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百兵氣形
字數:3164 加入書籤
緬甸,蒲甘。
成千上萬座佛塔散落在伊洛瓦底江畔的平原上,在灼熱的陽光下沉默矗立,如同赤土大地上長出的紅色石林。
風過塔林,發出嗚嗚低吟,帶著檀香與歲月的氣息。
一座僻靜的古寺內,楊烈立於斑駁的壁畫前,久久未動。
壁畫描繪著佛教傳說中的天女散花,花瓣繽紛,形態各異,無一重複;另一側則是護法金剛手持種種兵器,怒目威嚴,刀劍斧鉞,寒光似乎要透壁而出。
他凝視著那些仿佛在流動的花瓣,那些似乎能劈開時空的兵器軌跡,腦海中卻回想起徐文武展示過的十環變化,以及自身“氣貫利爪”的固定形態。
一直以來,他都習慣於將真氣高度凝聚於骨爪之上,追求極致的穿透與破壞。這固然強大,卻似乎……少了幾分靈動,缺了幾分應對萬般變化的從容。
來這裏學武之前,凝聚的刀劍還不如木劍有用,但是如今心中已有武學真意,對於兵刃的勁力已了然於胸。
“形態固定,便是束縛。”一個念頭如同閃電,劃過他的心湖。“氣之所至,何必拘於一形?”
他緩緩抬起右手,並未彈出骨爪。心神沉入體內那江河般的真氣,意念微動,嚐試引導其脫離固有的經脈路線,不再僅僅灌注於指尖,而是在手掌周圍流轉、塑形。
起初,真氣隻是如霧氣般彌漫,難以掌控。但他心念堅定,回想起滄海流雲手的意韻,回想起恒河畔對生命能量更精微的感知。
真氣隨著他的意念,開始緩緩凝聚,不再是無形的氣流,而是在他掌心之上,隱隱勾勒出一截模糊的、由純粹氣勁構成的“劍尖”!雖然虛幻不穩,時聚時散,卻與他之前的任何運用方式都截然不同。
“有點意思。”在一旁閉目養神的徐文武不知何時睜開了眼,看著楊烈掌心那不斷嚐試凝聚、又不斷潰散的氣勁形態,“你在嚐試‘鑄氣為形’?這條路可不容易,對心神的消耗與控製力要求極高。”
“總要走一走。”楊烈目光依舊停留在壁畫上,語氣平靜,掌心那虛幻的劍尖再次嚐試凝聚,這次似乎清晰了半分。
接下來的日子,楊烈便在這古寺中,以壁畫為師,以自身真氣為材,開始了艱難的“鑄形”之路。
他不再追求瞬間的穩定與單純的形狀,而是反複練習真氣外放、塑形、維持、消散與兵刃運用的過程。
時而在掌心凝聚一道短匕般的氣刃,時而嚐試拉長如槍,時而試圖彎曲如鞭……追求其中武器的勁力變化。
過程極其枯燥,對心神的消耗巨大,往往一個時辰下來,便覺頭腦微微發脹。
但他能感覺到,隨著一次次失敗與重來,他對真氣的掌控正在變得越發精細入微,那先天真氣也似乎更加“聽話”,更能響應他心念的微妙變化。
半月後,徐文武帶著他離開蒲甘,北上進入緬北山區。這裏部落林立,民風彪悍,更有一些傳承古老的武者。
在一處靠近翡翠礦脈的山穀集市,他們遇到了一位當地頗有名氣的武師。
此人擅使一對罕見的“麟角刀”,刀身彎曲帶鉤,招式詭譎莫測,聽聞有外來高手,主動前來切磋。
集市空地上,兩人相對而立。那武師大吼一聲,雙刀舞動,如同毒蛇出洞,帶著道道殘影,直取楊烈周身要害,角度刁鑽狠辣。
楊烈腳步不動,麵對襲來的雙刀,他右手虛抬,體內真氣隨心而動,瞬間在指尖前方凝聚成一道長約三尺、凝練如實質的淡金色“氣劍”,並非虛幻光影,而是蘊含著鋒利劍意的能量實體!
“鐺!”
氣劍精準地架住劈來的麟角刀,發出一聲金鐵交鳴般的脆響!
那武師隻覺一股銳利無比的氣勁順著刀身傳來,震得他手腕發麻,心中大駭。
不待他變招,楊烈手腕一抖,氣劍形態驟然變化,由直刺的劍化為一道柔韌靈動的“氣鞭”,繞過刀鋒,啪地一聲抽在對方手背上。
武師吃痛,左手刀險些脫手。
他怒吼著再次撲上,雙刀狂舞。楊烈身形微晃,指尖氣勁隨之變幻不定——時而凝為短匕,貼身短打,格擋刺擊;
時而化為長槍氣勁,大開大合,逼其不能近身;
時而甚至模擬出重錘般的轟擊,以磅礴氣勁震開對方連綿攻勢。
那武師隻覺得憋屈無比,他仿佛不是在和一個人戰鬥,而是在麵對一個擁有無數兵器的軍團,對方徒手之間,氣勁變幻無窮,每一種形態都針對著他的破綻,將他賴以成名的雙刀之術克製得死死的。
不過十餘招,隻聽“鐺啷”兩聲,武師雙手劇痛,麟角刀終是脫手掉落在地。
他滿臉難以置信地看著楊烈那恢複如常、空無一物的手指,又看了看自己掉落的兵器,最終頹然一歎,躬身認輸。
徐文武走上前,看著楊烈依舊平靜的臉色,點了點頭:
“聚散由心,變幻無方。劍、鞭、槍、錘……意到氣到,形隨念生。你這‘百兵氣形’已成,單論這真氣形態變化運用之妙,天下兵器,在你手中已無秘密可言。”
楊烈緩緩收功,感受著體內雖因持續精細操控而消耗不少,卻愈發圓轉如意的真氣。
他知道,在“技”的層麵上,借助這“百兵氣形”,他已幾乎窮盡了冷兵器變化的極限。
前路,似乎又開闊了幾分。而遠方,那片記憶中戰火將起的故土,正等待著他的歸來。
本章 完)
喜歡漫威修行:從全真心法開始請大家收藏:()漫威修行:從全真心法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