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求學歲月:從西域到天竺的追尋】
字數:3033 加入書籤
鳩摩羅什的求學經曆堪稱一部佛教學術追尋史。七歲出家後,他每日諷誦千偈,每偈三十二字,日誦三萬二千言,過目不忘的神童之名不脛而走。
當時教授鳩摩羅什的法師曾暗中測試:故意將經文中一段艱深的內容隻講解一遍,次日請其複述。不料年幼的羅什不僅完整背誦,更能引申闡釋,舉一反三。消息傳出,龜茲國中紛紛傳言:“王妹耆婆所生,實非凡胎。”這種超凡的記憶力並非簡單的死記硬背。據記載,羅什在誦讀《阿毗曇經》時,不需師長過多解釋,便能自通妙諦,對經文中的名相、法數理解透徹。這種天賦很快引起了西域各國佛教界的關注。
公元353年,九歲的鳩摩羅什隨母親耆婆渡過辛頭河今印度河),前往罽賓國今克什米爾地區)求學。這段旅程充滿艱險:他們穿越帕米爾高原的雪山峻嶺,曆經數月才抵達這個被譽為“小乘佛教中心”的國度。
在罽賓,他們拜見了國王的堂弟、著名高僧盤頭達多。這位大師以博學嚴謹著稱,“每日自晨至暮,手書千偈,諷誦千偈”,其學問之淵博、修行之精進,令西域各國僧眾敬仰。
初見之時,盤頭達多有意考驗這位傳說中的神童。他選取《雜藏》中一段關於“四諦十六行相”的深奧內容,要求羅什當場解讀。出乎意料的是,這個九歲孩童不僅準確闡釋了苦、空、無常、無我的要義,更將各派觀點分析得條理分明。盤頭達多欣然收其為徒,並感歎道:“此子當為明日法門棟梁。”
在接下來的三年裏,羅什係統學習了《中阿含經》《長阿含經》等小乘經典。盤頭達多教學極為嚴格,每日要求弟子將所授內容反複研習,直至深夜。羅什的房間總是最後熄滅油燈,窗上映出他伏案苦讀的身影。
鳩摩羅什的聰慧名聲很快傳到了罽賓國王耳中。一日,國王特設法宴,邀請當地最具聲望的外道辯士入宮,要與這位年幼的沙彌論道。
辯場設在王宮大殿,文武百官分列兩旁,氣氛莊重肅穆。外道中走出一位長須老者,首先發難:“沙彌既言諸法無常,何以經典永恒?既說諸法無我,何以修行證果?”
年僅十歲的鳩摩羅什從容不迫,應聲答道:“經典如舟,渡河當舍;證果如月,水中非真。”接著引經據典,從《雜阿含》到《長阿含》,字字珠璣,句句在理。
外道們輪番上陣,提出各種刁鑽問題。有人質疑輪回主體,有人詰難因果法則,還有人用數論派的學說進行辯駁。羅什始終鎮定自若,時而引經據典,時而巧設譬喻,將對方的論點一一化解。
最精彩的是與一位耆那教學者的交鋒。對方提出:“若言業力不滅,何以修行可消?若言修行可消,業力豈非有滅?”
鳩摩羅什微微一笑:“如人夢中墮河,醒時何在?業力如夢,覺悟即醒。”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辯論從清晨持續到日暮,外道們最終心悅誠服,紛紛向鳩摩羅什頂禮。罽賓王大喜,當即賜予“外國最上等的供養”——包括金縷袈裟、七寶缽盂和經書千卷。
公元356年,十二歲的鳩摩羅什隨母親返回龜茲。途經沙勒國今新疆喀什)時,在此停留一年。這段經曆成為他修行路上的重要轉折點。
在沙勒國的一座寺院中,發生了一件影響羅什終身的“頂缽事件”。當時,寺中供奉著一尊相傳為佛陀用過的石缽。按照慣例,路過僧人都要試頂此缽,以測修行。
鳩摩羅什初頂此缽時,覺得輕如鴻毛,行走自如。然而當他心中升起“我竟能頂起聖缽”的念頭時,石缽突然變得沉重無比,最終墜地。這一經曆讓他頓悟:“萬法唯心,境隨心轉”的真理。頂缽時的心理變化導致缽的重量隨之改變,這讓他深刻意識到心念對物質的影響,進一步領悟佛法深意。
當晚,鳩摩羅什在禪修中深入思惟:“缽本無輕重,因心有分別;法本無高下,因識生執著。”這一領悟使他從此特別重視心性修養,也為日後弘傳般若空義埋下種子。
在沙勒期間,三藏沙門喜見特別賞識羅什的才華,向國王建議:“此沙彌雖幼,智慧深遠。請王設會,令其升座說法,一可激勵國內僧眾,二可示好龜茲王室。”
國王采納建議,特設盛大法會,請鳩摩羅什升座講授《轉法輪經》。令人驚歎的是,這個十二歲的少年在法座上從容不迫,將這部重要的初轉法輪經典講得深入淺出,連當地的老比丘都深受啟發。
沙勒國地處絲綢之路要衝,文化多元,學術繁榮。鳩摩羅什在此不僅精研佛典,更廣泛涉獵外道學問。這種廣博的知識儲備為他日後譯經事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他師從多位學者,係統學習四吠陀:
《梨俱吠陀》頌詩)
《娑摩吠陀》歌詠)
《夜柔吠陀》祭祀儀軌)
《阿闥婆吠陀》咒術)
同時深入研習五明學問:
聲明語言學與音韻學)
工巧明工藝、數學、天文)
醫方明醫學與藥學)
因明邏輯與辯證法)
內明佛法精髓)
特別在因明學上,鳩摩羅什展現出非凡天賦。他經常與外道學者辯論,運用因明三支宗、因、喻)所向披靡。一次,有位數論派學者提出“神我常住”的觀點,鳩摩羅什用因明論式巧妙破斥:“宗:神我應非常住;因:有生滅故;喻:如瓶等物”對方無法找到論式過失,隻得認輸。
鳩摩羅什還精通陰陽星算,能夠通過星象變化預測天氣,占卜吉凶無不符契。但他常告誡弟子:“此等技藝,終是世間法,不可執著。”
喜歡曆史奇人傳請大家收藏:()曆史奇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