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82集:地域異病思調理
字數:3352 加入書籤
第82集:地域異病思調理
軒轅蹲在河畔的青石上,指尖無意識地劃過濕潤的石麵。水麵倒映著他風塵仆仆的臉,鬢角還沾著南地山林的草屑,袖口殘留著西陲草原的沙粒,可那雙眼睛裏,卻亮得像淬了星子——這是他周遊四方的第三個年頭,從東海之濱到南嶺深處,從西陲草原到北地荒漠,腳步踏過的土地愈廣,心中那塊名為“醫道”的版圖,便愈發清晰。
“首領,該歇歇了。”身後傳來弟子蒼術的聲音,這孩子是他在南地收留的孤兒,因識得百種草木得名。蒼術捧著陶罐遞過來,裏麵是剛煮好的米湯,還飄著北地帶來的稷米香,“您盯著這石頭看了半個時辰了,莫不是又想起哪個部落的治法了?”
軒轅接過陶罐,指尖觸到溫熱的陶壁,忽然想起北地那位白發醫士。那日雪後初晴,老醫士用凍得發紅的手指按在患者腕上,三指輕攏慢撚,說“脈沉如石,是寒邪入骨”,隨即取來曬幹的艾葉,點燃後在腰腹間熏烤,青灰色的煙圈裹著暖意,竟讓蜷縮如蝦的患者漸漸舒展了眉頭。
“不是想治法,是想這土地。”軒轅舀了一勺米湯,熱氣模糊了視線,“你看這河水,向東流時湍急,入了平原就緩了;向南流時裹挾泥沙,到了海邊就清了。水會跟著土地變,人呢?”
蒼術撓撓頭:“人……人到了熱地方會出汗,到了冷地方會發抖?”
“不止於此。”軒轅放下陶罐,起身走到不遠處的石壁前。這石壁背陰,卻被他用燧石片鑿出了四格,分別刻著東、南、西、北四個字。他從行囊裏取出四塊不同的石頭:東邊撿的砭石尖銳如刀,南邊采的藥石帶著草木紋,西邊尋的獸骨片厚實堅韌,北邊拾的磁石能吸鐵砂。
“你看東邊。”他指著“東”字下方的砭石,聲音裏帶著回憶的溫度,“東海之濱多鹽堿地,海風鹹澀,漁民日日與水濕相搏,皮膚易生癰瘡——紅腫熱痛,像地裏憋著的火氣。東夷人用這砭石刺破膿頭,再以海水衝洗,淤血流盡,瘡口便收了。”
蒼術湊近看那砭石,邊緣還留著使用過的磨損痕跡:“可弟子在南地見的癰瘡,巫醫用的是搗爛的蒲公英敷著,也能好。”
“問得好。”軒轅眼中閃過讚許,“南地山林多瘴氣,草木蒸騰的濕熱裹著人,癰瘡裏的膿是稀的,帶著腥氣,像沼澤裏的爛泥。這時候用砭石強行刺破,濕邪反而會順著傷口往裏鑽,不如蒲公英的苦寒能清熱,還能把濕邪‘拔’出來。”他拿起南邊的藥石,上麵還粘著點幹枯的草屑,“一方水土養一方病,一方病得配一方藥。”
蒼術似懂非懂地點頭,忽然想起什麽:“那西邊呢?西戎人總說‘皮肉破了,得用筋線縫上’,可東邊人摔破了皮,隻用砭石劃個小口放血,這又是為何?”
軒轅走到“西”字刻痕前,摩挲著那塊獸骨片。陽光穿過稀疏的樹影落在上麵,映出細密的紋路,像極了西戎薩滿縫合傷口時的針腳。“西陲草原是馬背上的土地,牧民們追逐水草,摔斷筋骨、劃破皮肉是常事。草原上風硬,傷口若不縫緊,風邪會鑽進去,皮肉就長不到一起。”他忽然壓低聲音,像是怕驚擾了什麽,“我見過一個少年,被野馬掀翻,肋骨刺破了皮肉,薩滿用鹿筋線穿過骨縫,再把皮肉對齊縫好,隻用了半月,就能再騎馬了。”
“那要是在南邊,這樣縫合會怎樣?”蒼術追問。
“會爛。”軒轅說得幹脆,“南地潮濕,筋線在皮肉裏會發黴,傷口會流膿,反倒成了禍害。南人遇外傷,多用草藥嚼爛了敷上,草藥的清苦能防潰爛,還能讓皮肉慢慢長合——你看,連處理傷口的法子,都得跟著土地的脾氣走。”
他轉向最後一格“北”字,拿起那塊能吸鐵砂的磁石。北地的寒風似乎還藏在石縫裏,觸之生涼。“北邊苦寒,風像刀子似的刮,人身上的熱氣容易被吹散,血脈就像凍住的河。北狄醫士診脈時總說‘脈細如絲,是陽氣不足’,他們不用砭石放血,也少用苦寒草藥,就用艾絨熏,用羊肉湯補,像給凍僵的人裹上厚衣,慢慢把陽氣暖回來。”
蒼術蹲在石壁前,看著四塊石頭、四個方向,忽然發現軒轅刻的字旁邊,還悄悄畫了些小符號:東邊是海浪,南邊是草木,西邊是奔馬,北邊是雪花。“首領,您把這些都記下來,是想……”
“我想畫一張圖。”軒轅的聲音裏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鄭重,他撿起燧石片,在石壁中央畫了個大大的圓圈,“天是圓的,地是方的,人在中間。東邊屬木,草木生長,對應人的肝氣,得疏泄才能條達,就像東夷的砭石,是‘疏’;南邊屬火,炎熱升騰,對應人的心氣,得清涼才能安寧,就像南方的草藥,是‘清’。”
他的手指在圓圈裏滑動,燧石片與石壁摩擦,發出細碎的聲響,像在叩問天地的規律:“西邊屬金,堅硬收斂,對應人的肺氣,得固護才能不散,就像西戎的縫合,是‘收’;北邊屬水,寒冷潛藏,對應人的腎氣,得溫養才能充盈,就像北地的艾灸,是‘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蒼術忽然指著圓圈中心:“那中間呢?”
軒轅笑了,那笑容裏有恍然大悟的釋然,也有曆經艱辛後的篤定:“中間是土,能生萬物,也能容萬物。就像人的心脾,不管是東邊的淤、南邊的濕、西邊的傷、北邊的寒,最終都得靠脾胃運化五穀,才能把藥石的力氣變成身上的力氣。”他把四塊石頭往圓圈中心攏了攏,“你看,四方醫法看著不同,其實都在圍著這‘土’轉——人吃的是地裏的五穀,病的是受了天地的邪,治的是順了四時的法。”
暮色漸漸漫上來,把石壁上的刻痕染成深褐色。遠處傳來部落的炊煙味,混著北地稷米的香、南地草藥的苦、西地獸骨的腥、東地海鹽的鹹,竟奇異地融成一股讓人安心的氣息。
軒轅最後看了一眼石壁,那些符號和刻痕在暮色裏仿佛活了過來:海浪推著砭石,草木纏著藥草,奔馬踏著骨片,雪花裹著磁石,都朝著中心的圓圈湧去。他忽然明白,自己這三年走的路,不是在收集零散的珠子,而是在找那根能把珠子串起來的線——這線,就是天地與人的那份默契。
“蒼術,”他轉身時,聲音裏帶著從未有過的清亮,“明天開始,我們把這些都記在竹簡上,要寫清:東地多癰瘡,治用砭石疏泄;南地多瘴痢,治用草藥清解;西地多外傷,治用縫合固護;北地多寒病,治用溫灸補養。還要加上一句——”
他頓了頓,望著天邊最後一抹霞光,一字一句道:“治人如治田,得看天看地看時節,半點馬虎不得。”
蒼術用力點頭,忽然覺得首領的背影在暮色裏格外挺拔,像極了崆峒山的輪廓——那是他們遲早要去的地方,聽說那裏藏著更根本的道理。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軒轅如何將這些地域醫理與陰陽五行相連?且看下集分解。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