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定陽之戰:蘭陵王再立戰功
字數:1556 加入書籤
河清三年564年)邙山大敗後,北周並未放棄東進野心。武平二年,北周再次發動進攻,晉國公宇文護派郭榮在姚襄城南、定陽城西修築城池,試圖蠶食北齊疆域,周軍以柏穀城為支點,倚仗其“石城千仞”之險,切斷汾北與河東聯係,企圖將定陽今山西吉縣)變為楔入北齊腹地的釘子。
北齊後主高緯高湛之子,565 年即位)命三員大將太宰段韶、太尉高長恭、右丞相斛律光率軍抵禦。首戰便是強攻柏穀,段韶以火弩破城,初戰告捷,但真正的鏖戰才剛拉開序幕。
定陽城今山西吉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北周守將楊敷又是一員猛將,多次擊退北齊軍隊的進攻。同年六月,齊軍移師定陽城下。城主楊範憑借“三麵重澗險阻”的地形死守,戰事陷入僵局。七月,更棘手的是,段韶在戰鬥中突然患病,無法指揮作戰,全軍重擔落在了高長恭肩上。段韶於軍帳中召蘭陵王囑托:“賊若突圍,必從東南澗口出,簡精兵專守,自成擒耳”。此言成為決勝關鍵。段韶病重被迫先行返朝,軍中士氣波動,蘭陵王以“總其眾”之責穩定軍心。
高長恭接管指揮權後,並未急於攻城,而是親自勘察地形。他發現定陽城三麵環水,隻有東南方向有一條狹窄的山路,是守軍唯一的退路。於是,他采納段韶的建議,製定了 “圍點打援” 的戰術:一麵命士兵繼續攻城,虛張聲勢;一麵派一千多名壯士埋伏在東南澗口,等待敵軍突圍。
果然,北周軍隊在北齊的猛烈進攻下糧草斷絕,宇文憲率領的援軍又因懼怕段韶當時北周不知段韶病重)不敢前進。楊敷無奈之下,隻得率領殘部趁夜突圍。
當他們逃至東南澗口時,高長恭的千餘伏兵突然殺出,火把如星矢般射入敵陣。北周軍隊猝不及防,瞬間潰散。史載其蘭陵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伏兵千騎願效死力,正源於此。
蘭陵王戴青銅麵具突陣,其俊美麵容隱於凶厲鎏金之後,周軍見之膽裂——此景雖多見於邙山之戰記載,但定陽夜戰中,麵具亦成震懾符號。
伏兵截斷退路,楊範部卒被擠壓在澗口狹地,“麵縛盡獲”。此戰不僅克複定陽,更生擒儀同薛敬禮、城主楊範等周將。定陽城隨之攻克。定陽之戰充分展現了高長恭的軍事智慧。他不僅勇猛善戰,更懂得根據地形製定戰術,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
此前邙山之戰時,蘭陵王一句“家事親切”早已埋下禍根。戰捷的消息傳至鄴城,後主高緯的忌憚更深。定陽戰後,他故意收受賄賂,縱容部下斂財,其心腹尉相願直言:“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貪殘?”蘭陵王黯然答:“豈不由芒山大捷,恐以威武見忌,欲自穢乎?”
戰後,高緯加封他為大司馬,賞賜綢緞千匹,並將定陽附近的土地賞賜給他作為食邑。
據統計,高長恭一生曆經大小戰役數十次,從未有過敗績,堪稱北齊的 “守護神”。
定陽戰役後,段韶病逝,斛律光遭戮,蘭陵王孤木難支。三年後,一杯禦賜毒鴆入口,北齊的守護長城盡被內部摧毀。
喜歡曆史奇人傳請大家收藏:()曆史奇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