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後趙的悍將與棋子
字數:4919 加入書籤
夜色如墨,鄴城宮牆上的火把在風中搖曳,將人影拉得忽長忽短。建節將軍冉閔按劍立於高台,望著腳下這座被他掌控的帝都。十年前,他也是這樣站在鄴城城頭,不過那時他是石虎麾下的一員驍將,而今卻已成為這座城池真正的主人。夜風送來血腥氣,那是白日裏處決石遵黨羽留下的痕跡。他微微眯起眼,思緒飄回了十五年前那個金戈鐵馬的戰場。
公元338年,後趙國君石虎親率大軍二十萬南下,意圖一舉吞並東晉在江北的最後據點。時年十六歲的冉閔首次隨軍出征,被編入前鋒部隊。
五月,沔南之地暑氣蒸騰。冉閔率領的五百輕騎兵隱在蘆葦蕩中已有兩個時辰。汗水順著他的鐵甲流淌,但他握韁的手穩如磐石。
“將軍,晉軍已在三裏外紮營。”斥候壓低聲音回報。
冉閔目光銳利如鷹。他記得臨行前養祖父石虎的囑托:“此戰關乎大趙聲威,務必取勝。”
當夜,東晉將領蔡懷在營中宴飲作樂。他料定趙軍遠來疲憊,必不敢夜襲。殊不知此刻,冉閔已率精銳悄然渡河。
“分三路進攻,中路隨我直取中軍帳。”冉閔的聲音在夜色中冷冽如刀。
三更時分,火起。趙軍如神兵天降,直撲晉軍大營。蔡懷醉眼朦朧地衝出營帳,正對上冉閔冰冷的眼神。
“來將通名!”蔡懷厲聲喝問,手中的長戟微微發抖。
“冉閔!”話音未落,戰馬已如離弦之箭衝出。兩馬交錯間,冉閔的長槊如毒蛇出洞,精準地刺穿了蔡懷的咽喉。
此戰,趙軍大獲全勝,斬首三千級。當冉閔將蔡懷的首級擲於石虎帳前時,這位以殘暴著稱的君主也不禁撫掌大笑:“真吾家千裏駒也!”
沔南之戰的勝利讓冉閔初露頭角,但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
公元349年正月,高力督衛梁犢在雍城起兵反趙。這些被貶戍邊的高力士個個勇武過人,很快就攻陷了長安,擁兵十萬,直逼洛陽。
四月,冉閔受命與姚弋仲、蒲洪等將領共同平叛。軍議帳中,諸將爭執不休。
“梁犢軍勢正盛,當堅守待其糧盡。”老將姚弋仲捋須沉吟。
冉閔霍然起身:“叛軍雖眾,卻是烏合之眾。若待其糧盡,洛陽危矣。末將願率精兵直搗中軍!”
次日,滎陽城外,兩軍對壘。梁犢親自督戰,叛軍聲勢浩大。
冉閔觀察敵軍陣型,發現其左翼薄弱,立即親率八百鐵騎突擊。戰馬奔騰,塵土飛揚。冉閔一馬當先,長槊翻飛,所過之處血肉橫飛。
“攔住他!”梁犢大驚,急令親兵圍堵。
混戰中,冉閔的坐騎被長矛刺中,他翻身落馬,瞬間被數名敵兵包圍。千鈞一發之際,他拔出腰間佩刀,一個翻滾砍斷最近敵兵的馬腿,順勢奪馬再戰。
“冉閔在此!”他怒吼著直取梁犢。兩員大將在亂軍中相遇,兵刃相交,火花四濺。第十回合,冉閔假意敗退,待梁犢追近,突然回馬一槊,正中其心窩。
主將陣亡,叛軍頓時潰散。此戰之後,冉閔威震華夷。石虎大悅,封其為修成侯,遷建節將軍、北中郎將。但封賞的背後,暗流湧動。那些胡人將領看他的眼神充滿忌憚,而漢人官員則暗中示好。冉閔明白,自己正處在風暴的中心。
公元349年四月,石虎病重。鄴城皇宮中彌漫著藥石和權力的味道。
冉閔守在病榻前,看著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君主如今枯瘦如柴。石虎艱難地睜開眼,握住他的手:“朕這些兒子中,唯你最肖朕當年...”
話音未落,太子石世及其生母劉皇後的心腹太監匆匆入內:“陛下該服藥了。”
冉閔知趣地退出寢宮。在廊下,他遇見了彭城王石遵。兩人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當夜,石遵秘密造訪冉閔府邸。
“大將軍可知,劉後與張豺欲立石世,盡誅異己?”石遵壓低聲音,“名單上,你我都名列前茅。”
燭火跳動,映得冉閔的臉半明半暗。他知道,決定命運的時刻到了。
五月初九,石虎駕崩。太子石世繼位,劉太後臨朝稱製。果然,第一道詔令就是調冉閔出任幽州刺史,明升暗降。
“這是要削你兵權。”石遵再次深夜來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冉閔沉吟良久。他想起自己雖是石虎養孫,但終究是漢人。那些胡人將領表麵恭敬,背地裏都叫他“漢兒”。
“王爺欲如何?”他終於開口。
“清君側。”石遵目光灼灼,“事成之後,立我為帝,你為儲君。”
這是一個太過誘人的承諾。冉閔心動了。
五月十四,冉閔以閱兵為名,調集麾下精銳突入皇宮。守衛宮門的禁軍見是冉閔,竟不敢阻攔——他的威名太盛了。
劉太後聞變,急令張豺率兵抵擋。但為時已晚,冉閔的親兵已經控製了大殿。
“逆賊!”張豺挺戟來戰。冉閔冷笑一聲,長槊如電,不過三合就將張豺刺死於階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石世被廢,石遵登基。然而他即位不到十日就食言,立侄子石衍為太子。
“陛下曾許我以儲位,今何出爾反爾?”冉閔當麵質問。
石遵避而不答,反而下詔升冉閔為大司馬,明示疏遠。更危險的是,他開始暗中調動兵馬,準備除掉這個功高震主的悍將。
九月,秋雨連綿。冉閔府邸密室中,燭火通明。
“大將軍,不能再等了。”部將王泰急切道,“昨夜宮中傳出消息,陛下已密令李農調集禁軍,三日內就要動手。”
冉閔負手而立,望著窗外的雨幕。他想起了祖父石虎臨終前的囑托,想起了自己這些年來為後趙立下的汗馬功勞。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古來如此。
“石鑒那邊聯絡得如何?”他忽然問。
“義陽公願意合作。”另一謀士回答,“但他要求事成後封他為帝。”
冉閔嘴角泛起一絲冷笑。這些石家子孫,大難臨頭還在爭權奪利。
就在這時,府外傳來急促的馬蹄聲。親兵來報:“義陽公密使到!”
來者渾身濕透,從懷中取出一封密信:“大將軍,陛下已定於明日早朝動手。”
冉閔展開密信,上麵隻有潦草數字:“事急,今夜當決。”
他不再猶豫,猛地轉身:“傳令,點兵!”
當夜子時,鄴城雷雨交加。冉閔親率三千死士直撲皇宮。雨水衝刷著街道,也掩蓋了軍隊行進的聲音。
宮門守衛見是冉閔,不敢阻攔。但當他們接近石遵的寢宮時,遭遇了頑強抵抗。
“冉閔造反!”禁軍統領張才率兵死戰,“保護陛下!”
混戰中,冉閔左臂中箭,但他渾然不覺,依然衝鋒在前。鮮血混著雨水染紅戰袍,更添幾分猙獰。
“擋我者死!”他怒吼著,長槊翻飛,如入無人之境。
石遵聞變,倉皇逃往淩霄觀。鄭太後哭喊著拉住他的衣袖:“早聽我言誅此獠,何至今日!”
冉閔追至觀前,命士兵縱火。火光衝天中,石遵被迫出降。
“陛下可記得當日承諾?”冉閔冷眼看著這個曾經的盟友。
石遵麵如死灰:“朕...朕封你為太子...”
冉閔大笑,笑聲在雨夜中格外刺耳:“遲了!”手起刀落,石遵人頭落地。
次日,冉閔擁立石鑒為帝,自任大將軍,封武德王。但他知道,這不過是權宜之計。石鑒表麵上對他言聽計從,暗地裏卻多次密謀除掉他。
最危險的一次是十二月,石鑒暗中指令樂平王石苞夜襲冉府。幸虧冉閔早有防備,將來犯之敵盡數殲滅。
“大王,石家不可信。”謀士進言,“當早作打算。”
冉閔站在城樓上,望著腳下的鄴城。這座他守衛了半生的城池,如今成了他的牢籠,也是他的舞台。
“傳令全軍,嚴加戒備。”他沉聲道,“若有異動,格殺勿論。”
寒風中,他握緊了劍柄。亂世之中,唯有強者才能生存。而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夜幕下的鄴城,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冉閔知道,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但他不知道的是,這場風暴最終將席卷整個北方,改變曆史的走向。而此刻,他隻想在這亂世中,殺出一條生路。
喜歡曆史奇人傳請大家收藏:()曆史奇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