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這份人情,某收下了
字數:4251 加入書籤
再度踏入內城區,已是十餘年之後。何太叔立於長街一端,眼前市井如舊,樓閣連雲、車馬川流,一派浮華鼎盛之象。
然而這繁華未曾稍減,人世間卻早已物是人非。當年同行的修士,或隕落於道途,或散落於四海;舊識的凡人,也多化作塵土,湮沒於歲月。
他漫無目的地向城內踱去,步履緩緩,心緒渺渺。不知幾時,日光斜移,人影漸長,待他驀然回神,竟已立在一處熟悉的巷口——眼前正是王飛燕夫婦所經營的藥鋪。
舉目望去,隻見鋪麵依舊,匾額略舊,門前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王飛燕與她的道侶正於丹爐前凝神操控火候,神情專注,動作間已有幾分爐火純青之象。
一旁他們已然成年的孩子正含笑迎客,周到地招呼著前來求藥的修士與凡人,言語從容、態度懇切,儼然已能獨當一麵。
這一幅生意興隆、家業有成的景象,令何太叔心中升起一股寬慰之感。他遠遠駐足,麵露微笑,卻終未舉步上前,隻默然凝視片刻,而後悄然轉身,複歸於人流之中。
他不願打擾這份來之不易的平靜與圓滿。有些相逢,不如相忘於江湖。
原因其實再簡單不過。在踱向王飛燕夫婦藥鋪的那一段長路上,何太叔耳畔不時飄過凡人與低階修士的竊竊私語。
他們交談聲壓得極低,仿佛懼怕被什麽無形之耳聽去。盡管隻是隻言片語、零碎信息,何太叔卻已從中拚湊出這十數年來內城區並不太平的真相——風波始終潛湧,隻是尋常修士與凡人根本觸及不到那般層麵。
原來在這十餘年間,外事堂與內事堂早已勢同水火,明爭暗鬥不斷,大規模衝突爆發多次,不知多少修士被卷入其中,或黯然隕落,或遠走他鄉。派係傾軋之烈、牽扯之廣,遠超外人所能想象。
當年何太叔一力支持趙青柳取得階段性勝果後,便遠赴外海尋求結丹機緣,臨行前將他心中唯一的牽掛——王飛燕夫婦與他們年幼的孩子,鄭重托付給了堵明儀與趙青柳照料。
如今他悄然歸來,遠遠望見藥鋪中那一家忙碌卻祥和的身影,見他們不僅安然無恙,更將生意經營得如此紅火,心中懸了十多年的石頭終於落地。
一股寬慰之意如暖流般滌過心胸。他知道,這些年來,趙青柳與堵明儀並未辜負他當年的囑托。
既已親眼確認故人安好,何太叔便再無猶豫,轉身朝著外事堂所在的方向邁步而去。
....
外事堂距離何太叔當年離開已有十數載光陰,門前依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看上去熱鬧鼎盛、氣象不減。然而若仔細觀察,便會察覺出幾分不同尋常的意味。
堂中往來的修士雖多,卻並無喧嘩笑語,反倒個個神色凝重、步履匆忙。他們大多接了任務便迅速離去,交完差遣亦不作停留,彼此之間極少寒暄,仿佛都揣著難以言說的心事。
這也難怪他們如此謹慎壓抑。這些年來,外事堂與內事堂之間明爭暗鬥愈演愈烈,雖未公然在內城區兵戈相向,但暗地之中的陰謀陽謀從未止息。
時而有人被突然帶走調查,時而又有修士因不明原因遭辭退甚至扣押。種種事件頻發,使得整個外事堂氛圍日趨緊張,人人自危。
縱使任務依舊照常運轉,可每位修士眉宇間都蒙著一層難以驅散的陰霾。
......
外事堂高塔深處,一間肅穆而壓抑的房內。
趙青柳正埋首於堆積如山的公文之中。她手邊攤開數卷亟待批閱的文書,麵前還站著幾名心腹修士,正低聲匯報近期各項要務。
她一邊疾書批注,一邊聽取報告,偶爾還要分神審閱關於內事堂動向的最新密報,幾乎不見停頓。
即便以她築基圓滿的修為和遠比常人旺盛的精力,在如此漫長的高壓之下,也終於露出幾分疲態。
直到一段事務暫告段落,她才得以稍作喘息,抬手輕輕揉了揉鼻梁,閉目片刻。窗外天色漸沉。
恰在此時,門外傳來幾聲輕叩,未待趙青柳回應,何太叔已推門而入。
趙青柳抬頭見來人是他,先是微微一揚眉,繼而唇角漾開一抹笑意,語帶調侃地說道:“何道友,你可總算回來了。若再遲遲不歸,我可不好向另外兩位道友交待啊。”
何太叔原本正欲拱手問候,聞言不由得一怔,心中頓時浮起幾分疑惑。
他自然知道其中一位是堵明儀,可那“另一位”究竟所指何人,他思來想去卻毫無頭緒。
最終他隻得搖了搖頭,將紛亂的猜測暫擱一旁,抬眼望向趙青柳,隻見她依舊笑吟吟地望著自己,眼中閃爍著幾分戲謔之色。何太叔頓時明白,這又是她一時興起的捉弄。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這些年來,他時常分不清趙青柳究竟哪一副麵目才是她的真容——是此刻笑語嫣然的她,還是那位在權謀局中機關算盡、冷靜近乎無情的外事堂的她。
隻得苦笑道:“趙道友如今竟還有這等閑情逸致,時時捉弄於我。看來你與內事堂鍾離一族相鬥這些年來,倒仍從容不迫——卻不知此番較量,勝負幾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何太叔心知自己應對不了這位時而精明銳利、時而古靈精怪的趙青柳,隻好不動聲色地將話題引開,轉至正事之上。
趙青柳見何太叔有意轉開話題,卻也不當麵點破,隻是神色一正,目光驟然變得嚴肅起來。
她凝視著何太叔,語氣沉靜地問道:“何道友,你此番在外海遭人伏擊,可是那鍾離家族暗中出手?”
何太叔聞言,眼中不禁掠過一絲訝異。他並未料到,自己遇襲之事竟也被趙青柳掌握,看來她這些年來布下的情報網絡遠比他想象中更為周密。
他略一沉吟,也不再遮掩,遂將這些年在外海的經曆,尤其是遭鍾離一族埋伏的險況一一娓娓道來。
趙青柳凝神細聽,麵上雖不露聲色,心中卻為何太叔的經曆暗自動容。
她不由得打量起眼前這位一向低調的散修,暗忖道:“何道友果然非同一般,如此際遇與能力,在散修之中實屬罕見。”盡管她察覺出對方在敘述中略去了一些細節,但同為修士各有緣法與隱秘,她也不便深究。
以趙青柳的眼光判斷,何太叔不論是心性、實力還是機緣,都已遠超同階修士,未來甚至有一線凝嬰之望。
思及此處,她唇角不由微微揚起——先前她不惜動用諸多手段為何太叔報複鍾離一家,如今看來,這不僅是一場痛快淋漓的回擊,更是一筆極富遠見的人情投資。
趙青柳眼波流轉,唇邊噙著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望向何太叔說道:“何道友果然實力非凡,外海遭遇沒有打擊到道友,觀道友神蘊內斂、氣度更勝往昔,想來這些年間修為又精進了不少。”
她語氣輕快中帶著幾分讚許,稍作停頓,複又開口:“自妾身得知道友遭鍾離一族伏擊,便一直籌劃要為你討回這個公道。想來何道友在進入內城區後,也應從街頭巷尾的傳聞中略知一二了吧?”
言至此處,她目光微抬,迎上何太叔的視線,那神情中帶著幾分毫不掩飾的“邀功”意味。
雖容貌隻屬清秀,但她舉止從容、氣質出塵,這一番姿態做來,竟也別有一番動人韻味。
何太叔聞言,不由得回想起,先前在外城區所見——那名身穿華服的老者。
再結合踏入內城後所聞的諸多流言,心中頓時明了。他深知趙青柳此舉雖亦有她自己的算計,但這份人情,卻是實實在在落在了自己身上。
他神色一肅,鄭重抱拳,聲音低沉而清晰:“趙道友……多謝!這番心意,何某領受了。”
喜歡修仙之我有個裝備欄請大家收藏:()修仙之我有個裝備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