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假麵戰神:初戰大捷

字數:3109   加入書籤

A+A-


    北齊河清二年公元563年)冬,北風卷地,酷寒徹骨。
    這一年的冬天來得格外早,也格外凶猛。對於北齊的陪都、軍事重鎮晉陽今山西太原)來說,最大的威脅不是風雪,而是從南北兩個方向如餓狼般撲來的敵人。
    北周柱國大將軍楊忠隋文帝楊堅之父),聯合了草原霸主突厥木杆可汗,集結了二十萬大軍,兵分兩路,自恒州今山西大同)而下,直逼並州晉陽,意圖一舉拔掉北齊這顆北方最堅硬的牙齒。旌旗遮天,馬蹄聲震動了整個汾河穀地,晉陽城危在旦夕。晉陽是北齊的 “龍興之地”,城防堅固,卻因主力部隊在南線作戰而兵力空虛,形勢危急。
    此時,晉陽城頭,一位身披銀甲、麵容俊美如女子的年輕將軍正緊蹙眉頭,凝視著遠方敵軍連營的燈火。他,正是年僅二十二歲的樂城縣開國公、並州刺史——高長恭。據《北齊書?蘭陵王傳》記載,高長恭 “悉簡精銳,晝夜巡警”,一麵加固城防,一麵派人向鄴城求援。當時突厥騎兵凶悍善戰,北周軍隊更是配備了先進的攻城器械,不少將領主張棄城突圍。
    盡管蘭陵王容貌柔美,讓初次見他的人誤以為是一位翩翩貴公子,但此刻,他眼中閃爍的卻是與年齡不符的沉毅與決絕,高力排眾議,堅持固守待援。身邊的幾位老將,如並州刺史段韶、大將軍斛律光,都是久經沙場的名將。軍中不乏有人私下議論,這位“貌若婦人”的王爺,能否經受住真正戰場的血腥洗禮。
    “報——!周軍前鋒已至城西三十裏,突厥騎兵正在城北劫掠,焚燒村莊!”
    戰鬥打響後,突厥騎兵首先發起猛攻,他們依仗機動性強的優勢,在城外燒殺搶掠,試圖瓦解守軍士氣。高長恭身著鎧甲,親自登上城樓指揮作戰,他 “親冒矢石,神色自若”,極大地鼓舞了將士們的鬥誌。史載他曾在城樓上彎弓搭箭,射殺三名突厥前鋒,令敵軍大為震懾。
    “報——!我軍出城試探的部隊失利,士氣受挫!”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大帳內的氣氛凝重得如同凍結。敵軍勢大,且以逸待勞,若貿然出戰,恐有全軍覆沒之險。名將段韶定下了“固守待機,後發製人”的策略,但被動挨打的壓抑感,籠罩在每個齊軍心頭。
    然而,戰機出現在一個最殘酷的時刻。
    數日後,天降暴雪,視野混沌。北周與突厥聯軍自恃兵力雄厚,認為齊軍絕不敢在如此天氣出戰,戒備逐漸鬆懈。就在這天夜裏,高長恭來到了段韶的大帳。
    “段公,敵軍驕縱,以為我軍怯戰。今夜風雪正急,正是天賜良機!長恭請命,率本部精騎,出城突襲周軍糧道與前營!”
    段韶看著眼前這位目光灼灼的年輕人,他欣賞這份勇氣,但也深知風險。“蘭陵王,可知此去若敗,將有去無回?”
    高長恭拱手,聲音堅定:“國之安危,係於此城。長恭縱死,亦要挫敵銳氣!”
    他的請求得到了批準。當夜,高長恭親率一千精銳騎兵,人銜枚,馬裹蹄,如同一支無聲的利箭,從晉陽城南門悄然射出,沒入漫天風雪之中。
    風雪成了他們最好的掩護。他們繞到周軍側翼,找到了那條維係著二十萬大軍生命線的糧道。此時,押運糧草的周軍正在營帳內躲避風雪,全然不知死神已然降臨。
    “將士們!”高長恭躍馬揚刀,他那張俊美的麵孔在風雪中因戰意而顯得無比銳利,“國家養士千日,正在此時!隨我——殺!”
    刹那間,寂靜被打破!
    一千鐵騎如雪崩般衝入敵營。高長恭一馬當先,那襲白袍在風雪與火光中格外醒目。他手中的長刀左劈右砍,所到之處,人仰馬翻。周軍完全被打懵了,他們根本不知道來了多少齊軍,隻見風雪中到處都是閃爍的刀光和咆哮的騎兵,頓時亂作一團。
    糧草被焚,衝天的大火甚至映紅了晉陽城的天空。主營的周軍和突厥軍看到後方火起,喊殺震天,軍心大動,不知虛實,竟不敢全力來援。
    高長恭率領的這支奇兵,在敵營中縱橫馳騁,如入無人之境。他作戰時,因麵容太過俊美,曾特意命人打造了一副造型凶厲的青銅麵具。此刻,在火光映照下,那副鬼魅般的麵具和他矯健如龍的身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深深烙印在每一個敵軍眼中,帶來了無邊的恐懼。
    突襲大獲成功。
    援軍在段韶的率領下與援蘭陵王內外夾擊,大敗聯軍。他們不僅焚毀了大量糧草,更極大地擾亂了聯軍的部署和士氣。
    當他凱旋入城時,銀甲染血,白袍破損,但身姿依舊挺拔。他摘下麵具,露出那張年輕而堅毅的麵龐。城頭上的守軍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
    “蘭陵王!蘭陵王!”
    此戰,徹底證明了高長恭絕非凡俗。他並非隻有美貌,更有超凡的勇氣、決斷和戰術執行力。他以一場漂亮的奇襲,向天下宣告了一位絕世名將的崛起。
    晉陽保衛戰最終以北齊的全麵勝利告終。在老將段韶、斛律光的指揮下,以及憑借蘭陵王高長恭此戰提振的軍心,齊軍穩紮穩打,成功擊退了北周與突厥的聯軍。楊忠率殘部狼狽西逃,突厥可汗也帶著搶掠的財物撤回草原。
    經此一役,高長恭“勇冠三軍”之名傳遍朝野,他在此戰中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既能固守城池,又善伺機反擊;既懂鼓舞士氣,又通戰術謀略。此戰過後,高長恭的名字開始在軍中流傳。士兵們敬佩他的勇猛,更讚歎他的沉穩 —— 要知道,當時他年僅 23 歲,卻能在強敵壓境時保持如此定力,實屬難得。
    戰後,高湛龍顏大悅,下旨褒獎:“長恭躬擐甲胄,身先士卒,保我北疆,勳莫大焉。” 並賞賜布帛千匹,增加食邑五百戶。
    他從一個宗室貴胄,真正成長為北齊王朝可以倚仗的國之柱石。而這一切,都隻是他傳奇生涯的序幕。不久之後,在洛陽城下,他將迎來那場讓他名垂青史的邙山之戰,以及那曲流傳千古的《蘭陵王入陣曲》。
    喜歡曆史奇人傳請大家收藏:()曆史奇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