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7集:回歸有熊

字數:4716   加入書籤

A+A-


    第7集:回歸有熊
    晨露還凝在崆峒山頂的草葉上時,軒轅已對著初升的朝陽行完最後一遍導引術。他的動作舒展如流雲,氣息勻淨似山風,三個月來,廣成子那句“抱神以靜,形與神俱”早已刻進骨血裏。昨日傍晚,他向廣成子叩別,老人隻是揮了揮手,指著東方天際漸沉的長庚星:“去時路,亦是來時道,萬民在等你。”
    此刻,軒轅望著山下蜿蜒的山道,藥囊裏除了臨行前廣成子塞給他的一把曬幹的柏子仁——說是“遇亂心者,煮水飲之”,再無他物。三名隨從早在山腰的木屋等候,見他身影出現,忙迎上來接過藥囊。“首領,真不再多留幾日?那老神仙的學問,聽著就像天書。” ngest的隨從石生忍不住問,他臉上還帶著被山風吹出的皸裂。
    軒轅笑了笑,指尖撫過石生開裂的臉頰,從藥囊裏摸出一小撮油脂——那是他在崆峒山用鬆子仁和蜂蠟熬的,專治風寒裂膚。“學問不在山裏,在心裏,在腳下。咱們出來三個月,部落裏的藥草該換茬了,岐伯一個人怕是忙不過來。”他說著,將油脂塞進石生手裏,“回去路上,記得讓大家每日清晨對著太陽深吸三口氣,再慢走百步。”
    歸途比來時順遂得多。或許是心境變了,先前覺得陡峭的山路,此刻踩在腳下竟穩當許多。軒轅走在最前,目光掃過沿途的草木,心裏默默記著:這株開紫花的草,葉齒鋒利,氣味辛烈,摸過的地方皮膚發紅,怕是性熱,能驅寒;那叢貼地生長的蕨類,葉片肥厚,嚼著帶點甜味,汁水豐富,許是能解燥……這些瑣碎的觀察,從前也做,但如今心裏多了層“陰陽”的影子——向陽的草木多偏熱,背陰的或許偏涼,這是不是廣成子說的“天地有常,萬物有性”?
    行至第三日午後,他們走進一片狹長的河穀。河水剛過腳踝,清澈見底,水底的卵石上覆著青苔。軒轅正讓眾人停下來飲水,忽然聽見上遊傳來一陣哭喊。那聲音尖利,帶著絕望,不似尋常打鬧。他對隨從使個眼色,撥開河邊的蘆葦往上遊走。
    沒走多遠,就見幾個人圍在一塊大青石旁,為首的是個穿著獸皮裙的中年漢子,正紅著眼眶跺腳。青石上躺著個孩子,約莫五六歲,臉色發青,四肢抽搐,嘴唇咬得出血。一個披頭散發的老婦人,手裏拿著根燃燒的樹枝,正往孩子身上點,嘴裏念念有詞:“打!打走這惡鬼!再不走,就燒你的骨頭!”
    “住手!”軒轅大喝一聲,快步衝過去。那老婦人被嚇了一跳,樹枝掉在地上,火星濺到孩子的小腿上,孩子卻沒半點反應,依舊抽搐不止。
    “你是誰?敢管我們部落的事!”中年漢子攔住軒轅,滿臉警惕。他身後的幾個人也圍了上來,手裏握著石斧和木棍。
    軒轅沒理會他們的敵意,目光落在孩子臉上。那孩子雙眼緊閉,睫毛上掛著淚珠,呼吸又急又促,胸口起伏得像風裏的葉子。他伸手想探孩子的額頭,卻被漢子一把打開:“別碰我兒子!他是被山裏的惡鬼纏上了,隻有火能驅走!”
    “惡鬼?”軒轅眉頭微蹙,指尖轉而搭上孩子的手腕。入手滾燙,脈搏又快又亂,像驚惶逃竄的兔子。他想起岐伯講過的“熱極生風”——去年部落裏也有個孩子發高熱,後來四肢僵直,和這情形有些像。“他是不是昨天淋了雨?或者吃了什麽不幹淨的東西?”
    中年漢子愣了一下,眼神有些鬆動:“昨天……昨天他跟著我們去采野果,掉進水窪裏了,回來就發燒,夜裏開始抽風……巫婆婆說,這是水鬼要拉他做伴。”
    “不是水鬼。”軒轅語氣肯定,他站起身,對那巫婆婆說,“火能燒東西,卻燒不了病氣。你越燒,他身上的熱邪越盛,反而害了他。”
    巫婆婆冷笑一聲:“你懂什麽?我治好了多少人,輪得到你個外鄉人說三道四?”她說著,撿起地上的樹枝就要再燒。
    軒轅側身擋住,聲音沉了些:“讓我試試。若半個時辰內他沒好轉,任憑你們處置。”他的目光掃過眾人,帶著一種讓人信服的沉靜。中年漢子看著抽搐不止的兒子,又看看軒轅篤定的眼神,咬了咬牙:“好!就信你一次!要是我兒子有個三長兩短,我拆了你的骨頭!”
    軒轅沒再說話,蹲下身子,輕輕掰開孩子咬著的嘴唇,免得他咬傷舌頭。然後,他伸出雙手,拇指按在孩子頭頂的百會穴上,其餘四指虛虛攏著,不重不輕地揉按。這手法是他在崆峒山跟著廣成子學的——老人說,頭頂是“諸陽之會”,心神亂了,在這裏輕輕安撫,能讓陽氣歸位。
    他一邊按,一邊低聲說著話,聲音輕得像風吹過草葉:“別怕,好孩子,不冷了……風停了,雨也住了……你看,太陽出來了,暖暖地照著呢……”這些話沒什麽道理,卻帶著一種奇異的安撫力。圍看的人漸漸安靜下來,連那巫婆婆也停住了嘴,疑惑地看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石生在一旁看得緊張,手心全是汗。他知道首領懂些草藥,可這抽搐的孩子,看著就凶險,首領真能治好?
    一炷香的功夫過去,奇跡慢慢發生了。孩子抽搐的幅度漸漸小了,臉色雖還是紅,但青氣退了些,呼吸也平穩了些。軒轅額頭上滲出汗珠,按在百會穴上的手指微微發酸,但他沒停,隻是換了個手法,用指尖輕輕叩擊孩子的太陽穴。
    又過了片刻,孩子忽然哼唧了一聲,眼皮動了動。中年漢子驚叫起來:“動了!我兒子動了!”
    軒轅鬆了口氣,收回手,對漢子說:“去河邊打些涼水來,找塊幹淨的布蘸濕,敷在他額頭和脖子上。別太冰,溫涼就好。”
    漢子忙不迭地跑去打水,巫婆婆站在一旁,嘴唇動了動,沒說出話來。軒轅從藥囊裏掏出那把柏子仁,對石生說:“找個陶罐,煮些水,少放些這個。”
    等柏子仁水煮好,放溫了,軒轅用小勺一點點喂給孩子。孩子喝了幾口,喉嚨裏發出吞咽的聲音,眼睛終於慢慢睜開了。他看著軒轅,眼神還有些迷糊,卻不再是剛才的驚恐。
    “水……”孩子小聲說。
    “能說話了!”中年漢子喜極而泣,撲通一聲跪在軒轅麵前,“恩人!大恩人!我剛才瞎了眼,您別見怪!”
    軒轅扶起他,笑著說:“孩子隻是受了風寒,熱邪積在心裏,才會抽搐。不是什麽惡鬼。”他又轉向巫婆婆,語氣平和,“婆婆,火能取暖,能做飯,是好東西,但治病得看根由。就像這河水,能解渴,也能淹人,得看怎麽用。”
    巫婆婆張了張嘴,歎了口氣:“我……我治了一輩子病,都是這麽過來的。今天才算明白,有些病,不是靠嚇唬就能好的。”
    軒轅讓孩子喝了些溫涼的河水,又教中年漢子怎麽繼續用濕布敷額頭,囑咐他回去後找些薄荷樣的清涼草木煮水給孩子喝。“這孩子身子弱,往後別讓他受驚嚇,也別吃太多熱性的東西,比如剛烤好的肉。”
    臨走時,中年漢子非要把背上的野豬肉分一半給軒轅,軒轅推辭不過,隻取了一小塊。石生跟在後麵,忍不住說:“首領,您剛才那手法真神!要是以前,這孩子怕是……”
    “不是手法神。”軒轅望著遠處的山巒,“是這孩子的陽氣沒絕。廣成子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我們能做的,隻是幫他把亂了的氣理順,讓正氣自己站起來。”他忽然想起什麽,腳步加快了些,“得快點回有熊部落,這些道理,得跟岐伯好好說說。”
    接下來的路,軒轅走得更急了。他心裏像揣著團火,那些在崆峒山聽著玄奧的“靜”與“動”,此刻和沿途見到的草木、河穀、病患一結合,忽然變得清晰起來。陰陽不隻是天上的日月,也是人體內的寒熱;神氣不隻是虛無的東西,是能讓孩子從抽搐中平靜下來的力量。
    快到部落邊界時,遠遠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在山坡上張望。那身影佝僂著,手裏拄著根木杖,不是岐伯是誰?軒轅心裏一暖,加快腳步跑過去。
    “岐伯!”
    岐伯抬起頭,看清是他,渾濁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快步迎上來:“軒轅!你可回來了!我算著日子,以為你還要過幾日才到。”他拉著軒轅的手,上下打量,“瘦了些,但氣色比走時好。崆峒之行,看來收獲不小。”
    軒轅笑著點頭,剛想說話,卻見岐伯身後跟著個少年,手裏提著個竹籃,籃子裏裝著些草藥。少年見了軒轅,忙低下頭,臉頰通紅。
    “這是……”
    “哦,這是山子,前陣子跟著我認草藥,學得挺快。”岐伯拍了拍少年的肩膀,“你走後,部落裏倒安穩,就是上月鬧了場風寒,我用你教的法子,煮了些生薑水,倒也控製住了。”
    軒轅心裏一動,指著山子籃子裏的草藥問:“這些是治什麽的?”
    山子小聲說:“回首領,這是紫蘇,岐伯說風寒咳嗽的人,煮水喝了管用。”
    “紫蘇性溫,能散表寒,”岐伯補充道,“我發現它葉子背麵是紫的,正麵是綠的,倒像個陰陽合在一塊兒的東西。”
    軒轅眼睛一亮,這不正是他路上琢磨的嗎?他拉著岐伯的手,往部落裏走:“岐伯,我跟你說,這次去崆峒,我好像明白了……”
    夕陽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身後跟著石生和山子,還有那些沉甸甸的收獲與等待被解開的謎團。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軒轅會如何與岐伯分享崆峒所學,且看下集分解。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