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謀劃
字數:14624 加入書籤
張無忌正思索間,一名府邸侍衛匆匆上前,單膝跪地,朗聲道:“啟稟主公,王將軍求見。”張無忌微微挑眉,放下手中茶盞,沉聲道:“讓他進來。”
不多時,腳步聲由遠及近,王將軍一身戎裝踏入廳內。他抱拳行禮,身姿挺拔,聲音洪亮:“末將參見主公!”張無忌微微頷首,目光審視著王將軍,開口問道:“王將軍,所為何事?”王將軍上前一步,神情嚴肅:“主公,潼關察罕帖木兒餘部近日有異動,似在籌備糧草軍械,末將特來稟報。”
張無忌微微眯起雙眼,眼中閃過一絲寒芒,語氣沉穩地問道:“嗯,還有呢?”
王將軍身子一凜,連忙繼續稟報道:“主公,陳友諒雖死,但他舊部仍有不少散落在長江沿岸,近來似有聚攏之勢,恐生變故。另外,長江一帶的水寇近日也愈發猖獗,騷擾商船,搶奪物資,沿岸百姓和商戶皆深受其擾。還有,洛陽周邊幾個郡縣,因前幾日暴雨,部分農田被淹,糧食收成恐受影響,百姓生活艱難,已有流民開始往洛陽城聚集。”王將軍一口氣說完,靜靜等待著張無忌的指示。
張無忌神色凝重,指尖叩擊著扶手,片刻後目光堅定:“傳令下去,四門大開,接納流民。即刻調撥三千石官糧,在城東、城南設粥棚,務必讓百姓吃上熱飯。”他頓了頓,又道:“讓工部連夜搭建臨時住所,莫要讓婦孺老弱露宿街頭。”
王將軍抱拳領命,剛要轉身,卻聽張無忌補充:“通知戶部,登記難民青壯,願從軍者編入預備營,其餘人等分發農具,待雨停後開墾城外荒地——既能安置流民,也可為豫州添些糧草儲備。”說罷,他起身走到地圖前,指腹重重按在受災郡縣:“此事務必辦得周全,莫要寒了百姓的心。”
王勝身姿筆挺,再次抱拳,聲音鏗鏘有力:“是!末將定當將此事辦妥,不負主公所托!”言罷,他轉身疾步走出廳外,迅速去安排接納難民、開倉放糧等事宜。
張無忌望著王勝離去的背影,微微皺眉,心中思索著接下來還需做哪些安排,以應對這一係列的狀況,目光重新落在牆上的地圖上,陷入了沉思 。
片刻後,宋青書腳步匆匆踏入廳中,身後周芷若蓮步輕移,緊隨而來。二人進得廳內,便齊齊抱拳行禮:“見過主公!”
張無忌抬眸,目光在他們二人身上掃過,微微頷首:“宋兄弟、周姑娘,我離城這一日,城中可曾有什麽狀況?”
宋青書挺身向前,神情恭敬:“啟稟主公,自您離去後,城中暫無大事。我與周姑娘和王將軍依您先前吩咐,將各項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隻是聽聞潼關那邊的動靜,我等心中擔憂,便想著來向主公稟報,看是否需做些額外準備。”
周芷若微微欠身,輕聲道:“還望主公勿要憂心過度,保重身體,若有差遣,我與青書定當竭力而為。”
張無忌目光嚴肅,看向宋青書與周芷若,鄭重地說道:“還有,我已命王勝開倉發糧,救助難民。你與芷若各自帶領本派弟子前去南邊城門監督。在那裏設立招待所,務必要仔細清點好糧食數目,將粥飯烹煮好後,一一發放給難民百姓,絕不能有絲毫懈怠。若有誰敢在其中貪墨舞弊、欺壓百姓,定嚴懲不貸!”
宋青書神情一凜,連忙抱拳:“主公放心,末將定不負所托!”
周芷若也微微福身,柔聲道:“請主公寬心,我等定會將此事辦好。”
張無忌微微點頭:“去吧,一切小心。” 宋青書與周芷若再次行禮後,轉身快步離去,去安排相關事宜。
張無忌回到府邸,屋內靜謐無聲,隻有案上的燭火輕輕搖曳。他緩步走到書桌前,目光落在那幅天下版圖上,神色凝重。
凝視許久後,張無忌的目光漸漸聚焦在燕雲十六州的位置。那片廣袤的土地,在地圖上仿佛散發著沉重的氣息。他伸手輕輕撫過燕雲十六州的區域,眼中閃過一絲堅毅與決然。
“燕雲十六州,自失陷於敵,我漢人百姓飽受苦難。如今元廷勢微,正是收複此片故土的良機。”張無忌喃喃自語,聲音低沉卻透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他微微皺眉,腦海中開始盤算著兵力部署、糧草籌備等諸多事宜。若要進軍燕雲,需得有周全的計劃,方能一擊必勝,讓這片淪陷已久的土地重回漢人手中。
張無忌負手而立,目光緊緊鎖住地圖上的燕雲十六州,臉色凝重。他深知,那些割據一方的霸主心思各異,雖表麵上對元廷不滿,可一旦自己有收複燕雲十六州的舉動,定會觸動他們敏感的神經。
“那些人,平日裏勾心鬥角,可涉及自身利益時,怕是會瞬間聯合起來。”張無忌低聲沉吟,眸中閃過一絲憂慮。幽州作為燕雲十六州的重要部分,戰略地位極其重要,那些霸主怎會坐視不理。
他微微眯起眼睛,腦海中飛速思索著應對之策。或許,該先派出得力之人去與各方周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盡量避免與他們直接衝突,分化他們的聯盟。又或者,展現出足夠的實力與誠意,讓他們明白自己並非要取代元廷成為新的壓迫者,而是要還天下一個太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來,這收複之路,遠比想象中艱難。”張無忌輕歎一聲,緩緩轉身,望向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心中已然有了初步的打算。
張無忌眸光驟然一亮,指尖重重劃過地圖西北角:“先取雲州、朔州!”燭火映得他眼底迸發寒芒,袖中乾坤大挪移心法不自覺流轉,竟將案頭羊皮卷微微卷起。
他快步走到沙盤前,抓起一把紅砂撒在雁門關外:“此處群山環繞,元軍布防薄弱,又遠離幽州勢力範圍。”說罷,指尖點向沙盤邊緣,“一旦拿下這片區域,既可截斷元廷西逃通道,又能以‘驅逐韃虜’之名凝聚民心,讓那些霸主抓不住把柄。”
忽聽得窗外風聲驟起,張無忌抬手按住微微晃動的燭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待西邊根基穩固,再揮師東進時……”話音未落,掌心已捏碎半塊陶土,“那些心懷鬼胎之輩,屆時也隻能望洋興歎!”
張無忌眉頭微蹙,在廳中緩緩踱步。他深知,即便自身武藝已達化境,但若要收複失地,麵對諸多未知變數,武學上的精進仍是重中之重。那些天下絕學,或許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奇效。
“九陽神功、九陰真經、降龍伏虎功、降龍十八掌雖已融會貫通,可天下之大,奇功秘術無數,總還有提升的餘地。”張無忌喃喃自語,目光中透著思索。
隻是,天下絕學散落四方,有的被各大門派視為珍寶,有的則隱匿於江湖深處,要收集談何容易。他微微搖頭,一時竟也沒了頭緒。
“或許可讓明教弟子在江湖中留意消息,也可與丐幫等門派商議,看能否互通有無。”張無忌心中想著,卻又覺得此計未必可行。畢竟,那些珍貴的武學秘籍,各門派怎會輕易示人。
他輕歎一聲,重新坐回椅上,目光再次落在地圖上,心中暗自下了決心,無論多難,也要想辦法精進武學,為收複大業增添助力。
晨光初露,張無忌剛用過早膳,將案頭政務整理妥當,便有侍衛匆匆來報:“稟主公,丐幫眾人已至洛陽,正往豫南分舵而去!”他放下手中的文書,目光微凜,輕拂衣袖起身:“備馬,去會會史幫主。”
片刻後,張無忌策馬趕到漕運衙門舊址。隻見青瓦斑駁的門樓上,嶄新的“丐幫豫南分舵”匾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門前車馬喧囂,丐幫弟子正有序搬運物資,史紅石站在台階中央指揮,見到張無忌身影,立刻快步迎上:“張教主!”
張無忌翻身下馬,目光掃過忙碌的人群,見眾人雖行色匆匆卻井然有序,不由點頭:“史幫主辛苦了。漕運衙門雖荒廢,但地勢臨水,易守難攻,稍加修繕便是絕佳據點。”他抬手示意身旁隨從,遞上一卷圖紙,“這是衙門改造圖,糧倉、演武場皆已規劃好,若有需要,明教可派工匠協助。”
史紅石接過圖紙展開,眼中閃過驚喜:“張教主思慮周全,丐幫定不負所托!”她壓低聲音,湊近道:“此番入駐,長老們已暗中布置眼線,潼關一帶若有異動,消息半日可達。”
張無忌拍了拍她肩膀,沉聲道:“有勞史幫主。豫州與丐幫,今後便是唇齒相依。”話音未落,忽聞遠處傳來急促馬蹄聲,一名丐幫弟子疾馳而來,翻身下馬稟報道:“啟稟幫主,長江水寇近日頻繁出沒,似有劫掠商船之意!”
張無忌神色一凜,目光如炬,沉聲問道:“哦?可打探到具體位置?”
那丐幫弟子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水,急忙答道:“回張教主,據眼線來報,水寇大多在長江下遊的虎跳峽一帶活動,那裏河道狹窄,暗礁密布,商船行至此處極易遭襲!”
史紅石眉頭緊皺,握緊腰間打狗棒:“這些賊寇越發猖獗了!先前劫了三艘運糧船,如今又要對商船下手,實在可惡!”
張無忌微微眯起雙眼,沉吟片刻後道:“虎跳峽地勢險要,強攻恐折損不少人手。史幫主,丐幫在長江一帶眼線眾多,可先派人摸清他們的巢穴,再商議對策。另外,傳令下去,讓商船暫時避開那片水域,不可貿然涉險。”
張無忌微微眯眼,嘴角似有若無地勾起一抹笑意,緩步走近史紅石,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語氣帶著幾分輕鬆卻又不容置疑:“史幫主,丐幫向來人才濟濟、消息靈通,這點小事對你來說應該不算什麽大事吧?我這邊豫州事務繁雜,還有諸多軍政要事需處理,這長江水寇的事兒,便多仰仗丐幫了。”
史紅石聽了這話,心中微微一緊,但麵上仍保持著鎮定,挺了挺胸膛,朗聲道:“張教主放心,丐幫定不會讓您失望。我定會盡快查清那些水寇的底細,給他們點顏色瞧瞧,保長江一帶商船平安!”
張無忌滿意地點點頭:“好,有史幫主這句話我便安心了。若有需要,明教自會全力相助,隻是還望丐幫先自行應對,也好讓江湖人見識見識丐幫的威風。”說罷,他轉身便要離去,走了幾步又回頭補充道:“期待史幫主的好消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無忌微微頷首,翻身上馬,身姿矯健。隨身護衛迅速整頓隊列,緊跟其後,一行人向著刺史府疾馳而去。馬蹄揚起塵土,在身後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
一路上,張無忌神情冷峻,目光掃視著街道兩旁。洛陽城雖表麵平靜,可他深知暗處波譎雲詭,各方勢力暗流湧動。抵達刺史府前,他翻身下馬,將韁繩拋給一旁的護衛,大步邁入府內。
府中官員早已等候多時,見張無忌到來,紛紛上前行禮。張無忌徑直走向主位坐下,目光威嚴地掃過眾人,沉聲道:“都起來吧,今日召你們來,是要商議豫州接下來的軍政事務”
隨後,一位文官上前一步,恭敬地抱拳道:“啟稟主公,豫州周邊郡縣的賦稅已統計完畢,隻是受暴雨影響,部分地區收成不佳,賦稅數額較往年有所減少。”張無忌微微皺眉,思忖片刻後道:“如今百姓受災,賦稅之事不可強求,可適當減免,以安民心。”
這時,一位武將也站了出來,神情凝重:“主公,我軍糧草儲備尚可,但若要籌備收複失地的戰事,恐還需再征集一些。另外,兵器的打造和修繕也需加快進度。”張無忌微微點頭,目光堅定:“糧草之事,可在受災情況較輕的郡縣征集,務必保證公平公正,不得擾民。兵器打造之事,著令工部加緊督辦,切不可延誤。”
緊接著,又有官員稟報道:“主公,城中近日有流民鬧事,雖已被及時鎮壓,但他們多是因受災流離失所,情緒不穩,還需妥善安置。”張無忌揉了揉太陽穴,沉聲道:“宋青書和周芷若已在處理此事,開設粥棚、搭建住所,後續再看看能否組織他們參與勞作,自食其力。”
在眾人的匯報與討論中,刺史府內氣氛嚴肅而緊張,張無忌認真傾聽著每一個問題,迅速做出決策和部署,為豫州的穩定和未來的戰事做著準備。
待眾人將事務討論完畢,張無忌目光威嚴地掃視著堂下的官員們,沉聲道:“今日所議之事,關乎豫州興衰、百姓安危,諸位務必各司其職,不可有絲毫懈怠。賦稅減免要落到實處,讓百姓真正受益;糧草征集需合理規劃,保障軍需;兵器打造更要注重質量,不得偷工減料。至於流民安置,也要時刻關注,莫讓他們心生怨憤。”
眾官員紛紛抱拳,齊聲應道:“我等定不負主公所托!”言罷,便各自退下,匆匆去執行任務。
張無忌看著眾人離去的背影,微微歎了口氣,心中清楚,前路依舊艱難重重。他揉了揉眉心,起身走到窗邊,望向洛陽城的方向,暗自思索著下一步的計劃,眼神中透著堅定與執著。
張無忌正對著堆積如山的軍政文書凝神批注,忽有侍衛疾步而入,高聲稟道:“主公!周掌門求見!”
筆尖一頓,墨跡在宣紙上洇開,張無忌抬手將狼毫擱在筆架上,沉聲道:“請。”話音未落,周芷若已踏著晨光款步而入,素白裙裾掃過門檻,繡著銀線的峨眉派襟邊隨著動作輕晃。
“見過主公。”她斂衽行禮,鬢邊珍珠步搖微顫。張無忌離座上前,伸手虛扶:“周姑娘不必多禮。此番前來,可是南邊城門的流民安置出了岔子?”
周芷若直起身子,指尖無意識地絞著絲帕,秀眉緊蹙:“安置諸事尚算平穩,粥棚與住所都已妥當。隻是今日巡視時,城中百姓多有私語——有人傳言,說主公暗中囤積糧草,怕是要……”她忽地住口,眼睫輕顫。
張無忌神色沉靜,微微抬手示意,目光中透著信任與從容:“但說無妨。周姑娘直言便是,不論何事,有則改之,無則自當澄清。”他指了指一旁的座椅,示意周芷若坐下詳談,自己也重新落座,靜待下文,周身氣度沉穩如山,仿佛任何風波都難撼其分毫 。
周芷若輕抿嘴唇,神色略顯凝重:“主公,百姓們私下議論,說您囤積糧草,並非隻為安置流民、抵禦元軍,而是……而是有稱王稱霸之心。這些流言愈演愈烈,恐怕會動搖民心,更會引得其他勢力猜忌。”她垂眸,語氣中帶著一絲憂慮,“我知曉這些都是無稽之談,可空穴來風,若不及時製止,隻怕後患無窮。”
張無忌神色自若,眸光微凝,沉聲道:“傳令下去!即刻召集城中百姓於校場,本公要親自說明。另命文吏將豫州糧草明細、流民安置賬目謄抄張貼,務必做到賬目清晰,百姓一目了然。再讓宋青書帶明教弟子維持秩序,莫要生出亂子。” 他起身踱步,指尖劃過案上兵書,又補充道:“著丐幫弟子暗中探查流言源頭,若有人蓄意造謠生事……”話音戛然而止,周身氣息驟然凜冽,“定不輕饒。”
周芷若雙手交疊,俯身深深一禮,聲線清朗堅定:“領命!”她身姿挺拔如雪中修竹,旋即轉身,裙擺揚起利落弧度,快步邁出刺史府。門外晨光灑在她肩頭,映得腰間峨眉佩劍泛著冷冽光澤,身影很快消失在回廊轉角,隻餘匆匆腳步聲漸遠,似已奔赴流言平息的戰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無忌重新坐回刺史府主位,案頭攤開的竹簡與文書堆積如山。他伸手取過一卷泛黃的賦稅賬冊,目光如炬地掃過密密麻麻的數字,眉頭卻越皺越緊——豫東三縣因蝗災顆粒無收,賦稅銳減;而豫南商路雖通,卻被各路豪強暗中抽成。
“啪!”他重重將賬冊拍在案上,震得硯台裏的墨汁都濺出幾滴。一旁侍立的書吏嚇得渾身一顫,張無忌卻已抽出另一卷軍報:“汝州駐軍糧草不足三月,陳州軍械庫半數兵器鏽蝕……”喃喃自語間,他提筆在羊皮地圖上圈出幾處要害,筆尖劃破紙張的“沙沙”聲混著窗外蟬鳴,更顯焦灼。
突然,他猛地扯過案角的空白宣紙,運筆如飛寫下幾行指令:“即刻調明教銳金旗工匠趕赴陳州修繕軍械;傳令豫北各寨,以鹽鐵換購民間存糧;另著豫州府衙明日公示新稅法……”墨跡未幹,他便將文書擲向候在階下的親衛:“八百裏加急,速送各縣!”
暮色漫過刺史府的飛簷,燭火漸次亮起。張無忌揉了揉發酸的脖頸,望著案頭高高堆疊的文書,每一份都用朱砂批注得密密麻麻。他將最後一卷文書合上,喚來親衛道:“把這些文書按州縣分類,連夜送往洛陽各衙門。嚴令官吏們三日內必須依批注處置,若有敷衍……”他頓了頓,眼中閃過寒光,“軍法處置。”
親衛們迅速將文書打包,馱在馬背上。馬蹄聲漸漸消失在夜色中,張無忌站在台階上望著洛陽方向,夜風卷起他的衣角。遠處傳來更夫打更聲,一聲梆子響,驚起簷下棲息的寒鴉。他深知,這些文書裏的每一條政令,都關乎豫州的存亡,更關乎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大計。轉身回房時,他又想起白日裏的流言,心中暗下決定,明日校場之事,定要妥善解決。
到了第二天早上,晨光刺破薄霧,張無忌早早披衣起身。銅鏡中,他神色略顯疲憊,卻難掩眼中的銳利鋒芒。簡單用過早膳後,他換上玄色錦袍,大步走出刺史府。
校場方向傳來喧鬧人聲,他快步趕去,隻見明教弟子與丐幫眾人正在維持秩序,洛陽百姓已密密麻麻圍聚在場中。張無忌躍上高台,目光如炬掃視全場,喧鬧聲漸漸平息。他清了清嗓子,聲如洪鍾:“父老鄉親們!近日流言四起,說本公囤積糧草意圖不軌。今日,我便將所有賬目明細公之於眾!”說罷,示意身旁官吏展開丈許長卷,上麵列著糧草收支、流民安置的每一筆開銷。
“諸位請看!糧草大多用於賑濟災民、安頓流民,剩餘部分為抵禦元軍、收複失地之用!”張無忌朗聲道,“我張無忌在此立誓,此生隻為驅除韃虜、還天下太平,絕無半點私心!若有違背,天地不容!”台下先是一片寂靜,隨後響起零星掌聲,漸漸化作雷鳴般的歡呼。
張無忌話音剛落,人群外忽有一道身影疾掠而來。待看清是丐幫弟子打扮,他抬手示意騷動的百姓安靜,那弟子已單膝跪地:“啟稟張教主!洛陽流言根源已查清,正是前日長江水寇同夥所為!他們收買城中潑皮,四處散播謠言!”
場中百姓頓時嘩然,張無忌神色自若,指尖輕輕叩擊高台扶手,目光掠過騷動的人群。他微微眯起雙眼,嘴角勾起一抹若有似無的冷笑,語氣卻平靜得可怕:“果然是他們。”頓了頓,他環視四周,朗聲道:“諸位父老,謠言既已查清,稍後自會給大家一個交代。豫州軍政皆為守護百姓,容不得宵小肆意汙蔑!”
待百姓情緒稍緩,他俯身將丐幫弟子扶起,低聲道:“史幫主那邊可有新消息?”弟子壓低聲音:“幫主已派人盯緊水寇老巢,隻待教主一聲令下……”張無忌點頭,眼中閃過寒光:“告訴史幫主,按原計劃行事。這些跳梁小醜,也該清一清了。”
張無忌剛在刺史府書案前落座,展開一卷豫州軍備圖,忽聞門外侍衛高聲通傳:“宋掌門求見!”
他擱下狼毫,抬眸道:“請進。”
宋青書闊步而入,玄色長袍上金線繡著明教聖火紋章,腰間長劍隨步伐輕晃。他抱拳行禮,神色鄭重:“見過主公!屬下今日聽聞丐幫傳來的消息,順藤摸瓜查到一樁秘事——華山派藏有鎮派之寶,乃一本劍譜與一部心法,據說修煉大成者可獨步武林!”
張無忌手指輕敲案幾,眸光微沉:“華山派向來低調,此寶當真如此神異?”
宋青書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急切:“千真萬確!屬下派人暗中查探,華山派掌門閉關十年,正是為參透劍譜奧秘。若能將這兩件寶物收歸明教,我軍高手實力必將大增!”
張無忌聞言,手中摩挲著案頭的玉鎮紙,目光驟然發亮,唇角勾起一抹興味的弧度:“是嗎?”尾音帶著幾分沉吟,卻掩不住內裏騰起的熱切。他倏然起身,負手踱步,燭火將身影在牆上拉得忽長忽短,“天下武學殊途同歸,若能將這劍譜與心法融入明教功法……”話未說完,已轉身看向宋青書,眼中躍動著熾熱的光芒,“你可知華山派對此寶看守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宋青書微微向前一步,神情嚴肅且自信:“主公,據屬下所知,華山派將此寶藏於山巔密室之中,四周機關重重,且有數位長老日夜輪守。不過,華山派如今與嵩山派矛盾頗深,雙方明爭暗鬥不斷,這或許是個可乘之機。我們可設法離間兩派,分散華山派的精力,再尋機盜取寶物。或者,也可嚐試以利益相誘,讓華山派心甘情願交出寶物。” 說罷,他靜靜等待著張無忌的指示,目光中滿是對張無忌決策的期待。
張無忌微微皺眉,雙手抱臂,微微搖頭:“雖說此計可行,但眼下天下正亂,元廷未滅,正是江湖各門派團結一致,共抗外敵的時候。若因這劍譜與心法,離間華山與嵩山,挑起門派紛爭,即便得了寶物,也難免遭人詬病,寒了天下英雄的心。再者,以利益相誘,華山派視這兩件物什為鎮派之寶,豈會輕易割舍?此事還需從長計議。”說罷,他微微眯起雙眼,似在思索著更為周全的辦法。
片刻的沉默後,張無忌眸光一閃,臉上浮現出篤定的神情,緩緩開口:“如若我親自出麵化解這兩派紛爭,憑借明教如今的威望,或許能讓兩派握手言和。屆時,順勢曉以大義,邀他們共抗元廷,說不定可以將這兩派收入麾下。華山派有那劍譜與心法,嵩山派高手如雲,若能為我所用,定能為豫州更添一把火,壯大我軍實力!”他眼中閃過一絲誌在必得的光芒,負手而立,氣勢非凡。
宋青書眼睛一亮,麵露欣喜之色,連忙抱拳道:“對啊,主公!您執掌豫州,不僅將豫州治理得井井有條,對明教更是功高望重,威望日甚。這兩派之爭,本就多是些意氣之爭與利益糾葛,隻要您出麵斡旋,以您的威望和手段,定能讓他們心服口服。再向他們陳明利害,天下蒼生正受元廷欺壓,此時攜手共進才是正道,他們定會明白事理,投入我軍麾下,壯大咱們的力量!”
張無忌微微頷首,眼神中透著信任與期許,沉聲道:“嗯,不錯。待到明日,我便出城前往華山、嵩山兩派。這期間,洛陽的部分事務就又要交給你和周芷若、王勝了。城中流民安置不可懈怠,軍政要事也需謹慎處理,切不可出了岔子。”他目光如炬地看向宋青書,語重心長地說道:“你身為明教代教主,更要以身作則,協調好各方事務。有何難處,及時與周姑娘和王勝商議。”
宋青書抱拳領命,恭敬退下。一出刺史府,他便直奔周芷若所在的峨眉派臨時駐地。
見到周芷若,宋青書也不耽擱,直接開口:“周姑娘,主公明日便要出城去調解華山、嵩山兩派紛爭,將洛陽的部分事務交予你我還有王勝處置。城中流民安置、軍政諸事都需我們上心。”
周芷若微微頷首,秀眉微蹙,思索片刻後道:“流民安置目前雖平穩,但仍需關注後續物資供應。我會安排峨眉弟子協助發放救濟糧。軍政方麵,王勝將軍經驗豐富,可多聽他的建議。”
正說著,王勝大步踏入,洪聲道:“剛聽說主公將事務交予咱們,宋掌門、周掌門,有什麽安排盡管吩咐。不過,如今城中治安還需加強,尤其是那夥造謠的餘孽,得盡快肅清。”
宋青書點頭,神色凝重:“王將軍所言極是。這樣,周姑娘負責流民事務,王將軍加強城防治安,我來統籌調配物資和處理文書政務,有情況隨時互通消息。”
周芷若和王勝皆應了聲“好”,三人便開始詳細商討起各項事務的具體安排。
畫麵一轉,刺史府書房內,張無忌獨自坐在主位上,屋內靜謐無聲。他手指有節奏地輕叩著桌子,發出“篤篤”的聲響。目光越過窗欞,投向窗外。此時,天色已近黃昏,夕陽的餘暉灑在院中,將花草樹木的影子拉得老長。
他的眼神深邃而悠遠,似在思索著明日前往華山、嵩山兩派之行的種種細節,又似在擔憂著洛陽城中的局勢。想到即將麵對的兩派紛爭,以及勸說他們共抗元廷的重任,張無忌微微皺眉,心中暗自盤算著最佳的應對之策。
窗外,一陣微風拂過,吹動了窗邊懸掛的竹簾,發出沙沙的輕響,卻依舊沒能打破這一室的沉靜。
張無忌心中喃喃自語,眼神深邃而堅定:“若是從,倒也不必強壓,畢竟江湖門派向來重義,隻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明元廷殘暴,百姓受苦,相信他們會以大局為重。況且如今武林本就該團結一心,共禦外敵,若能借此機會讓華山、嵩山兩派攜手,不僅能壯大抗元力量,還能為江湖樹立榜樣。可若不從……元廷未滅,內耗實非良策,還是得盡量避免衝突,尋得兩全之法啊。” 他微微歎了口氣,目光再次望向窗外漸暗的天色,陷入了沉思。
張無忌眼神一凜,眸中閃過銳利的光芒,心中暗道:“若是不從,我也有的是手段。”如今他神功大成,九陽神功渾厚無比,九陰真經博大精深,降龍伏虎功剛猛無匹,更將降龍十八掌融會貫通,達到化境。各大門派之中,又有誰能是他的對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微微握緊拳頭,周身隱隱有一股磅礴的氣勢散發開來。但很快,他又緩緩鬆開,神色恢複平靜。他深知,武力並非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能不動武便不動武,隻有讓各門派真心歸服,才能真正凝聚起抗元的力量。
“還是先以理服人,若實在不行,再讓他們見識一下我的手段。”張無忌低聲自語,眼中透著決斷。
張無忌不再多想,邁步出了刺史府。此時,黃昏的暖光傾灑在街邊,給整個洛陽城都鍍上了一層柔和的金色。街邊的百姓見他走來,紛紛停下手中的事,恭敬地行禮,口中喚道:“大人!” 不再以教主相稱,這一聲“大人”裏,滿是對他治理豫州的敬重。
路邊幾個孩童正嬉笑玩耍,見到張無忌,眼睛頓時亮了起來,紛紛圍了上去。一個膽大的孩童扯了扯張無忌的衣角,仰著紅撲撲的小臉,脆生生地說:“大人,您是不是又要去打壞人啦?” 其他孩童也跟著附和:“是啊是啊,大人可厲害了!” 張無忌低頭看著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柔聲道:“對呀,孩子們,我要去讓壞人不敢再來欺負大家,讓你們都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長大。”
張無忌蹲下身,輕輕摸了摸幾個孩童的頭,笑著叮囑他們要聽大人的話。在孩子們歡快的應和聲中,他直起身來,向百姓們微微頷首示意,便繼續前行。
一路上,他步伐穩健,周圍百姓們投來的敬重目光讓他心中多了幾分沉甸甸的責任感。很快,他便到了自己的府邸門口。府門前的守衛見到他,立刻挺直身軀,恭敬行禮。
張無忌走進府邸,穿過庭院,夕陽的餘暉透過樹枝灑在他身上,映出長長的影子。他想著明日的行程,心中暗自謀劃著與華山、嵩山兩派的周旋之策,腳步未停,徑直走向了書房,準備為明天的出行做些最後的準備。
張無忌寫完要點後,放下毛筆,輕輕舒了口氣。他揚聲喚道:“管家!” 不一會兒,管家匆匆走進書房,恭敬地行了一禮,喚道:“大人。”
張無忌抬眸看向管家,神色平靜地吩咐道:“去把我之前穿的那身玄色勁裝拿來,明日我出城要用。仔細檢查下,莫要出什麽差錯。”
管家連忙應道:“是,大人。小的這就去辦,必定仔細檢查。” 說罷,管家便轉身快步離開書房,去取那身玄色勁裝。張無忌靠在椅背上,閉目養神,腦海中又開始梳理明日的行程與可能出現的狀況,做好萬全的準備。
張無忌一夜好眠,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欞灑進房間,他悠悠轉醒。想起今日要出城調解兩派紛爭,便迅速起身。
他熟練地穿好管家備好的玄色勁裝,勁裝貼身舒適,行動自如。隨後走到書櫃旁,打開暗格,從中拿出一副輕便的護手和套在手臂的甲胄。護手和甲胄雖不厚重,但材質特殊,能抵禦一定的攻擊。
他先戴上護手,感受著貼合手掌的舒適感,又將甲胄小心地套在手臂上,輕輕活動了幾下手臂,確保靈活無礙。穿戴完畢,他對著銅鏡整理了一下衣裝,眼神堅定,透著一股沉穩的氣勢。
走出房間,張無忌吩咐備馬,準備踏上這一趟調解紛爭的行程。
張無忌正準備出門,管家匆匆從一旁跑來,氣喘籲籲地站在他身旁,臉上帶著關切的神情,說道:“大人,您還未用早飯呢,這幾個包子您帶上路上吃。”說著,便將手中熱氣騰騰的包子遞了過去。
張無忌微微一愣,心中湧起一股暖意,伸手接過包子,笑道:“多謝,有勞你費心了。”管家忙不迭地擺手:“大人客氣了,這是小的該做的。您此次出門,可要萬事小心啊。”張無忌點頭應下,咬了一口包子,邁步向府門外走去,那股帶著關懷的熱意,從手中的包子傳遞到心裏,讓他更堅定了此行的決心。
張無忌翻身上馬,穩穩地坐在馬鞍之上。他將鬥笠往頭上一戴,黑色的鬥笠邊緣垂下,遮住了他大半個臉龐,隻露出一雙深邃而堅定的眼睛。
他輕扯韁繩,馬兒嘶鳴一聲,緩緩向前走去。一路上,街道兩旁的百姓們見他出行,紛紛投來關切的目光,雖看不清他的麵容,但也知曉這位大人是為了江湖大義和百姓安寧奔波。
不多時,張無忌便來到了洛陽南城門。守城的士兵們見是他,紛紛行禮致敬。張無忌微微點頭示意,隨後策馬出城,向著華山、嵩山兩派所在的方向疾馳而去,身影漸漸消失在遠方的道路上,隻留下一路飛揚的塵土。
張無忌騎著駿馬在官道上疾馳,風在耳邊呼呼作響。他心裏清楚,先去嵩山派是個更合適的選擇,華山派地處雍州,路途遙遠,而嵩山派相對較近,也好先做一番周旋。
一路上,他看著沿途的田野村莊,想著天下百姓因戰亂而飽受苦難,心中調解兩派紛爭、團結抗元的決心更甚。經過幾個時辰的奔波,終於遠遠望見了嵩山派所在的山巒。那巍峨的山峰在雲霧中若隱若現,仿佛在昭示著嵩山派在江湖中的地位。
張無忌勒住韁繩,讓馬稍作休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便繼續向著嵩山派山門而去,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喜歡倚天霸業記請大家收藏:()倚天霸業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