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邙山血戰 千古絕唱破陣曲

字數:3273   加入書籤

A+A-


    北齊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冬,北周十萬大軍卷土重來,權臣宇文護派遣十萬大軍,由尉遲迥率領,再次進攻洛陽,意圖拔掉這顆釘子,直插北齊腹地。敵兵如山崩海嘯般,將北齊的軍事重鎮洛陽圍成了鐵桶,洛陽是北齊的南都,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一旦失守,北齊將失去中原腹地。
    旗幟漫山遍野,攻城錘撞擊城門的巨響如同垂死者的心跳。洛陽守將段思文苦苦支撐,箭矢糧草將盡,城牆多處破損,陷落隻在旦夕之間。
    鄴城,北齊皇宮。急報如雪片般飛來,朝堂之上,一片肅殺。剛剛即位不久的後主高緯驚慌失措,望向群臣。
    “諸位愛卿,誰願往救洛陽?”
    一片沉寂。周軍勢大,且有名將尉遲迥、權景宣統領,此行凶多吉少。
    就在這時,三人應聲出列,聲如金石:
    “臣,請戰!”
    眾人望去,正是北齊的三根擎天巨柱——太尉段韶、大將軍斛律光、與尚書令高長恭蘭陵王)。
    武成帝高湛大喜,即刻命段韶為帥,斛律光與高長恭為將,點精騎三萬,火速馳援洛陽!
    大軍晝夜兼程,如一道黑色的閃電,直撲邙山。時值嚴冬,北風如刀,但齊軍將士胸中燃燒著救國的烈焰。此時的洛陽已被北周軍隊圍困數月,金墉城洛陽西北角的要塞)更是危在旦夕。當北齊援軍抵達邙山時,發現北周軍隊已占據有利地形,嚴陣以待。
    段韶立於山巔,俯瞰周軍連綿營寨,冷靜分析:“敵軍連勝,其誌必驕。我軍宜據守邙阪,以逸待勞,伺機破敵。”
    然而,戰機瞬息萬變。當看到洛陽城頭烽煙將熄,深知不能再等。
    段韶分析局勢後,決定采用 “誘敵深入” 之計:先派少量騎兵騷擾周軍,待其疲憊後再全軍出擊。高長恭與斛律光對此表示讚同,並主動請纓擔任先鋒。
    戰鬥開始後,段韶按照計劃佯敗撤退,北周軍隊果然中計,傾巢而出追擊。當周軍進入預設戰場後,段韶下令吹響號角,北齊伏兵四起,周軍頓時大亂。
    就在此時,高長恭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挑選了五百名精銳騎兵,親自率領,徑直衝向周軍的核心陣地 —— 金墉城下。唯有以“奇兵”直插心髒,方能扭轉戰局。他的目標,不是擊潰周軍,而是——衝破重重包圍,殺到洛陽城下,與守軍會合,裏應外合!
    他轉身,麵對親自挑選的五百名死士,聲音穿透麵具,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弟兄們!洛陽危在旦夕,國家興亡,在此一舉!我高長恭,今日與諸君同生共死!目標隻有一個——”
    他長槊直指周軍包圍圈最密集的核心:
    “殺到洛陽城下!”
    “殺!殺!殺!”五百人的怒吼,匯聚成一股衝天的殺氣。
    動了!
    五百鐵騎,如同一支離弦的血色箭矢,以蘭陵王為鋒鏑,狠狠鑿入了周軍浩瀚的軍陣之中!
    高長恭一馬當先,那副鬼魅麵具成了周軍的噩夢。他手中的長槊化作一道銀龍,所到之處,人仰馬翻,無人能擋其一合。五百騎兵緊隨其後,以決死的意誌,撕裂了一層又一層敵軍的防線。周軍被這突如其來的雷霆一擊打懵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不顧後果、勇猛絕倫的衝鋒。陣型開始動搖、混亂。
    衝過步兵方陣!踏破拒馬鹿角!挑翻試圖阻攔的敵將!
    高長恭的鎧甲被鮮血染紅,麵具下的呼吸灼熱而粗重,但他的動作沒有絲毫遲滯。他的眼中,隻有前方那座巍峨的洛陽城。
    終於,在經曆了難以想象的血戰之後,這支傷痕累累卻意誌如鋼的小隊,竟真的突破了數萬大軍的重重包圍,殺到了洛陽城下!
    然而,問題隨之而來。城上的守軍,隻見一隊血人般的騎兵衝到城下,為首者戴著麵具,根本無法分辨是敵是友。他們猶豫著,不敢打開城門,弓弩手甚至張弓搭箭,對準了下方的隊伍。
    千鈞一發之際!
    隻見高長恭猛地舉起手,止住了身後躁動的部下。在數萬道目光的注視下,他緩緩地、堅定地,摘下了那副沾滿血汙的青銅麵具。
    刹那間,一張俊美絕倫、卻又因戰火而充滿英武之氣的麵孔,暴露在陽光與所有人的視線之中。
    城頭寂靜了片刻,隨即,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是蘭陵王!蘭陵王來了!”
    這一刻,成為了中國戰爭史上最具戲劇性和美感的一幕。美貌與勇武,優雅與血腥,在這位年輕親王身上完美融合。希望,如同陽光,瞬間灑滿洛陽。
    城門轟然洞開!守軍士氣大振,與高長恭的生力軍裏應外合,向外衝殺。
    此時,城外戰場也發生了決定性轉變。段韶與斛律光見高長恭成功破圍,立即指揮主力發起了總攻。周軍腹背受敵,核心被貫穿,士氣徹底崩潰,開始全線潰敗。
    這一戰,北齊大獲全勝。周軍“棄營幕,從芒山而西,保於陝州”,輜重器械,堆積如山,盡數歸於齊軍。這是南北朝時期的經典戰役,高長恭率領五百騎兵大破十萬敵軍,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凱旋回師後,後主高湛親自為將士們慶功。戰後,北齊士兵為歌頌他的戰功,自發創作了《蘭陵王入陣曲》,將士們戴著模仿高長恭容貌的麵具,手持兵器,邊歌邊舞,再現了他衝入敵陣的英勇場景。這便是後世聞名、甚至東傳日本,成為宮廷雅樂,直至今日仍在演奏——《蘭陵王入陣曲》。
    自此,蘭陵王高長恭的威名,響徹南北。 他不再僅僅是皇室貴胄,更是北齊軍民心中的“軍神”。他以一場極致的個人英雄主義表演,扭轉了一場國運之戰,也將自己的名字,永遠刻入了曆史的星河之中。
    邙山之戰後,高長恭的聲望達到頂峰。武成帝下旨加封他為尚書令,這一職位相當於宰相,標誌著他正式進入北齊權力中樞。
    喜歡曆史奇人傳請大家收藏:()曆史奇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