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假璽惑襄,盟書江東

字數:6324   加入書籤

A+A-


    燭火在林凡深邃的瞳孔中跳躍,映照出他眉宇間凝而不散的決斷。徐庶傳來的官渡生變消息,如同催征的鼓點,敲響在南陽命運最為緊繃的弦上。時間,成了最奢侈的資源。他不能再與黃祖在宛城腳下無休止地消耗下去,必須行險,必須用最快的速度,打破眼前的僵局。
    "傳令下去,召集眾將議事。"林凡的聲音在寂靜的夜空中顯得格外清晰。
    不多時,高順、石韜、徐凡等將領齊聚郡守府議事廳。燭光搖曳,映照在每個人凝重的臉上。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所有人都知道,眼下的局勢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林凡環視眾人,緩緩開口:"諸位,黃祖三萬大軍圍城已有月餘,雖然我軍屢次擊退敵軍,但長久下去,終究不是辦法。如今北方傳來消息,官渡戰局已到關鍵時刻,無論曹操、袁紹誰勝誰負,下一個目標都可能是荊州。我們必須盡快解決眼前的危機。"
    高順抱拳道:"軍師所言極是。末將願率敢死隊夜襲敵營,就算拚了這條性命,也要為南陽殺出一條血路!"
    石韜搖頭道:"高將軍勇武可嘉,但敵軍勢大,強攻恐難奏效。不如繼續固守,等待時機。"
    林凡抬手製止了眾人的爭論,目光落在案幾上那個精致的木匣上。"諸位請看此物。"
    他輕輕打開木匣,一方溫潤如玉的印璽靜靜躺在錦緞之中,在燭光下流轉著神秘的光澤。印璽上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雕工古樸,玉質通透。
    "這是......傳國玉璽?"石韜倒吸一口涼氣。
    "非也。"林凡嘴角泛起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這是能工巧匠仿製的贗品,但足以以假亂真。"
    他看向肅立一旁的周卓,這位年輕將領剛剛經曆荊山伏擊的洗禮,眼神愈發銳利沉穩。
    "周卓,此物交由你。"林凡將木匣推過去,語氣凝重如鐵,"你親自帶隊,挑選最機警的"暗羽",將此匣"不慎"遺落在蔡瑁勢力範圍內的顯眼之處,務必讓蔡瑁的人"偶然"發現。記住,過程要自然,痕跡要清晰,要讓他堅信,這是他費盡心力找到的"真品"!"
    "末將領命!"周卓單膝跪地,雙手接過木匣,如同接過千鈞重擔,"必不負軍師所托!"
    "此外,"林凡補充道,眼中閃過一絲冷芒,"在散播消息時,可稍加引導,暗示黃祖似乎也對此物有所察覺,甚至......有意染指。"
    周卓心領神會,這是要將水攪得更渾,加劇蔡瑁與黃祖之間的猜忌。"明白!"
    計策已定,周卓如同暗夜中的獵豹,帶著他的小隊和那方足以攪動風雲的"玉璽",悄無聲息地再次潛入陰影之中。
    就在周卓於暗處布設陷阱的同時,宛城正麵戰場,林凡也開始了他的表演。
    他故意命令城頭守軍,在擊退黃祖軍幾次不痛不癢的試探性進攻後,擺出士氣高昂、儲備充足的姿態。夜間在城頭多點燈火,製造歡聲笑語的假象,仿佛絲毫不為圍城所困。
    "軍師此計甚妙。"石韜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外連綿的敵營,"隻是不知黃祖會不會上當。"
    林凡負手而立,目光深邃:"黃祖此人,看似粗豪,實則多疑。我們越是表現得從容不迫,他就越會懷疑我們另有倚仗。"
    與此同時,林凡授意石韜,暗中與城外一些尚有聯係的襄陽中立派士族傳遞消息,言語間透露出"林軍師似有底牌未出"、"南陽或與北方有秘約"等模糊信息。
    這些舉動,通過各種渠道,或多或少地傳到了黃祖和劉表的耳中。
    黃祖大營內,氣氛凝重。黃祖煩躁地在帳中踱步,幾個將領垂手肅立,不敢出聲。
    "宛城守軍今日又在城頭飲酒作樂,這是何意?"黃祖猛地停下腳步,厲聲問道。
    一員副將小心翼翼地回答:"或許是故作姿態,想要擾亂我軍心。"
    "故作姿態?"黃祖冷笑,"圍城月餘,他們哪來的糧食釀酒?哪來的底氣如此囂張?"
    他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林凡此人詭計多端,莫非真有什麽後手?若是北方戰事有變,曹操或袁紹插手南陽,那......
    想到這裏,黃祖不禁打了個寒顫。他揮手讓眾將退下,獨自在帳中沉思。攻城的決心,在不知不覺中動搖。
    而襄陽城內的劉表,接到這些紛亂的信息,更是寢食難安。他召來蒯越、蒯良等人商議。
    "諸位以為,林凡此舉是何用意?"劉表揉著太陽穴,顯得十分疲憊。
    蒯越沉吟道:"林凡此人,善於用謀。他越是表現得從容,就越說明其中必有蹊蹺。依我之見,不如暫緩攻勢,觀察局勢變化。"
    蒯良卻持不同意見:"主公,我軍圍城月餘,耗費糧草無數。若是此時退兵,豈不是前功盡棄?"
    眾人爭論不休,劉表越發煩躁。他開始後悔聽從蔡瑁等人的慫恿,對南陽用兵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周卓的行動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方"偶然"被蔡府仆役在郊外別院附近拾獲的"傳國玉璽",被火速秘密送入了蔡瑁的密室。
    "這......這真是傳國玉璽?"蔡瑁顫抖著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起印璽,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
    心腹謀士仔細端詳許久,低聲道:"將軍,此物無論是玉質還是雕工,都與史書記載一般無二。隻是......"
    "隻是什麽?"蔡瑁急切地問。
    "隻是此物出現得太過蹊蹺,恐怕其中有詐。"
    蔡瑁卻不以為然:"林凡小兒,怕是想要用此物來離間我們。但他不知道,此物若是真品,就是天命所歸的象征!"
    他嚴密封鎖消息,一邊暗中找更多心腹鑒定,一邊加派人手,瘋狂追查任何可能知曉此事的線索。尤其是......黃祖那邊是否有風聲?林凡的"底牌",是否就是指這個?
    猜疑的毒蛇,死死纏住了蔡瑁的心髒。
    荊襄之地,因一方假玉璽,暗流驟然加速,幾乎要衝破平靜的表象。
    蔡瑁獲得"玉璽"的消息,盡管他極力掩蓋,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一些捕風捉影的流言,還是在襄陽高層小範圍悄然傳播開來。
    "聽說蔡將軍得了傳國玉璽,這是要......"幾個官員在私底下竊竊私語。
    "噓!慎言!此事關係重大,不可妄議。"
    "可是黃將軍那邊似乎也有所察覺,這兩日頻頻往襄陽派人......"
    這些流言很快就傳到了黃祖耳中。他本就懷疑蔡瑁心懷鬼胎,此刻更是疑心重重。
    "好個蔡德珪!"黃祖在帳中暴怒,"我說他怎麽總是在後方拖延糧草,原來是另有所圖!"
    副將勸道:"將軍息怒,此事未必屬實,或許是林凡的離間之計。"
    "離間?"黃祖冷笑,"若是離間,他蔡瑁為何要秘密搜尋玉璽?為何要隱瞞不報?我看他是想做第二個袁術!"
    兩人之間的裂痕,因這方假玉璽,迅速擴大為難以逾越的鴻溝。
    與此同時,在江東吳郡,徐庶敏銳地捕捉到了荊襄方向的微妙變化。
    "元直先生,看來林軍師的計策奏效了。"魯肅笑著為徐庶斟茶,"蔡瑁與黃祖果然中計。"
    徐庶輕輕品了口茶,神色從容:"子敬兄過獎。不過眼下正是促成盟約的大好時機。"
    次日,徐庶再次拜會孫權與周瑜。周瑜剛從廣陵前線回師述職,雖然麵帶疲色,但眼神依舊銳利。
    "公瑾將軍廣陵大捷,實乃江東之幸。"徐庶拱手道賀。
    周瑜還禮:"元直先生過譽。不知南陽戰事如何?"
    徐庶將林凡"巧妙運作,已令劉表、黃祖、蔡瑁互相猜忌,荊北壓力大減"的情況做了通報。他並未提及玉璽細節,隻強調林凡運籌帷幄,已成功分化瓦解敵軍。
    孫權與周瑜聞之,對林凡的手段和南陽的韌性更為看重。
    "既然如此,盟約之事也該定下來了。"孫權最終拍板。
    在經過又一輪緊鑼密鼓的談判後,一份用詞嚴謹、條款清晰的《孫劉擎)盟約》正式締結。盟約規定:雙方互為唇齒,永結盟好;開放邊境貿易,互通有無;建立情報共享機製;任何一方遭到第三方攻擊時,另一方有義務在力所能及範圍內提供軍事或物資支援。
    徐庶代表劉擎,周瑜代表孫權,在盟約上鄭重簽字用印。
    "願孫劉兩家,永結盟好,共抗強敵!"徐庶舉杯祝酒。
    "共抗強敵!"周瑜亦舉杯相應。
    當蓋著雙方印信的盟約文本被快馬加鞭送回宛城時,林凡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下了一半。有了這份盟約,南陽至少在東南方向,有了一個相對可靠的戰略依托。
    盟約抵達宛城的同一日,前線監視黃祖大營的"暗羽"也送回了最新情報:黃祖軍有拔營後撤的跡象!營中士卒正在收拾行裝,部分輜重已開始裝車!
    消息傳來,宛城上下,一片歡騰!
    "軍師妙計!黃祖退兵了!"高順激動地前來報喜。
    林凡卻顯得異常平靜:"傳令全軍,提高警惕,謹防敵軍撤營前的最後反撲。多派斥候,嚴密監視黃祖軍動向。"
    果然,接下來的幾日,黃祖大軍開始有序地向南撤退。圍城近一月的危機,終於解除。
    宛城內外,爆發出震天動地的歡呼聲。軍民奔走相告,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終於......守住了。"石韜長舒一口氣,多日來的緊張讓他顯得蒼老了許多。
    林凡站在城頭,遠眺逐漸遠去的敵軍旗幟,臉上卻並無太多喜色。他知道,這場勝利來得取巧,南陽的實力還遠遠不夠。
    就在這時,一匹來自北方的快馬瘋狂地衝入宛城,馬上的信使幾乎是從馬背上滾落下來。
    "急報!官渡急報!"信使嘶啞著嗓子喊道。
    林凡心中一緊,快步上前接過軍報。當他展開絹書,看清上麵的內容時,臉色頓時變得煞白。
    "軍師,怎麽了?"高順關切地問。
    林凡緩緩抬起頭,聲音幹澀:"官渡之戰......曹操贏了。"
    短短幾個字,卻讓在場所有人都愣住了。
    曹操贏了?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孟德,竟然真的以少勝多,擊敗了四世三公的袁本初?
    林凡握著軍報的手微微顫抖。他知道,一個時代結束了。而一個更加強大、更加可怕的對手,已經掃清了最後的障礙,正將那雙深邃而銳利的眼睛,投向南方,投向荊州,投向......他腳下的這座宛城。
    "傳令下去,"林凡的聲音恢複了平靜,但眼神卻愈發深邃,"全軍戒備,加強城防。真正的風暴,現在才剛剛開始。"
    夕陽的餘暉灑在宛城城頭,將每個人的身影都拉得很長。遠方,曹操的陰影正在緩緩籠罩而來。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