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堡壘的內城區
字數:7534 加入書籤
光陰似箭,半年的時光轉瞬即逝。當深海堡壘的玄鐵飛舟艦隊緩緩駛入赤礁島的海港時,何太叔的瞳孔驟然收縮,臉上浮現出難以掩飾的震撼。
他原本以為所謂的“飛舟”不過是稍大些的渡船,可眼前這數十艘龐然大物,每一艘都長達六百餘丈,寬逾三百丈,宛如一座座移動的鋼鐵山脈橫亙於海天之間。
玄鐵飛舟通體漆黑,表麵篆刻著繁複的陣法紋路,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
它們並非孤舟獨行,而是數十艘並排停靠,巍峨的船身幾乎遮蔽了半邊天空,投下的陰影籠罩了大半個港口。
一些初次見到如此壯闊景象的散修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仰首呆立,眼中滿是驚駭與茫然。他們張著嘴,卻發不出半點聲音,仿佛被這超越認知的巨物震懾得失去了言語的能力。
相比之下,常年駐守赤礁島的仙門弟子、凡人勞工以及戍衛軍士卻顯得格外平靜。
他們或搬運貨物,或低聲交談,連目光都未曾多停留片刻——畢竟,每年都有新來的修士途經此地,前往深海堡壘。
初時的震撼、失態,乃至手足無措,他們早已司空見慣。對他們而言,這些玄鐵飛舟不過是日常的一部分,如同潮起潮落,不足為奇。
當何太叔隨著一眾修士登上玄鐵飛舟後,他才真正體會到這座龐然大物的內部構造是何等精密而嚴苛。
整艘飛舟的底層至中層艙室,全部堆滿了堆積如山的補給物資——靈晶、丹藥、陣法材料、靈植礦石,乃至各類法器符籙,都被分門別類地安置在加固的貨艙之中,確保航程萬無一失。
而可供修士活動的區域,僅有甲板最高一層的居住區。這裏雖不算寬敞,但布置得井然有序,每一間艙室都刻有隔音與防護陣法,確保修士們在漫長的航程中不受幹擾。
何太叔站在舷窗前,透過厚重的玄晶琉璃向外望去。
沒過多久,一陣低沉的轟鳴聲自飛舟深處傳來,整艘巨艦隨之微微震顫,仿佛某種沉睡的巨獸正在蘇醒。
緊接著,數十艘玄鐵飛舟同時啟動,龐大的船體緩緩懸浮而起,卻並未如尋常飛舟那般直入雲霄,而是穩穩地維持在離海麵僅一丈的高度。
這樣的飛行方式,既是為了減少深海區域可能遭遇的罡風侵襲,也是為了借助海麵靈氣流動,提升航行效率。
隨著船隊逐漸加速,飛舟底部激蕩起陣陣洶湧的浪花,而船身卻穩如磐石,絲毫不受波濤影響。
隨著航程的推進,玄鐵飛舟的速度逐漸攀升至極限。盡管與何太叔曾經乘坐過的普通飛舟相比仍顯遲緩,但如此龐大的船體能在滿載貨物的情況下達到這般速度,已堪稱修真界煉器之道的巔峰造詣。
每一艘飛舟的龍骨與外殼皆由玄鐵熔鑄而成,表麵鐫刻著繁複的浮空與禦風陣法,使得這鋼鐵巨獸能在浩瀚汪洋上破浪前行。
然而,即便陣法全力運轉,飛舟的加速依舊艱難無比,仿佛一頭負山而行的洪荒巨獸,每一步都沉重而緩慢。
時間在單調的航程中悄然流逝。
每隔約莫十一天,天象便會驟然劇變——有時是遮天蔽日的狂風呼嘯,將海麵撕扯出無數道猙獰的溝壑;有時是傾盆暴雨如天河倒灌,雨幕密集得幾乎讓人看不清十步之外的景象;更有甚者,滔天巨浪如山嶽般砸向船隊,或是狂暴的龍卷風自遠海席卷而來,試圖將整支艦隊吞噬。
然而,玄鐵飛舟的船身卻始終穩若磐石,任憑外界如何天翻地覆,艦隊依舊堅定不移地朝著深海堡壘的方向破浪前行。
更令人心悸的是,每隔半月左右,便會有一群凶悍的海中妖獸襲擊船隊。
它們或是體型龐大如小島的深海巨鼇,或是成群結隊、獠牙森然的嗜血狂鯊,甚至偶爾會出現能操縱水行妖術的高階海族。然而,這些凶物尚未靠近飛舟,便被船上的鐵甲衛士以雷霆手段斬殺。
那些衛士身披玄鐵重甲,手持銘刻鎮妖符文的巨型兵刃,每一擊都裹挾著淩厲的罡風,將撲來的妖獸斬成血肉碎塊。
激戰過後,他們的鎧甲上往往掛滿妖獸的殘肢與內髒,濃重的血腥氣混合著森然殺氣,使得甲板上修為較淺的修士和凡人根本不敢與之對視。
那些鐵甲衛士的眼神冰冷如鐵,隻剩下最純粹的殺戮本能。
這些渾身浴血的鐵甲衛士,皆是深海堡壘精心培養的精銳駐軍。
他們以小隊為單位行動,每支百人隊皆由一名築基期的精英修士統率,不僅修為深厚,更精通合擊戰陣之法。
二十餘支這樣的精銳小隊駐紮在每一艘玄鐵飛舟上,如同鋼鐵叢林般守護著整支艦隊。
這些久經沙場的戰士配合默契,即便麵對突如其來的獸潮,也能在瞬息間結陣迎敵,將任何來犯之敵絞殺在船舷之外。
更令人安心的是,至今為止,玄鐵飛舟上那些鐫刻在船體深處的法陣尚未真正啟動。
這些由陣法大師耗費心血布置的防禦體係,蘊含著足以震懾高階妖獸的恐怖威能——無論是能焚山煮海的離火陣,還是引動九霄雷霆的雷煞陣,都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旦有金丹期以上的大妖現身,這些沉睡的殺陣便會立即蘇醒,讓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海中妖族見識到人族煉器之道的巔峰造詣。
因此,盡管這段航程中驚濤駭浪不斷,妖獸襲擾頻發,但在如此嚴密的防禦體係下,整支艦隊始終穩如泰山。
那些看似凶險的遭遇,對乘坐玄鐵飛舟的修士們而言,不過是漫長旅途中的些許調劑。
偶爾從舷窗望見甲板上鐵甲衛士與海獸搏殺的場麵,反倒成了枯燥航程中難得的消遣。在這絕對的實力保障下,這趟跨越凶險海域的旅程,終究是有驚無險。
....
兩年的光陰在驚濤駭浪中緩緩流逝。在這漫長的航程裏,玄鐵飛舟艦隊經曆了無數生死考驗,每一艘飛舟的玄鐵外殼上都布滿了深淺不一的傷痕——有深海巨妖利爪留下的溝壑,有狂暴雷劫劈出的焦痕,更有巨型漩渦撕扯出的猙獰裂痕。
然而任憑海中妖族如何瘋狂進攻,始終未能真正突破這支鋼鐵艦隊的防禦。當熟悉的轟鳴聲再度響徹整艘飛舟時,所有修士都明白,他們終於要抵達傳說中的深海堡壘了。
霎時間,數以萬計的修士從各自艙室蜂擁而出,如同潮水般湧向頂層甲板。
何太叔也帶著他的小徒弟王飛燕擠在人群中,當他終於來到船舷邊時,眼前的景象讓他這個經曆過現代社會的穿越者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在浩瀚無垠的深藍色海麵上,一座堪比大陸的巨型堡壘巍然矗立,其規模之宏偉,完全顛覆了何太叔對修真界建築的認知。
甲板上嘈雜的議論聲中,兩個衣著華貴的商人正在高談闊論。
何太叔凝神細聽,當聽到這座堡壘足有前世澳洲三分之二大小時,他的瞳孔猛然收縮。
更令他震驚的是商人們後續的講述:原來這座不可思議的建築,最初竟是上古仙人以移山填海的無上神通,將整座巨型鐵礦山搬至深海,再以通天手段煉製成浮空底座。
底座上密密麻麻刻滿了玄奧的浮空符文,又有數以萬計的深海玄鐵鎖鏈將其牢牢固定在海底。而後經過數十代修士前赴後繼的擴建,才最終形成如今這般震撼天地的規模。
何太叔扶著船舷的雙手不自覺地微微顫抖。即便以他穿越者的眼界,也從未想過修真界個人的力量竟能達到如此駭人聽聞的地步——移山填海、煉製大陸,這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對的認知範疇。
望著越來越近的巨型堡壘,何太叔第一次真切地意識到,在這個修真世界裏,真正的大能者確實擁有改天換地的偉力。
當玄鐵飛舟艦隊航行至距離深海堡壘五百海裏處時,整支船隊突然齊齊停下了前進的步伐。
隻見從遠處那座鋼鐵巨城的方向,驟然飛出數以千計的梭形巡查飛舟,這些通體銀灰色的輕便飛舟如同蜂群般迅速包圍了整支艦隊。
每一艘巡查飛舟上都站立著數名身著製式鎧甲的監察使,他們手持特製的驗靈法器,神色肅穆地登上了玄鐵飛舟。
為首的監察使祭出一顆深藍色靈珠,那珠子懸浮在半空中,散發出如水波般的光幕,將甲板上的修士們盡數籠罩。
光幕掃過之處,每個人的修為、骨齡甚至真元屬性都無所遁形。
與此同時,另一隊監察使已經前往下層貨艙,開始對堆積如山的物資進行逐一核驗。
他們使用特製的驗貨羅盤,仔細檢查每一箱貨物的封印是否完整,靈性是否正常。
這項嚴苛的檢查持續了整整一個月,直到確認所有人員與貨物都沒有問題後,艦隊才獲準繼續前行。
當玄鐵飛舟最終停泊在距離堡壘僅一海裏的位置時,深海堡壘那漆黑的金屬外牆上突然傳來機械運轉的轟鳴聲。
隻見一道邊長近百丈的方形通道如同巨獸之口緩緩伸出,精準地與玄鐵飛舟的上層甲板完成對接。
通道內壁鑲嵌著無數照明晶石,將這條連接通路映照得如同白晝。
在監察使的指揮下,船上的修士們排成整齊的隊列依次進入通道。
何太叔注意到,每個進入通道的人都要在特定的檢測法陣前停留片刻,接受更為細致的檢查。
直到最後一名修士通過檢查,早已等候多時的搬運隊伍才開始有條不紊地將貨艙中的物資轉運至堡壘內部。
此時,何太叔和王飛燕已經完成了全部檢查程序。一名麵無表情的執事遞給他們兩枚鐫刻著複雜符文的玉質腰牌,沉聲道:此物需時刻佩戴,既是身份憑證,也是進出各區域的鑰匙。握緊腰牌,何太叔帶著徒弟穿過最後一道檢測光幕,隨著如潮的人流緩緩向前移動。
深海堡壘的構造層次分明——外層是鐵甲衛士的絕對管製區,灰黑色的玄鐵牆壁上布滿了警戒陣法,空氣中彌漫著壓抑的氣氛。
在這裏,任何非衛戍人員施展法力的波動都會引發陣法反應,輕則被當場鎮壓,重則以通敵叛族之罪就地正法。
何太叔能清晰感受到,四周無形的禁製如同天羅地網,將所有人的修為都死死禁錮在體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穿過幽暗的通道,前方逐漸出現一抹亮光。
當師徒二人終於踏出出口時,王飛燕頓時驚得瞪圓了眼睛——映入眼簾的是數十座橫貫天穹的巨型虹橋,每座橋體都泛著金屬冷光,橋麵寬達百丈,如同一條條鋼鐵巨龍延伸向迷霧深處。
這些虹橋每隔百裏就有一座,在氤氳的靈霧中若隱若現,構成了一張錯綜複雜的立體交通網。
更令人震撼的是,相鄰虹橋上同樣人流如織,無數修士如螞蟻般在橋麵上移動,偶爾還能看見全副武裝的鐵甲衛隊押送著巨型貨箱隆隆而過。
踏上虹橋的瞬間,何太叔就感到腳下一沉。這橋麵竟暗含微弱的重力陣法,使得行走其上如負重前行。
橋兩側沒有護欄,隻有湧動的雲海在腳下翻滾,稍有不慎就會墜入萬丈深淵。
眾人不敢耽擱,紛紛加快腳步。然而這虹橋仿佛沒有盡頭,他們晝夜不停地走了整整十日,期間隻能輪流在橋麵上特設的休息區稍作休整。
當終於抵達虹橋彼端時,又是一道森嚴的關卡。數百名監察使在此設下重重檢測法陣,每個通過者都要接受比外層更為嚴苛的審查。
直到玉牌被打上一道金色印記,何太叔才長舒一口氣——這意味著他們終於獲得了進入內城的資格。
穿過最後一道光幕時,何太叔不禁苦笑:這深海堡壘的防衛之嚴密,怕是連隻蒼蠅都難逃法眼。
當眾人通過最後一道檢查關卡,正式踏入內城區時,眼前的景象頓時如畫卷般在眼前展開——與森嚴壓抑的外層區域截然不同,這裏竟是一片繁華鼎盛的仙家盛景。
首先湧入耳中的是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街道兩側的店鋪鱗次櫛比,掛著各式靈光閃爍的招牌。
有售賣丹藥的金丹閣,門口飄著沁人心脾的藥香;有專營法器的百寶樓,櫥窗裏陳列的飛劍不時發出清越劍鳴;甚至還有凡人經營的茶肆酒坊,蒸騰的熱氣中夾雜著靈米的甜香。
街道上人流如織,修士們或腳踏祥雲低空飛行,或騎著異獸緩步而行,其間夾雜著運送貨物的傀儡獸,發出規律的機械運轉聲。
最令人稱奇的是頭頂的穹頂構造。整片天幕竟是以通天手段煉製的巨型幻陣,完美複刻著外界的晝夜更替。
此刻正值夜間,穹頂上方一輪皓月高懸,月華如水銀瀉地,將整座城池籠罩在朦朧的清輝中。
仔細看去,那表麵甚至能看到清晰的環形山陰影,不時還有流螢般的陣法符文在月麵流轉。可以想見,待白晝時分,這裏必是旭日東升、霞光萬道的景象。
整座內城的布局堪稱鬼斧神工。亭台樓閣依靈脈走勢而建,飛簷鬥拱間纏繞著實質化的靈氣流蘇;街道以八卦方位排列,暗合天地至理;隨處可見的靈泉瀑布從懸浮的山峰傾瀉而下,在水潭中激起彩虹般的水霧。
更令人驚歎的是,這方洞天福地竟同時容納了修仙者與凡俗百姓——有白發蒼蒼的老修士在街角擺攤卜卦,也有總角孩童追逐嬉戲;高門大派弟子錦衣華服招搖過市,布衣百姓也在市井中安居樂業。
仙凡共處的和諧景象,讓初來乍到者無不嘖嘖稱奇。
何太叔深吸一口氣,濃鬱到幾乎液化的靈氣頓時充盈肺腑。
他這才真切體會到,為何深海堡壘被稱為移動的洞天福地——這裏簡直就是將一整條頂級靈脈與繁華仙城完美融合的人間仙境。
喜歡修仙之我有個裝備欄請大家收藏:()修仙之我有個裝備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