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93集:聞聽崆峒有真道
字數:3337 加入書籤
第93集:聞聽崆峒有真道
暮色像一塊浸了水的灰布,慢悠悠地蒙住岐下的山坳。軒轅剛把最後一片竹簡碼進陶甕,指尖還沾著鬆煙墨的清苦,就聽見院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是三個月前派去西陲探查的弟子風仲。
“師父!”風仲的聲音帶著跋涉的沙啞,還裹著些微不易察覺的激動,“弟子回來了!”
軒轅推開竹門時,正撞見風仲往石桌上放行囊。青年弟子的草鞋磨穿了底,露出的腳趾結著暗紅的血痂,粗布短褐上沾著黃褐的塵土,唯有那雙眼睛亮得驚人,像藏著兩顆被風沙洗過的星子。
“西戎那邊的時疫如何了?”軒轅伸手接過他肩上的藥簍,指尖觸到簍底的硬塊,是晾曬好的草藥。
“多虧師父留下的方子,”風仲抹了把臉,露出被曬得黝黑的脖頸,“用麻黃配生薑煮的湯,喝了三日就退了熱。隻是……”他忽然頓住,從懷裏掏出塊用油布裹著的東西,層層揭開,是半片磨損的龜甲,上麵刻著幾個歪歪扭扭的符號。
“這是?”軒轅捏起龜甲,指尖撫過那些深淺不一的刻痕,像是某種記事的符號。
“是在崆峒山腳下的岩洞裏拾到的。”風仲往灶膛裏添了根柴,火光映得他臉頰發紅,“弟子路過崆峒時,見當地山民祭拜山神,說山上住著位廣成子,能知天地始終,更懂‘長生久視’之術。”
“長生久視?”軒轅的指尖猛地一頓。他見過太多生死了——去年遷徙時,部落裏最健壯的獵手被毒蛇咬了,不過半日就腫得像根紫蘿卜,斷氣前眼睛瞪得老大,仿佛要把這天地再看最後一眼;還有族裏的老祖母,一場風寒就把身子骨抽成了枯柴,臨終前拉著他的手說:“軒轅啊,人要是能像山鬆那樣活百年,該多好。”
風仲點頭,聲音壓得更低:“山民說,廣成子活了數百年,頭發雖白,卻能攀崖如猿,飲水如犢。有個牧人親眼見他在雪地裏打坐,周圍三尺竟無積雪,說是‘神氣護體’。”
軒轅沉默著走到院中的老槐樹下。樹影婆娑,落在他手背上,像極了那些病人痛苦掙紮時抓出的血痕。他想起岐伯教他的第一句醫理:“醫之責,療疾於已發。”可這些年走遍四方,治好了東夷的癰瘡,解了南蠻的瘴氣,縫好了西戎的裂傷,辨清了北狄的脈象,卻始終擋不住衰老——就像再好的工匠,也隻能修補破損的陶罐,卻攔不住陶土本身的風化。
“師父,您看這龜甲上的符號,”風仲湊過來,指著其中一道彎曲的刻痕,“山巫說這是‘壽’字,廣成子的洞府石壁上刻滿了這類符號,說是‘道之跡’。”
軒轅把龜甲舉到月下,清冷的月光順著刻痕流淌,竟像是有股微弱的氣息在其中遊動。他忽然想起年少時在有熊部落,族裏的巫祝說過:“天地有常,人若能順其常,便可與天地同壽。”那時隻當是虛妄之言,可如今踏遍四方,見過東夷人隨潮汐吐納,見過南蠻人依草木作息,見過西戎人法禽獸奔走,見過北狄人順寒暑調食,忽然覺得那“常”字裏,或許藏著比治病更深的道理。
“風仲,”他轉過身,眼底映著月光,“你說,醫道的極致是什麽?”
風仲愣住了,撓了撓頭:“自然是……藥到病除?”
“若是人不病呢?”軒轅的聲音很輕,卻像塊石頭投進風仲心裏,“若是能讓老者筋骨不枯,少年元氣不傷,這算不算更高的醫道?”
灶膛裏的柴劈啪響了一聲,爆出的火星落在地上,很快就滅了。風仲望著師父的側臉,忽然明白過來——這些年師父救治的人越多,眉頭鎖得越緊,原是在愁那治不好的“老”與“死”。
“吱呀”一聲,竹門被推開,岐伯拄著藜杖站在門口,花白的胡須在夜風中微動:“軒轅,你在想什麽?”
軒轅把龜甲遞過去,將風仲的見聞細細說了一遍。岐伯摩挲著龜甲上的刻痕,半晌才道:“我年少時,也曾聽過廣成子的傳說,隻是以為那是世人杜撰的仙話。”他抬頭望向西北方,那裏的夜空格外深邃,“但你說得對,治病是末,讓人不病才是本。”
“師父是說……”軒轅的心跳快了半拍。
“崆峒山在西極之地,自古便是仙家傳說匯聚之處,”岐伯的目光落在院角那叢艾草上,秋深了,艾草卻依舊青蒼,“你這些年博采四方,學的是‘治’,可‘治’的前提是‘病’。若想求那‘不病’之法,或許真該去見見這位廣成子。”
軒轅的指尖微微顫抖。他想起那些在瘟疫中死去的孩童,想起那些在勞作中折損的壯年,想起那些在寒夜裏咽氣的老者,他們的臉在腦海中一一閃過,最終都化作一個念頭:若能找到那“不病”之法,便再不會有人在他麵前,用絕望的眼神求他救命了。
“隻是,”岐伯忽然歎了口氣,“廣成子據說性情孤僻,從不輕易見外人,你此去怕是不易。”
“弟子不怕。”軒轅握緊了拳頭,指節泛白,“當年為求百草之性,能在南嶺嚼斷腸草;為學縫合之術,能在西戎守著傷口看三日三夜。若真有長生之道,便是崆峒山有刀山火海,我也闖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風仲在一旁聽得熱血沸騰,猛地站直了身子:“師父,弟子願隨您同去!”
岐伯看著眼前這對師徒,忽然笑了,眼角的皺紋裏盛著月光:“好。軒轅,你且將《四方醫略》交給伯高,讓他帶著弟子們繼續整理醫案。你此去,不止為求養生之道,更要記得——醫道不止於藥石,更在天地人之間。”
軒轅重重點頭,轉身回屋收拾行囊。他沒帶多少草藥,隻揣了那半片龜甲,還有一卷記錄著各地養生習俗的竹簡。風仲幫他捆著行囊,忽然問:“師父,您說廣成子真能教會我們長生嗎?”
軒轅望著窗外的星空,北鬥七星像一把勺子,靜靜地懸在天際。他想起東夷人說“星轉則氣移”,想起南蠻人說“月滿則草茂”,想起自己這些年悟到的“人與天地相參”,輕聲道:“或許長生不在年限,而在是否活得順應天地。若能明白這個道理,就算活百年,也如一日般清明。”
夜色漸深,岐下的山坳裏,隻有這間竹屋還亮著燈。灶膛裏的火漸漸弱了,卻暖得人心裏發燙。軒轅知道,明日天一亮,他就要踏上新的征途,這條路或許比南下南嶺更險,比北上草原更遠,但他的腳步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堅定——因為他要找的,不僅是讓世人不病的方法,更是藏在天地間的,那關於生命的終極答案。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軒轅西去崆峒,會遇到怎樣的考驗?且看下集分解。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