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81集:風雨診病驗合參

字數:4150   加入書籤

A+A-


    第81集:風雨診病驗合參
    軒轅將北狄醫士所授的脈法口訣默背了三遍,指尖似乎還殘留著按觸不同脈象時的細微觸感。方才在北地部落,那位白發醫士三指搭在患者腕間,不過片刻便斷言“此乃寒邪入裏”,隨後用溫灸配合草藥,果然讓蜷縮在草席上的婦人舒展了眉頭。這般精準,讓他愈發覺得“望聞問切”四字,絕非隨口說說的空談。
    此時他正站在一處山坳裏,身後跟著兩個隨他遊曆的少年——一個是東夷部落送來學砭石的阿海,另一個是南蠻部落派來學辨識草藥的阿苗。三人本想趁著天色尚早翻過山頭,誰知午後的天空驟然暗沉下來,鉛灰色的雲團像被巨人揉皺的棉絮,沉甸甸地壓在頭頂,風裏裹著潮濕的土腥味,眼看一場暴雨就要傾瀉而下。
    “軒轅大哥,前麵有個山洞!”阿海眼尖,指著不遠處的岩壁喊道。他手裏還攥著那塊從東夷帶來的砭石,石麵被摩挲得光滑如玉,此刻正被他緊張地握在掌心。
    軒轅抬頭望去,那山洞隱在茂密的灌木叢後,洞口掛著幾縷幹枯的藤蔓,像是老者垂下的胡須。他點頭道:“先去避雨,這雨來得急,怕是要下許久。”
    三人剛鑽進山洞,豆大的雨點便劈裏啪啦砸了下來,瞬間連成白茫茫的雨簾,將洞口徹底封住。山洞不深,卻幹燥得很,角落裏堆著些幹草,像是過往的獵人留下的。阿苗熟練地用打火石引燃幹草,橘紅色的火苗舔著潮濕的空氣,映得三人臉上忽明忽暗。
    “這雨怕是要連下三天。”阿苗望著洞外的雨勢,忽然開口道。她從小在南嶺長大,對風雨的預判比誰都準,“我娘說,這種‘倒灌雨’最是磨人,山裏的瘴氣會跟著雨水漫上來,人要是淋了,輕則頭痛,重則發熱嘔吐。”
    話音剛落,洞外忽然傳來一陣模糊的呻吟聲,夾雜在嘩嘩的雨聲裏,若有若無。
    軒轅立刻站起身:“你們守著火堆,我去看看。”
    阿海和阿苗對視一眼,也趕緊跟上。雨幕中,隻見一個穿著粗麻布衣裳的婦人蜷縮在洞口不遠處的岩石下,雙手緊緊抱著膝蓋,渾身都被雨水淋透了,嘴唇凍得發紫,發出斷斷續續的哼唧聲。
    “大嬸,你怎麽了?”軒轅蹲下身,盡量讓自己的聲音溫和些。他注意到婦人的臉頰泛著不正常的潮紅,額前的濕發黏在皮膚上,透著一股滾燙的熱氣。
    婦人勉強睜開眼,渾濁的眼珠轉動了一下,聲音嘶啞得像被砂紙磨過:“頭……頭痛得要裂開了,身上又冷又熱……”
    阿海剛要掏出砭石,卻被軒轅按住了手。他記得在東夷時,部落長老說過,不是所有病痛都能用砭石,若是內裏有寒,用尖銳的石頭刺激反而會讓寒氣更甚。
    “先看看再說。”軒轅示意阿苗遞過一塊幹淨的麻布,輕輕擦去婦人額頭的雨水。這是他從北狄醫士那裏學來的習慣——望診要先看神色,再觀麵色,最後察眼目。眼前的婦人眼窩深陷,眼角帶著淚痕,顯然已經難受了許久;再看她的舌頭,阿苗用削尖的樹枝輕輕撬開她的嘴,隻見舌麵淡白,連舌苔都是薄薄一層,不像南蠻部落裏那些濕熱病人的黃厚舌苔。
    “阿苗,你覺得她這是瘴氣所致嗎?”軒轅問道。
    阿苗皺著眉搖頭:“不像。我們那兒的瘴氣病,舌頭都是又紅又燙的,她這舌頭涼絲絲的,倒像是……像是被山澗的冷水浸過似的。”
    軒轅點點頭,又將三指輕輕搭在婦人的腕脈上。指尖下的脈搏跳得又浮又快,像受驚的兔子在草葉上亂竄——這是北狄醫士說的“浮數脈”,多是外感風邪的征兆。可他又想起西戎部落的薩滿說過,外傷失血後也會有浮脈,隻是那脈象更虛浮些,不像此刻這般急促有力。
    “她沒有外傷,”軒轅仔細檢查了婦人的四肢,確認沒有傷口,“是淋雨受了寒,又被風邪侵體,所以又冷又熱。”
    阿海忍不住問:“那能用砭石嗎?我在東夷時,見長老用砭石刺絡放血,治好了不少頭痛。”
    軒轅搖頭:“她舌淡脈浮,是寒邪在表,砭石性銳,會泄了她本就不足的陽氣。阿苗,你們南蠻部落裏,治這種受了風寒的頭痛,用什麽草藥?”
    阿苗眼睛一亮:“我知道!用生薑和蔥白煮水,喝下去發一身汗就好了!我小時候淋了雨,我娘就這麽弄的。”她說著便要往雨裏衝,“我去附近找找,山裏肯定有!”
    “等等。”軒轅拉住她,“雨太大,別亂跑。你記得生薑和蔥白的樣子嗎?我這裏有從北地帶來的幹薑,是曬過的,比新鮮生薑更溫些;蔥白的話,洞口那叢草裏好像有,你去看看。”
    阿苗果然在洞口的灌木叢下找到了幾株帶著白須的蔥,她小心地挖出根莖,抖掉泥土,遞到軒轅麵前。軒轅從行囊裏取出一個陶釜,這是他從西戎部落換來的,專門用來煮藥。阿海則機靈地用石塊壘了個簡易的灶,把火堆裏的炭火扒過去,很快就燃起了小小的火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幹薑被切成薄片,和蔥白一起扔進陶釜,又添了些山泉水。咕嘟咕嘟的沸騰聲裏,一股辛辣的香氣漸漸彌漫開來,混著雨水的濕氣,竟有種說不出的暖意。
    “喝吧,慢慢喝。”軒轅將陶釜裏的藥湯倒在木碗裏,吹涼了些,才遞給婦人。
    婦人起初還推拒,可聞到那股熱氣騰騰的香味,喉嚨動了動,終於接過木碗,小口小口地喝了起來。藥湯剛入喉,她便嗆得咳嗽了兩聲,隨即眼裏泛起淚光,不是因為難受,而是那股辛辣的暖意順著喉嚨滑下去,像一條溫熱的小蛇,慢慢鑽進四肢百骸,原本緊繃的身體竟鬆弛了些。
    “再試試按這裏。”軒轅見她喝完藥湯,指尖在她手腕內側輕輕一點,“北狄醫士說,這裏有個‘脈穴’,按揉片刻能助氣血運行。”他一邊說,一邊示範著用拇指輕輕打轉,力道不重,卻帶著一股沉穩的勁兒。
    婦人起初還皺眉,片刻後忽然“呀”了一聲:“頭好像沒那麽痛了……”
    阿海和阿苗都湊過來看,眼裏滿是驚奇。阿海摸著懷裏的砭石,低聲道:“原來不用砭石,也能治頭痛。”阿苗則看著陶釜裏剩下的藥渣,若有所思:“要是在南嶺,我肯定隻會用草藥,沒想到還要按什麽‘脈穴’。”
    軒轅笑了笑,指尖依然按在婦人的脈上。他能感覺到,那原本浮數的脈象漸漸平穩了些,不像剛才那般慌亂了。“治病就像織網,”他想起岐伯曾說過的話,“望、聞、問、切就像四根繩子,少了一根,網就不結實。東夷的砭石、南蠻的草藥、西戎的外傷術、北狄的脈診,也像是不同的線,要織在一起,才能網住病魔。”
    說話間,婦人忽然打了個響亮的噴嚏,緊接著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她不好意思地用麻布擦了擦,卻驚喜地發現,身上的冷熱交替感消失了,頭痛也減輕了大半。“多謝……多謝你們。”她站起身,雖然還有些虛弱,卻能站穩了,“我家就在前麵的村子,要是不嫌棄,去我家避避雨吧?”
    軒轅看了看洞外絲毫沒有減弱的雨勢,點頭道:“那就叨擾了。”
    跟著婦人往村子走時,阿海忽然問:“軒轅大哥,要是遇到更複雜的病,比如又有外傷,又受了寒,還帶點瘴氣,那該怎麽治?”
    軒轅望著雨幕中遠處模糊的山影,認真地說:“那就更要仔細看、仔細問、仔細摸脈。就像這風雨,看著是一團亂,其實風有風向,雨有雨勢,病也一樣,總有根本的原因。找到根,再把各方的法子合起來用,就像調配五味,酸、苦、甘、辛、鹹,缺了哪樣都不入味。”
    阿苗低頭看著手裏剩下的半截蔥白,忽然覺得,自己帶出來的不隻是草藥知識,或許還有更多等著被發現的道理。而阿海攥著那塊砭石,也第一次明白,原來醫道不是一成不變的規矩,而是像這山間的溪水,能隨著地勢靈活轉彎,卻始終朝著一個方向奔流。
    雨還在下,可三人的腳步卻比來時輕快了許多。軒轅知道,今日這場風雨中的診病,不過是他整合四方醫法的開始,但他心裏清楚,這條路上的每一步,都在為日後那部偉大的醫典,埋下不可或缺的伏筆。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軒轅接下來會遇到怎樣的複雜病症,又將如何運用合參之法化解?且看下集分解。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