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歸家

字數:2268   加入書籤

A+A-


    爺爺把我送去親戚家後,一天,我正吸溜著碗裏的疙瘩湯,大門響了。寄養家的嬸子開了門,風裏站著母親。她的頭發被風吹亂,幾縷貼在發紅的臉上。
    她站在門口,雙手絞著衣角,眼睛躲著屋裏的光,也躲著我。嬸子側身讓了讓,語氣平淡:“孩子,你媽來了。”
    母親像是被這句話推了一下,才抬起眼。目光終於落在我身上,那裏麵盛滿了複雜的情緒:深深的愧疚,長途跋涉的疲憊,還有一種被逼到角落、不得不如此做的決心。
    她嘴唇動了幾下,聲音幹澀得像砂紙摩擦:“京京…媽來接你回家。” 她試探著向前挪了半步,手臂微微抬起,似乎想觸碰我,卻又在半途無力地垂落。
    隻是重複著,聲音低了下去,又似落了淚: “回家……咱回家,姥爺姥姥……都想你了,盼著你呢。”
    屋裏,寄養家庭的叔伯沉默地抽著旱煙,辛辣的煙霧盤旋上升,模糊了他的表情。嬸子看了看丈夫,又看了看我,最終隻是低歎一聲,轉身去收拾我那點少得可憐的行李,是一個打著整齊補丁的小包袱。
    母親幾乎是搶步上前,一把將包袱緊緊抱在懷裏,仿佛抱著失而複得的珍寶,又像是抓住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嫂子,大哥…我們走了。”母親聲音發顫。叔伯在煙霧裏嗯了一聲,嬸子點點頭:“路上慢點。”
    告別簡短而帶著一種心照不宣的尷尬。
    我跟著母親走出那扇熟悉的、吱呀作響的院門。門外,竟停著一輛擦得鋥亮、但款式老舊的女式自行車。母親把我的小包袱放在車筐裏,然後略顯笨拙地把我抱上冰冷的後座。
    “坐穩了,”她深吸一口氣,用力蹬動踏板。
    通往姥爺姥姥家的小路蜿蜒,我的心中茫然一片。車子在小路上歪歪扭扭地走,不時顛簸一下。我緊緊靠著母親,她舊毛衣那股柔軟的氣息,混著冷風,直往鼻子裏鑽。這是我對“回家”最深的印象。
    可是…那個深秋的歸家,像是拉開了一場噩夢的序幕。
    當我以為一切都好起來的時候,安穩的日子沒過多久,一種無形的陰霾就開始悄然籠罩這個讓我再次感受到溫暖的家。在我歸家後,短短一年之內,太姥姥姥爺的母親)、二姥爺姥爺的弟弟)、姥爺,三位至親的老人,相繼離世。
    太姥姥是善終,可二姥爺和姥爺死得……都不尋常。
    走的第一個人,是太姥姥。
    這一年,我六歲。
    太姥姥走的那天已是深秋,窗台上的菊花開得正豔。
    她躺在炕上,呼吸已經很輕了,手卻還緊緊攥著我媽的衣角,像個怕走丟的孩子。
    “秀蘭,”她忽然睜開眼,聲音啞得像被砂紙磨過,“你爸那幾件厚棉襖,我都拆了重新絮了新棉,放在樟木箱子最底下。”我媽點頭,眼淚砸在手背上,濺起細小的水花。
    姥爺蹲在門檻上抽煙,煙鍋子明明滅滅,映著他紅透的眼眶。
    太姥姥轉頭看我,渾濁的眼睛亮了亮:“京京,灶房甕裏還有你愛吃的凍梨,讓你姥爺給你拿。”我剛要應聲,她的手卻慢慢鬆開了,嘴角還帶著點笑,像是想起了什麽開心事。
    送葬那天飄著細雨,姥爺抱著太姥姥的遺像,腰彎得像煮熟的大蝦。
    回到家,姥姥打開太姥姥的櫃子,翻出個藍底白花布包,裏麵是給我們小輩準備的壓歲錢,紅紙都有些褪色了。
    “她前陣子還念叨,說等過年要給京京包個大的。”姥姥說著,用圍裙擦了擦眼睛。
    我那時太小,不懂死亡是什麽,隻覺得屋子裏靜悄悄的,少了太姥姥坐在炕頭納鞋底的聲音,少了她喊我“京京”的沙啞嗓音。
    院子裏的老母雞還在刨土,灶房的煙囪照樣冒煙,隻是那個總愛在傍晚倚著門框等我們回家的老人,再也不會回來了。
    太姥姥走後沒幾個月,隔壁老王家門就哭塌了天。
    出事了!
    喜歡關東詭事異聞錄,我是出馬仙兒請大家收藏:()關東詭事異聞錄,我是出馬仙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