”,輕輕點了下去。
“哎喲!”少年痛呼一聲,傷口旁竟滲出了一小珠血珠,顏色比傷口裏的血要暗沉些。
“你這勁太死了!”風巫醫連忙接過砭石,“哪能像砸礁石似的硬來?氣是活的,你得順著它走,就像你在河邊走路,得跟著水流的方向,不然要摔跤的。”他重新拿起砭石,手腕輕輕一抖,那尖銳的一端在少年皮膚上點了三下,動作快得幾乎看不清,少年卻隻皺了下眉,沒再喊痛。
軒轅臉上一陣發燙。他原以為懂些醫理便能觸類旁通,此刻才知自己太過魯莽。那看似簡單的點刺,藏著對“氣”的感知,對力度的拿捏,甚至對患者忍痛程度的體諒——這些哪是一時半會兒能學會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晚輩孟浪了。”軒轅低下頭,聲音裏帶著歉意。
風巫醫卻擺了擺手:“你這孩子,眼神裏有股子認真勁兒,不像那些毛躁的後生。想學好砭石,得先懂‘敬’——敬這石頭,敬這氣脈,更敬你手裏的病人。”他用布巾擦了擦砭石,小心翼翼地揣回腰間的布袋,“我們東夷人靠海吃海,常年跟礁石打交道,磕磕碰碰是常事。早先也隻用草藥,可有些傷,草藥滲不進去,氣淤在裏頭,越腫越大,後來有個老祖宗夢見海神遞給他一塊青石,說‘淤則通之’,這才有了砭石療法。”
軒轅望著翻湧的海浪,浪花拍在礁石上,碎成萬千玉屑,又退回去,周而複始。他忽然想起岐伯說過“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原來不僅是水,氣也是一樣,堵住了就得通,隻是通的法子,因時因地而不同。西地多草木,便用草藥的“氣”去調和;東夷靠海,便借砭石的“性”去疏導。
“老丈,”軒轅轉過身,眼神裏多了些明悟,“這砭石除了治外傷,還能治別的病嗎?”
風巫醫愣了一下,隨即笑了:“你倒會想。前陣子部落裏有個婦人,胳膊腫得抬不起來,摸上去硬邦邦的,草藥敷了半個月沒用。我用砭石在她胳膊彎裏點了幾下,放出些黑血,第二天就能抬起來了。還有孩童生‘痄腮’,臉腫得像個桃,用砭石在耳垂上刺一下,也能好得快些。”
“這便是‘通則不痛’吧?”軒轅喃喃道。他想起自己年少時,曾見部落裏的人因風寒頭痛欲裂,巫醫用燒熱的石子裹在布裏熱敷,雖能緩解,卻不如這砭石來得直接。原來天地之間,萬物皆可為醫,關鍵是要識得它的性子,用對了地方。
少年已經能自己站起來了,他對軒轅笑了笑:“多謝你剛才想幫我,雖然有點疼,但現在真的好多了。”
軒轅也笑了,心裏的窘迫漸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收獲。他看向風巫醫:“老丈,晚輩想多留幾日,向您請教砭石的用法,不知可否?”
風巫醫望著遠處海天相接的地方,那裏正有一群海鷗展翅掠過。他轉過頭,對軒轅點了點頭:“海邊的石頭多,故事也多,你若願意聽,我便慢慢講給你聽。”
夕陽將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長,落在濕漉漉的礁石上,與海浪的倒影交織在一起。軒轅知道,這東夷之行,才剛剛開始。那冰涼的砭石裏藏著的,不僅是東夷人的智慧,更是天地間陰陽消長、氣血流通的至理。
欲知軒轅如何深究砭石之妙,下集自有分曉。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