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鳳雛獻計,東風暗借
字數:5247 加入書籤
赤壁,周瑜中軍大帳。
炭盆燒得正旺,驅散著江畔冬日的濕寒,卻驅不散周瑜眉宇間那抹化不開的凝重。諸葛亮那封寥寥數語的密信,像一根無形的針,刺破了他運籌帷幄的自信外殼。火攻之策,乃他殫精竭慮、視為破曹唯一勝機的絕密謀劃,竟被遠在夏口的諸葛亮一語道破!甚至……對方還提到了最關鍵的“東風”!
“東風……諸葛孔明,你究竟知道多少?”周瑜盯著跳躍的火苗,喃喃自語。他自負才智超群,放眼天下,能入其眼者寥寥,此刻卻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種被窺破、甚至被隱隱超越的威脅感。這感覺,比麵對江北數十萬曹軍,更讓他心神不寧。
“都督,”魯肅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淩統將軍自夏口傳回消息,劉備軍正在大量征集船隻,囤積火油、硝石等物,似有所圖。另外……劉備麾下謀士龐統,近日頻繁出入江夏各處,行蹤詭秘。”
“龐統?龐士元?”周瑜目光一凝,“就是那個與諸葛孔明齊名,並稱‘臥龍’、‘鳳雛’的龐統?”
“正是此人。其人才學廣博,然相貌醜陋,性情狂放,在劉備處似乎並未完全展露鋒芒。”魯肅答道。
周瑜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諸葛亮看破他的計策,已讓他震驚,若再加上一個深淺不知的“鳳雛”……劉備麾下,當真是藏龍臥虎!
“密切注意此人動向!”周瑜沉聲道,“另外,傳令各軍,加緊演練火船突擊戰術,所有準備工作,需在十日內完成!”他有一種預感,決戰之期,不會太遠。無論諸葛亮知道多少,他都必須按照自己的節奏,將計劃推行下去!
然而,天公似乎並不作美。一連數日,江麵上刮的都是西北風或北風,這對於位於曹軍東南方的江東水軍而言,若施行火攻,無異於引火燒身!軍中一些知曉內情的高級將領,不由得心生焦慮。
江北,曹軍水寨。
蔡瑁、張允的人頭並未能帶來預期的穩定,反而讓原本就軍心複雜的曹營,更添了幾分隱憂。荊州降卒兔死狐悲,士氣低落。而新任的水軍統領毛玠、於禁,雖為沙場宿將,卻對水戰頗為陌生,指揮起來難免生澀,各船協調遠不如蔡、二人在時順暢。
這一日,曹操正在大帳內與眾將議事,商討如何盡快突破江東水軍防線。忽有親兵來報,營外有一名自稱“鳳雛”先生故友的狂士求見,言有破敵良策獻上。
“鳳雛?”曹操眉頭一挑,看向身旁的賈詡、程昱等人,“可是那與諸葛孔明齊名的龐統龐士元?”
程昱捋須道:“聽聞龐統如今正在劉備麾下,其故友此時來見,恐有蹊蹺。”
賈詡卻道:“丞相,不妨一見。或可探聽虛實,若其真有良策,亦可資借鑒。”
曹操沉吟片刻,點了點頭:“帶他進來。”
不多時,一名衣著邋遢、其貌不揚、甚至有些跛足的文士,一瘸一拐地走入大帳,他神態倨傲,麵對滿帳甲胄鮮明的曹營文武,竟無絲毫懼色,隻是隨意拱了拱手:“山野之人,姓成名方,見過曹丞相。”
曹操見其形貌醜陋,舉止無禮,心中先不喜了三分,淡淡道:“先生有何良策教操?”
成方龐統偽裝)環視帳內,目光在那些麵露不屑的將領臉上掃過,嘿嘿一笑:“丞相麾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然北人不習水戰,故而被周瑜阻於這大江之上,進退維穀。在下有一計,可令丞相大軍如履平地,破江東水師易如反掌!”
“哦?計將安出?”曹操來了興趣。
“戰船顛簸,北軍將士多暈眩嘔吐,戰力大減。何不將大小戰船,或三十為一排,或五十為一排,首尾用鐵環連鎖,上鋪闊板?如此,任他風浪潮汐起伏,戰船穩如泰山!北軍將士在船上便可如履平地,馳騁衝殺,何愁周瑜不破?”龐統唾沫橫飛,比劃著說道。
此言一出,帳內頓時一片嘩然!
大將張遼當即出列反對:“丞相不可!戰船連鎖,雖可平穩,然若遇火攻,一船被焚,其餘船隻皆無法逃脫,豈非自尋死路?”
徐晃也道:“文遠所言極是!此計太過凶險!”
龐統卻嗤笑道:“二位將軍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正值隆冬,隻有西北風、北風!周瑜若用火攻,非但燒不到江北我軍,反而會燒了他自家戰船!此乃天時在我!豈不聞‘天與不取,反受其咎’?”
曹操聞言,心中一動。連日來的西北風,他是知道的。若真如這成方所言,連鎖戰船,確可極大解決北軍暈船之苦,提升戰力。至於火攻……他看向賈詡和程昱。
程昱沉吟道:“此人言之有理,隆冬時節,罕有東南風。然……兵者詭道,不可不防萬一。”
賈詡則盯著龐統,緩緩道:“先生此計,看似妙絕,然將全軍安危係於天時風向之上,是否……太過行險?不知先生從何處來,與那‘鳳雛’龐統,又是何關係?”
龐統麵對賈詡那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目光,心中凜然,表麵卻故作狂態,哈哈一笑:“文和先生多慮了!在下與士元乃布衣之交,聞其居於劉備處不得誌,故特來獻計,欲借此功,引薦於丞相耳!至於行險?嘿嘿,用兵之道,豈能不行險?當年官渡之戰,丞相奇襲烏巢,不亦是行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巧妙地將話題引開,並捧了曹操一句。
曹操聽著龐統的話,又想到連日來的西北風,再想到水軍因顛簸而低落的士氣,心中天平漸漸傾斜。若能速破周瑜,平定江東,些許風險,值得一冒!
“先生之言,甚合吾意!”曹操最終拍板,“便依先生之計!傳令毛玠、於禁,即刻開始,將戰船以鐵環相連,鋪設木板!”
“丞相英明!”龐統躬身,低下頭,掩飾住眼中一閃而過的計謀得逞的光芒。
就在龐統於曹營獻上“連環計”的同時,夏口,劉備軍駐地。
諸葛亮並未在自己的營帳中,而是登上了夏口城外一處臨江的矮山。此地名為“七星壇”,地勢頗高,可俯瞰大江氣象。他並未穿那身標誌性的鶴氅,而是一襲普通的青色道袍,手持拂塵,屏退了左右,獨自立於壇上,仰觀天象。
夜幕低垂,星鬥漸現。諸葛亮的目光,牢牢鎖定在東方天際的某些星宿之上,手指在袖中默默掐算,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江風呼嘯,卷起他的衣袂,更添幾分神秘與肅穆。
如此一站,便是數個時辰,直到月過中天。
山下,劉備、關羽、張飛等人皆在等候,麵露焦急之色。
“大哥,軍師這都在上麵站了大半夜了,喝風飲露的,到底在幹啥?”張飛忍不住嘟囔道。
關羽丹鳳眼微眯,撫須道:“三弟稍安勿躁,軍師通曉天文,必是在觀測天時,關乎破曹大計。”
劉備雖未說話,但緊握的雙手顯露出他內心的緊張。此戰關乎生死存亡,而所有的希望,似乎都寄托在了這位年輕的軍師那神鬼莫測的智慧之上。
終於,在天色將明未明之際,諸葛亮緩緩走下七星壇。他的臉色帶著一絲疲憊,但眼神卻異常明亮。
“主公,”他對著迎上來的劉備拱手,語氣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篤定,“亮已觀得天象,三日之後,甲子日,時至冬至,陽氣初生,必有……東南大風起於江上,持續一日夜!”
劉備聞言,又驚又喜:“果真?!”
關羽、張飛亦是麵露振奮。
諸葛亮點頭:“天象如此,必無差錯。請主公即刻傳令,所有戰船、火船、引火之物,務必在兩日內準備就緒!同時,將此消息,密報周都督知曉!”
他遙望赤壁方向,心中默念:“公瑾,你要的東風,亮……借來了!接下來,便看你我,能否將這滿天大火,燒出一個新的乾坤!”
赤壁,周瑜接到了諸葛亮派快馬送來的密信。信上隻有四個字:
“甲子日,風起。”
周瑜握著這封短箋,站在江邊,任憑冰冷的江風撲麵。他抬頭望向依舊呼嘯的西北風,心中波瀾起伏。諸葛亮……他竟然真的能精準預測風向轉變?!此等近乎鬼神之能,讓他感到一絲駭然。
“都督,諸葛亮此言,可信否?”呂蒙在一旁,語氣帶著懷疑。這關乎全軍生死,豈能寄托於對手的一句話?
周瑜沉默良久,猛地轉身,眼中再無半分猶豫,隻剩下破釜沉舟的決絕!
“傳令!各軍依計行事,所有火船、引火之物,務必在甲子日拂曉前準備完畢!全軍將士,秣馬厲兵,準備決戰!”
他選擇了相信!不是因為信任諸葛亮,而是因為他別無選擇,也因為諸葛亮看破他計策在先,讓他潛意識裏認可了對方的能力。
“另外,”周瑜看向江北那隱約可見、正在緊張進行“連環”作業的曹軍水寨,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殺意,“讓淩統告知劉備,甲子日清晨,我軍將以黃蓋將軍詐降為先導,火船隨後!望其軍依約策應,共擊曹賊!”
戰鼓,即將擂響。
而在竟陵,林凡也接到了諸葛亮關於風向預測和決戰部署的密報。他站在城頭,遠眺東南方向。
“東風……終於要來了嗎?”他低聲自語。
這一把火,燒的不隻是曹操的戰船,更是要燒出一個嶄新的天下格局!
“傳令竟陵全軍,加強戒備,謹防曹軍陸路狗急跳牆!同時,命令‘暗羽’,啟動所有潛伏在曹營附近的暗樁,不惜一切代價,在火起之時,設法營救高順!”
所有人都已就位,所有的謀劃都已布下。隻待那一陣東風,便將這赤壁江麵,化作焚天煉獄!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