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3章 終南鶴影1274-1293)

字數:2420   加入書籤

A+A-


    至元十一年的春分,二十七歲的張三豐背著簡單的行囊,踏上了雲遊之路。醫巫閭山的鬆濤聲漸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黃河奔流的轟鳴。他沿著古驛道西行,沿途所見盡是蒙古鐵騎馳過的煙塵,漢家百姓在驛站旁躬身避讓的身影。經過七十二個日夜的跋涉,終南山蒼翠的輪廓終於出現在天際。
    在重陽宮掛單期間,他聽聞西南紫柏山中有位火龍真人,乃是陳摶老祖一脈的正宗傳人。三豐當即辭別道眾,向著雲霧深處的山坳行去。穿過一片箭竹林,忽見溪畔青石上坐著位麻衣老道,正持竿垂釣。令人稱奇的是,魚鉤竟是直的,且離水三寸。
    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老道頭也不回地說道,小友從遼東來,可曾見過冰海釣鼇?
    三豐心知遇到了高人,執弟子禮恭立一旁。隻見老道手腕輕抖,釣線在空中劃出玄妙弧線,溪水竟逆流而上,托起一尾金鱗鯉魚。老道哈哈大笑,將魚放歸水中:老夫賈得升,在此等候多時了。
    這位自稱賈得升的火龍真人,果然得了陳摶老祖真傳。他教授三豐的蟄龍法,講究神蟄氣穴,呼吸綿綿,常在雪地中臥眠三日而不覺寒冷。某日清晨,師徒二人在雲台觀外見蛇雀相鬥。花蛇盤曲如環,任雀兒如何啄擊,隻以柔勁化解。待雀兒力竭,蛇身倏然彈出,如離弦之箭。
    瞧見了麽?真人撚須微笑,柔能製剛,靜可製動。這蛇兒深得老氏之旨。
    三豐若有所悟,當夜在月下揣摩蛇形,將醫巫閭山所悟的剛猛勁力盡數化去。如此三月,創編出十三勢,分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法,合進、退、顧、盼、定五步。演練之時,身形如雲卷雲舒,雙手似抱月輪。真人見之撫掌:此拳合於天道,當傳之後世。
    至元十三年冬,三豐在華山落雁峰尋得一處古洞閉關。洞中寒氣刺骨,石壁上結著寸許冰淩。他依照蟄龍法門,呼吸漸至胎息之境。據《三豐全集》記載,七七四十九日後的子夜,忽然崖冰崩裂如雷震,洞中真氣結成嬰。但見五色祥雲自洞頂垂下,雲中現出五條金龍,環繞著他吞吐丹氣。三豐內視丹田,果見一粒金丹滴溜溜旋轉,放出萬道霞光。
    出關那日正值立春,崖畔冰淩盡數融化,匯成潺潺溪流。三豐立於峰頂,望見終南群峰如蓮花綻放,不禁長吟《金丹歌》:
    欲向人間留秘訣,未逢一個是知音。
    丹成九轉無人識,獨對青山理玉琴。
    歌聲在千山萬壑間回蕩,驚起無數棲鳥。
    至元十七年二月,一個商隊帶來臨安陷落的消息。大宋最後的海船在崖山沉沒,十萬軍民蹈海殉國。三豐正在仰天池畔練劍,聞訊怔立良久。忽然間劍光大盛,他在池邊巨石上狂舞三日,石屑紛飛如雪。待他收劍時,石壁上赫然顯現縱橫交錯的劍痕,深達寸許,筆意酣暢如王羲之的《喪亂帖》。這些劍痕每逢陰雨便會滲出水珠,後人稱之為泣血石。
    此後十年間,三豐的足跡遍及巴山蜀水。在峨眉金頂,他與圓悟禪師論道三日。老僧以茶筅擊碎茶碗:佛家真空,可能容得下這道裂痕?三豐取過碎片,在案上拚出太極圖:真空妙有,原本一如。兩人相視而笑,共賞雲海日出。
    青城山的天師洞中,他見到一幅奇景:古柏根係裸露,卻依然枝繁葉茂。樹下老道正在演練,每一步都踏在樹根交結之處。三豐凝神觀察,發現這些步點暗合北鬥七星方位。當夜他在《無根樹詞》中寫道:
    無根樹,花正幽,貪戀紅塵誰肯休?
    浮生事,苦海舟,蕩去飄來不自由。
    在蜀地遊曆期間,他不斷完善太極拳理。某日在都江堰觀水,見魚嘴分江、飛沙堰泄洪,忽然領悟引進落空之妙。他將岷江分水的原理化入拳法,創出粘粘連隨的勁路。又在劍門關看雲霧繞峰,悟得以柔克剛的真諦——那雲霧看似柔弱,卻能經年累月地將巍巍劍峰蝕刻出深深痕跡。
    至元二十六年春,四十六歲的三豐重返終南。此時的他已是青絲間雪,但雙目神光更勝往昔。火龍真人早已仙去,隻在洞中留下半部《無極圖》。三豐在師父坐化處結廬而居,將十年遊曆所得盡數融入武學。某個滿月之夜,他見鬆影掃階,忽然大笑:我明白了!太極拳不該隻有十三勢,當如月印千江,隨物賦形才是。
    自此,他打破招式藩籬,將拳法化入日常起居。挑水時練,劈柴時用搬攔捶,就連掃地也暗合韻律。終南山的樵夫常見他在崖邊演練新奇拳法,時而如白鶴晾翅,時而如猿猴攀枝,便將這套拳稱作長生意。
    這段終南歲月,恰似一幅淡墨寫就的山水長卷。在這裏,遼東少年的銳氣化作宗師的圓融,家傳的儒學底蘊與道門修煉水乳交融。而當大雪再次覆蓋群山時,這位漸臻化境的道人,又將目光投向了南方——那裏有武當山的七十二峰,正在雲霧中等待真正的開山祖師。
    喜歡曆史奇人傳請大家收藏:()曆史奇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