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冉魏武悼天王:漢人護盾傳奇
字數:3742 加入書籤
冉魏武悼天王冉閔年表
冉閔322352),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人,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的建立者。他出身於漢人乞活軍家庭,被後趙武帝石虎收為養孫,改姓石,故又名石閔。以勇武善戰著稱,在後趙末年混亂中乘勢而起,掌權後頒布著名的 “殺胡令” ,建立了短暫卻影響深遠的冉魏政權。他的一生是十六國時期民族矛盾與生存鬥爭的極致縮影,既是力挽狂瀾的悲劇英雄,也是手段酷烈的爭議人物。
時間 事件 說明
一、胡塵中的孤苗:成長於後趙322年 348年)
公元322年東晉元帝永昌元年)出生於乞活軍家族 冉閔生於魏郡內黃。其父冉良又名冉瞻)是當時活躍於黃河流域的漢人武裝力量——乞活軍中的一名少年將領。家族可追溯至周文王少子冉季。
約公元328年後趙太和元年)父冉良被石虎收養 後趙武帝石勒擊敗乞活軍陳午部,石勒之侄當時還是中山公的石虎見冉良勇猛,收為養子,改名石瞻。
約公元330年後趙建平元年)少年冉閔入後趙宮廷 因父親的關係,冉閔被石虎撫養,改姓石,名石閔。他生長於胡風熾盛的後趙宮廷,學習騎射武藝,史載其“果銳善謀,勇力絕人”,年少時已顯露非凡的軍事天賦。
公元338年後趙建武四年) 其父冉良石瞻)在與前燕的戰爭中戰死,年僅二十八歲。石虎待冉閔“待之如親孫”,使其承襲了父親的爵位和軍職,冉閔由此正式步入軍界。
二、 後趙的悍將:戰功顯赫與權力攀升349年)
公元349年後趙太寧元年) 冉閔已成長為後趙重要將領。隨石虎征戰期間,他屢建奇功:
· 沔南之戰:大破東晉軍隊,斬其將領蔡懷。
· 平定梁犢:在鎮壓梁犢起義的戰爭中表現出色,威名更盛。
因功受封為修成侯,遷任建節將軍、北中郎將。
公元349年四月同年)後趙武帝石虎病逝,太子石世即位,但政權很快陷入其兄弟們的血腥爭奪中,後趙宮廷進入極度混亂時期。
公元349年五月同年)冉閔協助彭城王石遵發動政變,攻入鄴城,廢殺石世。石遵為爭取冉閔支持,曾口頭許諾:“努力!事成,以爾為太子。”
公元349年五月同年)石遵即位後,食言而立自己的兒子石衍為太子。冉閔被任命為都督中外諸軍事、輔國大將軍,雖掌握軍權,但對石遵的背信行為深感不滿,權力核心的矛盾激化。
三、 鄴城的血與火:掌權、殺胡與稱帝350年)
公元350年正月冉魏永興元年) 石遵擔心冉閔權勢過大,密謀誅殺他。冉閔通過石鑒石虎另一子)得知消息,搶先發動政變,殺石遵、鄭太後及太子石衍。擁立石鑒為帝,冉閔自任大將軍,封武德王,完全掌控鄴城朝政。
公元350年正月 石鑒不甘為傀儡,密令羯族將領孫伏都圍攻冉閔。冉閔率漢軍反攻,屠滅孫伏都部眾。鑒於“胡人不附,屢生叛亂”的嚴峻形勢,冉閔頒布了影響深遠的 “殺胡令” :
· “內外六夷,敢稱兵仗者斬!”
· “漢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
此令引發連鎖反應,鄴城一日內數萬胡人被殺,並迅速蔓延至全國,累計二十餘萬胡人主要是羯族)喪生。
公元350年正月 冉閔殺石鑒,同時將石虎的二十八個孫子全部處死,石氏家族徹底覆滅。冉閔即位稱帝,恢複冉姓,國號大魏,史稱冉魏,定都鄴城,年號永興。追尊其父冉瞻為烈祖高皇帝。
四、 四麵楚歌的掙紮:冉魏的存亡之戰350年 352年)
公元350年永興元年)冉魏立國後,麵臨極其惡劣的戰略環境:
· 北麵:後趙殘餘勢力石祗在襄國稱帝,聯合羌族姚弋仲、鮮卑慕容儁圍攻冉魏。
· 南麵:東晉對冉閔的稱帝行為不予承認,關係冷淡。
· 內部:連年戰爭導致饑荒蔓延,國力空虛。
公元351年二月永興二年) 冉閔親率大軍圍攻襄國長達數月,最終城破。他誅殺了弑君自立的劉顯劉顯已殺石祗),後趙政權至此徹底滅亡。此戰雖勝,但進一步消耗了冉魏本已衰弱的力量。
公元352年四月永興三年) 前燕慕容儁派名將慕容恪南下。冉閔不顧部將勸阻,執意迎戰。在廉台今河北無極)之戰中,慕容恪以鐵馬方陣五千騎兵以鐵鎖連陣)誘敵,冉閔中計陷入重圍。他左持雙刃矛,右執鉤戟,斬鮮卑兵三百餘級,最終因寡不敵眾,坐騎朱龍馬累斃,力竭被擒。
五、 英雄末路與身後榮辱352年及之後)
公元352年五月永興三年) 被俘後,慕容儁斥責他:“汝奴仆下才,何敢妄稱天子?”冉閔傲然回答:“天下大亂,爾曹夷狄,人麵獸心,尚欲篡逆。我一時英雄,何為不可作帝王邪!” 慕容儁大怒,鞭之三百,送至龍城今遼寧朝陽)處斬。據載,其死後,遏陘山“草木皆枯,蝗蟲大起,五月不雨”,慕容儁心生恐懼,追諡其為武悼天王。
公元352年八月同年)冉閔死後,太子冉智在鄴城堅守,曾向東晉求援,但援軍未至。同年八月,城破,冉智及冉魏百官被俘,冉魏政權滅亡,立國僅兩年七個月。
六、 家族延續與曆史回響
352年後 根據河南偃師出土的冉閔玄孫冉華墓誌等資料,冉閔血脈並未斷絕:
· 冉智太子):降燕,被封海賓侯,後事不詳。
· 冉叡冉閔子):降燕,任散騎常侍、海冥縣侯。
· 冉興冉閔孫):投奔北魏,官至安遠將軍、蒲陰伯。
· 冉雅冉閔曾孫):北魏征虜將軍、懷州刺史、北平侯。
· 冉華冉閔玄孫):北魏鎮遠將軍、射聲校尉,逝於524年。此後家族逐漸淡出權力中心,融於民間。
後世評價 正麵:在漢人生存危殆之際,以鐵血手段扭轉局勢,被後世部分人尊為“漢家護盾”。
負麵:“殺胡令”手段殘酷,濫殺無辜,加深了民族仇恨,也被視為“屠夫”。
他的悲劇,是十六國那個“亂世生存”時代的極端縮影,其勇武與決絕,連同他的爭議,一同被載入史冊。
喜歡曆史奇人傳請大家收藏:()曆史奇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