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85集:治疫初試整合術
字數:3761 加入書籤
第85集:治疫初試整合術
軒轅將最後一片竹簡放進藤筐時,指尖還沾著鬆煙墨的清苦。洞外的風裹著潮濕的土腥氣鑽進來,混著藥草晾曬的微香——那是他從南嶺帶回的魚腥草,葉片邊緣的鋸齒上還凝著晨露,像極了南蠻部落巫醫遞給他時,眼角那道被瘴氣熏出的細紋。
“軒轅大哥,西邊的石屋裏又倒下兩個!”少年阿木的聲音撞在洞壁上,帶著哭腔的回音讓竹簡上的字跡都仿佛抖了抖。軒轅猛地起身,膝頭的獸皮墊滑落,露出小腿上一道尚未褪盡的疤痕——那是在西戎草原幫牧民縫合裂傷時,被驚馬的蹄子蹭出的,此刻卻被驟然湧起的寒意蓋過了隱痛。
這場時疫來得比春洪還急。三日前,部落裏最先發病的是漁獵歸來的阿父,傍晚還在火堆旁吹噓獵到了白鹿,夜半就開始渾身滾燙,咳得像風中的破鼓。起初以為是尋常風寒,直到次日清晨,曬穀場上三個孩童同時栽倒,臉頰燒得通紅,嘴唇卻泛著青紫,軒轅才驚覺——這不是單一的病痛,是能像野火一樣蔓延的疫氣。
他衝出山洞時,晨光正斜斜地掃過部落的空地。平日該曬著獸皮、捶打著穀物的地方,此刻橫七豎八地鋪著幹草,裹著病患的麻布被單在風裏掀動,像一麵麵褪色的旗幟。幾個年輕子弟舉著石矛守在邊緣,眼裏的恐懼比麵對狼群時更甚——巫祝昨夜跳了半夜的舞,骨鈴搖碎了星月,卻沒能讓第一個逝者的身體冷得慢些。
“都退後!”軒轅的聲音穿過嘈雜的喘息,帶著他在北狄學到的沉穩。他蹲下身,先探阿父的額頭,掌心傳來的灼燙讓他想起西陲草原的烈日;再翻起那孩童的眼瞼,眼白上散布的紅絲,像極了南蠻山林裏纏繞樹幹的血藤。最讓他心沉的是脈象——三指按在阿父腕間,那搏動快得像奔逃的鹿群,卻又虛浮得仿佛一觸就斷,正是北狄醫士教過的“熱盛而氣衰”之象。
“取我放在洞角的陶罐來!”軒轅對著阿木喊道,目光掃過人群裏一張張焦灼的臉。他看見東夷來的砭石師老仲,正摩挲著腰間那柄磨得發亮的石針,眉頭擰成了疙瘩;南蠻嫁過來的草藥女阿蠻,懷裏揣著個鼓鼓的麻布包,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就連西戎部落送來的鐵匠巴特爾,也扛著他那套縫合用的骨針站在一旁,喉結上下滾動著。
陶罐很快遞到眼前,裏麵是他從南嶺帶回的金銀花和魚腥草,本想晾幹了仔細研究配伍,此刻倒成了救命的稻草。“阿蠻,帶人去溪邊抬十口大陶鍋!”軒轅的聲音穩了些,“老仲,跟我來石屋,重症的人需要放血疏淤!巴特爾,你去鞣製幾張幹淨的獸皮,準備給退燒的人保暖!”
指令像投入湖麵的石子,迅速蕩開漣漪。阿蠻應聲時,眼裏閃過一絲驚訝——南人治瘴,向來隻用草藥,從沒人敢讓外族人插手。但她看見軒轅抓起陶罐時,指腹因用力而泛白,那雙手曾在她被毒蛇咬傷時,用針刺破傷口擠出毒液,又跪在草叢裏尋來解藥,此刻便不再猶豫,轉身招呼著女人們奔向溪邊。
老仲的石針在陽光下閃著寒光。進石屋時,最靠裏的老嫗已經開始抽搐,嘴角溢出白沫。軒轅按住她的手腕,脈跳快得幾乎數不清。“取三枚石針,刺她的指尖!”他記得東夷老者說過,“十指通心,熱邪可隨血出”。老仲手卻頓了頓:“她年紀大了,放血會不會……”
“她脈浮數而無根,是熱邪困心,再不放血,就沒救了!”軒轅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他親自按住老嫗的手,看著石針刺破皮膚,擠出的血先是紫黑如墨,漸漸轉為暗紅,老嫗的抽搐竟真的緩了些。老仲盯著那灘血跡,忽然歎了口氣,從腰間又摸出幾枚石針:“左邊那少年,也需要刺絡。”
屋外傳來陶鍋碰撞的悶響。軒轅處理完三個重症者,額頭已滲滿汗珠,剛走出石屋,就被草藥的香氣裹住。十口大陶鍋在空地上排開,溪水煮沸的咕嘟聲裏,阿蠻正用木勺攪動著草藥,綠色的浮沫翻湧上來,又被她輕輕撇去。“軒轅大哥,南人煮藥講究‘三沸三涼’,我加了些生薑,怕藥太寒傷了胃氣。”她抬頭時,額前的碎發被蒸汽熏得打了卷。
軒轅心中一動。他想起在南嶺,巫醫煮藥時從不加溫熱的藥材,隻說“熱瘴需涼解”。但此刻部落裏的病患,有老人有孩童,體質本就不同,阿蠻這一加,竟暗合了“因人製宜”的道理。他蹲下身,看著鍋裏翻滾的藥湯,忽然對巴特爾道:“你去把那些晾幹的鹿肝切了,煮成糜子粥,等他們退了燒,給他們喂下去。”
巴特爾愣了愣:“西戎人說‘外傷才需補髒器’,這疫病……”
“北狄醫士講,‘熱邪耗氣’,”軒轅打斷他,目光落在遠處曬穀場的草垛上,那裏曾有個少年跟他學過導引,此刻正裹著麻布咳嗽,“光去邪不夠,還得補元氣。”
太陽爬到頭頂時,藥湯的香氣已經彌漫了整個部落。第一批喝藥的孩童,額頭開始冒汗,燒得通紅的臉頰漸漸退了些色。老仲用石針處理過的幾個重症者,抽搐止住了,雖然還在昏睡,呼吸卻平穩了許多。巴特爾端著鹿肝粥守在石屋門口,看軒轅從裏麵出來,連忙遞過一塊水囊:“你從早上到現在,一口水都沒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軒轅接過水囊,手指觸到冰涼的陶壁,才覺出喉嚨幹得發疼。他仰頭喝水時,瞥見阿蠻正蹲在一個老婆婆身邊,用木勺一點點喂藥。老婆婆咳得厲害,藥汁灑了些在衣襟上,阿蠻就用自己的麻布巾輕輕擦去,動作輕柔得像在拂去草葉上的晨露。
“阿蠻,你不怕被傳染嗎?”軒轅走過去問道。
阿蠻抬起頭,眼裏映著陶鍋的火光:“在南嶺時,我娘就是這麽教我的。她說藥能治病,心能暖人。”她頓了頓,忽然笑了,“軒轅大哥,你把南人的草、東夷的石、西戎的肉、北狄的理摻在一起,倒真比單一的法子管用。”
軒轅望著空地上漸漸多起來的走動身影,那些剛退了燒的族人,正按照他教的東夷導引術,慢慢舒展著胳膊,像剛破殼的雛鳥。風裏的藥香、血腥味、獸皮的膻味混在一起,竟生出一種奇異的安寧。他忽然想起岐伯說過的“醫者,意也”,此刻才真正明白——所謂整合,不是把四方醫法堆在一起,而是像調和五味,讓酸的能斂、苦的能清、甘的能補、辛的能散、鹹的能軟,最終都為了一個“活”字。
暮色降臨時,最後一口陶鍋裏的藥湯見了底。阿父從石屋裏走出來,雖然還虛弱,卻能自己拄著拐杖了。他走到軒轅麵前,忽然彎腰行了個大禮:“以前總笑你跑遍四方學些‘旁門左道’,今日才知,這些都是救命的本事。”
軒轅扶住他,指尖觸到老人粗糙的手掌,忽然有些鼻酸。他想起在東海邊被石針紮破的傷口,在南嶺誤食毒草的劇痛,在西戎縫合時濺到衣襟上的血,在北地數錯脈象時的懊惱——那些曾被族人嘲笑的“折騰”,此刻都化作了石屋裏平穩的呼吸,化作了孩童退燒後露出的笑容,化作了阿蠻眼裏閃爍的光。
老仲收拾石針時,忽然開口:“明日,我把東夷所有的砭石療法都寫給你。”阿蠻也跟著點頭:“我知道的草藥配伍,也記下來。”巴特爾撓了撓頭:“縫合的法子,我畫給你看。”
軒轅望著漸暗的天色,星星一顆顆亮起來,像極了竹簡上那些等待被填滿的空白。他知道這場時疫還沒完全過去,但心裏卻踏實了許多。因為他忽然明白,醫道從來不是一個人的獨行,是東夷的石針與南蠻的草藥在陶鍋裏相遇,是西戎的骨線與北狄的脈理在病患身上相融,是所有人的經驗與善意,最終匯成一條能渡人過河的船。
夜風漸涼,阿木抱著一堆曬幹的草藥進來,輕聲問:“軒轅大哥,這些夠明日煮藥了嗎?”軒轅看著少年眼裏的光,那光裏有信賴,有憧憬,像極了當年自己第一次踏上尋訪之路時的模樣。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軒轅將如何把這場抗疫的經驗記錄下來,又會從中領悟到怎樣更深的醫理?且看下集分解。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