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舌戰群儒,暗藏殺機
字數:5692 加入書籤
竟陵城頭,殘陽如血,將城下尚未清理完畢的戰爭痕跡染得愈發刺目。雖然曹軍主力因宛城大勝後需要消化休整,並未立刻南下,但斥候的遊騎已然出現在竟陵外圍,空氣中彌漫著大戰間歇期特有的、令人窒息的緊繃。
一隊輕騎護衛著一輛青篷馬車,在冬日蒼茫的暮色中,駛入了竟陵城門。馬車停穩,簾幕掀開,一身月白鶴氅、手持羽扇的諸葛亮緩步而下,他麵容清臒,眼神澄澈,雖經旅途勞頓,卻依舊氣度從容。早已在城門處等候的魏延、廖化等將領連忙上前見禮。
“有勞孔明先生親臨!”魏延抱拳,聲若洪鍾,臉上帶著敬佩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如今林凡遠在江夏統籌全局,竟陵直麵北方壓力,諸葛亮能來主持和談,無疑給守軍吃了一顆定心丸。
諸葛亮還禮,目光掃過城頭嚴陣以待的守軍和城內外加緊修築的工事,微微頷首:“文長將軍、元儉將軍辛苦。城中情況如何?”
廖化接口道:“回先生,城防已按軍師離去前吩咐加固,糧草軍械尚算充足。隻是……軍心因宛城之敗及高順將軍被俘之事,略有浮動。曹軍使者目前安置在驛館,頗為倨傲,屢次催促要見軍師,言若三日內不見回複,便視我和談破裂。”
諸葛亮羽扇輕搖,淡然道:“無妨,亮既至此,自有應對。先讓使者等著,晾他一晾,挫其銳氣。首要之事,是穩定軍心,安置宛城潰散下來的將士。”
他頓了頓,看向魏延:“文長將軍,挑選兩百名精銳士卒,要機警悍勇、懂得隨機應變的,明日隨我赴會。”
魏延一愣:“先生,和談還需帶如此多護衛?”
諸葛亮微微一笑,眸光深邃:“非為護衛,乃為……壯聲勢,防變故。和談之地,雖約定在兩軍交界,然曹孟德奸雄之輩,不可不防。”
竟陵城外三十裏,有一處名為“落雁坡”的丘陵地帶,地勢相對平緩,視野開闊,不易埋伏,被選為此次和談的地點。時近正午,冬日稀薄的陽光勉強穿透雲層,灑在坡頂臨時搭建的、可供雙方使用的簡易涼棚上。
曹軍方麵,早已到了。約五百名盔明甲亮的虎豹騎精銳,肅立坡下,殺氣凜然。涼棚內,端坐著三人。主位之人,年約四旬,麵容清瘦,三縷長須,眼神靈動中帶著一絲睥睨,正是曹操麾下重要謀士,也是此次和談的正使——賈詡,賈文和。其左側,坐著一位身材魁梧、麵色沉毅的武將,乃是曹操族子,以勇力聞名的曹休。右側則是一位麵容陰鷙、眼神閃爍的文吏,名為趙達,乃曹操“校事府”中的幹員,顯然負責記錄與監視。
諸葛亮這邊,僅帶著魏延及二十名精心挑選的親兵,緩步登上坡頂。與曹軍龐大的護衛陣容相比,顯得勢單力薄,但諸葛亮步履從容,麵帶微笑,仿佛不是來赴一場凶險未卜的談判,而是來郊遊踏青。
“久聞賈文和大名,今日得見,幸何如之。”諸葛亮步入涼棚,對著賈詡拱手一禮,氣度溫文爾雅。
賈詡抬起眼皮,打量了諸葛亮一番,並未起身,隻是淡淡道:“孔明先生少年英才,之名亦如雷貫耳。請坐。”
雙方分賓主落座,氣氛瞬間變得微妙而緊張。
賈詡也不繞彎子,直接開門見山:“孔明先生既代表林軍師前來,想必已知丞相之意。丞相寬宏大量,念及荊北百姓免受戰火之苦,故願罷兵言和。條件有二:其一,林凡、劉備須上表歸順朝廷,解散軍隊,聽候朝廷安排;其二,獻出竟陵、江夏等城,丞相可保林、劉二人富貴終身,其麾下將士,亦可酌情錄用。”
這條件,苛刻至極,幾乎等同於讓林凡和劉備無條件投降!
魏延在一旁聽得勃然變色,握緊了刀柄。諸葛亮卻神色不變,羽扇輕搖,反問道:“哦?曹丞相既然心懷天下,憐憫百姓,為何不先退出宛城,歸還擄掠的荊北士民,以示誠意?反倒要我等自縛雙手,引頸就戮?此非和談,乃逼降也。”
賈詡眼皮微抬:“成王敗寇,自古皆然。宛城已下,我軍勢如破竹,荊北指日可定。丞相肯給爾等一條生路,已是莫大恩典。孔明先生莫非看不清形勢?”
“形勢?”諸葛亮輕笑一聲,“亮所見形勢,乃是曹丞相勞師遠征,雖得宛城,然損兵折將,耗費錢糧無數。北有馬騰、韓遂未附,西有劉璋觀望,江東周郎虎視眈眈。丞相此刻提出和談,究竟是恩典,還是……力有不逮,欲行緩兵之計?”
他語速平緩,卻字字誅心,直指曹操麵臨的困境!
賈詡眼中閃過一絲厲色,但很快隱去,依舊平靜道:“丞相掃蕩群雄,統一北疆,兵鋒所指,無不披靡。區區荊襄、江東,彈指可破。所謂緩兵之計,實屬無稽之談。”
“既如此,”諸葛亮羽扇一頓,目光直視賈詡,“丞相又何須以高順將軍及我被俘將士性命為質,迫我前來和談?豈非多此一舉?”
此言一出,賈詡身旁的曹休冷哼一聲,趙達則低頭快速記錄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諸葛亮不等賈詡回答,繼續道:“和談,非不可為。然需基於平等,而非脅迫。我主劉皇叔,乃漢室宗親,林軍師亦為保境安民而起兵,豈能無故歸順?若要罷兵,曹丞相當先退出荊北之地,雙方以當前實際控製線為界,互不侵犯。至於高順將軍及被俘將士,曹丞相既以仁義自詡,便應無條件釋放,以示誠意。”
他提出了完全對等的條件,甚至反將一軍。
賈詡聞言,嗤笑一聲:“孔明先生好大的口氣!敗軍之將,何以言勇?高順如今乃階下之囚,生死皆在丞相一念之間!爾等若識時務,尚可保全性命,若執迷不悟,待我大軍南下,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他試圖再次以高順的性命施加壓力。
就在落雁坡上唇槍舌劍的同時,竟陵城內,驛館之中。
曹操派來的副使,一名叫做華育的參軍,正焦躁地在房中踱步。他是主戰派,對賈詡主導的這次“和談”本就心存不滿,認為不過是給林凡、劉備喘息之機。
“賈文和老糊塗!跟那諸葛村夫有何可談?直接大軍壓境,踏平竟陵便是!”他低聲咒罵著。
一名驛館仆役打扮的人悄悄閃入房內,低聲道:“華參軍,打聽清楚了,諸葛亮此番前來,隻帶了魏延和少量親兵,竟陵守軍主力仍在各門布防,城內看似空虛。”
華育眼中凶光一閃:“哦?消息可靠?”
“千真萬確!小的親眼所見。”
一個冒險的念頭在華育心中滋生。若能趁此機會,在竟陵城內製造混亂,甚至……若能擒殺諸葛亮,豈不是奇功一件?屆時和談破裂,丞相必然大軍南下,看他賈詡還有何話說!
“你去聯絡我們在城內的人手!”華育壓低聲音,語氣興奮而狠毒,“入夜之後,聽我號令,在城中多處縱火,製造恐慌!你帶幾個好手,隨我直撲諸葛亮下榻的館舍!若能取其首級,我保你榮華富貴!”
他決定兵行險著,破壞和談,將事情鬧大!
然而,華育並不知道,他自認為隱秘的行動,早已落在了“暗羽”的監視之下。他接觸的那個“仆役”,正是墨衡安插在驛館內的眼線。
消息很快傳到了正在城頭巡視的廖化耳中。
“果然不出孔明先生所料!曹賊亡我之心不死!”廖化眼中厲色一閃,“元儉廖化字),按先生吩咐行事!讓他來得,去不得!”
落雁坡上,談判已陷入僵局。
賈詡堅持要林凡、劉備投降,諸葛亮則寸步不讓,要求曹操退兵放人。雙方針鋒相對,言辭越發激烈。
曹休早已按捺不住,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怒視諸葛亮:“諸葛村夫!休要逞口舌之利!高順的人頭,便是爾等的下場!若不歸降,旦夕便可取你性命!”
諸葛亮麵對曹休的殺意,毫無懼色,羽扇輕搖,淡然道:“曹將軍勇則勇矣,卻不知兵者詭道,豈能盡恃武力?高順將軍為國捐軀,名垂竹帛,豈是爾等可以輕辱?亮觀將軍印堂晦暗,恐有血光之災,不如早些回營,靜思己過。”
他這話看似勸慰,實則暗含玄機,聽得曹休一愣,更是怒火中燒。
賈詡眉頭微皺,正要說話,一名曹軍斥候快馬奔至坡下,高聲稟報:“報!賈大人,竟陵城內突然多處火起,似有騷亂!”
賈詡臉色猛地一沉,看向諸葛亮:“孔明先生!這是何意?莫非爾等表麵和談,暗中卻行此卑劣之事?!”
諸葛亮心中了然,知道是廖化那邊動手了,臉上卻露出恰到好處的驚訝與不悅:“賈大人此言差矣!和談之地乃貴方所選,竟陵城內之事,亮遠在此處,如何得知?莫非……是貴方有人不願見和談成功,故意從中作梗,欲嫁禍於我?”
他反將一軍,目光意有所指地掃過賈詡身旁的趙達和華育空出的位置。
賈詡是何等人物,瞬間便猜到了幾分,心中暗罵華育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此舉不僅破壞了談判氛圍,更給了諸葛亮指責的口實!
就在這時,又一名快馬馳來,馬上騎士渾身浴血,竟是曹休麾下的一名親兵,他滾鞍落馬,哭喊道:“將軍!不好了!華參軍他……他在竟陵城內欲行刺諸葛亮,中伏……身亡了!”
“什麽?!”曹休大驚失色!
賈詡的臉色瞬間變得難看至極!華育身死,無論原因為何,這黑鍋都很難甩掉了!和談,已然無法繼續!
諸葛亮緩緩站起身,撣了撣衣袖,語氣轉冷:“賈大人,看來貴方並無和談誠意。既如此,今日之會,便到此為止吧。高順將軍及我被俘將士,若有一人受損,我荊襄子弟,必與曹賊血戰到底,至死方休!”
說罷,他不再多言,對魏延示意一下,轉身便走。
魏延率親兵緊隨其後,護衛著諸葛亮從容下坡。
曹休氣得哇哇大叫,欲要阻攔,卻被賈詡用眼神死死按住。
賈詡看著諸葛亮離去的背影,目光陰沉如水。他知道,這次和談徹底失敗了,而且失敗得如此難堪!諸葛亮此子,智計百出,沉穩有度,更兼膽色過人,林凡麾下有如此人物,實乃心腹大患!
“我們走!”賈詡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怒火,沉聲道。
和談破裂,意味著戰火重燃。而這一次,雙方再無轉圜餘地。
諸葛亮回到竟陵,立即下令全軍戒備,準備迎接曹軍更加猛烈的進攻。同時,他秘密召見“暗羽”負責人。
“不惜一切代價,查清高順將軍被關押的具體位置!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也要尋找……營救的機會。”
夜色籠罩竟陵,短暫的和平假象被徹底撕碎,前路,唯有血與火。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